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恩于心落實與行

2017-07-25 13:45宋代勇
博覽群書·教育 2017年6期
關鍵詞:過度學校教育

宋代勇

“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羊跪乳,鴉反哺”,中國自古以來就以“禮儀之邦”聞名于世,重視道德修養和文明禮貌,感恩、知恩、謝恩、報恩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筆者任教的學校,是一所凝聚了大愛的學?!拇ㄊ”贝ㄖ袑W。這所學校,因地震而聞名,也因為地震后社會各界人士的熱切關注、熱心幫助,黨和國家的大力扶持,才有了今天美麗舒適的校園。這里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是用愛心凝聚而成的。由于我們受到國家和社會很多的關愛,學校對“感恩教育”相當重視。從校訓“愛國、感恩、樸實、勤奮”,可見其教育的方向。同時,每學月的主題班會活動里,一定有感恩教育,教室外面的文化墻,都要求有感恩教育的內容,去年寒假還布置“給媽媽洗一次腳”的感恩作業。明年將是地震10周年,回顧十年感恩教育歷程,我認為關鍵在于圍繞“感恩于心落實與行”這個主題進行,在開在過程中也要注重一定的方法與策略。

一、感恩教育要注意“邊界問題”

學者李西順指出,感恩教育應該實現責任與權力兩個維度之間的動態平衡,認為感恩不能過度?!斑^度的感恩教育意味著過度強調受教育者對他人的責任,而忽視受教育者的公民權利”。 由此可知,感恩要注意“邊界問題”,這里所謂的邊界就是要適度,包括施恩和感恩兩個維度:一方面,施恩要適度,過多的施恩會使學生形成養尊處優的思想。比如一些學生一學期要領兩三種項目以上的資助,有的甚至從初中、小學就接受他人資助。愛心人士長期的、普遍的、不間斷的關愛,就像我們對于太普遍,太習慣的母愛與父愛,反而卻更容易導致學生的理所當然。太多的資助,學生越來越忽視了認真體會其中的愛心。另一方面,不要任何活動都給感恩冠名過度的感恩教育會在某種程度上剝奪受教育者的公民權利。長期以往,會使學生感覺到很累、很虛假。要學生有感而發,身由行動,自愿乃至直覺感恩。感恩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讓學生必須報恩,而是要讓學生認識到自己作為一名公民的權利與責任,感知感恩,體會感恩,并傳遞感恩。

二、感恩教育要注重人文關懷

學校、社會創造的感恩教育環境,不應該僅僅是單純的不斷重復,視覺沖擊,聽覺刺激,更應該是在營造愛的氛圍上,在人性化的管理體制下,教育學生學會感恩。學校,教師口頭上過度強調感恩,在實際中卻很少創造環境讓學生體會和實踐感恩,一味強調高考,一味強調成績,使得學生產生厭煩的情緒。高中學校教育的現實是,沒有問題的時候就是高考最重要,一旦出了問題就是教師德育教育有問題,德育沒落實,各種譴責。

學生在實際生活和學習中,沒有感受到關愛,反而在學?;蛘呓淌抑刑幪幐惺艿娇荚嚨膲毫?,同伴的競爭,教師的指責,家長的期望,他們感受到的是自己內心世界被忽視,自己的成長被忽視,條條框框的要求和目標。在與他們最近的生活中感受到的不是溫暖的愛和恩情,又何以讓他們用溫暖的愛與感謝去回饋他人?

如何在學科教學中適當的滲透感恩教育,這是需要思考的。教師需要的,不是數量多頻率高的重復提及,而是要創設情境,要讓學生實實在在的體會感恩之情。更需要用真心去愛學生,以人性化的關心為基礎,而不是一味要求、指責,空洞的陳詞濫調。在冷漠的環境里學習的學生不會知道感恩。要結合教學實際和學生實際,引導學生真切的體會到“恩情”,用行為去回報恩惠,更要學會對他人的熱情幫助。

三、讓學生樹立正確的感恩意識

對學生感恩意識的培養并不是要為學生套上“為了報恩,不惜犧牲自己”的心理枷鎖,而應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感恩意識。

首先必須是懂得感恩。教育學生懂得孝順父母,體會父母撫養子女的辛勞;體諒教師期盼成才的良苦用心;明白社會的熱心幫助,國家的大力支持。

其次,要讓學生學會正確的感恩。通過對歷史上的某些過度感恩,極端的方式謝恩以致背離了人道精神的行為如郭巨埋兒 辯證分析,使學生明白應該樹立正確的感恩意識,用恰當的行為去報答他人和社會。比如一些學生因曾接受別人的幫助,就去幫同學打架,或者幫同學作弊等,教師應該在平時的歷史教學中,教育學生全面的看待感恩行為。

四、感恩教育要制度化

一些學校只是”空談“感恩,卻沒有制度化的感恩教育,沒有制度化的回饋社會和他人的渠道與方式。

盡管制度化的感恩形式飽受爭議。學生接受了感恩,是否要以某種形式表達自己對他人與社會的感激,如寫“感謝信”或者寫信講述自己最近的成長。曾經有一些班級在全班同學一致表決之后,采取如下形式使得接受資助的學生回饋他人:一些領了兩樣及以上(或者領了一年1700元及以上的資助)同學自愿留幾十元作為班上同學突發生病要送醫院的車費和診費,用現實行為去實踐感恩,報答社會,感謝他人。但是物欲橫流的社會環境影響,這種方式也并沒有真正達到預期的感恩成效。并且這種方式在各種爭議和壓力下,只在少范圍的班級采用。

美好的道德與行為只能提倡而不能強行要求。學?;蛘呓處煈撛诟咧袣v史教學中滲透感恩教育時,努力營造氛圍,創造條件,讓學生愿意主動地踐行感恩他人。

五、感恩教育要注重實效性

感恩教育最怕流于形式,所以要注意實效性。實效的關鍵,在于學生親自體驗,以學生為主體。上文反復強調,教師不能在課堂上過度強調感恩教育,而是要利用歷史課堂創設的情境,適時適當的滲透感恩教育,讓學生親身體驗到感恩之情,將其與學生自身的道德觀價值觀融合在一起,強化感恩意識,并付出行動去回報恩惠,施與幫助。

六、感恩教育要長期跟進

感恩意識的培養形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學生在體驗感恩之情之后,如何在內化過程中,與自己已有的價值觀念磨合,并克服一些心理障礙邁出感恩的步伐,是需要時間消化吸收的。同時對一個學生感恩教育的成效的平價也不應該僅僅是以一兩次的某些言論或者行為給予定性評價。要利用成長記錄袋,長時期的觀察了解,逐漸深入,改進方法。

七、感恩教育反思重于責備

當看到學生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奉獻,只注重自己的感受,不懂的體諒父母的辛勞,教師或是社會多是責備學生“忘恩負義”。一味教育學生感恩,要求學生感恩,卻沒有反思教師自己或是學生父母是否有哪些地方沒有做好,使得學生不愿意真誠的接受感恩教育。感恩的基礎,是愛。是受恩者能感受到施恩者的真誠的關愛,發自內心的,自然的產生的情感體驗。

學生的感恩情緒體驗不應該總是被動的,勉強的。在中學歷史感恩教育中,應該注意教育的方式方法,反思教師自身存在的問題或者教學方法上的問題,多與學生溝通、談心。

總之,面對日趨復雜的社會環境,對中學生進行適當和適度的感恩教育,會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有利于社會的和諧發展。

猜你喜歡
過度學校教育
國外教育奇趣
題解教育『三問』
中藥煎煮前不宜過度泡洗
過度減肥導致閉經?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希望你沒在這里:對過度旅游的強烈抵制
學校推介
過度加班,咋就停不下來?
I’m?。睿铮簟。纾铮椋睿纭。猓幔悖搿。簦铩。螅悖瑁铮铮?!我不回學校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