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如何構建高中化學高效課堂

2017-07-25 14:17熊振山
博覽群書·教育 2017年6期
關鍵詞:構建高中化學高效課堂

熊振山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學也隨之發生著改變。應素質教育的要求,教師的教學方式由傳統教學向“以學生為本”的新模式進行過度,在這個過程中,如何構建高效課堂,成為教育研究者關注的熱點和重點,本文對此作出研究和分析。

關鍵詞:構建;高中化學;高效課堂

構建高效課堂可以讓教師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高中化學課堂同樣如此。為此高中化學教師要在“如何構建高中化學高效課堂”上做文章。要主動了解高校課堂的內涵,研究構建高校課堂的方法,借鑒他人成功教學經驗,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探索出一條適合自己的高效率的教學方法。

一、高效課堂的概念

《中國教師報》在2007年提出高效課堂的概念,高效課堂就是高效率教學課堂的簡稱,指在學生保持穩固積極性的基礎上,教師在單位時間內向學生傳遞高于平均水平的信息量,進而高質量的完成教學任務的課堂教學方法。從概念中我們可以看出高校課堂由兩個關鍵因素組合而成,分別是高效率和高效益。高效率是指在最短的時間傳遞最大的知識含量,高效益是指學生學習態度積極主動,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效率較低的原因

1.教學評價方式單一化

在高中化學課堂中對學生的評價仍然把學習成績作為唯一標準,這種單一化的評價標準明顯違背新課程在教學評價中要求的注重評價過程,進行多元化評價,但這種評價方式卻是學校的無奈之舉。盡管學校愿意采取多元評價模式,可是在高考面前,除了成績以外,其他內容都不具備任何的重要性。來自社會、家長和學校自身的升學率的多重壓力,讓學校不得不執行以成績為主的單一化評價模式。這種“以成績論英雄”的評價方式帶給學生過多的心理壓力,容易讓他們產生逆反心理,影響到化學課堂教學效果。

2.化學教師“一材多用”,教學任務繁重

在高中學段,“理化生”和“政史地”的學科教師大多被“一材多用”,這是教育體系內復雜矛盾的產物,學校很難憑借自己實力,給每個班級都配備整套教師隊伍,這不僅會加重學校經濟負擔,也會加大教育財政開支,所以只能采取化學教師“一材多用”的方法。在“一材多用”的背景下,化學教師通常兼顧兩到三個班的教學任務,在一些教育條件落后的學校甚至出現一位化學教師要肩負五個班的教學任務,同時還會兼任班主任,這種高強度的工作壓力下,化學教師很難靜下心里鉆研教材,想辦法用創新的教學方式構建高效課堂,他們只能遵循以教師為主導的傳統教學模式開展教學,因為該種方式可以直接把教師的知識經驗傳遞給學生,省去了學生自主研究探索的步驟,縮短了教學時間,降低了教學難度,完成多個班的教學任務。

3.學生壓力過大,無法產生學習積極性

高考是擺在高中學生面前的必經之路,這不是“車到山前必有路”,而是“學海無涯苦作舟”,要想在高考中取得優異的成績不能依賴運氣,也不能通過捷徑的學習方法掌握化學知識,而是必須經過長期的學習積累,把知識沉淀之后,再打撈起來,與高考試卷的問題重新排列組合起來,構成無懈可擊的答案才能實現。學生的化學學習并不是以自主實驗為主,而是以教師的知識經驗傳授為主,讓學習過程枯燥乏味。除此以外,平時的化學考試都在模擬高考,且考試頻率非常高,考試結束之后,教師還要習慣性地按照考試成績排列名次,表面是看來是幫助學生明白自己的所在位置,實際上是激勵學生努力學習。在這種壓力下,學生的思想始終持續在緊張狀態,不利于課堂教學順利進行。

三、構建高中化學高校課堂的方法

1.從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出發,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維果斯基認為“學生的發展有兩種水平:一種是學生的現有水平,指獨立活動時所能達到的解決問題的水平;另一種是學生可能的發展水平,也就是通過教學所獲得的潛力。兩者之間的差異就是最近發展區?!苯虒W應著眼于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為學生提供帶有難度的內容,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其潛能,超越其最近發展區而達到下一發展階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礎上進行下一個發展區的發展。教師要充分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度和特點,知道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在現有知識水平的基礎上運用恰當的導入和科學的引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主動的進行探索和研究,在加深原有認識水平的基礎上,掌握新的化學知識,達到下一階段的認知水平。

2.運用實驗法,提高教學效率

化學本來就是一個實驗性的科目,物質的化學反應可以通過實驗直觀了解,教師要指導學生進行科學實驗,在實驗過程中提倡獨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實驗中掌握教學內容。比起傳統的講授法,化學實驗教學法可能會花費更多課堂時間,但是實驗法是一種直觀性的教學方法,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完全占據主動權,實驗的每一個步驟他們都很熟悉,物質的每一次化學反應他們都記憶猶新,化學變化背后的科學道理他們都會徹底領悟,最終取得高效率的教學效果,而所有的一切都來自于教師精心策劃的一場化學實驗,因此,運用化學實驗法,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學效率。

3.巧妙利用生成性問題,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時常會遇到生成性問題,而生成性問題并不在教師的備課范圍以內,該如何應對?答案就是絕對不能回避學生提出的生成性問題,要運用教學機智,巧妙借助生成性問題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比如教師在“乙烯性質”教學中,原本設計讓乙烯通過溴水觀察反映,卻不料學生“吹毛求疵”般的提出課本用的溶液和自己用的溴水有細微差別,該如何解釋?教師首先反問學生制造乙烯生成的二氧化硫也會讓溴水褪色,那么該實驗是否沒有意義呢?接著引導學生觀察試管底部產生油狀物體,追問原因。以學生提問為契機,不斷的對學生進行提問,引導學生解決問題,最終不僅解答了學生提出的生成性問題,完成了教學任務,還會有意外的收獲。

四、總結

構建化學高效課堂要從效率和效益兩個因素出發,用較短的時間傳遞較豐富的教學內容,引起學生興趣的同時還達到了高標準的教學目標?;瘜W高效課堂對化學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只有了解學生,認真研究教材之后,運用教學經驗、智慧和創造性的教學方式才可以創設高效化學課堂,讓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和經驗,為以后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家姿.化學高效課堂——七步教學法實施總結[D].河南大學,2012.

[2]林維海.以問題為載體,構建化學高效課堂[J].新課程·中旬,2014,(5):64-64,65

[3]鄭行云.更新教學理念,打造化學高效課堂[J].現代交際,2013,(2):156.

猜你喜歡
構建高中化學高效課堂
高中化學高效學習之復述策略
NOBOOK虛擬實驗在高中化學的應用
環境生態類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體系的構建與實踐
高中化學學習中錯題集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