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勞動實踐基地的育人價值

2017-08-08 18:42田紅賓
啟迪與智慧·教育版 2017年8期
關鍵詞:勞動養殖基地

田紅賓

河北省保定市安新縣劉李莊鎮總校

對勞動實踐基地的理論和實踐研究,源自于2011年的一次調查。我們課題組對九年級和六年級的學生進行了一次“芝麻開花”的問卷調查。調查結果令人驚嘆不已:100%的學生都會填寫“芝麻開花——節節高”,而只有3%的學生見到過芝麻開花的情形;100%的學生都吃過小米,而知道小米是哪種植物生產出來的不足5%;63%的學生會寫“蠶豆開花——黑心”,但真正見過蠶豆開花的不足2%。52%的學生知道蒸饅頭要經歷一個發酵、酸堿中和的過程,親自參與過蒸饅頭的卻不足6%……究其原因,我們認為:一方面由于農業的產業化,使得很多的農作物為我們所不常見。另一方面由于對子女的過分呵護,使得孩子們遠離了生產勞動。這就使得學生變成了四體不勤、五谷不分的乖乖男、嬌嬌女了。

因此,必須要加強這方面的教育,但僅靠單純的說教效果是不明顯的。中小學勞動實踐基地的建設就顯得格外重要了。勞動實踐基地對于學生的勞動技術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勞動觀念,強化學生的動手操作技能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下面結合我們課題組近幾年的教育實踐談談勞動實踐基地育人價值的挖掘。

一、勞動實踐基地“以勞樹德”

人之為人,正因為勞動。一個沒有經過勞動磨煉的人,是難以懂得生活真味的,他也注定無法擔當“大任”。對于孩子來講,具有良好的勞動習慣則可以使他們熱愛勞動和尊重勞動者及勞動成果、在勞動中不怕苦累,并能創造性的發揮和提升自信心及綜合能力,學會互助、友愛、協作、關愛、勇敢、堅持等人性精神。勞動應該是孩子的第一實踐活動,勞動承載著塑造人的勤奮、責任心、誠實、正義、紀律、嚴謹、自信、向善、創新等品性和德性的重任。

我們總校轄區內的勞動實踐基地分為種植基地、養殖基地和加工制作基地,由班主任(或科學教師)帶領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完成勞動。種植基地種植粟、芝麻、蠶豆、紅薯、花生、南瓜、無花果等各種農作物;養殖基地養殖雞、鴨、鵝、兔、羊、魚蝦等動物;生產加工基地為校辦工廠或與學校有合作項目的企業,生產學習用品和日用小百貨。學生在勞動實踐基地種植、養殖和從事力所能及的加工制作,并且把蔬菜、水果等勞動果實與大家分享。從這些活動中,學生們感受了父母的艱辛、體會到了收獲的快樂、體驗了分享的幸福。他們從中懂得了尊重、懂得了合作、懂得了奉獻?!皾櫸餆o聲春有功”,依靠勞動基地建設來滲透意志、品質、性格等德育因素,可以實現“新德育”倡導的“無痕”。

二、勞動實踐基地“以勞增智”

學校將豐富多彩的勞動實踐活動列為學校綜合實踐課程,各年級每周安排一節綜合實踐課,開展融課堂教學、勞動實踐活動為一體的勞動技術教育。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提出了不同的實踐活動要求。小學低年級學生以參觀為主,重點培養他們的學習熱情和探究欲望;中年級學生主要了解動植物生長過程及簡單種植養殖技術;高年級學生重點學習、掌握農產品種養殖技術和產品加工;初中階段主要進行動植物的系統研究與分析,以及企業運營管理學習。同時,學校把學生觀察日記匯編成《種植篇》、《養殖篇》、《小產品生產篇》等多冊專輯,形成了豐富的校本資源,促進了學生手腦共同發展。

我們也十分注重勞動實踐基地與其它學科的協調配合,使學科領域的知識在勞動實踐基地中得以延伸、綜合、重組與提升,使勞動實踐活動中所發現的問題、獲得的知識技能在各學科領域教學中得以拓展加深,促進了課內課外教育內容的相互融合。如科學課中講授動植物知識和機械加工時,把學生帶到“基地”進行實地教學;作文課的景物描寫訓練讓學生到“基地”親自觀察;種植、養殖和加工制作中的數學計算分析更能增加學生對數學的理解。把學生熟悉的資源引入教學,不僅能使他們感到親切,更能從內心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和動力。勞動實踐基地資源的充分開發,極大提高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寫作能力、表達能力和探究能力,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

三、勞動實踐基地“以勞健體”

學生們在勞動實踐的鍛煉中,身體素質得到了全面的提高。他們在種植采摘中頭腦更加靈活;在飼養捕捉中手腳更加敏捷;在加工制作中協調能力和小肌肉群的發展更加完善。學生們身體得到健康發展的同時,心理健康水平也得到了極大地提升。因為他們是在快樂地參加輕松的勞動,喜悅和歡笑使學生身體的正能量迅速增長。

同時,在環境優美的勞動實踐基地,大家呼吸的是清新空氣,品嘗到的是綠色環保農副產品,學生們的生活理念也變得更加科學健康。

四、勞動實踐基地“以勞益美”

美,自古至今就來源于生活,來源于勞動。

勞動實踐基地更加成為學校美育的重要場地??吹椒N植養殖的各種動植物,學生們感悟的色彩更加豐富了。這里成為了美術寫生的最佳場所,學生們擁有了鮮活的創作原型。春天,我們用畫筆精心雕刻每一個破土而出的時刻;夏天,我們用花瓣剪貼成一個個絢麗多彩的世界;秋天,我們用果實完成一件件憨態可掬的藝術造型;冬天,我們用種子粘貼成一幅幅匠心獨運的美景。

五、勞動實踐基地“以勞促創新”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要實現偉大的中國夢,就要加強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勞動實踐基地能夠養殖種植各種學生感興趣的動植物,從點滴之處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啟迪了學生的創新思維,鼓勵了學生大膽實踐。

學生看到架子上結了大大的絲瓜,就探究絲瓜須的抓握能力;學生看到螞蟻上樹,探尋開始上樹的原因;學生們第一次在葫蘆苗上嫁接了大西瓜;學生們第一次見到小米是怎么來的……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我們一路走來,播種著希望、收獲著快樂,切膚體驗著勞動實踐基地給我們帶來的幸福。學校勞動基地給了我們研究的動力、實踐的勇氣、蛻變的痛苦和創新的快樂。

新《課程標準》推崇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健體、以勞益美、以勞促創新的勞動教育。讓我們充分發掘勞動實踐基地的育人價值,讓勞動實踐基地這棵奇葩綻放更絢麗的色彩吧!

猜你喜歡
勞動養殖基地
勞動創造美好生活
快樂勞動 幸福成長
農業農村部:印發通知 加快推進水域灘涂養殖發證登記工作
訂單養殖能否促進農民增收
訂單養殖能否促進農民增收
超星二號維修基地
特種養殖需做好市場研判
熱愛勞動
種植養殖 一技在手 輕松賺錢
拍下自己勞動的美(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