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州市濕地資源現狀及保護管理對策

2017-07-24 14:38胡喻華
林業調查規劃 2017年3期
關鍵詞:水道南沙廣州市

陳 盼,胡喻華,屈 明

(廣東省林業調查規劃院,廣東 廣州 510500)

廣州市濕地資源現狀及保護管理對策

陳 盼,胡喻華,屈 明

(廣東省林業調查規劃院,廣東 廣州 510500)

以2014年6月—2015年12月航拍影像為數據源,結合野外實地調查,對廣州市的濕地分布、面積、類型等情況進行調查。結果表明,廣州市濕地總面積79 284.0 hm2,濕地資源呈現河流濕地豐富,大小河網縱橫交錯,濕地類型較多,分布不均等特點。從濕地管理機構、濕地類型保護區和濕地公園建設以及濕地管理法規、政策幾方面分析濕地保護管理現狀。針對目前濕地保護及管理中存在的法律制度不健全、管理體制不夠完善、圍墾行為和水體污染等問題,提出劃定濕地生態紅線,完善濕地保護體系建設,控制污染,促進濕地恢復,建立監測體系,加強宣傳教育等對策及建議。

濕地資源;濕地類型;保護管理;水體污染;濕地保護;濕地恢復;廣州市

濕地是自然界最富有生物多樣性的生態景觀和人類最重要的生存環境之一[1]。隨著對濕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和價值的進一步認識,濕地已被認為是一個國家或地區重要的戰略性生態資源[2]。然而,21世紀以來,受經濟發展、城市化進程、氣候變化的影響和人類對濕地自然資源過度以及不合理的利用,已造成濕地生態系統結構破壞、功能衰退、生物多樣性減少以及濕地生產潛力衰退、濕地資源逐漸喪失等一系列濕地生態環境惡化現象[3],人們猛然意識到濕地保護刻不容緩。

廣州市地處華南,廣東省的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中北緣,接近珠江流域下游入???。由于珠江口島嶼眾多,水道密布,有虎門、蕉門、洪奇門等水道出海,使廣州成為中國遠洋航運的優良海港和珠江流域的進出口岸??梢哉f,廣州市是在濕地上發展起來的商貿城市,濕地類型豐富多樣[4]。濕地為廣州的發展做出了其他生態系統不可替代的貢獻,孕育了嶺南特有的水鄉文化[5]。本文通過對廣州市濕地資源調查,旨在全面摸清濕地資源現狀,為未來的資源開發和利用以及濕地保護提供依據。

1 濕地調查范圍及方法

1.1 調查范圍

在廣州市行政區域內,根據《全國濕地資源調查技術規程(試行)》的分類標準,調查所有面積為4 hm2(含4 hm2)以上的近海與海岸濕地、湖泊濕地、沼澤濕地、人工濕地以及寬度5 m以上,長度2.5 km以上的河流濕地以及其他具有特殊重要意義的濕地。

1.2 調查方法

本次濕地資源采用遙感技術結合野外實地調查的方法進行。以航拍圖像為數據源,數據源獲取時間為2014年6月—2015年12月,分辨率為1 m。利用地理信息系統(GIS)提取濕地數據進行內業區劃,再結合野外調查對判讀結果進行糾正、修改,最終建成數據庫。

2 濕地類型及其分布

廣州市地處珠江三角洲,水資源豐富,是西江、北江、東江三江匯合處,河流水系發達,大小河流(涌)眾多,水域面積廣闊,孕育了豐富多樣的濕地類型。根據調查結果,廣州市濕地包括3個大濕地類11個濕地型,濕地總面積 79 284.0 hm2(表1)。

2.1 近海與海岸濕地

廣州市有近海與海岸濕地面積 26 599.7 hm2,占全市濕地總面積的33.6%,包括潮間鹽水沼澤、河口水域、紅樹林、三角洲/沙洲/沙島和淤泥質海灘5個濕地型。

表1 廣州市濕地類型面積統計Tab.1 Area statistic of wetland in Guangzhou

2.1.1 潮間鹽水沼澤

潮間鹽水沼澤只分布在南沙區,面積130.8 hm2,包含12個濕地斑塊,分布在沙東、龍穴島北角、小虎瀝中央和沙仔瀝兩邊。

2.1.2 河口水域

廣州市的河口水域以沙灣水道為分界線,水道以北為永久性河流,水道以南為河口水域,面積 25 798.0 hm2,占廣州市濕地面積的32.5%,是全市面積最多的濕地型之一。主要分布在南沙區和番禺區,包括沙灣水道、洪奇瀝水道、虎門水道、鳧洲水道、上橫瀝、下橫瀝、小虎瀝、騮崗水道、沙仔瀝、欖核涌等。

2.1.3 紅樹林

全市紅樹林面積493.3 hm2,樹種主要有無瓣海桑、桐花樹、秋茄和老鼠簕等,主要集中分布在南沙濕地內,另外在坦頭、小虎瀝、大虎島、洪奇瀝水道、鳧洲水道、黃埔大橋橋下、海鷗島等地有零星分布。

2.1.4 三角洲/沙洲/沙島

三角洲/沙洲/沙島是全市面積最小的濕地型,面積39.4 hm2,主要分布在洪奇瀝水道。

2.1.5 淤泥質海灘

廣州市淤泥質海灘面積138.3 hm2,主要分布在南沙區的龍穴島周邊。

2.2 河流濕地

廣州市河流濕地面積 19 123.2 hm2,占全市濕地總面積的24.1%。其中,永久性河流面積 18 908.1 hm2,洪泛平原濕地面積215.1 hm2。

2.2.1 永久性河流

廣州市的永久性河流分布在沙灣水道以南,主要河流有北江、東江北干流及增江、流溪河、白坭河、珠江廣州河段、沙灣水道、石井河、前航道、后航道、獅子洋、佛山水道、花地水道等。

2.2.2 洪泛平原濕地

主要分布在黃埔區的北帝沙和峨媚沙,增城區東江北干流的大塘洲、增江河流和從化區流溪河流內。

2.3 人工濕地

廣州市人工濕地面積 33 561.1 hm2,占全市濕地總面積的42.3%。包括庫塘、人工輸水河、水產養殖場和人工復合濕地4個濕地型。

2.3.1 庫塘

廣州市庫塘濕地面積 6 210.3 hm2,其中,流溪河水庫面積最大,為 1 019.9 hm2。面積大于100 hm2的庫塘還有黃龍帶水庫、三坑水庫、增城水庫、芙蓉嶂水庫、九龍潭水庫、陳禾洞水庫、洪秀全水庫、聯安水庫等。

2.3.2 人工復合濕地

人工復合濕地是指由河涌、涌溝與半自然果林鑲嵌交錯構成的復合濕地,是珠江三角洲既特殊又典型的江心洲湖泊、河涌水網濕地生態系統孕育了極其豐富的三角洲河口水域濕地生物多樣性,以及獨具特色的嶺南水鄉文化。人工復合濕地位于海珠國家濕地公園內,面積594.5 hm2。

2.3.3 人工輸水河

人工輸水河主要分布在南沙區,面積962.2 hm2,主要為水產品養殖輸送用水。

2.3.4 水產養殖場

水產養殖場是廣州面積最大的濕地型,面積 25 794.1 hm2,占廣州濕地總面積的32.8%。主要分布在番禺區、花都區和南沙區的龍穴島和萬頃沙。

3 廣州濕地資源特點

3.1 河流濕地豐富,大小河網縱橫交錯

廣州市位于東江、北江和西江的下游,珠江三角洲的中北部。全市河流歸屬珠江水系,其中東北部以山區河流為主,主要河流有流經從化區、花都區和白云區的流溪河,來自惠州市龍門縣、流經增城區的增江及白坭河等;南部為珠江三角洲河網區,主要為西、北、東江下游水道和珠江前、后航道交織成的河網。珠江分八大口門出海,其中虎門、蕉門、洪奇瀝3個口門在廣州市南部入海。由于虎門水道與蕉門水道之間有沙灣水道串通,蕉門水道與洪奇瀝水道之間亦有上橫瀝、下橫瀝相互連貫,故將西、北、東江網絡連為一體。

3.2 濕地類型較多,分布不均

廣州濕地分為3類11型,占全省濕地5類21型的52.3%。從濕地型來看,分布面積最多的水產養殖場和河口水域面積之和占全市濕地總面積達65.1%,而面積較少的潮間鹽水沼澤、三角洲/沙洲/沙島和淤泥質海灘三者面積之和占全市濕地總面積還不到1%。從行政區域來看,南沙區濕地面積最大,占全市濕地總面積的47.0%;濕地類型分布最多,在全市11種中占有9種,其中有4種只在該區有分布。

4 濕地保護管理現狀

4.1 濕地管理機構

2005年,廣州市人民政府曾批準建立廣州市濕地保護管理聯席會議制度。濕地聯席會議制度在一定時期為廣州濕地的管理建立了溝通和信息共享的平臺,促進了各職能部門和不同行政區域之間的協調,強化了濕地的保護與管理。2015年,在新一輪市政府議事機構改革中,取消了濕地聯席會議制度,將濕地管理協調事項納入了市政府專門成立的“廣州花城綠城水城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由此將濕地保護管理工作提升到了與城市未來發展總體戰略相適應的新高度。

4.2 濕地類型保護區建設

目前,廣州市已建立2處林業系統自然保護區,3處海洋與漁業自然保護區, 2處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保護區面積合計達 12 183.77 hm2(表2)。

4.3 濕地公園建設

截至2015年12月,廣州市已建各級各類濕地公園12處,其中海珠國家濕地公園、南沙濕地、花都濕地公園、白云湖濕地公園等(表3),合計面積達 1 562.96 hm2。

4.4 濕地管理法規、政策

近年來,廣州市嚴格按照國家《濕地保護管理規定》(國家林業局令第32號)和《廣東省濕地保護條例》等國家和省有關法律法規保護和管理濕地,明確了濕地保護協調和組織部門,為今后開展濕地保護管理工作提供了法制規范,對推進濕地保護依法行政,理順濕地管理體制,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為進一步加強濕地保護管理工作,目前廣州市林業和園林局正積極開展地方性濕地保護管理辦法制定和出臺的前期工作。

表2 廣州市已建濕地保護區名錄Tab.2 List of wetland reserves in Guangzhou

表3 廣州市已建濕地公園名錄Tab.3 List of wetland parks in Guangzhou

5 存在的問題

5.1 法律制度不夠健全

《廣東省濕地保護條例》實施時間已逾十年,濕地管理實際情況已發生了很大變化,而相關的管理制度尚未進行及時進行修訂,造成濕地保護管理權責不清,配套管理制度不夠健全,管理和執法難以落實。

5.2 管理體制不夠完善

濕地保護管理和開發利用牽涉多個部門,以近海與海岸濕地為例,濕地資源管理雖然由林業部門主管,但涉及水利、農業、海洋漁業、國土、環保等多個部門,實際管理過程中各個部門的保護管理意見難以統一。

5.3 圍墾和不合理改造

由于土地資源的緊缺,圍墾大型水面或沿海灘涂成為增加陸地面積的重要手段[6],導致濕地面積、濕地生物多樣性數量減少。近年來,隨著南沙逐漸成為廣州城市空間“南拓”發展戰略的重點開發區域,南沙區被圈定為廣東省填海造地的區域之一,黃埔也被列為其中[7]??梢?,南沙、黃埔濕地面臨的壓力將進一步加大。

5.4 水體污染

濕地的主要污染源來自工業廢水、城鎮生活污水排放和農業面源污染等。廣東省2016年度重點河流水質狀況公報表明,石井河、花地河、白坭河水質狀況全年基本處于重度污染狀態,水質為劣Ⅴ類水,珠江廣州河段水質為輕度污染,水質為Ⅳ類水。另外,廣州市重點整治的53條河涌當中,Ⅱ~Ⅲ類水5條,Ⅳ~Ⅴ類水5條,劣Ⅴ類水43條[8],而主要的江河水質在Ⅲ類及以下的河流數量占57.1%[9]。再加上農業污染物的排放,使得水體污染和富營養化現象嚴重,導致濕地生態功能退化。

6 對策及建議

6.1 劃定濕地生態紅線

依據廣州濕地資源空間分布情況、生態區位重要性、生態功能脆弱性等,按照全面保護與突出重點相結合的原則,將區域內各類濕地劃分為不同保護等級,根據不同的保護等級,嚴格控制濕地占用,實行差別化管控,落實濕地占補平衡制度。

6.2 完善濕地保護體系建設

建設自然保護區是保護濕地最積極、直接、有效措施,特別對那些生態地位重要、生態價值大或容易受到嚴重破壞的自然濕地要劃為重要濕地,并建立濕地自然保護區,實行有效保護。同時,要因地制宜地建設各類濕地公園、濕地保護小區、濕地野生動物棲息地,使更多的自然濕地盡快納入保護管理范圍。

6.3 控制污染,促進濕地恢復

繼續推行《廣州市“青山綠地、藍天碧水”工程建設計劃》,實施和落實《廣東省環境保護規劃綱要》,對河流、湖泊、水庫及河口、近岸水域等加強污染整治力度。同時,加快城市污水處理系統的建設和完善,控制重點區域的污染,開展調水工程,促使城區河涌濕地逐步恢復。

6.4 建立濕地監測體系

采用基于3S技術為主的大范圍宏觀監測和典型濕地定位連續監測相結合的方法,建立濕地監測站,配備專職技術人員和設備,形成濕地監測網絡,全面監測濕地生態系統狀況。

6.5 加強濕地生態功能宣傳教育力度

通過建設海珠湖國家濕地公園、南沙濕地、花都湖等具有濕地宣傳、教育功能的景點,已使人們認識到濕地對生態環境的重要意義,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今后,應繼續加大對濕地的宣傳力度,形成政府重視、媒體關注、公眾參與的多形式、多渠道宣傳方式,增加全社會的濕地保護意識,促進濕地保護管理日?;?,使人們能自動、自覺地將濕地保護納入日常生活中。

[1] 陳宜瑜.中國濕地研究[M].長春: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

[2] 李曉文,李夢迪,梁晨,等.濕地恢復若干問題探討[J].自然資源學報,2014,2929(7):1257-1269.

[3] 韓大勇,楊永興,楊楊,等.濕地退化研究進展[J].生態學報,2012,32(4):1293-1307.

[4] 曾新.論濕地對古代廣州城市發展的影響[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4):29-33.

[5] 劉增禮,林壽明,魏安世.廣州市濕地資源現狀及保護對策[J].林業調查規劃,2007,32(3):79-82.

[6] 陳盼,陳秋菊,郭盛才. 珠海市濕地資源保護管理現狀及其對策研究[J].林業調查規劃,2014,39(1):48-51.

[7] 廣東省人民政府.廣東省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M].2012.

[8] 廣州市環保局.廣州市重點整治河涌水質監測月報[M].2016.

[9] 廣州市環保局.2015年廣州市環境質量狀況公布[M].2015.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tection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 ofWetland Resources in Guangzhou

CHEN Pan, HU Yuhua QU Ming

(Forest Inventory and Planning Institute of Guangdong, Guangzhou 510500, China)

Based on the aerial images from June,2014 to December,2015 and field investigation, this paper studied the distribution, area and type of wetland in guangzhou.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wetland area had reached 79 284.0 hm2in Guangzhou, the wetland resources of which present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bundant river and wetland resources, criss-cross river network, various wetland type and uneven distribution. The status of wetland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was analyzed from wetland administration, wetland reserve and wetland park construction, and wetland management regulations and policies formulation. Aimed at the present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problem of imperfect legal and management system, wetland reclamation and water pollution, this paper put forward the suggestions to draw the ecological red line of wetland, perfect the system for wetland protection, control pollution, promote wetland restoration, build monitoring system, intensify publicity and education,etc.

wetland resources; wetland type;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water pollution; wetland protection; wetland restoration; Guangzhou City

2017-03-02.

陳 盼(1985-),男,陜西西安人,碩士,工程師.從事濕地調查監測及保護規劃工作.

10.3969/j.issn.1671-3168.2017.03.008

S750;Q178.5

B

1671-3168(2017)03-0031-05

猜你喜歡
水道南沙廣州市
新西蘭Taranaki盆地第四系深水水道遷移規律與沉積模式
麓湖春天觀景
廣州市嶺南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丁力:南沙未來“兵家必爭”,南沙樞紐引領大灣區開創融合新格局!
廣州市一元文化有限公司
汽車維修與保養(2020年4期)2020-07-18
擴寬眼光才能認知更多 拜訪南沙區前輩發燒李
奇怪的封閉水道
鑿通運河,江南水道相鉤連
南沙之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