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析19世紀初馬來半島的難民潮

2017-10-09 04:44盧虹
湖北函授大學學報 2016年19期

盧虹

[摘要]馬來半島的難民問題在其土邦王國林立時代就已十分突出,戰亂的發生導致國破的居民疲于奔命??陀^上,當時難民的遷移受地理因素、殖民主義的牽引。無論是內戰還是外敵入侵,難民的涌向目標首選英國海峽殖民地。英國當局在感受壓力的同時,卻巧妙地將這些難民轉化為自己開拓生產基地的廉價勞動力。

[關鍵詞]馬來半島;難民涌動;海峽殖民地

[中圖分類號]C9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6)19-0075-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6.19.036 [本刊網址]http:∥www.hbxb.net

最初,難民僅僅是個口頭表述的概念,范疇相當之廣泛,只要是遭受天災人禍而陷入流離失所、生活無望的人,都可以稱為難民,這個群體的產生可能緣于部落戰爭、種族迫害、國家領土主權的爭議、政治迫害、天災、經濟困難。1951年7月28日的聯合國難民和無國籍人地位全權代表大會上,《關于難民地位的公約》正式通過,至此,難民則成為了正式的官方概念,有了其比較明確的界定。因而在難民性質未具體做出界定前,任何一次國際關系的調整或者是局部戰爭產生流離失所的受害者都可以稱為難民。

一、18世紀末19世紀初的國際關系調整所導致的難民問題

18世紀末,革命與戰爭改變了世界各個角落的面貌,原先閉塞的地區因此涌入許多新的人口,這些人口中有相當部分便是由戰爭導致的流亡者——難民。

在馬來半島這個封建體系內,沖突并不僅僅是源于領土邊界糾紛,“個人除了要效忠本地的封建主外,還可能對離自己較遠的一些貴族負有義務。伴隨著封建體系而來的瘋狂戰爭,它們可能發生在特定的領土之內,也可能是跨越領土界限?!瘪R來半島的地區沖突范圍極廣,土邦國家之間存在沖突、土邦國家同暹羅也存在沖突。

以馬來半島宗主國自居的暹羅在19世紀初變得空前強大,向馬來半島諸土邦王國進行舊賬清算的意圖非常明顯。拉瑪一世還“重新推行其目的在于將其控制范圍擴大到北方瑯勃拉邦至南方馬來各邦的擴張主義政策?!卞吡_對馬來半島北部的入侵可以說是長驅直入,幾乎將其夷為平地。18世紀末,造謠“吉蘭丹王公古邦·拉布弒父篡位”指使吉邦的兄弟哥打·巴魯反叛,借以控制吉蘭丹。暹羅又頻繁地侵略丁加奴,迫于壓力,丁加奴不得不放棄抵抗俯首稱臣。另外再利用“吉打蘇丹熱衷于參與同其他強大鄰國的爭斗,達到為自己正名”(4)的特點,鼓動吉打討伐霹靂王國。吉打不堪暹羅對其內政外交的指手畫腳,于1786年以半贈送檳榔嶼為代價尋求英國人的幫助。暹羅因此惱羞成怒派出軍隊入侵吉打,吉打的北部區域陷落,大規模難民四處涌動??偠灾?,18世紀末19世紀初這幾十年來,馬來北部地區屢遭暹羅的入侵,生靈涂炭,難民問題深刻尖銳。

二、19世紀初馬來半島產生難民問題的根源

(一)政治真空

19世紀初,馬來半島存在著8個主權相對獨立的、具有影響力的土邦國家,其中與暹羅接壤的吉打地處緯度最高,另有霹靂、吉蘭丹、彭亨、雪蘭莪、馬六甲、柔佛,東北一隅的丁加奴王國。這些土邦王國均與16世紀被葡萄牙人所征服的馬六甲王室存在著親緣關系,因此土邦王國的君主們往往以馬六甲王國王權繼承人自詡。從1511年馬六甲被葡萄牙人攻陷以來,馬來半島處于政治真空時期,幾乎整個馬來半島、蘇門答臘島東部以及從柔佛河至廖內——龍牙群島的馬六甲王室后裔們都在為僅存的黯淡無光的權威廝殺著,土邦王國之間的戰爭成為常態,國民流離失所現象非常普遍,難民在在土邦國之間頻繁涌動。

(二)族群復雜

19世紀,馬來半島主要存在以下幾大族群:馬來土著人、華人、印度人,另外一些少數民族。馬來人以“大地之子”自居,是馬來半島北部占主要優勢的居民;華人并不固定于土地上,主要從事貿易,以中間商的身份穿梭于馬來人居住點。并且,最早這些貿易行為主要局限于馬六甲,“但是由于葡萄牙荷蘭的壟斷、高關稅的貿易政策,使華商的貿易逐漸從馬六甲轉移到馬來半島的其他地區(如吉蘭丹等)及以外地區北大年?!瘪R來半島北部的華商不同于馬六甲的華商,他們控制了錫的開采和銷售。

以農業生產為主要社會經濟基礎的馬來社會,每次當暹羅入侵或者是土邦王國內戰發生時,農業生產中斷,會導致生存危機及饑荒,受難的華人就跟隨馬來人的難民群體涌動。另外,馬來半島北部的吉打、吉蘭丹等土邦王國礦產豐富、華人是礦產開發的主力。吉打成為暹羅的臣屬國之后,暹羅總以霹靂的錫礦延伸至其境內為借口挑起吉打與霹靂的領土糾紛,吉打與霹靂頻繁交戰,礦山因而停工停產,礦工四散逃亡。另有經營規模較大的華商可能會迅速逃往馬來半島南部的置有產業的土邦王國,小零售商則會因為依附于當地的農業生產群體而喪失生計,加入難民隊伍。

(三)外敵入侵

從18世紀末開始,暹羅對馬來半島的入侵是頻繁的,吉打王國迫于壓力于1786年開始同英方的法蘭西斯·萊特交涉,并于當年2月23日達成協議,半贈送檳榔嶼求得英國東印度公司捍衛吉打的安全。

盡管暹羅在同一時代基本上確定了對馬來半島北部幾個土邦王國的臣服地位,到了19世紀初的克里王朝統治下,對于吉打的臣服,暹羅始終存在戒心,并因吉打私下與英國訂立協議而十分惱火,最終于1821年又侵略了吉打,吉打本土反叛投敵者不計其數,戰爭的苦難深重加劇了流離失所者規模劇增,大批難民不斷涌向檳榔嶼和威省邊界。

三、難民的涌向趨勢

難民的遷移趨勢很多是受馬來半島的地理因素驅動。首先,狹長的馬來半島由中南半島延伸出來,中央山脈由北至南貫穿半島將其劃分為東西兩側,北部有比勞山脈和德林達山脈橫向延續,北大年位于中央山脈以北,北大年與西面的吉打、南面的吉蘭丹接壤,西面地形較為平坦,南面為高山阻斷,山中密布高聳入云的熱帶雨林,熱帶雨林中的交通極不通暢,民風兇險、土匪盤踞。北大年一旦生靈涂炭,難民往往本能地避開山區,集體涌向吉打。暹羅入侵吉打后,吉打新產生的難民同先前北大年涌來的,未及時得到安置的難民又集體向英國的威省邊界奔亡;其次,馬來半島局勢陷于混亂時,英國人的領地內安寧富庶是極具吸引力,鄰國的居民更希望改變依附對象,投入到英國統治的安全又公正的轄區。交通的便利極其容易促成難民涌向目的地的確定。北大年沿著吉打的走向有四條相互貫穿的河流,河流與湖泊縱橫交錯、穆達河與佩里河的流向剛好與檳榔嶼島平行,兩條河有許多小溪與支流、船只可以沿著湖泊、河流、溪流一直行駛到威省的行政中心。endprint

總之,馬來半島的地理環境客觀上影響了難民的涌動,從18世紀末暹羅入侵馬來半島以來,英國海峽殖民地邊界成為了難民群體普遍指向的目標,到1835年至1836年間,威省的人口大幅度膨脹到47000人左右。海峽殖民地在構建初期一直陷于財政困難,英印政府也吝于撥款,由于引進勞工的財力有限,劇增的外來人口相當程度是來源于難民。

四、海峽殖民地政府對難民問題的解決方案

盡管海峽英國海峽殖民地政府也深刻感受到半島難民涌入的壓力,但卻默許這種現狀的

存在,海峽殖民地政府正式成立前的檳榔嶼當局鼓勵難民改變信仰來確定其合法身份,這種情況早在北大年淪陷時已經存在。之后不愿接受暹羅統治的北大年人與部分受侵擾的吉打人也頻繁通過改信天主教而拋棄難民身份。1788年時,大批爪威北干人和丘利亞人也涌入檳榔嶼和威省,當局將他們安置于當地已有的、文化種族相似的街區。19世紀20年代吉打攻打霹靂,又有大部分的丘利亞人和華人涌入檳榔嶼。到了1821年,暹羅侵略吉打時,威省難民的數量呈井噴。1824年海峽殖民地政府迫于財政壓力,開始著手擴大半島產業,便將滯留在威省與吉打邊界的難民安置在威省北部的穆達河流域,鼓勵他們開荒種地。這樣,難民獲得合法身份成為了當地的農業居民,這些居民在威省砍伐森林、開發農墾。不久海峽殖民地政府又組織人手進行交通樞紐、水利工程的建設。

總之,馬來半島北部涌人英國海峽殖民地邊界的難民開發了威省北部邊界,許多沼澤得以疏通成為良田。難民群體中的華人難民也在威省南部種植糖料作物、搭建磨坊。截止到1860年,威省發展得異常迅速,殖民當局驚嘆不已,另外還慶幸當初對難民安置的方法選擇得當。最終,威省也成為了英印政府最繁榮的農業生產基地。

五、結束語

難民這個定義在現代才有了比較清晰的界定,然而在近代那些處于閉塞狀態的封建國家間發生的戰爭而產生的難民,在廣義上講也可以納入這個范疇之內。馬來半島的土邦王國相互攻伐、外敵入侵極易激化難民問題的產生??陀^上講,相比于普遍定義的難民遷移時無目的、絕望的特點,馬來半島的難民卻幸運地得到一處安身之處。正是由于海峽殖民地的開發、殖民擴張的需要,推動了英印當局去安置這些無主之民,但其目的也是相當的明確:第一、減少難民涌人海峽殖民地制造的不穩定因素;第二、以最少的成本吸納這批難民來為其開墾廣闊良田,開發經濟作物種植區。因此,不能以英國海峽殖民地的“善舉”,便否認了其殖民擴張的本質;否認19世紀初馬來半島難民開發海峽殖民地的篳路藍縷。endprint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