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美術教育現狀分析與對策思考

2017-10-21 19:11孫振翔
西江文藝 2017年19期
關鍵詞:培養目標課程設置定位

孫振翔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高校的美術教育也得到了長足的進展。但是,與此同時,也暴露了一些體制上的弊端和缺陷。如何大力創新發展我國高校美術教育,研究其未來的趨勢,是擺在我們面前一個十分重要的課題。本文我就美術教育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以期對大家提供一定的借鑒意義?!娟P鍵詞】:高校美術教育;定位;課程設置;培養目標

前言:

近些年來,很多家長從傳統的文化課的“獨木橋”中走了出來,選擇走上了藝術這條專業道路,美術逐漸成為了高考炙手可熱的一個新“代名詞”。隨著動漫產業的不斷發展,美術教育事業儼然已經成為了我國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份子。隨著擴招政策的不斷加大,美術專業的生源呈井噴式增長,但是教學質量卻逐年萎縮,學生的整體水平也呈下滑趨勢,已經不能滿足社會對大學生的需求。

1、我國高校美術教育存在的問題

1.1 教學定位不清晰

在我國,很多美術教育的高校起步尚晚,對于教學目標,培養方案還沒有形成一個清楚的認識,目的不明確。很多美術專業的學生對于未來十分迷茫,不知道自己究竟該干些什么,沒有一個明確的就業方向。很多人在畢業之后也沒有從事自己的本專業,白白耗費了自己四年的大學時光,同時,我們也錯失了很多資源型人才,造成了資源的浪費。另外,部分高校為了能夠讓學生修滿一定的學分,對于課程體系,課程內容沒有一個整體的協調,課程安排交叉,使學生學藝不精,好像什么都學了一些,又好像什么也沒有真正學習到。究其根源,就是我國高校培養方案定位不準確。

1.2 教學體制不合理

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我們會發現一個共性現象,那就是任課教師通常都把注意力放在學生技巧的培養上,而忽視了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拓寬學生的視野。由于受到社會上一些不良風氣的影響,部分教育工作者追逐名利,而不能一心向學,研究學術,這就導致了學生以教師為榜樣,忽視了美術教育的內涵。我們說,真正的高校美術教育應該是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學生的本位教育,以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為出發點。

1.3忽視文化課的建設

目前,我國對于高校教師的考核通常是“量化考核”,即通過一定的論文,著作,作品,課題等數據來考量任課教師的能力,而往往弱化了對于教師素質的考評,因為素質的考評往往是沒有一個量化尺度的。另外,一個普遍的社會觀點就是,對于美術生,我們不應該過分苛責,差不多就可以過關了。以高考為例,美術科目作為一個單獨的考試,是游離于高考文化課之外的,藝術生更容易通過術科測試。這就導致學校和學生雙方都對文化課的學習抱著一種不重視的態度。其實文化課是大學生提升素質的基石,更要得到美術生的重視。而現在部分高校存在的現狀卻是文化課少開乃至于停開,這是我國美術教育事業的悲哀。真正了解美術的內涵,也是需要一定的文化底蘊的。所以我們說,忽視學生文化課的美術教育是片面的,不完備的,沒有站在一個長遠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只有大力推進學生的文化課教育,才能夠提升學校的文化氛圍,培養出符合美術界發展需求的懂得美、欣賞美、發現美,進而裝扮美的人才。

2、完善我國高校美術教育的對策思考

2.1 根據社會需求確立合理的人才培養目標

我們的培養目標應該是培養出一批從事美術事業的高、精、專人才。但是由于高校教育體制的限制,我國培養出來的往往是清一色的能工巧匠,但是卻沒有自己獨特的創作思維,不能夠創新改革。這顯然是與高校美術教育的培養方案背道而馳的。我們的培養目標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心態和自信樂觀的生活態度。我們必須重視學生的文化修養,加大對學生的全面培養,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重視對學生自由創造力的培養。學校應緊跟時代的趨勢,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培養社會上最需要的人、做到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切實有效的制定一套適合本院校學生的專業培養方案。使美術專業的學生不僅具有美術修養,還要擁有優秀的綜合素質,成為社會上最需要的人才。

2.2 改進傳統教學體制,完善課程設置

近些年來,很多家長從傳統的文化課的“獨木橋”中走了出來,選擇走上了藝術這條專業道路,美術逐漸成為了高考炙手可熱的一個新“代名詞”。隨著動漫產業的不斷發展,美術教育事業儼然已經成為了我國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份子。但是,也有著其不完善亟待解決的地方,比如,我國美術高校教學體制形勢單一,對系科的分類、招生制度整齊劃一。這樣違背藝術發展規律的辦學理念和模式限制了學生個人才能的自由發揮和潛力挖掘,忽視了對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和文化教育的問題。所以,我們應該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加大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提升高校美術教育學生整體綜合素質。

2.3 將課堂教育與實踐活動相結合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來臨,我們可以通過多種途徑來獲取藝術的美,例如,通過網絡來獲得一些的藝術感受。與此同時,美術教育實踐教學的作用日漸薄弱。但是,不是所有的課程都可以用網絡課程來取代。因此,在實際的課堂教學教學中,我們應該把美術理論教育與實踐相結合。首先,我們應該強化學生的實踐意識。在教學活動中,針對學生群體的不同特質應當開展不同的教學實踐活動。其次要培養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只有能夠適應社會實踐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第三,高等美術院校應該積極鼓勵學生進行創造性實踐。眾所周知,美術教育最看重的就是學生的創造力。適當的進行創造性的實踐活動是培養學生創造能力的重要途徑。學生可以通過假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通過實際的操作,培養自己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鍛煉自己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將課堂教育應用于實踐活動之中。通過實踐教學,提高學生的專業修養和綜合素質,培養學生認識美、創造美的能力,給學生自由思想的空間,而不是一味對教師言聽計從,繼而營造有利于智情合一的美術教育氛圍,培養具有創造性與進取精神人格的高校美術人才。

結論:

我們都知道,機遇與挑戰是并存的。在信息化發展的今天,我國高校的美術教育如何才能立于不敗之地?就必須只有通過不斷的銳意進取,改革創新,才能夠做到與時俱進,與科學技術同步。我們高校教育工作者應當積極有效地對高校美術教育進行深入探索,用先進的理論武裝自己的頭腦,開放思想,不能固步自封。要改變傳統的美術教育模式,摒棄傳統教育中腐朽的東西,構建新型的美術教育體系,實現我國高校美術教育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美術教育只有做到充分尊重學生,積極鼓勵學生,才能夠培養出具有獨立人格的創造性美術人才。只有通過美術教育的改革與發展,保持高校美術教育藝術性與創新性的統一,這樣才能夠使我國高校美術教育的發展擁有一個輝煌的明天。

參考文獻:

[1]曾維華.對當前高校美術教育狀況的思考[j].中國高教研究,2004(5).

[2]謝云中.關于普通高校美術教育改革的幾點思考[j].銅仁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綜合版),2005(06)

[3]張健.高校美術教育發展方向[j].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12).

[4]張健偉.對高等師范美術教育專業的幾點質疑[J].美術觀察2002.6

猜你喜歡
培養目標課程設置定位
素質培養目標下經管“專業課程鏈”構建研究
難與易
巧用“余數定位”,突破周期函數的計算問題
小學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高端技能型人才培養體系研究
高職物流專業課程設置與物流崗位職業證書的有效對接
醫學院校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研究
獨立學院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理想的定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