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箏曲中古箏演奏技法的革新

2017-10-21 18:41劉悅嘉
西江文藝 2017年19期
關鍵詞:表現力借鑒技法

劉悅嘉

【摘要】:古箏文化歷史悠久,在20世紀更是飛速的發展,不僅在調式調性上借鑒了西方的作曲理論,在演奏技法上也有了更多的革新,打破傳統箏曲的固定指法模式,解放雙手手指,并把更多的新音色加入到樂曲之中,給這一古老樂器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關鍵詞】:借鑒;聲效;技法;表現力

古箏,作為中國最古老的民族樂器之一,在傳承了千年之后仍然活躍在舞臺之上,它那豐富的音域,圓潤飽滿的音色,無一不吸引著人們的目光。隨著時間的飛逝,人們有了更多交流學習的機會,使得古箏的演奏方式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這不僅提高了古箏的藝術表現力,同時還給作曲家在創作樂曲時提供了更多的可行性。

在傳統箏曲中,古箏的演奏技法分為右手技法和左手技法,右手技法是用來彈奏音符的,主要有:勾、托、抹等;左手技法是用來改變音高,作為一個弦樂器,古箏在一根琴弦上可以壓出至少2個不同音高的音,顫、滑、點等這些都是左手的技法。它們分工明確相互配合,美妙的旋律就此產生。但是,在現代人們已經不滿足于單一的旋律線條,和聲豐富的音樂更受大眾歡迎,所以古箏的革新勢在必行。

自王中山先生率先使用了左手內帶四個義甲進行古箏演奏后,古箏在演奏表演上有了一次質的飛躍。左手在給旋律提供伴奏的同時也加厚了古箏單旋律的和聲層,大大加強了古箏的表現力。除此之外,在演奏技法上演奏家們也進行了革新,快速指序、輪指、拍板等等新技法的相繼出現,使演奏者的肢體語言更加豐富,音樂形象也有了更多的詮釋方式。在我看來,現代箏曲中對于演奏技法的改革可以分為兩大類,一是借鑒其他樂器如琵琶、鋼琴等的演奏技法在原有的古箏演奏技法上加以改變發展形成的新的技法;二是模仿一些特殊音響效果,烘托氣氛而產生的新型演奏技法。

一、吸收借鑒其他樂器演奏技法產生的新技法

琶音,這是借鑒了鋼琴和豎琴的彈法,形成的新技法。琶音一般是4個到8個音一個接一個的發出聲音,不論是在低音區還是在高音區這種連續的音給人一種流水輕靈之感,琶音主要作為伴奏出現,有左右手交替彈奏的方式,也有右手彈旋律左手琶音伴奏的方式,豐富了樂曲的和聲。

快速指序,這是趙曼琴先生借鑒鋼琴和小提琴的彈奏手法創造出來的。在傳統箏曲中,大指、食指、中指三個指法的彈奏都是規定死的,勾托只能彈八度音,抹托只在八度以內的音程距離中使用,很多時候在彈奏密集音符時會出現指序錯亂影響速度的現象。正是因為如此,趙曼琴先生在反復研究中創造出了快速指序。他解放了無名指,把它加入到了密集音符彈奏的指法中。在樂曲《井岡山上太陽紅》里,四手指在近距離琴弦范圍內快速輪換,不僅保持了演奏者彈奏音符的顆粒性,還提高了演奏者彈琴的速度方便他們手指交替換弦。

輪指,是王中山先生借鑒琵琶的技法創作的。古箏的輪指技法和琵琶的一樣,都是在同一根弦上四個指頭快速依次彈奏,不同的是古箏是從無名指開始向內輪,琵琶是從大指開始向外輪。輪指的使用不僅能使音持續不斷,還具有顆粒性。這種技法在王中山創作的《夜深沉》、《春到湘江》等樂曲中被大量使用。

二、有特殊音響效果,烘托氣氛的新技法

掃弦,在徐曉林創作的《黔中賦》中的第二樂章《木葉舞》的剛開頭便使用了這種技法。右手多指在古箏的低音區由低到高快速掃過琴弦左手順勢蓋住右手掃過的區域,這樣發出的聲音有種貴州少數民族在跳竹竿舞時竹竿互擊打地面的聲響,一下子就把整個樂章的主題呈現了出來。當然,掃弦大多數還是在低音區由高到低掃琴弦,作用便是增強氣勢、烘托氛圍。

拍板,這種技法是用手或拍、或叩、或輪擊琴頭的不同部位,有時還加入有拍擊琴弦的聲效,是非樂音的演奏技法,以變換的節奏呈現在大眾面前。在王中山的《溟山》中,拍板模仿了夏季雨水擊打山石的聲音;在王建明的《西域隨想》中,拍板技法的加入把新疆少數民族獨特的舞曲節奏表現出來,讓音樂風格特點更加濃郁。

扣搖,是用左手的大指和小指指肉捏住琴弦,右手用搖指搖此弦并且左手來回移動。這種技法是王昌元女士創作出來的,在她的樂曲《戰臺風》中,這種技法便形象的描述出臺風呼嘯而來的聲音。

三、總結

除了我們上述介紹到的一些常見的現代技法,還有多指搖、柱音技法、琴碼兩側刮奏、擊掌技法等等都是現代箏曲中才能見到的新型技法,它們的出現不僅帶來了更多的新音色豐富音樂形象,還解放雙手手指增強音樂的張力,豐富了和聲色彩,拓寬了箏曲的演奏領域。

現代箏曲中作曲家們越來越喜歡用人工定弦,他們打破了傳統五聲音樂的模式加入“升、降”音,改變了和諧的音程關系,這種創作手法深受西方曲式理論的影響。也正因這種調式的變化,使樂曲中充斥著各種不穩定性,這才需要更豐富的音色來填充它。況且在現代箏曲中,每一個樂段有著鮮明的對比,不僅有速度力度的變化,還會在同一首樂曲中把原先虛無縹緲的情景逐漸轉化為清晰的畫面呈現在我們眼前,為了使內容主題更加具象化,新的演奏技法才能不斷地誕生,古箏的藝術魅力也越加的炫彩奪目。

注釋:

[1]《從現代箏曲追溯古箏演奏技法的流變》,賈曉莉,樂府新聲2016年第一期。

[2]《現代作曲技法在箏曲新作中的運用》,程璐璐,藝術教育2006年第11期。

猜你喜歡
表現力借鑒技法
手繪技法表現
作品一
淺談中國傳統圖案在標志設計中的運用
《華盛頓郵報》轉型的實踐與借鑒
日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對中國的借鑒
纖變墨畫
秀秀臺
黃楊木雕的鏤空技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