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堅貞忠誠、犧牲奉獻、永跟黨走

2017-08-08 19:00胡遵遠李業坤張仁袞胡本昌沈雁明
文化月刊·下旬刊 2016年12期
關鍵詞:金寨大別山跟黨走

胡遵遠 李業坤 張仁袞 胡本昌 沈雁明

安徽金寨地處大別山腹地,是中國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軍隊的重要發源地。今年4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金寨時,滿腔熱情地說:“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熱土一抔魂?;叵脒^去的烽火歲月,金寨人民以大無畏的犧牲精神,為中國革命事業建立了彪炳史冊的功勛?!?/p>

土地革命時期,金寨是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核心區、紅四方面軍的主要發源地;抗日戰爭時期,金寨是安徽省乃至大別山區抗日救亡運動的領導中心;解放戰爭時期,金寨是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的“前指”所在地和人民解放軍奪取全國勝利的前進基地。

在波瀾壯闊、烽火連天的崢嶸歲月里,以金寨人民為代表的大別山人民用鮮血和生命創造了30年紅旗不倒的偉大奇跡,鑄就了“堅貞忠誠、犧牲奉獻、永跟黨走”的大別山精神。

這種精神是以金寨人民為代表的大別山區人民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建設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進程中,用鮮血和生命凝聚成的一種以共產主義奮斗為價值取向的革命信念、革命意志、革命品質和革命行動的總和。

4月24日上午12點左右,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金寨縣紅軍廣場。在金寨縣革命博物館一樓大廳,講解員向習總書記一行匯報了金寨縣的有關情況和“三個十萬”以及“大別山精神”。習總書記邊聽邊點頭,給予了很多贊許。離開博物館后,六安市委書記孫云飛就金寨的“三個十萬”和“大別山精神”等有關情況進行了詳細的匯報和補充(“三個十萬”是指革命戰爭年代,金寨10萬英雄兒女為黨國捐軀。建國初期,為響應毛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偉大號召,國家又在金寨境內修建了梅山、響洪甸兩大水庫,淹沒10萬畝良田、14萬畝經濟林和包括縣城金家寨在內的3大經濟重鎮,10萬老區人民在幾乎沒有經濟補嘗的情況下,移居深山、奉獻家園)。習總書記在具體地了解了有關“大別山精神”的形成和提煉過程后,對金寨人民在中國革命進程中作出的巨大犧牲和無私奉獻表示崇高的敬意,對“犧牲奉獻,永跟黨走”的“大別山精神”給予了充分肯定。

24日下午,在金寨縣花石鄉,習總書記與村民們一起座談脫貧攻堅工作時,特別強調要大力弘揚“大別山精神”。他說,打好脫貧攻堅硬仗,必須繼續發揚“大別山精神”,各級各部門和廣大基層干部都要勇于犧牲、甘于奉獻,千方百計地加快脫貧攻堅步伐,確保老區人民和全國人民一道共同邁入小康社會。

大別山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帶,是長江、淮河的分水嶺。大別山區包括安徽省六安、安慶、湖北省黃岡、孝感、隨州以及河南省信陽、駐馬店等地,共36個縣市區。大別山地區是在黨的領導下,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建立和發展起來的中國革命搖籃之一,是全國為數不多的、在黨的領導下22年革命武裝斗爭持續不斷、30年革命紅旗始終高高飄揚的根據地。大別山地區的紅色歷史承載著波瀾壯闊的革命史、舍小家顧大家的犧牲史、勇創新路的發展史,包括了浴血奮戰的斗爭史、可歌可泣的奉獻史、鑄就輝煌的改革史。

“大別山精神”應該是指上個世紀20年代以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以金寨、紅安、新縣為代表的大別山區共產黨人帶領廣大人民群眾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建設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進程中,用鮮血和生命凝聚成的一種以共產主義奮斗為價值取向的革命信念、革命意志、革命品質和革命行動的總和。它與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沂蒙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樣,都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群眾在不同時期、不同地域進行革命、建設和發展的精神載體,都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堅貞忠誠”是“大別山精神”的核心本質。無論是在革命的初始階段、高潮時期,還是在革命遭受挫折的危急關頭,大別山軍民始終對黨無比熱愛、無比忠誠。面對敵人反復多次的“圍剿”“清剿”,大別山軍民義無反顧地堅持革命斗爭不動搖,臨危不懼、初心不改,用鮮血和生命捍衛著紅色政權。面對第四次反“圍剿”失利、紅軍主力撤離的嚴峻形勢,大別山人民依然積極響應黨的號召,紛紛送郎、送子當紅軍,堅持敵后游擊戰,確保革命紅旗不倒、革命薪火相傳。面對敵人的殘酷迫害、血腥鎮壓、威逼利誘,廣大黨員、群眾大義凜然、誓死不屈,在生與死、血與火的考驗面前,舍生取義、視死如歸。面對組織的誤解和蒙受的冤屈,革命前輩們憑著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念、懷著革命必勝的信心,逆境不改初心、冤屈不變忠心,堅持做到生命不息、戰斗不止。艱難方顯本色,曲折逾顯忠貞。這就是大別山精神的本質核心所在!正是因為有了對黨的無比忠誠,大別山人民才使得革命星火燃遍全國、革命事業從勝利走向勝利。

二、“犧牲奉獻”是“大別山精神”的鮮明特征。革命戰爭年代,大別山區200多萬人民投身革命,近100萬人為國捐軀。僅金寨縣就犧牲了10萬人,占當時全縣總人口的40%。解放后,被追認為革命烈士的就有11000多人,占安徽省烈士總數的五分之一、全國烈士總數的五十分之一。在漫長的革命歲月里,大別山人民節衣縮食、積極奉獻,把最后一粒米當軍糧、用最后一塊布做軍裝、將最后一個兒子送戰場,以巨大的犧牲換取革命的勝利。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大別山人民為治理淮河水患、支持國家建設,再次作出了巨大犧牲和奉獻。僅金寨境內修建的梅山、響洪甸兩大水庫,就淹沒了三大經濟重鎮、10萬畝良田、14萬畝經濟林,10萬群眾離開故土、移居深山。無論是在革命戰爭年代,還是在和平建設時期,舍小家、顧大家都是大別山軍民的自覺行動,勇于犧牲、甘于奉獻已成為大別山精神最鮮明的特征。

三、“永跟黨走”是“大別山精神”的永恒主題。早在1920年,大別山區就建立了馬克思主義學習小組,1922年就建立了黨組織。土地革命時期,大別山區相繼爆發了著名的黃麻起義、立夏節起義和六霍起義,組建了49支主力紅軍隊伍,其中金寨就組建了11支,位居全國第一。在長期的革命斗爭中,大別山軍民精誠團結、浴血奮戰,面對困難和危險,他們堅韌不拔、百折不撓,為中國革命的勝利和新中國的誕生建立了彪炳史冊的功勛。在紅四方面軍撤離鄂豫皖的艱難時期,一些被分散安置的紅軍戰士,對黨、對軍隊依依不舍,一直從金寨跟到川陜。三年游擊戰爭期間,在與黨中央失去聯系、被敵人分割包圍的情況下,紅28軍緊緊依靠大別山人民的鼎力支持、主動配合,在極端困難的環境中,拼搏奮戰、輾轉迂回,堅持了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留住了革命火種、保存了革命實力,實現了大別山上的革命紅旗永遠不倒!在張國燾分裂黨、分裂紅軍的危急關頭,紅四方面軍廣大將士與其進行了堅決的斗爭,保證了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體現了人民軍隊對黨的無限忠誠。西路軍廣大將士不畏強暴、舍身成仁,與“馬家軍”進行了殊死搏斗,譜寫了悲壯的凱歌,一些被打傷打散的紅軍將士,懷著一定要“找到部隊、回歸組織”的堅定信念,歷經千辛萬苦、沿途乞討回到陜北。在大別山區,有很多整村整莊、整個家簇都參加革命、血灑疆場的紅色典型,有很多家庭一家幾代都參加了紅軍,為了革命的勝利,他們前仆后繼、英勇獻身。漫長的斗爭歷程、無數的革命史實,見證了大別山人民不屈不饒、永跟黨走的堅定信心和頑強意志。

解放后,大別山人民繼承和發揚這種優良傳統,時時處處聽黨話、步步緊跟共產黨。根治淮河水患,大別山人民主動讓出家園、良田;實行改革開放,大別山人民率先打破堅冰、揚帆起航;建設國家生態功能區,大別山人民自覺地奉獻出發展速度和經濟效益。自從有了共產黨,大別山人民就自覺地聽黨指揮、聽黨召喚、永跟黨走!這一點,既是大別山精神的最難能可貴之處,也是必須長期堅持、永遠不變的主題主旨。

奪取中國革命的勝利離不開大別山精神,加快脫貧攻堅步伐、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同樣離不開大別山精神。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一定要傳承紅色基因、弘揚大別山精神,努力為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為新的更大的貢獻!讓大別山精神在新的長征中放射新的時代光芒!

(責任編輯:朱家雄)

猜你喜歡
金寨大別山跟黨走
中國“將軍縣”安徽金寨:高速連接長三角 山貨緊俏遊人如織
走進紅色大別山
壯鄉兒女跟黨走
金寨紅
高舉星星火炬跟黨走
幸福金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