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師道育人任重道遠

2017-08-16 07:28延永張亦琳
科教導刊 2017年17期
關鍵詞:任課教師建議德育

延永+張亦琳

摘要任課教師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參與度低是困擾高校學生德育的一大頑疾。本文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和所面臨的挑戰,提出了任課教師觀念轉變和學校制度改革方面的建議,從根本上解決任課教師在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參與度不足的問題,充分發揮任課教師在學生德育中的最大潛力。

關鍵詞德育 任課教師 建議

全球信息化的不斷推進對我國傳統高等教育帶來了很大的沖擊,傳統學生管理所實施的學分制管理體系和后勤服務社會化管理體系己難以滿足現代化學生管理的需求。2016年12月7日,習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中指出:“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睘槲覈咝5牡掠ぷ魈岢隽巳碌囊?。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2017年兩會期間明確指出我國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就是“親和力不夠、針對性不強”。如何切實落實好立德樹人的根本要求是一項任重道遠的偉大事業。

1高校德育工作所面臨的挑戰

目前,我國高校直接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師和一線輔導員,由于課程缺乏特色,親和力差,學生都是抱著應付的心理,教育效果不理想。再者,參與學生管理的輔導員由于從事瑣碎的常規性學生工作,很難再有精力去提升自己的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以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直處于疲于應付、停滯不前的狀態。高校僅依靠輔導員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來開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己不能滿足現代高校對學生的教育和引導要求。

1.1新興事物對高校德育工作的挑戰

新生事物是合乎歷史前進方向、具有遠大前途的東西,順應了歷史的發展,具有不可戰勝性?!爱斍疤幱谥R信息大爆發時期,大量新生事物充斥著我們的世界,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對我們的傳統觀念產生很大的影響。大學生的生活方式、人生態度和價值觀念也不斷變化著。一直以來,我國高校的德育比較注重知識的傳授,而面對大量新生事物和新思潮充斥的當下社會,已經很難適應。當前我國處于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改革發展過程中所積累的各種矛盾日益凸顯,高校德育工作面臨大量新興事物的挑戰。

1.2不良信息對高校德育工作的挑戰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們悄然進入了“微時代”,人們對信息的接收和傳遞更加迅捷和便利?!拔r代”信息傳播具有無屏障性、隱匿性和傳播扁平化的特點,對于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都還沒有健全的大學生影響很大,網絡的虛擬性使人們擺脫了現實生活中的各種約束,大量的不良信息甚至網絡犯罪行為充斥著整個“微時代”。高校大學生以“95后”為主,他們追求自我、張揚個性,學習、生活、娛樂非常依賴網絡,每天學生能夠接收大量信息,諸多不良信息就會給大學生帶來消極影響,使學生的道德出現偏差,法律意識逐漸淡化,對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

1.3高校德育遇到發展瓶頸

高校德育工作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當前德育工作開展已經不能適應高速發展的新時代,德育的發展已經遇到很大的瓶頸,具體表現在制度、觀念、生態和策略等方面,泛化的科學主義使德育工作陷入單向化和硬件化的泥潭。德育體系的縱向化管理使德育內容政治化、德育方法慣性化沿襲傾向不斷加重。高校輔導員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師有機結合,過度地強調德育的教育作用等,已經嚴重制約了高校德育工作的開展?;仡櫧▏詠砦覈咝5掠ぷ鞯陌l展歷史,高校德育工作與社會變革和思想價值變革緊密相連,高校德育工作如何與時俱,打破發展瓶頸?是德育工作所面臨的又一重大挑戰。

1.4當代大學生新變化對德育工作的挑戰

當代大學生的思想問題主要有以下表現:第一,有一定擔當但吃苦能力不足。受到當代社會開放自由的大環境、父母的受教育情況等方面的影響,當代大學生表現出一定的擔當但嚴重缺乏吃苦耐勞精神。第二,個性十足但規則意識差。當代大學生接受的新潮思想多,大都個性十足,他們不拘泥于傳統的束縛,敢于向權威挑戰,但是在重大問題上缺乏深層次的思考,對于規則的概念比較模糊。第三,有一定的能力但急功近利??创挛锟偸且岳娴囊暯浅霭l,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全面建立使得物質生活得以極大的豐富,崇尚金錢的思潮使學生的價值取向有所偏差,對馬克思主義思想與個人發展的關系認識不深刻。第四,個人行為與道德認知嚴重不同步。當代大學生雖然在道德認知方面具有較深的認識,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卻“嚴以律人,寬以待己”。對于社會所擯棄或不齒的行為,他們的態度是因對象而異,不能容忍他人出現道德敗壞的行為,卻允許自己做出違背道德的行為,沒有道德原則。當代大學生這些新特征給高校的德育工作帶來巨大挑戰。

2任課教師在德育中的作用和現狀

2.1任課教師對德育影響重大

任課教師在傳道、授業、解惑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對學生的思想意識起到重大影響。任課教師主導的授課環節是學校中與學生相處時間最長的環節,再加上學生最崇拜的人就是學識淵博的專業課程教師,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經意間就會模仿講臺上的任課教師,有些教師在講課期間不經意流露出對待事物的態度對學生的影響很大,如果能將學生對任課教師的崇拜心理,靈活應用到德育工作中,將會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

2.2任課教師在德育中的參與度嚴重不足

目前,任課教師在德育工作中的參與度嚴重不足。高等院校的任課教師受到主客觀條件的限制,在授課過程中很少刻意地對學生的思想、意識加以影響。目前高校德育開展形式單一,內容空洞,缺乏靈活性和多樣性,這對學生的良好思想品德培養極為不利。如何調動任課教師的積極性?使其在教學過程中主動地承擔德育方面的工作,積極參與到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是當前教育改革亟需解決的問題。只有任課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對學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質等方面予以積極的影響,才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才能充分體現“教書育人”的基本職能。

2.3高校管理忽視任課教師在德育中的重要作用

孔子的著作和課堂實錄被后世奉為圭臬,孔子開設的教育課程主要有:禮、樂、射、御、書、數?!岸Y”就是道德教育,可見,在孔子的教學內容已經包括德育部分,并且把“禮”放在首位。而目前我國高等院校的任課教師在學校的定位就是給學生上好專業課程,學校有教務處協調管理專業課授課的各個環節,但是對于任課教師在授課過程中的德育沒有做出規定,年度考核中也沒有任何體現?,F代教育學家葉圣陶先生說過:“教師只把自己的功課做好還遠遠不夠,還應該關心學生的健康成長?!比握n教師作為學生智力教育的核心參與人,應該利用好自己的優勢,潛移默化,寓德育于智育的過程中,從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把學生培養成德智兼備的新世紀人才。學校管理對任課教師德育功能的忽視,導致一些教師在教學中遇到學生的失德行為不作為,忘卻了教師的天職——教書育人。

3如何讓任課教師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是我國新時期高等教育的四大功能,而人才培養更是重中之重。成才必須立德,人才培養如何契合時代發展的特點,創造教育新思路,整合高校資源,使得學生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任課教師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作用不容忽視。作為高校德育的重要補充,高校任課教師必須盡快地參與到學生的德育工作中,利用身份優勢,推動高校德育工作現代化進程,培養出道德、政治、思想、法制、心理等方面全面發展的人。如何讓任課教師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發揮更大的作用?筆者就目前高校德育工作方面的困境,思考并提出新時期高校任課教師在德育功能方面的有效實施機制,通過學校和任課教師兩個大方面的變革,以實現高校德育工作的不斷優化和可持續發展。

3.1學校方面的變革

3.1.1高等院校德育工作理念的變革

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認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雙方是對立統一的關系,永恒發展是世界存在的基本特征?!澳壳?,高等院校在人才德育方面面臨諸多挑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順勢而為、與時俱進,在準確把握學生特點和行為規律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確保為祖國培養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學校應該創造德育工作新思路、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搭建長期有效的新機制,必須不斷創新,審時度勢,把握新形勢下大學生心理發展動態,結合時代發展的新要求,形成針對性和操作性強的高等院校德育新理念。

3.1.2學校德育工作制度的改革

如何發揮任課教師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高校應該在德育模式上進一步深化完善。首先,明確任課教師與學生交流的職責。高校任課教師應落實“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全面推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向學生傳播積極向上的價值取向。任課教師應該牢記教師的育人責任,積極加入到學生成長的各個環節,包括學生課題研究指導、安全生產勞動實踐、勤工助學活動和志愿者服務行動等,通過積極的交流來實現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其次,明確輔導員、班主任、任課教師三者在德育工作中的關系是相輔相成、互補存在的關系。雖然高校輔導員和班主任直接從事學生德育工作,但是任課教師有非輔導員班主任的優勢。三者在德育中的關系是相輔相成、互補存在的關系,德育過程中任何一個環節的缺失都會造成高校德育工作的消極后果。最后,高校應該從育人制度方面進行改革,鼓勵任課教師把學生德育納入到日常工作中。轉變思維,加強制度建設,把任課教師的德育成果納入考核項目中,不要讓任課教師感覺參與學生德育工作是“不務正業”,積極引導和鼓勵任課教師把德育功能發揮到極致。

3.2任課教師的變革

3.2.1轉變觀念,寓德育于智育過程中

德育工作應該注重以在校大學生的優勢為突破口,促進其內在意識與能力優勢的外化,這恰恰是我國高等院校所忽視之處?,F階段,我國高校德育和智育相對分離,把學生的德育安排給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和輔導員,殊不知,任課教師對于學生德育工作,有自身的潛能和獨特的效果。有研究表明任課教師對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形成影響最大,其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對學生產生重要影響。尤其是互聯網給現實社會帶來諸多沖擊,學生的思想和行為受到很大的影響,“迷?!?、“浮躁”成為時代性的問題,需要更加及時的引導和應對。高校任課教師固守傳統的課堂教學,已經不能滿足新時代對高等教育的要求。作為高校任課教師,不僅要及時把握時代發展潮流,積極地參與到科技發展的變革之中,主動更新自身的知識體系,來應對新時期學生全面發展的新需求,還要主動承擔智力教育之外的學生工作,積極地參與到新形勢下的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中,發揮任課教師的自身優勢,寓德育于智育過程中,回歸教育教學的本質,只有二者充分結合,才能使教育的育人功能得以最大化發揮。

3.2.2提升教師素質,完美的教師形象充當榜樣

高校任課教師如何樹立完美的教師形象給學生當好榜樣?轉變思想觀念是前提,制度變革是保障,全面提升高校任課教師的綜合素質是關鍵?,F階段,外部環境的復雜性、學生自身的特殊性,給傳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嚴峻的挑戰。教育的核心是育人,而德育是育人環節中最重要的內容,要求任課教師全面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質。第一,提升專業知識水平。任課教師要努力提升自身的專業知識水平,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知識的迭代速度令人嘆為觀止,人類對知識的向往從未達到如此的高度,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必須與時俱進地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及時有效地把最新的學科前沿知識傳播給學生。第二,完善個人修養。教師具有強烈的示范特征,其自我修養和人格魅力在學生的德育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教師要注重個人修養的完善,當好學生的榜樣,真正做到言傳身教。第三,豐富教學內容。任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除了要傳授專業知識和當好榜樣,還應該注重學生思想品德的培養。學生在課堂中所暴露出的問題,對于積極因素要予以肯定和鼓勵,而對于消極因素要及時糾正和引導。教師能力的全面提升,要求教師明確自身在學生德育過程的責任意識,將德育貫穿于整個教學工作中,依靠自身的學識、個人修養和內涵來感染和影響學生,引導學生健康積極地參與學習、工作和生活。

3.2.3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良好師生關系使德育更具實效

善待學生,深入到學生的生活中去,隨著互聯網的不斷普及,互聯網思維帶給人們的改變涉及生活習慣和思維方式,未來是一個人人互動交流的平臺。任課教師與學生關系疏遠、交流匱乏,如果僅僅把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局限于課堂上,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和交流需求。任課教師應與學生建立起和諧的師生關系,相互尊敬、相互信任,任課教師應該及時為學生解“惑”,解“惑”的內容不能局限在專業知識方面,應該包括學生的身心和生活;解“惑”的地點要超越課堂實驗室等常規場所;解“惑”的方式也要要與時俱進,要積極應用流行便捷的交流平臺。建立和諧師生關系,為學生的學習掃除阻礙,幫助學生成長成才。

猜你喜歡
任課教師建議德育
微型演講:一種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無痕 滲透有方——小學語文教學的德育滲透方法探析
關于不做“低頭族”的建議
三代人的建議
班主任要做好任課教師的推介工作
要善于樹立任課教師的威信
聯手經營 形成合力
班級管理中任課教師的積極作用
德育測評:質性與量化的平衡
高?!暗掠秊橄取钡睦碚?、實施及評價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