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四節氣”成功入“非遺”

2017-08-08 09:21河南高興周
教學考試(高考政治) 2017年2期
關鍵詞:二十四節氣節氣文化

河南 高興周

“二十四節氣”成功入“非遺”

河南 高興周

【熱點背景】

世界遺產再添“中國符號”。2016年11月30日,中國“二十四節氣——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及其實踐”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岸墓潥狻笔侵袊送ㄟ^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和社會實踐。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這一體系深刻揭示了四季輪回的客觀規律,是農耕時代社會生產生活的時間指南。這一時間認知體系被譽為“中國第五大發明”。

【熱點分析】

1.文化生活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遠在春秋時代,中國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個節氣,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經完全確立。

文化交流、借鑒、融合。作為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二十四節氣”也深深影響著東亞國家。韓國、日本有很多與我國相似的習俗。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岸墓潥狻辈粌H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也是中國人通過世世代代的文化傳承,為世界民族文化所做出的巨大貢獻。

2.生活與哲學

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傲⒋禾鞚u暖,雨水送肥忙”。農耕文明的社會里,我們的祖先利用自然環境特點,春耕,夏耘,秋收,冬藏。

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岸墓潥狻笨陀^反映了季節更替和氣候變化狀況,是我國物候變化、時令順序的標志,它的形成和發展與中國農業生產的發展緊密相連。

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按規律辦事?!岸墓潥狻睍r刻提醒我們,大自然始終按照自己的節奏在循環變化,人類所應做的是在尊重自然的基礎上開展生產生活實踐。

【能力測試】

2016年11月30日,中國“二十四節氣——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及其實踐”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卮?~8題。

1.“二十四節氣”成功入遺( )

①提供了創新中華文化的成功案例 ②豐富了中華民族精神的時代內涵 ③促進了中外文化交流互鑒

④彰顯了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和價值

2.“二十四節氣”的形成和發展與中國農業生產的發展緊密相連,是農耕時代社會生產生活的時間指南。有“中國第五大發明”之美譽的“二十四節氣” ( )

①產生于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需要 ②體現了實用價值與文化價值的有機統一 ③表明直接經驗比間接經驗更可靠 ④印證了客觀事物是認識的重要來源

3.“天人合一,順時而食?!痹诠爬现腔鄣膯l下,隨著二十四節氣的更替,人們清明吃青團、谷雨吃椿芽酥、立夏吃青梅餅、大暑吃荷葉餅,這些時令點心廣受消費者歡迎,這表明 ( )

①民族文化是文化創新的源泉和動力 ②民族文化的傳承要以市場經濟為前提 ③傳統文化對人們的生活有著持久影響 ④文化與經濟之間具有相互交融的關系

4.“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边@首《二十四節氣歌》被選入小學二年級語文課本。這是因為( )

A.教育是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

B.教育具有文化傳承的特定功能

C.傳統文化具有多樣性和穩定性

D.傳統文化發展要滿足人們的需求

5.遠在春秋時代,中國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個節氣,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經完全確立。二十四節氣折射出中華傳統文化 ( )

①源遠流長 ②博大精深

③求同存異 ④兼收并蓄

6.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優秀文化如春雨潤物般浸潤人生,這形象地概括了文化對人的的影響 ( )

7.“二十四節氣”體現著中國人自古以來善于與自然和諧相處,體現中國人“天人合一”的思維方式。敬畏自然是基于 ( )

①人是自然的仆人 ②自然界的物質性 ③人有主觀能動性 ④自然界規律的客觀性

8.兩千多年前,中國先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探尋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的變化規律,發明了“二十四節氣”。這說明中國先人 ( )

①認識到了節氣與農業生產的客觀聯系 ②將節氣智慧融入生產和生活實踐中 ③順應自然節律,對自然的征服 ④在實踐中獲得了對人與自然關系的完整認識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節氣輪回,生生不息?;卮?~12題。

9.春是溫暖,鳥語花香;春是生長,耕耘播種。雖然立了“春”,但是盆地大部分地區仍會有霜凍出現,少數年份還會有“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的景象。這印證了( )

①一切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 ②客觀真理往往因人而異 ③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④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

10.“立春天漸暖,雨水送肥忙”。農耕文明的社會里,我們的祖先利用自然環境特點,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從唯物辯證法角度看,這做到了( )

①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②一切從實際出發 ③堅持用聯系觀點的看問題 ④實事求是

11.“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管動飛灰?!倍鸥Χ撩鑼戵w現了( )

①人類社會發展受客觀規律支配

②人們可以改造規律為自己造福

③自然界的運動遵循其固有規律

④人們可以認識和把握自然規律

12.下圖中這套郵票展示了二十四節氣中夏季的六個節氣: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這表明( )

①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

②郵票成為文化傳播的途徑

③精神產品離不開物質載體

④傳統文化是文化創新的源泉

13.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劉禹錫的《秋詞》表明( )

A.人們對同一事物往往有不同的價值評價

B.人們對同一事物的認識存在主體差異性

C.事物所具有的屬性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

D.對事物的真理性認識沒有同一評價標準

14.屋外大雪漫天,屋內瓜果飄香……隨著科技發展,人類改造和利用自然能力增強了,設施農業、大棚蔬果等讓我們不再受節氣的嚴格制約。這表明 ( )

A.人已擺脫了規律的制約

B.規律的客觀性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C.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的反作用

D.意識是對客觀存在的正確反映

15.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2016年11月30日,中國“二十四節氣——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及其實踐”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

“二十四節氣”起源于黃河流域,是對農業生產的經驗總結,是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二十四節氣既是時間準繩,也是農業生產的指南針、日常生活的風向標,其中蘊含著尊重自然、效法自然、愛護自然、利用自然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國文化的精髓。

現代農業的耕作仍然沒有逃脫原來的節氣規律,根據節氣變化來添減衣物,已成為一種習慣。我們要做好繼承和保護,使“二十四節氣”這一文化遺產在當代社會展現新的活力。

(1)結合材料,分析“二十四節氣”流傳至今的原因,以及申遺成功的文化價值。

(2)結合材料,運用辯證唯物主義的知識,分析“二十四節氣”文化知識體系的形成過程。

(3)入遺只是一個起點,“二十四節氣”的傳承和保護任重道遠,請你為其傳承和保護擬兩個方案。

【參考答案及解析】

1.D ①②與材料不符。

2.A ③表述不妥;實踐是認識的來源,④觀點錯誤。

3.D 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源泉和動力,①觀點錯誤;②表述不妥。

4.B 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A觀點錯誤;C材料沒有體現;D表述不妥。

5.A 材料沒有體現③④。

6.A 材料沒有體現B,C,D。

7.C ①否認了人的主觀能動性,排除;③與材料不符。

8.A 對自然界的征服,夸大了人的主觀能動性,觀點錯誤,③排除。

9.B ②表述不妥;③材料沒有體現。

10.B ②④是從辯證唯物論角度分析,與題干不符。

11.D ①材料沒有體現;規律具有客觀性,人們能發現認識利用規律,不能發明、改造、消滅正在起作用的規律,②觀點錯誤。

12.C 郵票是文化傳播的媒介,②表述錯誤;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源泉,④觀點錯誤。

13.B A說法過于絕對;C否認了物質的客觀實在性;D否認了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14.C A,B,D表述錯誤。

15.【解析】本題以“二十四節氣”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為背景材料,考查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創造性解決 問題的綜合能力。第(1)問從文化生活角度切入,復問式設問,“二十四節氣”為傳統文化,注重知識遷移融合,結合材料組織答案;第(2)問從哲學角度切入,“二十四節氣”文化知識體系屬于認識,認識源自實踐,要發揮主觀能動性,把握事物內在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聯系,按這一思路組織答案;第(3)問,開放設問具有開放性、探究性,要圍繞繼承和保護,制定切實可靠的方案組織答案。

【參考答案】(1)原因:“二十四節氣”屬于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繼承性;今天,對生產生活仍具有指導作用,“二十四節氣”得到創新和發展。文化價值:有利于“二十四節氣”傳統文化的保護、繼承和發展;有利于增強中華文化自信,展現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增強民族認同感和凝聚力;有利于展現世界文化的多樣性,促進世界文化的繁榮與發展。

(2)在社會實踐的基礎上形成時間知識體系,并在實踐中驗證和深化;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通過觀察,把握時序變化的規律;堅持聯系觀點,認識到天象、氣溫、降水和物候之間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聯系;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分析二十四節氣的不同特點;承認自然界的物質性,尊重自然、順應自然規律。

(3)讓“二十四節氣”進入中小學課程;研究和挖掘“二十四節氣”的相關文獻、傳統知識及民俗實踐活動;開展“二十四節氣”相關調查、傳承和宣傳活動;舉辦和開展富有地域特色的儀式實踐和民俗活動。

(作者單位:河南省汝陽縣第一高級中學)

猜你喜歡
二十四節氣節氣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誰遠誰近?
“二十四節氣”列入聯合國非遺名錄
中國“二十四節氣”列入聯合國非遺名錄
24節氣
24節氣
24節氣一小滿
24節氣
文化之間的搖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