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梧州元豐監與梧州經濟

2017-10-18 07:06余天佑
西江月 2017年10期
關鍵詞:鑄幣通寶鐵元素

余天佑

梧州元豐監與梧州經濟

余天佑

圖為《蒼梧縣志》標注的錢監方位。

如果在20世紀說起梧州元豐監,知道的人或許不多。甚至多數梧州人知道的只是梧州有個錢鑒村,有條馬路叫錢鑒路,還有個小學叫錢鑒路小學,卻不知元豐監是什么。進入21世紀,特別是近10年來,宋代梧州元豐監及元豐監遺址逐漸走進市民的視野,而“熙寧重寶”元豐通寶”“崇寧重寶”“大觀通寶”等錢幣名稱,也逐漸被大眾所知曉。

宋代朝廷在梧州設立錢監

2005年12月,中國錢幣學界權威戴志強先生(原中國錢幣博物館館長)曾在中國與東南亞古代貨幣出土發現學術研討會上對筆者說:“宋代梧州元豐監遺址是梧州的一座寶山,里面有許多鮮為人知的東西尚待發掘!”

根據有關史料及清同治刻本《蒼梧縣志》記載:宋代梧州元豐監始設于宋神宗熙寧四年(1071年),經歷了北宋宋神宗趙頊、宋哲宗趙煦、宋徽宗趙佶、宋欽宗趙桓及南宋趙構五個王朝。宋朝鑄錢權為朝廷掌握,朝廷決定在梧州設置錢監鑄錢幣,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般史料都稱“梧州以鉛錫易得”而設置錢監。而實際上朝廷設置一個錢監,一定是從多方面考慮的,從最重要方面來說,就是因為梧州地處三江水口,水路運輸極為方便,向西可通達云南,向東可通達廣東各地,向南可由北流河進入南流江往合浦,向北可由桂江上溯桂林興安經靈渠進入湘江水系,水路四通八達,而古代貨物運輸最方便的方式就是江河航運了。人們利用四通八達的水路運輸,可以將各地的鑄幣原料,如銅礦、錫礦、鉛礦石,或銅錠、鉛錠運到梧州,鑄為錢幣后又使用船只向各地運送。

《蒼梧縣志》中關于元豐監的記載

宋神宗熙寧年初定在梧州設監鑄錢,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恐怕與王安石變法有關。宋神宗趙頊在1067年登基,熙寧二年(1069年),趙頊命王安石主持變法。王安石對趙頊說過一句名言:“善理財者,不加賦而國用足”。這句話多被歷史學家解釋為王安石使用信用借貸的辦法,刺激經濟增長。

筆者覺得,趙頊是用增加鑄幣來解決“國用不足”的問題,主要依據有二:一是在宋神宗熙寧年間增設了諸路鑄監,使錢監數目由宋英宗時的20處增加到26處,梧州元豐監也是此時增設。二是宋神宗元豐年間,鑄幣達到空前絕后的數量。當時全國共設有錢監26處,每年鑄錢量達570余萬緡。其中,用于鑄銅錢的錢監有17監,每年鑄銅錢480多萬緡,鑄鐵錢的錢監有9監,每年鑄鐵錢80萬緡,年鑄錢量超過唐代近20倍。所以說,宋神宗趙頊解決“國用不足”的重要措施,就是大量鑄錢。

宋代梧州元豐監有幾個最基本的問題,是我們必須了解的:一是宋代梧州元豐監鑄幣的起止時間;二是宋代梧州元豐監的每年鑄造量;三是宋代梧州元豐監鑄有何種錢幣。根據1965年元豐監遺址考古發掘獲得的各類器物分析研究,查閱宋代與錢監貨幣相關文獻資料,上述問題都有了準確的答案。

第一,梧州元豐監設置于何年?根據清同治版《蒼梧縣志》記載,并結合考古發掘所獲得的鑄幣“熙寧重寶”,可以確認梧州元豐監是在熙寧四年開始設置,宋代梧州元豐監停鑄的具體時間沒有明確記載,只有一段“高宗紹興三年(1133年)列大中宣諭江南歸奏:衡、舒、嚴、鄂、韶、梧六監,歲鑄百五十六萬緡,充當逐路支用”,再結合考古發掘發現有“紹興元寶”錢,也可以認定宋代梧州元豐監在宋高宗紹興年間仍在鑄錢。

第二,根據宋史及地方志的記載,梧州元豐監每年的鑄造量在15萬緡至19萬緡之間(1緡=1000枚),在江南六監之中居于韶州之后,屬于較大錢監之一。

“熙寧重寶”

“元豐通寶”

“大觀通寶”

“建炎通寶”

“靖康元寶”

第三,宋代梧州元豐監在長達90多年的鑄期里,究竟鑄有哪幾種錢幣?根據宋史記載以及考古發掘資料結合分析,宋代梧州元豐監在公元1071年到1162年的91年里,鑄有“熙寧元寶”“熙寧重寶”“元豐通寶”“元祐通寶”“紹圣元寶”“元符通寶”“圣宋元寶”“崇寧重寶”“崇寧通寶”“大觀通寶”“政和通寶”“宣和通寶”“建炎通寶”“紹興元寶”“紹興通寶”,共有14個不同名稱的年號錢和1個“圣宋元寶”非年號錢。至于梧州元豐監在宋欽宗靖康年間是否鑄有“靖康元寶”錢,到目前為止,仍未能確定。

宋代梧州元豐監遺址的考古發掘,有幾方面的重要發現:一是出土了生產工具、鐵鑿、鐵鍬、坩堝;二是發現了鑄錢以及冶煉的遺跡,煉爐以及煉爐殘件,水池、水溝以及囤放燃料的坑洞;三是出土了相當數量的宋代鑄幣;四是發現了當時的生活用具,包括碗碟以及各類陶瓷殘件;五是在地面上有殘存的宋代建筑。能夠在一處錢監遺址中取得這么多的考古成果,這在國內宋代錢監遺址來說,是絕無僅有的。

元豐監錢幣曾漂洋過海

1995年5月,廣西有關專家學者組成考察組,先后到宋代梧州元豐監遺址及賀州錢監遺址進行考察,并撰寫了一份調查報告。

這次考察的時間是1995年,距離1965年對元豐監遺址的考古發掘過了30年,考察報告認為梧州元豐監的生產方式“是用精銅和精鉛錫及舊銅器鑄錢,雖有損耗,但少廢渣,其遺址自然就只有熔煉工具而難見爐渣、結塊”。這顯然是由于對元豐監遺址歷史不了解而造成的。

筆者小時候經常到三棵樹(即元豐監遺址)找桉樹枯枝作柴火,在未建桂江造船廠前,此處堆滿了出口港澳的木柴,與柴堆相鄰有個籃球場大小的地方,屯滿了煉渣,村民叫它作“炭屎堆”,據一些年紀較長的村民回憶,時不時有三幾個街邊仔會到“炭屎堆”撿銅渣去賣,這堆煉渣最保守估計在2萬噸以上。

帶葉脈紋的銅礦石

其實這堆“炭屎”,就是元豐監當年冶煉銅鐵礦的煉渣??上У氖?,這座有如小山大小的“炭屎堆”,在桂江造船廠建造后便不見蹤影了。據居住在錢鑒村,后又被招工到桂江造船廠工作的歐樹秀先生回憶,這些“炭屎”一部分被填埋到地里面,以此來加高車間的地基;一部分拿去填廠區及廠門口的道路;還有一部分被推落到廠區的河灘上。因此,我們現在仍然可以在桂江船廠河邊采集到當年元豐監冶煉銅鐵礦的煉渣。1965年考古發掘時,考古人員獲得一塊有樹葉葉脈的銅礦石(梧州博物館藏),2010年6月,這塊石被送到區地質礦產檢測中心分析,確認是含銅12.6%的銅礦石。1965年,《人民日報》發表了有關梧州郊區發現宋代鑄錢遺址的文章,在文中就提及遺址遺存有大量低品位礦石。

從上述幾方面來看,宋代梧州元豐監是一個具有冶煉功能的銅錢錢監。

宋代梧州元豐監的特色,主要體現在鑄幣上。元豐監鑄幣時間長達80余年,每年鑄幣量在15萬緡到19萬緡之間。根據宋人孔平仲在《璜珩新論》卷四中說:“元祐六年(1091年)東南歲鑄錢二百七十五萬(緡),只梧州元豐監鑄錢十五萬(緡),已當(唐)長慶時天下之數矣”。這是宋代曾管理鑄錢事務的官員孔平仲對梧州元豐監產量的評語。

宋代鑄幣是根據朝廷頒布的母錢作模,采用母錢翻砂工藝進行鑄錢,字體、形狀變化不大,鑄錢金屬成分比例朝廷也有嚴格要求,那么宋代梧州元豐監鑄幣還能有何特別之處呢?

坩堝

專家經過多年的研究探索,并在科學儀器的幫助下,發現元豐監鑄幣有著梧州特色。從2007年開始,筆者以及同行將梧州元豐監鑄幣送到廣西地質礦產測試中心分析,發現其銅、鉛、錫的成分比例,與同時期其他錢監鑄幣的配比基本一致,變化都在合理范圍內。比如銅在65%~75%之間,鉛在15%~25%之間,錫在6%~11%之間,唯獨有一個鐵元素是宋代梧州元豐監鑄幣特別的元素。送去分析檢測的宋代梧州元豐監鑄幣,含鐵元素多在1.1%~2.5%之間,有些年號錢如“宣和通寶”含鐵元素高達5.8%,根據中國錢幣博物館周衛榮館長在《中國古代錢幣合金成份分析研究》一書的分析,其他地方的錢監鑄幣,含鐵量極少達到1%。

宋代梧州元豐監鑄幣含鐵元素特別高,是因為銅礦石中含鐵元素造成,還是人為添加鐵元素造成的呢?2015年5月,相關文博人員用儀器及科學分析方法,對幾十枚元豐監鑄幣進行嚴格的測試分析,再和一些宋代其他錢監的鑄幣比照,確認宋代梧州元豐監鑄幣含有較高的鐵元素是一個重要特征。結合對1965年在元豐監遺址發掘出土的坩堝進行分析,廣西博物館原館長黃啟善先生認為,這些鑄幣中的鐵元素是人工添加的。這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五的鐵元素,作為單枚錢幣來說,與鑄幣成本可忽略不計,但對每年生產1.5億枚錢幣來說,可以減少數以噸計的銅錫使用量,使生產成本大大降低。更重要的一點是,添加鐵元素可以增加錢幣的硬度及耐磨度,這或許就是宋代梧州元豐監的一個創舉吧!

不要小看這個鐵元素,它是宋代梧州元豐監鑄幣的一個獨特標志,使專家們能夠從越南、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征集回來的“崇寧重寶”等宋錢中,確認有宋代梧州元豐監的鑄幣,證明了在宋代,梧州元豐監的鑄幣或者通過貿易往來、或者是朝廷對東南亞各國的賞賜,已經在東南亞各國流通使用。這也充分說明梧州在宋代就是海上絲路的重要節點。

梧州元豐監對梧州經濟的影響

根據目前我們掌握的史料(包括歷史文獻及出土文物)分析,梧州在宋神宗時期設置錢監之后,首先要對錢鑒村進行開發和建設。設置一個錢監鑄錢,首先要考慮工人、駐兵及管理人員的住所;第二要考慮冶煉、鑄錢的場所;第三要考慮運輸碼頭,以便于接收鑄幣的各種原料及將錢幣成品發運到各地;第四要考慮錢幣成品的屯放,以及鑄錢原料、燃料的來源及屯放問題;此外,還要考慮如何處理與錢監周邊群眾的關系等等。據有關資料分析,宋代梧州元豐監要維持年產18萬緡鑄幣,光是生產工人就要千人以上,還沒包括管理人員及駐兵的數量,如果加上錢監人員的家屬,人數應該超過2000人。

宋代元豐年間梧州人口只有約1.1萬人,一下子增加了2000多錢監人,其生活消費直接刺激了梧州的經濟發展。當然,錢監設置之后,鑄幣對周邊地區的投放量也會相應增加,使梧州及周邊地區的經濟及商貿得到迅速的發展。

西江流域出水的鉛錠

以藤縣中和窯為例,中和窯的興起與繁華也是由宋代中晚期延續到南宋嘉熙年間,基本上是與梧州元豐監的起止時間相當。中和窯最興盛時有龍窯20多條,每條龍窯最少配備20人才能維持生產。據資料記載,中和窯每年生產各類瓷器數十萬件,其中有相當數量的精美瓷器,是通過水陸兩路運銷世界各地。維持如此大規模的瓷器生產,必然需要大量金錢的支持,宋代梧州元豐監的大量鑄幣,就是中和窯維持生產最可靠的資金來源。早年中和窯遺址的考古發掘,常有“元豐通寶”等宋代鑄幣出現,就是證據之一。

近幾十年來,隨著梧州及周邊地區公路、鐵路項目及鄉鎮改造建設的大規模進行,在我市的蒼梧沙頭、岑溪三堡、藤縣古龍,以及賀州市信都縣等地,多次發現有幾十斤甚至百多斤宋代鑄幣出土。更使人驚訝的是,西江(包括支流)一些撈沙船抽上來的古錢幣(也是以宋代的居多)是數以百斤計,還有抽沙船獲得過古代錢監鑄錢的鉛錠。我們完全有理由聯想到宋代梧州元豐監的鑄幣,通過水路、陸路,不斷轉運到周邊地區的場景,對促進周邊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據《梧州大事記》記載,宋熙寧十年(1077年)梧州初次設置商務稅。這種稅種的開征,很大程度是因為元豐監的設立,促進了梧州的經濟發展,且開征的稅額是5000貫,即是錢幣500萬枚,這足可以證明當年梧州的商貿活動十分活躍。大量古錢幣的存在,證明了古代梧州作為繁華商貿區域的地位。

責任編輯:陳薇

猜你喜歡
鑄幣通寶鐵元素
西沙群島考古發現的銅錢
略論我國古代錢幣鑄造中的板形范立式頂注工藝
貨幣的演變與科技發展的聯系
通寶錢制與兩宋錢法及特點
體內鐵元素過高易患妊娠糖尿病
還有更多的故事?
電子貨幣和虛擬貨幣影響鑄幣稅的理論及量化研究
斷奶期間最需補鐵
貧血補鐵時別喝豆漿
Scholar and East Lake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