?

教研作品寫作三講

2017-07-07 09:24楊雙全
教書育人·校長參考 2017年7期
關鍵詞:選題教研研究

楊雙全

教研作品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理論和實踐的重要產物,是教師對教學方式、教學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性產品,包括教研組課題研究成果、教師教育教學論文、教學案例、教學實錄、微課、課后記、說課稿、心得體會、教學反思、教育微視;包括教師教學中的酸甜苦辣、人生感悟;包括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德育教育、養成教育、感恩教育等方面的方法及經驗;包括教師博客上的精彩隨筆、手記、感言、雜談等,寫作教研作品旨在加強教師之間的交流與學習,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本文針對教研作品的寫作,主要講三個問題:一是教師為什么要寫教研作品?二是教研作品寫什么?三是教研作品怎么寫?

一、為什么要寫教研作品

這是一個認識問題,從兩個方面簡單的分析。

1.需要澄清的幾種錯誤觀點

“會教書不等于會寫教研作品,會寫教研作品也不表明教書就好”這種觀點認為“不必寫”。我們倒過來看:會寫教研作品不等于不會教書,不會寫教研作品不等于教書就好。我們合起來看:既會寫教研作品,又會教書,豈不更好;能寫會說,善于教學,豈不更好!

“寫教研作品是不務正業,會影響正常的教育教學工作”這種觀點認為“不能寫”。作為教師,立足課堂、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因此,教師必須首先精于備課、長于傳授、善于創新,做教學上的“妙手”,獲得第一手資料。我們要求教師寫的是教研作品,而不是文學作品。要做一名出色的教師,應善于將平時所教、所學、所感、所悟上升到理論的高度,付諸文字、聲音和圖像等,形成作品。因此,寫教研作品不是不務正業,而是服務于正業。何況“教而不研則淺、研而不教則空”呢!

“寫教研作品是專家學者、高校教授的事”這種觀點認為“不會寫”。認識論告訴我們,任何認識都源于實踐。我們教師正處在教育教學實踐的第一線,每天都在接觸第一手的資料,只要我們做生活的有心人,對這些資料多思考、多分析、多歸納,并加以必要的總結與提煉,是可以寫出教研作品的。相比那些專家學者,我們中學教師寫教學教研作品可謂是近水樓臺先得月。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蘊藏著豐富的教科研選題,解題探討、命題研究、教材教法、考試研究、學生心理輔導、品德教育、后進生轉化,等等,這些都可以成為我們寫作的選題。

2.教師應該寫點教研作品

寫教研作品是教師角色轉換的需要。錢夢龍、陳仲梁語:“教學和教研是教師的兩翼,無論失去哪一翼,都飛不高,甚至要跌下來。教學和教研是一對孿生兄弟,有著內在的‘血緣關系,教師有責任使他們齊頭并進,協調發展”。傳統的教師角色觀是“傳道、授業、解惑”,重教而輕研;新課程下的教師角色觀是既教又研,以研促教,教研相長。

寫教研作品是教師自身提高的需要。于漪語:“僅僅埋頭教書是不夠的,還要把在教學實踐中體會到的、發現到的、領悟到的點點滴滴,及時記錄下來,進行整理和研究,用以探索教學規律,提高教學質量,形成自己的教學經驗和教研能力”??鬃釉唬骸八级粚W則殆,學而不思則罔?!币驗榻潭凰?,既“罔”又“殆”。

寫教研作品是教師自我價值實現的需要。我們在平時多寫教研作品,把自己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做法、想法形成作品,投寄報刊網站網絡,得以發表,也就意味著自己的勞動得到了社會和同行的認可。具體來說,寫教研作品至少有四個方面的好處:一是鞏固深化教學實踐,提高教學水平和實績;二是為自己創造評優晉職的條件;三是還能帶來一定的稿費收入;四是提高知名度和影響力。

二、教研作品寫什么

如何寫教研作品,這其實牽涉到教研作品的選題問題,需要從教研作品選題的基本原則和基本途徑兩個角度來闡述。

1.選題的原則

(1)寫人所未寫——創新性原則。教研作品的選題貴在創新。教研作品只有寫人所未寫,寫出新意,才能令讀者眼前一亮,激起欲罷不能的閱讀欲望,才能給人以新的啟迪和思考。教研作品如果毫無作者自己的新想法、新發現、新觀點,只是人云亦云地簡單照搬或重復,也就失去了作為教研作品的意義。

開拓新領域。開拓新領域即教師可從那些還沒有人或很少有人研究的領域來獲取教研作品的選題。開拓新領域可以是宏觀的,如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提出和實施,對于教師來說就是一個全新的領域,如果能從中尋找教研作品的選題,往往能寫出富有新意的作品。開拓新領域也可以是微觀方面的,微觀到教學的各個具體環節,諸如導入、新課、小結、作業、考試等。就目前的教研情況而言,教師從導入新課、講授新課、課堂小結等方面撰寫的作品相對較多,而在作業如何布置、試題如何編制等環節則還很少有人涉足。因此,這就是可供我們在教研作品的選題時開拓的新領域。

提出新觀點。提出新觀點是指教研作品的寫作可就某個問題提出作者自己的新見解和觀點,主要可分為三種情況:一是“填補空白型”,即就某個尚未有明確結論與觀點的問題進行分析與探討,形成相對明確的觀點,以填補空白;二是“補充說明型”,即某個問題雖已有一定的結論,但你覺得尚不夠完整、仍有話要說,便可對此進行補充分析、加以完善,形成作品;三是“糾正批駁型”,即某個問題雖形成了結論,或有人提出了觀點,但你覺得這個結論或觀點是值得商榷的,便可以此為選題撰寫教研作品,在具體指出其問題的基礎上,提出自己的新觀點。

找到新角度。在具體的教研論文選題過程中,我們往往會發現,很多內容已經有人寫過了,甚至有很多人寫過了。對這些內容我們還可以寫、值得寫嗎?還能寫出新意嗎?答案是肯定的。關鍵是你要善于找到新的角度。

(2)寫己所能寫——可行性原則。堅持可行性原則是教研作品選題成功的重要條件,也是教師能寫出高質量的教研作品的前提和重要保證。因此,教師在考慮教研作品的選題時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條件、能力范圍、工作情況和自己平時的所做、所看、所思,揚長避短,做到“寫己所能寫”。

從自己的優勢中選題。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優勢與特長,也會有自己的劣勢與弱點。如果教師能從自己的優勢與特長中選題,就比較容易寫出有內容、有質量、有新意的作品來。如電腦水平較高、精通網絡技術的老師,可考慮從多媒體課件制作、網絡教學、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等方面來選題;如歷史和地理知識很豐富的老師,則不妨從學科滲透的角度來選題;古文功底比較深厚、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較深造詣的教師,則可從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弘揚方面來選題;另外,教師也可從自己所處的外部環境中來尋找特有的優勢,包括學校層面的優勢和地域層面的優勢,以獲得作品的選題。

從自己的成功處選題。每位教師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實踐中,肯定會有做得比較成功的地方,如,有的教師班主任工作做得特別出色,有的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特別強、課堂教學非常出彩,有的教師在教學資料的積累方面做得特別到位,有的教師則在指導高考方面頗有建樹等。教師在撰寫教研作品的時候,就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就自己工作中做得比較成功的方面來選題。

從自己的關注點選題。教研作品往往是始于問題,是教師對某個問題長時間思考的結果。因此,教師通??梢詮淖约浩匠]^多關注、有所思考的問題(即教師自己的關注點)中獲得教研作品的選題。教師一旦選定了某個問題(關注點)后,就要對這個問題加以持續的關注,不斷地加以思考,直到對這個問題有比較完整的看法、形成作品為止。

(3)寫教所欲寫——實踐性原則。作品的選題范圍,一般有兩個方面:基礎理論(純理論)研究和應用研究(工作實踐研究)。作為我們中學教師而言,基礎理論方面的研究并不是我們的強項。我認為我們在教研作品的選題上應該選擇后者——即堅持實踐性原則,研究實踐中的問題,反思實踐中的得失,總結實踐中的經驗?!皩懡趟麑憽边@才是我們中學教師制作教研作品的最佳選擇。

研究實踐中的問題。以教育教學實踐中的問題作為作品的選題,對我們教師來說不但可行,而且必要。因為對教育教學工作實踐中碰到的各種問題,我們教師必須進行自己的思考、給出自己的答案。例如,人教新版課本具有極強的可讀性,材料豐富、圖文并茂,但不少教師對課本上的材料,存在著兩種不好的做法:一是避而不用;二是照本宣科。

反思實踐中的得失。教學反思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提高教師素質的重要途徑。教師只有通過對實踐的反思,才能不斷地校正前進的方向、不斷地掃除成長中的障礙,從而不斷地實現自我超越。當然,教學反思可以是教師對自己親身實踐的反思,也可以是對其他教師教學實踐的剖析。每一次對自己或他人實踐得失的反思、利弊的剖析,都可以成為教師撰寫教研作品的選題。

總結實踐中的經驗。作為教師,僅僅埋頭教書顯然是不夠的,教師還必須要善于總結實踐中的經驗,把自己在教學實踐中體會到的、發現到的、領悟到的點點滴滴,及時記錄下來,加以研究和總結,并用文字系統地表述出來,就能成為很有指導意義的教研作品。

2.選題的途徑

教材研究中獲得選題。研究教材是教師備課的重要環節,是課堂教學順利實施的基本前提,也是教師的日常工作之一。教材研究既可以是常規性的,也可以是非常規性的。常規性的研究,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對教材的分析,即教師在備課過程中總需要對教材的重點、難點加以必要的分析,對教材內容與社會現實、教材知識點與學生實際的關系加以認真的分析;二是對教材的處理,即在分析教材的基礎上,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對教材內容作相應的取舍、整合與調整,以提高教育教學的效果。非常規性的研究,最常見的是教材指瑕,即對教材內容中存在的不當之處進行探討與論證;除此之外,教材建設也是一個重要部分,即根據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的思考,對教材的編寫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議。無論是對教材內容的一點獨到的、有見地的分析,還是對教材內容的一次成功處理,也無論是對教材中一處瑕疵的分析與探討,還是對教材建設的一點微小建議,其實都可成為我們撰寫教研作品的有價值的選題。

鉆研教法中獲得選題。教學有法而教無定法。教學方法是否得當,直接影響著教學的效果乃至學生的發展。每一位想要在教學工作中有所成就的教師,都必須深入鉆研教法,不斷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水平。當然,鉆研教法可以是宏觀上的,如對某一種教學方法、教學策略在教學中的實施進行研究;也可以是微觀上的,如對教學的某一個細小環節進行精細化設計、對教材的某一個具體知識點的教學進行具體剖析等。只要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肯于鉆研教法,便不難從中獲得大量的撰寫教研作品的選題。特別是對教法的微觀鉆研,對我們一線教師而言,內容更豐富、天地更寬廣,新課如何導入、難點如何突破、重點如何突出,學生如何參與、教學目標如何達成、問題如何設計、素材如何引入和運用、學生活動如何組織,等等,是教師每一次課堂教學中都需要考慮的問題。

實踐反思中獲得選題。葉瀾教授曾言:“一個教師寫一輩子的教案可能成不了名師,如果寫三年教育反思能成為教育行家?!边@從一個方面說明了實踐反思對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提高教師素質的重要性。教師只有通過對自身實踐的自覺反思,不斷地總結成功的經驗,不斷地克服發展中的不足,不斷地掃除成長中的障礙,才能不斷地校正前進的方向,從而不斷地實現自我超越、走向成長。當然,教師實踐反思的范圍是很廣的,從反思的內容看,除了“教育反思”外,還應包括“教學反思”“教研反思”以及其他工作反思;從反思的性質看,主要可分成“總結經驗型”(即對實踐中的成功之處進行的反思)、“反思失誤型”(即對實踐中的不足之處進行的反思)和“問題研究型”(即對實踐中碰到的現實或理論問題進行研究)三種。反思即研究,成果即作品,實踐反思自然也是教師獲得教研作品選題的重要途徑。

課堂觀察中獲得選題。課堂觀察俗稱聽課,是教師上課以外所承擔的另外一項基礎性工作,也是教師的一項基本專業技能。教師通過對其他教師課堂的觀察,加以專業化的思考并共同討論。這不僅對上課教師的教學業務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而且對聽課者即課堂觀察者本身而言也會有莫大的啟示與收獲。就專業的課堂觀察而言,觀察者在進行課堂觀察之前首先要確定本節課主要觀察什么(即確定本節課的課堂觀察的觀察點)和怎樣觀察(即確定觀察的方法和所要用的觀察技術,通常是制作與觀察點相適應的課堂觀察量表)的問題,而這本身就是一個研究的過程,有很多問題值得我們去關注與探索。在具體的課堂觀察過程中,最易引起觀察者思維興奮的兩個問題往往是課堂的亮點與不足。亮點亮在何處、因何而亮、有何值得借鑒甚至推廣價值,不足之處問題出在哪里、如何改進、有何啟示等,也是非常值得探討的問題。另外,在課堂觀察中,觀察者由于所處的地位不同,往往能發現自己在上課過程中未察覺、未引起重視或未能很好解決的問題,產生“旁觀者清”的效果,從而進行進一步思考。

解題探討中獲得選題。題目的解答、練習的講評是教師很重要的一項基本功。但題目的講解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題目的講解,大概可以分為四個層次:一是對答案,即教師在講解題目過程中僅把答案直接告訴學生;二是明思路,即教師不僅把答案告訴學生,也把答案的來龍去脈告訴學生;三是析特點,即教師不僅是分析題目的答案,而且還注意對這個題目或此類題目的特點進行分析與概括;四是尋啟示,即教師在做好上述三步工作的基礎上,還能進一步分析該題目對學生平時學習、考試的啟示與借鑒。據此,也可以把教師分成優、良、中、差四個層次。那些只會“對答案”的教師很難稱得上是合格的人民教師,只有那些能“析特點”“尋啟示”的教師才有可能成為優秀的人民教師。如果我們在平常的試卷講評中,能夠把一個題目講到第三、第四個層次,用文字組織起來,其實就是一篇不錯的教研作品。

高考研究中獲得選題。作為一名高中教師,必定要關注高考,要善于研究高考,能準確把握高考的脈搏,進而更好地指導自己的教學,指導學生的學習。高考研究也是教師開展教學研究的一個很寬廣的領域,主要包括試卷評析、命題研究、教學導向三個方面。試卷評析,既可以是對試卷亮點的評析,也可以是對存在的問題或值得改進之處的評析;既可以是對個別試題的評析,也可以是對試卷中的某一部分綜合評價,還可以是對整份試卷的整體評價等。命題研究,既可以是命題策略、試題設計方面的研究,也可以是命題預測方面的研究,還可以是命題取材方面的研究等。教學導向,可以研究試卷對學生學習和應考的導向,也可以研究試卷對教師教學的指導意義,甚至還可以研究高考對教師命題方面的指導作用等。

學法指導中獲得選題。學法指導對很多教師而言,可能還僅僅是一個“說起來重要”的問題,我們的很多教師往往只注重教法的研究,而忽視甚至根本沒開展對學生學法指導的研究。從某種角度說學法指導是我們教師開展教學研究、制作教研作品的一個全新視角。

聚焦熱點中獲得選題。理論聯系實際是教學的一條重要原則,也是教學的生命活力之所在。再加上國內外重大時事、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在現階段的基本路線和重大方針政策歷來是高考的重要內容。因此,教師必須關注社會熱點,并對社會熱點進行一些必要的分析與研究。首先,作為教師必須領會與把握重大時事、黨和國家的基本路線和重大方針政策的精神實質;其次,教師還應對一些重大時事、黨和國家的基本路線和重大方針政策從學科的角度進行相應的思考與分析;最后,教師還可對一些重大時事、黨和國家的基本路線和方針政策做出相應的高考預測等。

當然,教研作品的選題途徑除了上述所舉的八種,還有很多。其實,在平常的教學研究實踐中,我們缺少的不是制作教研作品的選題,我們缺少的只是對教研作品選題的發現。要解決教研作品“沒什么東西好寫”的困惑,關鍵在于我們要把工作做細。只要我們把工作做細,細到深處——我們或許就能體會到“有心處處皆文章”的境界了。

三、怎樣寫教研作品

1.言之有物,注重積累

厚積才能薄發,要寫好教研作品,離不開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長期積累。因此,教師應該加強積累,做到三“多”。

首先是多讀。廣泛閱讀是教師增進自身積累的重要途徑。一方面,教師應該閱讀一些教育教學方面的理論書籍,以提高自身的理論修養,豐富自身的文化底蘊,增強自身的問題意識;另一方面,教師應該經常閱讀學科教學方面的專業期刊,了解學科教學研究的現狀,把握學科教學研究的動向,關注并收集學科教研中的新觀點、新材料,博采眾長,為己所用。

其次是多思。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是教師實現自我積累的重要條件。教師應努力養成對具體的教育教學事件、問題、現象、困惑等自覺進行思考的習慣,致力于探求前因后果、總結經驗教訓。這不僅是促進教師的自我積累、不斷提高教學教育水平的內在要求,也是增強教師的教研意識、不斷提高教研能力的必由之路。有思考才會有發現,基于自己的思考與發現而制作的作品,才可能是內涵豐富、有生命力的作品。

最后是多記。光多讀與多思是不夠的,還應強調多記,教師要把自己在閱讀和思考過程中的“偶有所得”“靈光一現”及時記錄下來。須知“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如果不及時記錄,它們可能會逃離你的記憶使你再也找不到它們。當然,你記錄下來的可能僅僅是一個片段,是“思維碎片”,但你不能因此而忽視它們。因為你記錄下來的任何一個片段,都有可能成為你制作某個教研作品的“引子”,也有可能成為你制作某個教研作品的重要素材。其實,教師記錄下來的那些“思維碎片”,正如一顆一顆的珍珠,只有珍珠多了,你才有可能把它們串聯成一串串美麗的珍珠項鏈。

2.畫龍點睛,注重擬題

教研作品的題目不亞于人的眼睛,給一篇精心打磨而成的作品擬一個適切的題目,其效果無異于“畫龍點睛”。重視擬題,要力求三“要”。

一是要“明”。教研作品的題目應是作品內容的高度概括,要使讀者看到題目就能大概明白作品的主旨,明白作品所探討的問題。

二是要“小”。如果作品的題目太大,貪大求全,但分析不全面,就易使作品顯得空洞;如果分析面面俱到,則又難以深入,會使作品顯得膚淺。因此,教研作品的題目宜小不宜大。如從一個較小的角度切入,小題大做,有利于把問題講深講透,從而提高教研作品的深度。

三是要“新”。我們在給作品擬題時不能太“通俗”、太“平鋪直敘”,有時不妨換一種“說法”,追求一種新意,給讀者一絲新奇。這樣,能更好地吸引讀者的注意,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

3.謀篇布局,注重規范

教研作品的結構猶如人的骨架,結構合理,整個作品才能“筋骨強健”,才會更具說服力。因此,教研作品的制作必須十分重視謀篇布局。而謀篇布局的關鍵在于列好提綱,要列好提綱,必須做好兩點。

首先是要給作品的每一部分擬定適切的小標題。其一,小標題應是本部分內容的簡練概括和集中反映;其二,平級提綱的小標題應做到字數相近(最好是字數相等),內容相稱。這樣精心擬定的小標題,更有利于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

其次是要盡量使同級提綱下的各部分篇幅大致相近。如果同級提綱下的各部分篇幅相差過分懸殊,不但影響作品整體的結構美,更會影響作品內容布局的合理性。為此,寫作之前就要對作品每一部分所要運用的素材、所要提出的基本觀點等進行統籌謀劃,全面布局。

4.精用材料,注重提煉

有的教師平時也積累了不少好的素材,但當他把這些素材綜合起來寫成作品的時候,效果并不理想。這與我們一些教師只會做螞蟻的工作——“搬運”,而不會做蜜蜂的工作——“釀造”,有很大的關系。一個教研作品如果只是一味地堆砌材料,只“敘事”而不“研究”,把教研作品寫成“記敘文”,無疑會失去教研作品應有的高度與深度,也不可能會有很大的指導意義,效果自然不會理想。

總結新經驗,解決新問題,提出新觀點,從而更好地指導實踐,是制作教研作品的主要目的所在。為此,在教研作品制作過程中務必走出“采得百花不釀蜜”的誤區。對此,教師必須“分析提煉,指導實踐”。

有好的素材并不等于就有好的作品。要真正發揮自己所占有材料的作用,關鍵在于對素材的剖析與解讀,從中發現、提煉出對教育教學工作實踐有價值的理論。如,面對“教訓型”素材,我們應該思考如下問題:為什么會這樣?這會造成什么后果或帶來怎樣的影響?我們應該怎么辦?面對“經驗型”素材,則要思考:成功的關鍵在哪里?這樣做有什么意義?從中有哪些做法和經驗值得今后借鑒?等。教研作品成功的關鍵不僅在于素材的積累,更在于作者對這些素材的思考與分析。

5.提高效益,注重修改

剛寫好的教研作品,就如剛造好的毛坯房,還需修飾加工。作品的修改潤色,猶如房屋的裝修。裝修一新的房屋看起來舒心、住起來舒服,哪里是毛坯房能相提并論的。重視修改完善,要堅持自我批評與征求他人意見相結合。

首先,要嚴格進行自我批評。作品做好后,無論是整體結構、素材運用,還是遣詞造句,甚至是標點符號的運用,都要進行認真的推敲與斟酌。但是,要自己給自己挑毛病是十分困難的,因為作者創作時肯定認為是正確的材料才使用,創作時其實已經作了“最佳”選擇。因此修改作品需要時間,作品寫好后先放上十天半月“冷處理”,自覺跟作品保持一定的距離,等自己從寫作的興奮期中解脫出來了,再作進一步的修改,這樣才會發現作品中所存在的問題。曾有人說:“在寫作時,要能鉆進去;在修改時,要能跳出來;在寫作時,要‘深信不疑;在修改時,要‘吹毛求疵?!苯萄凶髌返膶懽饕伯斎绱?。

其次,要善于征求他人的意見和建議。俗話說得好“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教研作品中一些作者自己很難發現的問題,旁人卻很容易就能看出來。因此,在具體修改過程中,如有可能,應盡可能多地請同事或同行審閱指正。當然,在征求別人的意見建議時,有兩個問題還是需要注意的:一是誠懇虛心,只有誠懇虛心,別人才會以誠相待,做到“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二是清醒慎重,對別人的意見建議要加以理性、客觀的分析,抱定“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心態,對合理的,吸納修改,對不合理的,則須堅決放棄。

(作者單位:云南羅平縣第三中學)

猜你喜歡
選題教研研究
新年刊
賦能:教研轉型中教研員的應然追求
問題指向:學校教研品質提升的實踐轉向——以福建省尤溪縣教研實踐為例
選題有誤
誰說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對周期函數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與應用
關注教研活動提升教研能力
確定選題,渲染氣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