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新探

2017-08-02 01:05嚴朝霞
東方教育 2017年11期
關鍵詞:思維能力培養策略初中數學

嚴朝霞

摘要:初中數學是教學中的重點也是難點,學習數學能開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教師在數學教學中要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為目的。所以,培養中學生的思維能力是很重要的。隨著現代社會的迅速發展,學生的學習壓力也越來越重,這就需要教師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讓學生嘗試不同的教學模式將數學知識消化,將被動學習數學變成主動學習,使抽象的數學知識變的形向化。

關鍵詞:初中數學;思維能力;培養策略

引言:

在現在化的教學中, 教師當前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由于教材的改變,使得數學內容也有了或多或少的改變,這就給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給教師和學生帶來一定的困難。任何學科都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思維邏輯性, 學生的探究性活動開展是需要以學生的數學思維為基礎的。由于傳統的教學模式,學生都是處于被動的接受數學知識,造成學生的邏輯思維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也受到了限制,學生的個性和創造性也受到了影響。 隨著新課改的實施,越來越多的教學方法被運用到教學中,這對開發學生的智力是一道前景。

一、適時導入問題鍛煉學生思維敏捷度

所謂思維敏捷度就是教師提出問題時學生很快就能說出問題的答案。如果教師在課堂的恰當時間提出恰當的問題,這對鍛煉學生的思維敏捷度有著非常大的作用。教師在恰當的時間提出恰當的問題[1],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的學習動力。如果教師在課堂上提出的問題與所學知識不相適宜,學生就會對提出的問題找不到思路,學習的積極性會被大大減弱,思維能力也會大大降低。

例如:教師在教學“等式的性質”時,可以先拿出兩個物品,讓同學們通過比較觀察,估量物體的重量,比較出哪個物品重哪個物品輕;等同學們估量完后,教師再拿出一架天平,最開始讓同學們在天平兩端的秤盤里放相同重量的物品,觀看天平的指針是否偏轉;然后再放不同重量的物品,觀察天平指針的偏轉情況。最后,教師再在天平上放上相同重量的物品,待指針指向中間位置且平穩后,把兩端稱盤里的物體重量都擴大到相同的倍數,觀察指針偏轉情況,然后再將兩端物體重量縮小到原來重量的幾分之一,再次觀察指針變化。運用提問的方式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整堂課都能保持精力充沛的狀態。

二、引導學生根據結果探索原因

數學課堂就是要求學生根據結果探索原因,其實問題的結果都必然要有一個充分的原因。數學學習是一個不斷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學生不僅要能根據原因得出結果,還要根據結果去探索原因[2],這是個互逆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根據結果尋找問題的一個個突破口,教會學生如何思考,學會不斷思考。

例如:教師在講解“有理數的乘法”時,教師可以先把有理數乘法的特點性質等告訴學生,然后讓學生自己探究,在這里可以讓學生進行折紙實驗。教師先告訴學生紙的厚度為 0.1 毫米,先對折一次,然后再對折一次,依次進行下去,折疊 20 次后,厚度比 30 層樓房還高,折疊 27 次后,厚度比珠穆朗瑪峰還高。學生對老師的說法半信半疑,這時教師就引導學生計算:對折 1 次的厚度:0.1×2=0.2 毫米;對折 2 次的厚度:0.1×2×2=0.1×22 = 0.4 毫米;對折 3 次的厚度:0.1×2×2×2=0.1×2 3 =0.8 毫米; 對折 20 次的厚度:0.1×2×…×2=0.1×2 20 ≈ 105 米;對折 26 次的厚度:0.1×2×…×2=0.1×2 26 = 6711 米;對折 27 次的厚度:0.1×2×…×2=0.1×2 27=13422 米。30 層樓房的高度約為 90 米,珠穆朗瑪峰的海拔為 8844.43 米,經過計算教師揭開了同學們的疑惑,只有教師與學生共同探究,學生的思維能力才能得到有效的鍛煉。

三、創造良好的思維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某一學科感興趣了才能在這門學科上下功夫,所以,只有不斷地給學生創設思維情境,讓學生在思維情境的驅使下主動地完成思維創新,這就要求老師學會創設思維情境。初中生的思維由小學階段的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這個時期,學生開始學會獨立思考,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依賴于教師的循循善誘、精心啟發學生思維能力的形成。

例如:在講解“三角形內角和”教學時,教師利用多媒體動畫演示三角形的三個內角拼在一起后,恰在一條直線上.然后引導學生進行論證并得到三角形的內角和。這是幫助學生從直觀的感覺中進行理性的思考,然后抽象出幾何圖形的變化,讓學生在認識圖形的同時,思維的興趣得到培養,教學中通過呈現思維情境,探出有激發性的問題,通過設置思維障礙鼓勵學生追求事物的新意義,分析探索知識的動機,才可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激發學生的思維動機,是培養學生興趣的關鍵。

四、利用問題教學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

創造性思維是以感知、記憶、思考、聯想、理解等能力為基礎,通過思維不但能揭示客觀事物的本質及其內在聯系,而且在此基礎上產生新穎的思維成果。 “高質量的提問,使學生不斷產生是什么、為什么的定向反射。高質量的提問在課堂教學中不僅可以長時間維持學生對某件事情的注意,而且可以很好地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習慣[3]。在初中數學課堂上,以往教師教什么,學生就記什么。不思索或少思索,教材上是什么樣的問題題型,學生就只會解什么樣的題型。缺乏創造性。素質教育要求初中數學課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開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精心設計問題,引導學生思考,使學生在探索思維的過程中獲取知識。問題是引發思考的源泉,有疑問才能去思考,有思考才能有行動。善于思考的學生,思路一般都比較靈活,比較寬廣。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創設問題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探究問題中激發思維,學會思考、探索、推導,進而提升能力。

例如:在教學“等腰三角形”后,首先通過設計腰長和底長,來求三角形的周長,如腰長 5cm,底長為 4cm,問周長是多少?這樣的問題難不倒學生,學生經過思考大多都可以得出,如果讓學生思考腰長和底長的關系,即設計:等腰三角形中底邊長最大不能超過腰長的多少呢?這樣學生就需要經過推導才能得出結論,甚至需要借用方程式。這樣的學習不僅完成了教學,更能讓學生主動思考探索,激發學生的思維。課堂教學作為初中數學教學的主要場所,對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起著決定性的影響。教師應該創新教學方法,積極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

結束語: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要想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就要進行有效引導,因為數學思維能力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學生數學素質的高低。教師應該從內在規律和特點出發,還要根據學生的興趣和愛好,運用適合學生發展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進行主體探究,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教師應該積極引導學生的思維能力, 并致力于長期的發展,只有運用有效的教學模式學生的思維能力才能得到快速的發展,才能發揮學生對數學的價值,對于未來的工作和學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王影. 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J].學周刊,2015(05) :88-89.

[2]蘭光書. 淺議如何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J]. 教學學習與研究:教研版,2016(16) :23-24.

[3]尹躍林. 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 [J]. 中國校外教育,2017(03):33-34.

猜你喜歡
思維能力培養策略初中數學
高中政治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初探
高中體育教學中創新意識的培養
巧設任務,發展數學思維能力
例談數學教學中的“頓悟”
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創建策略
學案式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培養團精神,開展合作學習
歷史教學中學生證據意識的培養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