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在家庭教育指導服務中如何發揮政府職能

2017-08-09 18:17李丹
學周刊 2017年27期
關鍵詞:家庭教育指導政府職能家庭教育

李丹

摘 要:近年來,隨著國家對家庭教育的不斷重視,家庭教育指導服務也備受關注。家庭教育指導是一項由政府主導提高家長家教水平的公共事業,而現階段政府在職能發揮上還存在很大問題。通過從促進立法、完善制度、人員配備等方面初步探討來分析政府如何發揮職能促進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的開展。

關鍵詞: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指導;政府職能,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27-018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7.114

近年來,國家非常重視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工作,出臺了很多政策文件,推動了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的持續發展。 我國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現狀調查數據顯示:“15個省級家庭教育領導協調機構第一負責人是省政府或省委領導只有4個,常務負責人基本是是婦聯領導。從省級婦聯自身的情況來看,家庭教育工作有獨立機構的只有1個省,其他均屬婦聯兒童工作部的一項職能?!盵1]這些問題說明很多政府并沒有把家庭教育當做一項重要的公共事業而高度重視,家庭教育的日常工作是由婦聯牽頭,而婦聯自身又存在人力、財力、協調能力等方面的缺陷,造成家庭教育工作常常只停留在發文件和一般性號召層面,缺少宏觀視野和統籌力度。要改變這一現狀,最根本的還是要讓政府“唱主角”,充分發揮政府職能,強化政府的主動作為。

一、促進家庭教育立法

從現階段看,國家頒布的家庭教育相關的政策文件:《中國兒童發展綱要》《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全國家庭教育指導大綱》《關于進一步加強家長學校工作的指導意見》等,都是指導性文件,并沒有將家庭教育上升到立法層面。在沒有法制約束的情況下,大多數地方政府對家庭教育工作的認識并未到位。盡管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基礎,在教育改革中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的法律地位都通過立法得以確認,但家庭教育始終沒有得到立法支持,亟待通過專門法規明確家庭教育的法律地位。而政府作為家庭教育指導這一公共事業的主導,更應該通過法律來明確政府的職責義務。參考我國臺灣《家庭教育法》,其中明確規定“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教育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在縣﹙市﹚為縣﹙市﹚政府。本法涉及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掌時,各該機關應配合辦理?!贝_定了家庭教育的主導機關就是各級政府,并且逐一明確了各級政府機構的具體職責。

二、完善各項管理制度

家庭教育指導的對象是廣大家長,從根本上來說是一種成人教育,涉及教育局、婦聯、關工委、衛計委等多個部門,從我國目前現狀來看一般采取“協調領導小組”的形式進行協調管理,但相應的管理機制滯后,部門分工不明,很難統籌資源配置。從我國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現狀調查中關于家庭教育的內容來看,多數省婦聯只掌握婦聯系統自身開展家庭教育的情況,而對其他系統和社會機構的情況知之甚少或一無所知,這也能從側面反映出協調管理“形同虛設”。因此,要積極探索區域內推進家庭教育工作的整體運作機制,整合資源,建立相關機構各負其責、優勢互補的工作體系;其次,要制定相應的監督考評機制,確保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各項工作能夠落到實處;此外還要對社會組織等相關機構進行調研,將它們納入到家庭教育制度執行體系中,明確它們的角色定位、責任承擔,促進家庭教育工作的整體運作。

三、廣搭家庭教育平臺

開展家庭教育指導的傳統方式是建立“家長學?!?,近年來各中小學、幼兒園基本都成立了家長學校,社區(村)家長學校的總數也在不斷增加,而實際的工作中還存在很大的問題,例如,學校主導的“家長學?!彪m然定期組織家長以“家長會”的形式進行指導,但是并沒有實際的家庭教育方面的相關知識,偏向于教訓式的培訓;而社區內部開展家庭教育指導雖然有天然的優勢,可以在“家門口”直接服務于家長,但由于社區資源參差不齊,硬件設施和專業化指導隊伍方面存在差距,造成家長對社區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的認可度不高。想要“家長學?!边@一傳統模式有新發展,就要加強陣地建設,實現“有家庭教育指導者隊伍、有規范的學習內容、有固定活動場所、有多元的服務項目”這種家庭教育指導與服務新模式,同時不斷拓展形式豐富內容,建立家長聯誼會、家長委員會等,促進家長之間互相交流,帶動學習。除此以外,還可以積極探索社會參與模式,培育出“家庭教育基地”,即甄選一批資質優良又熱心公益的民辦培訓機構,利用專業特長,定期開展專題講座、親子活動等公益服務來承擔家庭教育指導責任?,F代媒介也應該被充分利用,通過開辦“網上家長學?!?,家庭教育QQ群,微信“空中課堂”等形式不斷拓展開放型的家庭教育平臺。

四、實現從業人員“專業化”

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的開展需要一支具有較高專業素養的教師隊伍,然而,目前我國師范院校開設的教育類課程中,有關如何進行家庭教育指導方面的課程很少,造成了這方面人才短缺這一現狀。隨著省、市對家庭教育的推進,也逐漸形成了家庭教育指導人員隊伍,有講師團、志愿服務隊伍等形式,然而指導隊伍中大部分都是兼職,有的根本不具備開展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的素質。家庭教育指導者隊伍建設已經成了家庭教育工作中不能忽視的問題。一是規范隊伍建設,開展培訓工作。各家長學校都要成立一支家庭教育工作專職隊伍,兼職人員可以聘請“五老”人員、優秀家長、志愿者等,制訂培訓計劃,圍繞相關法律文件、家庭教育基本理論和方法等內容對他們進行系統性強化學習和能力訓練;二是建立家庭教育指導者資格認定制度。制定資格標準、崗位責任規范等相關制度,對具備相應條件,經培訓考核合格者頒發“家庭教育指導師”資格證書,并定期進行檢查、考核、再培訓,逐步實現指導者隊伍的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三是實行家庭教育指導機構準入制度和載體規范化。

參考文獻:

[1] 叢中笑.我國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狀況調查研究[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

[2] 李楊,任金濤.我國家庭教育指導服務保障體系現狀與展望[J].成人教育,2012(11):54-57.

[3] 陳亞囡.家庭教育指導需要在政府支持之思考[J].理論界 ,2014(5):196-198.

猜你喜歡
家庭教育指導政府職能家庭教育
十八大以來我國政府職能轉變的理論發展與實踐創新探析
家庭教育指導中的問題、成因及對策
共享“心靈之約”
政府職能轉變的積極嘗試
家、園合作是幼兒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
初中生家庭教育與心理健康
家庭環境對中學生性格及成長的影響
幼兒教育改革進程中幾個重要問題的探討
幼兒園家庭教育指導的有效途徑
西方國家政府職能的演變及對我國的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