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秧田施用苯甲·嘧菌酯對單季稻防病增產的效果

2017-08-16 05:18戴彬鳳
浙江農業科學 2017年7期
關鍵詞:單季稻苯甲嘧菌

戴彬鳳,陳 君,陳 偉

(1.臺州市植物保護檢疫站,浙江 椒江 318000; 2.臺州市椒江區農作物病蟲測報防治站,浙江 椒江 318000)

?

秧田施用苯甲·嘧菌酯對單季稻防病增產的效果

戴彬鳳1,陳 君2,陳 偉2

(1.臺州市植物保護檢疫站,浙江 椒江 318000; 2.臺州市椒江區農作物病蟲測報防治站,浙江 椒江 318000)

在秧田期施用殺菌劑32.5% 苯甲·嘧菌酯懸浮劑作為“送嫁藥”對單季稻紋枯病的防效和增產作用進行試驗。結果表明,秧田帶藥下田,噴施32.5% 苯甲·嘧菌酯懸浮劑1 575、1 350 mL·hm-2處理,防效分別為73.0%、67.0%,比對照分別增產13.1%、13.0%,顯著優于秧田1 125和900 mL·hm-2處理;而差于大田450 mL·hm-2處理。

32.5%苯甲·嘧菌酯; 水稻; 紋枯??; 防效; 產量

20世紀90年代中期對我國南方稻區的調查結果表明,水稻紋枯病的發病面積是稻瘟病的2.07倍,造成的損失是稻瘟病的1.97倍,在我國南方稻區的許多地方,紋枯病已成為當前水稻的第1大病害[1]。紋枯病在浙江省單季稻上常年偏重發生,已成為水稻高產、穩產的主要障礙。目前,32.5% 苯甲·嘧菌酯懸浮劑對水稻大田紋枯病有較好的防效和增產作用[2-3]。臺州市在水稻大田期推廣應用苯甲·嘧菌酯防治病害已3年,取得了防病高效、增產顯著的好成績,但未曾對其進行秧苗帶藥移栽的試驗,國內也未見報道。為進一步明確32.5% 苯甲·嘧菌酯作為“送嫁藥”對單季稻防病增產的效果,于2015年開展該殺菌劑不同生長期、不同用藥劑量對防病增產效果的試驗研究,現將試驗結果報道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試驗在臺州市椒江區三甲街道堅決村進行,前茬為冬菜田,土壤肥力中等,排灌方便。供試品種為甬優1540,單季稻。試驗藥劑32.5% 苯甲·嘧菌酯懸浮劑(先正達(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生產)。施藥器械背包式電動噴霧器。

1.2 處理設計

試驗共設6個處理,各處理隨機區組排列。4個秧田處理32.5%苯甲·嘧菌酯懸浮劑分別為900,1 125,1 350,1 575 mL·hm-2;1個大田處理32.5% 苯甲·嘧菌酯懸浮劑450 mL·hm-2;以不用藥清水為對照(CK)。秧田“送嫁藥”每處理33.3 m2,于6月5日(移栽前3 d)2加水600 kg·hm-2噴霧;大田每處理200 m2,于7月25日加水750 kg·hm-2噴霧。

采用鋼架大棚塑盤育秧,5月23日播種,6月8日機插,行株距30 cm×21 cm。試驗期間主要有二化螟、稻縱卷葉螟、稻飛虱等蟲害發生,經防治后觀察對稻苗有無不良影響。

1.3 調查內容與方法

自6月25日開始,對各處理進行不定期調查水稻紋枯病初見期。當初見病株時,每處理用平行直線法定點調查50叢,每5天調查1次,調查水稻紋枯病叢發病率。

在單季稻紋枯病穩定期(10月10日)調查,每處理調查3個重復,每重復采用單行直線法調查50叢稻的病叢數,從中每5叢取1叢(共10叢),逐株記載發病級別(分級標準按0、1、3、5、7、9級),計算病叢率、病株率、病情指數,與對照區比較來計算相對防病效果,并進行差異顯著性分析。

發病分級標準:0級,全株無??;1級,第4葉片及其以下葉鞘、葉片發病(以頂葉為第1葉片);3級,第3葉片及其以下葉鞘、葉片發??;5級:第2葉片及其以下葉鞘、葉片發??;7級:劍葉葉片及其以下葉鞘、葉片發??;9級:全株發病,提早枯死。

在單季稻成熟期(11月2日)考查,每處理取3個點,每點縱、橫各調查10叢稻的有效穗(共60叢),每點分別取接近其平均叢有效穗的1叢進行經濟性狀考查,參考國際水稻所的方法,在各處理中間收割5 m2(2 m×2.5 m)的產量,測定稻谷的含水量,并換算成14.5% 含水量的水稻產量。

2 結果與分析

2.1 病癥初見期

表1表明,苯甲·嘧菌酯作為“送嫁藥”處理,起到了推遲水稻紋枯病大田發病的效果。秧田苯甲·嘧菌酯900、1 125和1 350、1 575 mL·hm-2處理比空白對照推遲4、4、14和14 d發病。

表1 水稻秧田期施用苯甲·嘧菌酯對紋枯病發病的影響

2.2 控病效果

苯甲·嘧菌酯作為“送嫁藥”處理明顯減輕大田前期紋枯病的發生。在施藥后45和70 d,秧田用900、1 125、1 350、1 575 mL·hm-2處理叢發病率比對照依次減少(表1)。

2.3 防效

表2表明,秧田帶藥下田處理以苯甲·嘧菌酯1 575 mL·hm-2處理效果最好,病情指數為6.1,相對防病效果73.0%;其次是1 350 mL·hm-2處理,病情指數為9.2,相對防病效果67.0%,兩處理間無顯著差異,但極顯著優于秧田900和1 125 mL·hm-22個處理,而差于大田450 mL·hm-2處理(表2)。

表2 水稻秧田期施用苯甲·嘧菌酯“送嫁藥”對紋枯病控病效果

2.4 增產效果

表3表明,各處理的有效穗、總粒數、實粒數和千粒重都比對照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有效穗以大田苯甲·嘧菌酯450 mL·hm-2的處理最多,比對照增加6.9%;其次為秧田苯甲·嘧菌酯900和1 125 mL·hm-2,比對照增加4.8%??偭岛蛯嵙底疃嗟臑檠硖锉郊住む拙? 350 mL·hm-2,分別比對照增加5.8%和5.7%;其次分別為秧田900、1 575 mL·hm-2處理;秧田用900、1 125、1 350、1 575 mL·hm-2處理千粒重比對照依次增1.2%、5.5%、3.5%、2.1%,以秧田用苯甲·嘧菌酯1 125 mL·hm-2處理最高。

表3 水稻秧田期施用苯甲·嘧菌酯對水稻經濟性狀及產量的影響

各處理都有明顯增產效果,以大田苯甲·嘧菌酯450 mL·hm-2處理產量最高,為13.474 t·hm-2,比對照增產25.1%;其次是秧田苯甲·嘧菌酯1 575 mL·hm-2處理,為12.180 t·hm-2,比對照增產13.1%;再次之是秧田苯甲·嘧菌酯1 350 mL·hm-2處理,為12.170 t·hm-2,比對照增產13.0%。

2.5 對水稻的安全性

經目測,施藥后不同劑量苯甲·嘧菌酯處理對秧苗及移栽大田稻苗無不良影響,安全性好。

3 小結與討論

在秧田期施用殺菌劑32.5% 苯甲·嘧菌酯懸浮劑作為“送嫁藥”,對預防單季稻紋枯病具有推遲大田期發病、減輕發病程度等作用,且對水稻安全,有明顯增產效果。

單季稻生長前期施藥防治害蟲,大量殺滅了天敵,導致隨后的稻飛虱、稻縱卷葉螟等的暴發,因而一般年份單季稻分蘗期不提倡用藥。但7月中旬至8月上旬是紋枯病的始發到快速增長時期,也是預防水稻紋枯病的關鍵時期。單季稻秧苗帶苯甲·嘧菌酯“送嫁藥”移栽,推遲紋枯病大田發病,壓低侵染菌源,贏得預防主動權,破解了分蘗期不提倡用藥與紋枯病重發需用藥的矛盾。

應用32.5% 苯甲·嘧菌酯懸浮劑作為“送嫁藥”的用量以1 575 mL·hm-2為好。苯甲·嘧菌酯“送嫁藥 ”預防水稻紋枯病是一項省工、省藥、事半功倍的技術,可以大面積應用推廣。

[1] 李濤,路雪君,廖曉蘭,等.水稻紋枯病的發生及其防治策略[J]. 江西農業學報,2010,22(9):95-97.

[2] 文建再,陽紅,杜立波,等. 苯甲·嘧菌酯325克/升懸浮劑防治水稻紋枯病田間藥劑試驗[J]. 農藥科學與管理,2011,32(6):53-55.

[3] 酈堯生,章其江,董濤海. 32.5%苯甲·嘧菌酯懸浮劑防治單季稻病害效果研究[J]. 現代農業科技,2013 (2):131,134.

(責任編輯:張才德)

2017-05-16

戴彬鳳(1985—),女,浙江黃巖人,助理農藝師,本科,從事植物保護技術研究和推廣工作,E-mail:lindabridget@163.com。

10.16178/j.issn.0528-9017.20170735

S435

B

0528-9017(2017)07-1204-02

文獻著錄格式:戴彬鳳,陳君,陳偉. 秧田施用苯甲·嘧菌酯對單季稻防病增產的效果[J].浙江農業科學,2017,58(7):1204-1205,1209.

猜你喜歡
單季稻苯甲嘧菌
光助過硫酸鹽氧化處理苯甲羥肟酸的研究
幾種藥劑防治水稻紋枯病藥效對比試驗
HP-β-CD水相中4-甲氧基苯甲硫醚的選擇性氧化
二苯甲酮衍生物對酪氨酸酶生物活性的影響*
18.7%丙環·嘧菌酯懸乳劑(揚彩)防治水稻紋枯病試驗分析
世界上最苦的物質是什么?
25%呋蟲胺·嘧菌酯·種菌唑種子處理懸浮劑液相色譜分析方法
250g/L嘧菌酯懸浮劑防治黃瓜白粉病試驗效果初報
單季稻鋅肥肥效試驗
貴池區水稻機插秧高效水肥運籌試驗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