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殊高等院校視障大學生入學評估調查

2017-09-15 05:09閻嘉
課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30期
關鍵詞:評估教育

【摘要】了解特殊高等院校中視障大學生的學習需求與生活需求,通過訪談法對新入學的視障大學生的視力情況、定向行走能力、學習需求、輔具配適、無障礙環境等方面進行評估,掌握學生的基礎情況,了解學生的個別化需求,有針對性的為視障大學生提供支持服務。

【關鍵詞】教育 視障大學生 評估

【中圖分類號】G7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0-0235-02

我國高等特殊教育已有近二十年的發展歷史,它的產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中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伴隨著黨的“十八大”提出了支持特殊教育,加之高等教育大眾化趨勢的發展,使我國高等特殊教育的發展又迎來了一個黃金機遇期。為視障大學生提供支持服務的理念越來越受到關注。為了滿足視障大學生群體的不同需求,進一步提高學院對視障大學生的支持力度,使對視障大學生的支持性服務走向精細化、個性化,提高滿意度,資源中心對新入學的視障大學生進行了入學評估。入學評估為提高支持性服務質量,有針對性的擴大服務范圍,提升服務品質奠定了基礎。

一、評估過程

1.評估對象

資源中心對2012年至2016年新入學的視障大學生進行了評估。其中,2012級學生26人,針灸推拿專業15人,音樂表演專業11人;2013級學生33人,針灸推拿專業22人,音樂學專業11人;2014級學生29人,針灸推拿專業16人,音樂學專業13人;2015級學生26人,針灸推拿專業21人,音樂學專業15人,2016級學生26人,針灸推拿專業20人,音樂學專業16人。近五年對新入學的視障大學生140人進行了評估。

2.評估內容

結合學院的實際情況,編寫評估量表,對視障大學生的評估主要包括基本信息,視功能、定向行走能力、學習需求、輔具適配、校園無障礙環境等方面。

3.評估方法

對視障大學生采用現場逐一評估的方式,三名主試評估一名被試。對功能視力、輔具使用采用測試法進行,對定向行走的能力的評估采用觀察法進行,對學習需求、校園無障礙環境等通過訪談進行評估。

二、評估結果

1. 視力情況

從視力角度分析:參與評估的10個班級,140名視障大學生中,全盲學生所占比例最高的班級達到72.7%,全盲學生所占比例最低的班級為27.2%。從使用文字角度,使用盲文的學生所占比例最高的班級達到90.9%,使用盲文的學生所占比例最低的班級達到33.3%。綜合兩個方面來看,各班級中,使用盲文作為主要學習工具的學生人數均大于或者等于同班級中全盲學生的人數。(見表1)

2.定向行走

定向行走是盲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技能之一,是盲人走出家門、接受教育、實現就業、融入社會的重要途徑。定向行走角度分析:參與評估的10個班級,140名視障大學生中,僅有52名學生表示學習過定向行走,占總人數的37.1%,其余的62.9%的學生沒有進行過定向行走的訓練。通過評估了解到,在37.1%的學習過定向行走的視障大學生中,仍有部分同學獨立行走比較困難,特別是校外陌生的環境。

由于社會上對盲人仍存在歧視現象,許多盲人不愿被別人知道自己是盲人,加之未意識到定向和行走的技能到底能對他們有多大幫助,因此許多盲人不愿使用盲杖獨自外出。評估過程中,絕大多數視障大學生表示愿意學習定向和行走訓練。

3.視障生學習需求

對于音樂專業的學生而言,主要存在的問題是專業課的盲文教材、盲文樂譜相對較少,無法滿足學生學習的需求。部分學生提出需要志愿者幫助讀樂譜或者讀書等;少數用盲文且為低視力學生有學習漢字的需求;少數低視力學生由于視力的逐漸下降,有學習盲文的需求;個別學生有制定個別化教學計劃的需求。

對于針灸推拿專業的學生而言,主要存在的問題專業課外書籍較少;需要近代史、思政課的盲文版教材或者語音版教材;需要專業課程的大字課本;需要盲文版的考研輔導資料;有學習點顯器的需求;個別低視力學生有學習漢字的需求。

4.輔具技術需求

輔具方便了殘疾人進行一定程度的自主學習,同時也為教師與視障大學生隨時溝通提供了一個極大的支持。視障大學生在校期間,資源中心為每個學生配備聽書郎,便于其閱讀各類電子文件。另外根據學生視力的不同需求,為低視力的學生提供電子助視器等輔助放大設備,為全盲學生提供盲文打字機、點顯器等盲文編輯設備。通過評估了解,低視力學生愿意使用便攜電子助視器類的輔助放大設備,體積大,重量大,便于教室使用的電腦助視器類產品,不受學生的青睞;而對于全盲的學生,讀屏軟件是首選,盲文打字機、點顯器等盲文編輯類設備只是在期末考試前或者進行盲文處理時候需要,日常使用相對較少。

5.無障礙環境

對于校園環境、無障礙設施建設,校園內鋪設了盲道,電梯內安裝了語音提示和盲文標識,教學樓的大門、臺階等位置都進行了無障礙的改造,食堂設置了無障礙的通道等等,基本上實現校園內的無障礙。但是對于校園周邊環境而言,盲道的缺失、損壞,以及車輛停在盲道上的現象較為嚴重,直接影響了視障大學生的出行。通過評估,學生表示,大多數的出行都選擇結伴而行。

三、結論

1.針對視障大學生的學習需求進行支持服務

在學習需求領域,視障大學生在盲文(大字)書籍、盲文(大字)教材、盲文(大字)試卷,有聲讀物、教材,教師講義等方面需求強烈,原因可能在于大學階段相對要求學生獨立地生活與學習,視障大學生如果能有更適合他們感覺特點的教學材料的話,他們會變得更加獨立和適應大學生活。在學習輔具需求領域,視障大學生根據視力情況的不同,需求也不盡相同。但是整體而言,便攜式聽書設備、便攜式錄音設備、便攜式助視設備是視障大學生的首選。

學院為視障大學生提供固定的專業教室,并且為每一個學生配備電腦,根據學生的不同需求,安裝了網絡版的陽光軟件,方便學生使用。資源中心為視障大學生提供個別化的輔具支持,根據學生的需求,適配適合的支持輔具。針對學生不同的視力水平,為其提供適合的盲文版、語音版、或者大字版教材及考試試卷。對于有漢字學習需求的學生,從特殊教育專業征詢志愿者,進行一對一的手拉手志愿服務。大部分授課教師允許學生將講課內容錄制下來,以便課后整理復習。資源中心有專門的老師為學生刻印盲文筆記,滿足學生的個別化學習需求。

2.針對視障大學生的生活需求進行支持服務

定向行走是盲人運用各種感官確定自己在一定環境中及其他物體之間的相互位置關系的過程,是訓練盲人能在各種環境中進行有目的地、安全、有效、獨立自如的行動。對于需要進行定向行走培訓的視障大學生,可以根據他們的需求為他們開展相應的培訓。特別是對于校園內、校園外、以及周邊的基礎環境設施進行系統的、有針對性的訓練,方便視障大學生的日常出行。

視障大學生對無障礙環境的需求,表明學生對傳統的補償其視覺缺陷的相關服務仍有一定的要求,仍需要借助無障礙環境的支持與輔助來達到學習和生活上的適應。無障礙包括物理環境的無障礙和信息獲得與交流的無障礙。學校在設計和規劃校園環境方面為視障大學生提供了盲道、盲文標識、音樂提示器、語音提示電梯等無障礙設施,盡量減少視障大學生在校園生活中的不便,使他們不會因視力上的缺陷遇到不必要的阻礙。

對于新入學的視障大學生,入學時間較短,不僅要解決在新環境中獨自生活適應的問題,同時還要面臨學習新知識的問題。從課堂學習到課外活動,學院盡可能提供以滿足視障大學生特殊需求的支持服務,保證學生信息接收途徑的暢通,提高學生在校生活的滿意度。

作者簡介:閻嘉(1981-),女,回族,籍貫:北京,碩士,研究實習員,研究方向:盲文。

猜你喜歡
評估教育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辦好人民滿意的首都教育
地方立法后評估芻議
評估社會組織評估:元評估理論的探索性應用
360度績效評估在事業單位績效考核中的應用探析
資產評估法的五大制度創新
2020未來教育新思維
教育教學
教育漫畫
中學英語之友·高一版(2008年3期)2008-04-10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