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理投放活動材料,讓科學區域活動更有效

2017-10-09 17:49施慧
知識窗·教師版 2017年8期
關鍵詞:區域活動幼兒

施慧

摘要:科學層面的區域活動是幼兒科學教學的拓展與延伸,是幼兒實施自主探索的重要領域,也是對幼兒進行個別化輔導的良好契機?!队變喊l展指導綱要》明確指出:“要著力培養幼兒愛學、好問的意識,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币虼?,在幼兒園的教育管理過程中,教師應該正確投放相應的活動材料,調動幼兒的探索欲和求知欲。本文從緊扣教育資源,凸顯活動材料投放的生活性;尊重感知特點,強化活動材料投放的層次性;順應認知規律,提升活動材料投放的針對性這三個方面入手,探討了讓科學區域活動更有效的方法。

關鍵詞:幼兒 區域活動 活動材料

一、緊扣教育資源,凸顯活動材料投放的生活性

生活是幼兒接受教育、掌握知識、發展能力的重要平臺。在科學區域活動中,教師要緊密結合幼兒的認知特點和規律,投放一些與幼兒生活密切相關的材料,讓幼兒充分調動生活經驗,從而成為學習的主人。

如在大班教學中,部分幼兒對磁鐵特別感興趣,在生活中也經常玩一些與磁鐵相關的玩具。因此,教師可以在科學區域投放與磁鐵相關的玩具,并組織幼兒在泥工板上進行實驗。在參與過程中,教師還可以為他們提供桌子、黑板等更為豐富的材料,讓幼兒更加自由地探究。此外,教師可以將投放的材料與幼兒的日常生活緊密聯系起來,藝術化地改造一些生活廢品,親自制作相關的作品。如教師可以將廢舊的紙張、普通的衣架帶到幼兒園來,通過衣架的平衡來測量物品的重量。

在寬松的教學環境中,幼兒們可以自由地思考,做到眼到、口到、心到,真正發揮科學區域應有的價值。

二、尊重感知特點,強化活動材料投放的層次性

幼兒的認知有著自身的特點,也有著與他人完全不同的內在規律。因此,在科學區域投放材料時,無論是在認知速度,還是在思維精度上,教師必須尊重幼兒個體的差異性。這就意味著教師投放的材料,必須尊重幼兒的認知特點,凸顯投放材料的層次性。

如在引導幼兒感受“沉浮”的相關內容時,教師不能直接將所有的材料都投放到活動區域內,而是講究材料投放的先后順序,讓能力較強的幼兒先熟悉材料,在掌握了玩的方法之后,再幫助其他幼兒。之后,教師再投放一些難度相對較大的材料,讓不同的幼兒找到適合自己的工具,從而讓每位幼兒都能在科學區域活動中有所收獲。

又如在開展“稱一稱玩具”時,教師先后為幼兒投放了天平秤、桿秤、電子秤等玩具模型,并提供了適量的毛豆、珠子等物品。在起始階段,教師組織幼兒分別了解這些材料的運用方法。當幼兒都掌握了運用方法之后,教師再組織他們開動腦筋,分別運用不同的工具,嘗試稱相同的事物,并引領幼兒們進行對比,讓幼兒在實踐操作的過程中進行必要的理性思考,促進幼兒內在意識的進步。

三、順應認知規律,提升活動材料投放的針對性

每個年齡段的幼兒都有該階段獨有的認知特點,在投放科學區域活動的材料時,教師必須考慮幼兒相應的年齡段。這樣可以有效彌補幼兒在集體活動過程中的不足與空缺,從而將原本高層次的實踐轉化為低層次的活動,真正激發幼兒在自主探索過程中隱藏的潛能。

如在教學科學區域活動“會亮的電珠”時,教師給學生投放了電池、電珠,讓幼兒在自主思考、小組合作的過程中想方設法將電珠變亮;又如在教學“鐘表”后,教師可以在活動區域投放一些機械鐘和電子表,并引導幼兒嘗試將這些已經停滯了的鐘表的秒針和分針轉動起來。很多幼兒都盲目地將電池裝入后蓋下,這時,教師應引領幼兒進一步了解電池的正負極,并將其與電子表中的正負極進行對接,準確地安裝。

正是在這些具有針對性的材料投放過程中,教師不僅有效地激發了幼兒深入探究的欲望,還促進了科學區域活動的有效開展,取得了一舉兩得的教學效果。

每個幼兒都是具有探索欲望的生命個體,他們在活動過程中都表現出較高的探究熱情。因此,在科學區域活動的創造過程中,教師應豐富幼兒的認知體驗,提升幼兒的認知能力。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開發區中興幼兒園)endprint

猜你喜歡
區域活動幼兒
幼兒美術作品選登
幼兒美術作品選登
幼兒美術作品選登
幼兒優秀作品欣賞
優秀幼兒園親子活動展
小班幼兒數學區域活動要體現“生活化”
關于幼兒園區域活動設置的思考與探索
簡談幼兒區域活動材料的投放
區域活動中材料投放與幼兒的主動發展研究
品三口而知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