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用型本科院校學生工作理念的探索與實踐

2017-08-02 07:29王勇楊帆范登龍
東方教育 2017年11期
關鍵詞:安全穩定應用型本科院校學風建設

王勇+楊帆+范登龍

摘要:高校學生工作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環節和服務學生成長成才的時代需要,體系繁雜、系統龐大、任務艱巨為其主要特點。近年來,重慶科技學院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學院總結經驗,創新思路,積極探索,初步形成了“1314”的學生工作思路:堅持以學風建設為主線,傾力打造科技創新、心理健康、本科生導師三大品牌,堅持以安全穩定工作為核心,抓好隊伍建設、制度建設、服務成才、就業發展等四大保障,取得一定的效果。

關鍵詞:學生工作思路;應用型本科院校;學風建設;安全穩定

一、抓好學風建設一條主線

學風是學校治學精神、治學態度和治學原則的綜合體現,是一所大學的靈魂[1][2][3][20]。學院始終堅持分類指導,因勢利導,加強對學生的教育與引導。針對一年級學生,在強基上下功夫,重點抓好入學教育和養成教育;針對二年級學生,在強能上下功夫,重點引導學生參與學科競賽、科技創新活動,抓好英語、計算機等級考試;針對三年級學生,在強專上下功夫,重點抓好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專業技能的培養,引導學生積極做好就業準備、報考研究生及出國留學的準備;針對四年級學生,在強質上下功夫,重點抓好畢業實習、畢業設計環節,提高專業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學院還嚴格管理,加強過程監控,加強學風的監督與檢查:完善常規出勤督促檢查,加強誠信考試教育,強化學生的行為規范教育,加強與學生家長的信息溝通,強化過程管理和監督,保障學風建設順利推進。

二、打造科技創新、心理健康、本科生導師制三大品牌

學院一直以來在人才培養、科研服務等方面發揮帶動和引領作用,凝練和打造了科技創新、心理健康、本科生導師制三大品牌,幫助青年大學生成長成才,不斷提升綜合素質。

(一)打造科技創新品牌。培養具有科技創新能力的大學生,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基礎[4][5][6],同時也是應用型本科院校培養人才的目標[19]。學院投入大量經費支持學生科技創新,完善制度保障,定期舉辦石油工程設計大賽、地質技能大賽校內選拔賽,打造具有石油特色的學科競賽平臺,為全國競賽選拔優秀的參賽選手和指導教師。同時學院不斷拓展學術交流平臺,定期邀請石油行業院士、專家、學者作客石油大講堂,對于提升廣大師生專業素養,培養創新精神具有良好的效果。

(二)打造心理健康教育品牌。學校投資建設了心理輔導站,成為了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三級網絡體系下的二級機構,為我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開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同時成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由主管學生工作的學院黨總支副書記任組長,學生辦公室主任、團總支書記、全院專兼職輔導員為成員,負責全院心理健康教育的組織領導和協調督導工作。

(三)打造本科生導師制品牌。本科生導師制是高等教育大眾化背景下的制度創新[7],實施本科生導師制是幫助大學生確立學習目標,選擇學習內容,構建適應時代要求的重要途徑[8][9][10]。學院從2013級本科新生開始實施以“思想引導、專業輔導、生活指導、心理疏導”為核心內容的全過程導師制。成立了以書記、院長為組長的導師制領導小組,每年定期召開專題會議,選拔并聘任了包括學院領導、職能部門、教師、管理人員、輔導員、機關教輔人員等在內的100余位導師,學院邀請相關專家對全體導師做統一、全面、深入的培訓。學院出臺《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學院本科生導師制實施方案(施行)》,明確了導師資格、導師構成、導師配備原則、導師職責和導師工作要求,制定了導師的管理和考核辦法,導師的責任更加明確,制度更加規范。導師制實施以來,導師們在工作過程中積極思考,認真落實各項任務,創新工作方式,基本形成“一冊、兩會、三系、四育、五同”系列工作措施。

三、抓牢安全穩定一個中心

校園安全穩定是堅持以人為本的重要體現,是建設和諧穩定校園的基礎[11][12][13][21]。學院領導高度重視安全穩定工作,加強領導,完善制度,創新舉措,切實加強安全穩定工作,維護學院安全穩定。學院成立了安全穩定工作領導小組,實行安全穩定工作責任制,建立了從學院領導到系所中心負責人,延伸至輔導員、學生會干部、寢室長的層層負責、分級響應、系統聯動的安全穩定工作機制,細化了各級責任人的工作職責。定期召開安全穩定專題會議,分析形勢、研判問題、部署工作,制定《學生安全穩定信息員職責》《學生工作重要信息、緊急事件報送及處理預案》《學生安全穩定工作突發事件處理預案》《學生安全教育管理規定》等制度。

四、夯實隊伍建設、和諧穩定、服務成才、就業發展四大保障

(一)加強專兼職輔導員隊伍建設。選派專兼職輔導員參加輔導員相關培訓項目,提升輔導員的工作水平。積極組織輔導員申報各級研究課題,提升輔導員工作實踐能力和創新研究水平。邀請校內外專家學者對輔導員提供科研指導,加強輔導員科研能力的提升,為輔導員隊伍“專業化、職業化、專家化”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厚愛學生確保和諧穩定。學院始終把獎助貸懲工作放在學生工作的重要位置,學院資助工作堅持“資助育人、服務育人”的工作理念,建立了“以獎助學金為主導,以助學貸款為保障,以勤工助學為補充的‘獎貸助勤補免緩七位一體,將助困與育人相結合的資助工作體系。學生助理的聘任不僅為學生提供了勤工助學崗位,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良好的服務意識和溝通能力,對學生的鍛煉是全面而有效的,也對學生骨干的培養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

(三)努力服務學生成才。構建和諧校園是努力服務學生成才的保障,而構建和諧校園的中堅力量關鍵在于黨團基層組織的建設[14][15]。學院高度重視黨團組織建設,嚴把學生干部隊伍建設和黨員發展關。學生理想信念教育是我院開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各專業輔導員定期開展系列班級主題教育活動,加強對學生在工作中指導、生活中輔導、學習上引導,切實幫助有困難的同學解決問題,引起學生對人生態度、人生理想、生活信念的深刻思考。為使我們培養的大學生更具競爭力,在激烈的就業大軍中能夠脫穎而出,我院特別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鍛煉。積極動員組織學生參加“三下鄉”社會實踐、帶薪實習等活動,培養學生組織與決策能力、人際溝通能力及實踐動手能力。為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服務學生成長成才,我院積極打造學生服務平臺。打造心理健康教育平臺,培養良好的心理品質;打造學科競賽平臺,增強專業技能訓練,我院組織成立SPE學生分會,負責包括石油工程設計大賽、油氣儲運工程設計大賽、地質技能大賽等大賽的組織和培訓。

(四)關注學生就業發展。畢業生就業工作關系到社會的穩定,關系到學校的建設與發展,更關系到學生的切身利益,以學生發展為核心是高等教育最為重要的追求[16][17][18]。學院結合工作實際形成了“135”畢業生就業工作模式?!?”是堅持就業工作“一把手”工程,學院黨政領導高度重視,從方法上給予全力指導、從經費上給予大力支持、從政策上給予充分保障、從效果上確保全面落實;“3”是形成多方位提升就業能力、多渠道增加就業機會、多層次發布就業信息的“三多”服務模式;“5”是建立“學院-系所-學生辦-輔導員、導師-學生”五位一體的就業服務體系,發動全院、全員參與學生就業,特別是發動有影響力的老教授、老教師參與到學生就業促進工作中來。建立學生就業誠信檔案,嚴格學生就業過程中的誠信教育和誠信管理。此外,全面摸清學生情況,建立未就業學生檔案,重點關注就業困難學生、家庭困難學生,重點幫扶學習成績較好、家庭條件較差、就業技巧相對較弱的困難學生。

參考文獻:

[1]韓延明. 學風建設:大學可持續發展的永恒主題[J]. 高等教育研究, 2006(3):19-24.

[2]鄭家茂, 潘曉卉. 關于加強大學生學風建設的思考[J].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 2003, 24(4):39-43.

[3]金文斌. 加強教風學風建設 提高人才培養質量[J]. 中國高等教育, 2013(11):59-60.

[4]高煒森, 李小艷. 高等學校學生科技創新能力培養的實踐與思考[J]. 教育與職業, 2013(9):185-186.

[5]徐洪珍, 李茂蘭. 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培養的探索與實踐[J]. 東華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9, 28(3):294-297.

[6]周健吉. 對高校培養學生科技創新能力的思考[J]. 中國校外教育, 2007(8).

[7]羅國基, 周敏丹, 王迎娜. 近年來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研究綜述[J]. 東華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7, 26(4):429-434.

[8]陳曄, 徐凌霄. 本科生導師制--大學素質教育的切入點[J]. 黑龍江高教研究, 2004(9):148-149.

[9]鐘曉敏. 實行綜合導師制教探索書育人新模式[J]. 中國高等教育, 2005(6):46-46.

[10]靖國安. 本科生導師制:高校教書育人的制度創新[J]. 高等教育研究, 2005(5):80-84.

[11]宋明鈞. 和諧校園:高校持續發展的基礎[J]. 浙江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7, 32(2):109-112.

[12]梁超. 論科學發展觀視野下的高校和諧校園建設[J]. 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9(2):86-92.

[13]馬端忠, 劉春霞. 科學發展觀視野中的和諧大學的構建[J]. 青島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7, 19(1):65-68.

[14]陳勝國. 論高?;鶎狱h建創新與構建和諧校園[J]. 湖南科技學院學報, 2006, 27(7):303-306.

[15]葉紹燦, 葉兵. 和諧校園視野中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 合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6, 20(6):77-81.

[16]李小魯. 當前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的思考[J]. 高教探索, 2001(2):68-70.

[17]李祥永. 以學生發展為核心 構建高校全員參與就業工作體系[J]. 高校輔導員, 2011(1):26-29.

[18]劉亞輝. 以學生為本的全過程就業工作理念探索與實踐[J]. 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 2015(2):78-80.

[19]鄭娜. 從"挑戰杯"競賽看新建應用型本科院校學生科技創新能力的培養[J]. 皖西學院學報, 2010, 26(5):57-59.

[20]方艷芬. 優良學風始于新生教育[J]. 華章, 2012(15).

[21]張湖北. 大學和諧校園構建中保衛工作作用的探析[J]. 遼寧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3(6):83-86.

猜你喜歡
安全穩定應用型本科院校學風建設
淺析當前高校維穩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高職與應用型本科院校協同開展技術應用型本科教育課程銜接的探析
社會參與美國社區學院治理及對中國應用型本科高校治理的啟示
論大學生學風建設的途徑
新建應用型本科院校教學管理隊伍建設研究
淺議武夷學院“無手機課堂”學風建設活動
新形勢下高校安全穩定工作創新路徑研究
老少邊窮地區干部面臨多重現實發展困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