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寶錢制與兩宋錢法及特點

2019-12-02 07:19胡志賢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19年19期
關鍵詞:通寶錢幣

胡志賢

摘 要:隋恭帝義寧二年(618),李淵推翻隋煬帝建立大唐帝國,從此結束了五銖錢制,始行通寶錢,自此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通寶錢時代。作者主要綜合對南北宋朝錢法的研究成果,對“開元通寶”兩宋錢法的產生、特點及影響等方面進行了闡述,希望對通寶研究提供一定幫助。

關鍵詞:通寶;錢幣;錢法;兩宋

1 “開元通寶”的產生

隋恭帝義寧二年(618),李淵推翻隋煬帝建立大唐帝國,結束五銖錢制,始行通寶錢,自此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通寶錢時代。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廢除隋朝錢幣,并根據西漢時期的五銖錢的特點來制作屬于唐朝的貨幣,即“開元通寶”。在政權和時勢的推動下,“開元通寶”成為唐朝的通用錢幣,對后世錢幣體系的發展產生了很大影響,從其表現來看,主要有以下幾點:

①確定錢幣構造形狀仍是外圓內方,而周郭仍然作為其固有的特點保留下來。錢幣的大小為徑2.4厘米,幣材用銅,重約4克,一千文重六斤四兩。成為以后封建社會王朝的鑄幣遵守的規范標準。

②“開元通寶”改變了五銖錢作為流通錢幣的現狀,結束了重量對錢幣名稱命名的影響,隨之取代的有元寶、通寶等。從這些名字的寓意來看,主要是指在社會上流通的寶貨,為往后的錢幣鑄造減輕重量埋下了伏筆,并有效避免了因錢幣的名稱與其實際重量的差距所產生歧義。

③開元錢幣的鑄造和命名與實際的年號無關,它在本質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的出現對傳統的錢幣體制的弊端進行了糾正,自此以后,歷代王朝的錢幣鑄造大都是年號錢,年號錢對于當朝統治者是權力的象征,對于深入調查研究某一特定時期的朝代社會經濟發展有一定的幫助。

④它規定了開元錢的重量,要求單位為一兩的開元錢一共為十文,單位為一錢的重量表示一文,也稱作“一文錢”。在后來的流通過程中,“一錢”本身所代表的重量與清代的庫平一錢的質量是一樣的,為衡法由十六進位制變為十進位制開啟了先河,“錢”取代“銖”成為“兩”以下的重量單位,“銖”單位退出歷史。

⑤開元錢幣和后世朝代所鑄造使用的錢幣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中國書法的演變。從中國錢幣上的文字類型看,先秦時期的錢幣字體是大篆,秦朝至隋朝整體以小篆書寫為主,夾雜著不同的變體,為垂針篆、薤葉書、玉筋篆。唐初的“開元通寶”錢為歐陽詢所書,含八分篆隸體,極精極工。這些錢幣上的文字書法,為中國書法史留下了極其珍貴的史料。

⑥開元錢也為后世規定了銅質錢幣鑄造的成色標準,即銅83.33%,白鉛14.56%,黑钖2.11%。唐高祖所鑄的“開元通寶”,是在整頓隋末大亂導致的錢幣混亂中產生的。它沿用了五銖錢的方孔圓形錢式,體形一錢的重量大小質量符合當時社會經濟的要求,輕重適中,人民樂用,加上制作精整,幣值穩定,從而驅除了一切古錢和私錢,出現了“良幣驅逐劣幣”的局面。

2 兩宋錢法及特點

后周顯德七年(960),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竊奪了后周政權,直到宋太宗太平興國四年(979)才統一全國的中原和長江中下游地區。趙宋是中國封建王朝中最弱的一個朝代,在300多年中,不斷受到鄰國遼、金、西夏和蒙古的攻擊,一直是屈辱乞和,茍且偷安,“歲幣”“歲賜”和各種“貢禮”負擔沉重,千方百計搜刮民眾。南宋更是君臣荒縱享樂,重稅盤剝,民不聊生。反映在貨幣經濟上,貨幣長期貶值,物價波動不息。為了彌補民窮財盡的困境,宋王朝也在貨幣上打壞主意,實行以錢幣為主,錢幣、紙鈔、銀錠混合的幣種流通制度。該套流通幣種制度和錢法特點主要有以下幾點。

2.1 幣種名稱和其種類的錯綜性

宋建隆元年(960),趙匡胤仿制唐朝開元通寶鑄造“宋元通寶”,蘊含著開辟新王朝的含義,按照開元錢標準,書體仿八分,闊郭,徑2.6厘米,重3.4克,背多有星月紋。宋太宗即位便修改年號為“太平興國”,并在元年鑄造“太平通寶”,這是宋朝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個年號錢,并開啟了年號錢的先河。北宋九帝,年號共計更改三十五次,而年號錢和非年號錢的鑄造數量也有不同,分別為二十七種和三種。南宋七帝,改了二十次年號(連同閩、粵兩帝應為九帝、二十二年號),鑄造年號錢、非年號錢分別為十八種和三種。新年號錢的鑄造規律遵循年號的更改順序。

錢的名稱各式各樣,大體上有通寶、元寶、重寶。在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稱呼方法,如南宋時期的嘉定銅錢有小平、折二、當十及鐵錢小平、折二、折三、折五等類,錢文作元、通、重、之、全、永、興、安、新、滿、萬、正、真等三十余種。

總計兩宋統治的三百二十年(960-1279),共鑄了四十五種年號錢和六種非年號錢。如果再按大小、等級、幣材、年份、成色、特征、版別、錢監、紀年等及其他標記來劃分,更不知有多少種類。僅僅神宗朝鑄的煕寧、元豐兩種年號錢,光是版別就各有一百多種。

此外,南宋還鑄行過一種“錢牌”,形狀為圓、方上下互異和長方形三種。錢牌表面顯示“臨安府行用”字樣,牌背有“準式伯文省”字樣等,這是通行性質的代用錢。

2.2 宋錢的封建割據性

南朝和五代十國使用鐵錢是臨時應急之措。銅、鐵錢并用,到五代才逐漸盛行。宋初曾禁鐵錢,宋開寶三年(970)才在雅州百丈設監鑄鐵錢。此后,鐵錢在兩宋都長期流通使用。同時嚴禁錢出口,防止被遼、夏套去熔制兵器?;兆跁r,特鑄夾钖錢,一折銅錢二,每鍲用銅八斤,黑鉛之,白鉛又之。這是一種銅钖合金低質錢。兩宋廣鑄鐵錢,如宋元豐三年(1080)有錢監26個,共鑄錢5949234貫(一貫一千文),其中鑄銅錢十七監,鑄506萬貫;鐵錢九監,鑄889234貫,約總數的15%。銅錢與鐵錢并行。宋王朝禁止銅錢流通在川蜀地區。由于不同地區發行的銅、鐵錢,其質地、性質不盡相同,這就無形中加大了錢幣流通的地方割據性。

2.3 宋錢的剝削性

宋錢鑄造形式和特點都有唐朝開元錢的特征,可是從宋錢的質量和重量來看,其鑄造效果與開元錢有一定的差距。唐開元錢一般含銅83%以上。宋錢最好的為“太平通寶”,銅僅為65%~66%,以后各朝鑄錢更是降低含銅的比例,見表1。

又如蔡京所鑄的夾钖錢,含銅57.14%、黑钖28.57%、白钖14.29%,有規定將夾钖錢當作兩個銅錢使用,這在實際的流通過程中讓錢幣貶值。紹興以后的錢,摻雜將近一半。所謂折二、折三、當十等大錢,更是名不符實,公開減重和貶值。

宋錢制作精良,書法藝術高超,錢大小不變,但成色遞減,這是剝削階級的天性。

2.4 宋錢形態和錢文書法的多樣性

宋錢的大小分別是一種常規性的制度。自新錢被制造出以來,其主要分為“小平”和“折二”,這兩種錢的大小也不相同,除此之外也有“折三”“折五”等的大錢。從時代錢幣的種類來看,其大小的劃分大都是如此?;阢~、鐵的比例看,它們之間沒有具體的定價。宋錢有大小之分,也有各色各樣的錢文。宋錢在錢幣的研究領域內是文物和書法的共同載體,錢幣上的錢文在不同的時期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狀況和歷史變革。宋錢上的錢文還能夠體現不同的書體,錢幣上通常會有兩種書法字體,也存在著三種書體的情況。以宋太宗的“淳化元寶”為例,其錢文的書寫主要由真、行、草三種書體構成。而“崇寧通寶”中的真書體與“大觀通寶”都是從“小平”到“折十”等五種錢上的文字,是宋徽宗趙佶所書,鐵畫銀鉤,號稱“瘦金體”。宋徽宗即位之初,即貶斥元祐黨人,其后王安石的忠實信徒蔡京任相,對百姓橫征暴斂,徽宗為了耳目之誤,下令采辦花石綱,致千萬人傾家蕩產,可見當時政局之黑暗。然而,宋徽宗時期所鑄錢的工藝及錢文書法藝術卻達到了頂峰,被譽為鑄錢“第二好手”。宋徽宗練得一手好書法,瘦金體錢文鐵劃銀鉤、飄逸勁拔,為古今一絕,被藏家視為珍品。宋仁宗寶元年間(1038—1040)所鑄的九迭篆文“皇宋通寶”極為少見。

宋錢上的錢文書法有著極大的藝術成就,除了錢文上的藝術以外,也出現了與錢文書法類似的藝術手法。一種是在同一規格的基礎上,通過書法字體的變換形成不同的書體錢,其本質的制式是相同的,在不同的書法字體的使用下,錢文的藝術魅力便在這些規制的錢幣上體現出來,增加了錢文的藝術魅力,而這種錢幣便成為“對錢”。對錢作為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在宋朝的錢幣鑄造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國家文物局《中國古錢譜》編撰組.中國古錢譜[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89.

[2]千家駒,郭彥崗.中國貨幣綱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猜你喜歡
通寶錢幣
Sun Yat-sen Numismatic Museum, Hangzhou
左腦風暴
誰傳承了大順通寶的基因
中國錢幣收藏的五次熱潮
新沃通寶業績位居同類前列
古幣收藏需關注什么
Scholar and East Lake
錢幣保存各有法
一枚罕見的“圣宋元寶”
“錢幣園地”之我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