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的高校英語教學改革探究

2017-10-21 19:11汪世紀
西江文藝 2017年19期
關鍵詞:高校英語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

汪世紀

【摘要】:在我國經濟持續進步的今天,社會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量越發提高,因此我國各大高校也積極采取教育改革工作,將以往傳統培養學術性人才的教學目標轉型成為培養應用型人才。高校的英語課程作為一項基礎性課程,同時具有較強的實用意義,因此各高校的轉型工作往往從英語課程開始。然而,由于部分高等院校缺乏一定的經驗,對應用型人才培養也缺乏明確的理論依據,因此筆者將借此文對我國目前英語課程開展不足之處進行一定的分析,并提出順應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實用策略,以期更好幫助我國各高等院校與一線教育工作者。

【關鍵詞】: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高校英語;教學改革

在我國經濟不斷發展,社會變革腳步加快的新形勢下,過往傳統學術性人才已不能完全肩負起保障社會進一步發展的責任。綜合素質較高,實踐能力較強的應用型人才成為目前我國社會更需要人才。因此,為更好為社會輸出應用型人才,我國各高等院校需要積極進行教育改革,優化教育策略,為培養應用型人才做好轉型工作。高校英語作為我國高校教育史上的重點項目,無論理工科學生與文史科學生都需要熟練掌握英語。故英語應該是高校進行教育改革的重點項目,從英語學科出發,做好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轉型,為其他學科做好模范代表作用。

一、當前高校英語課程開展中的不足

1、教學方式局限性較大

目前我國高校英語大多仍然沿用傳統說教式的方式,即學生作為被動方,教師主動向學生講解教材上的知識點內容。這樣的教學方式難以調度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難以鍛煉到學生的創新意識。英語作為一項實踐性要求較高的學科,如果學生僅作為教育的被動一方,難以將英語學科的實踐性發揮,長期以來會造成學生理解知識內容,卻難以將其運用于實踐的現象。此外,由于受到師資力量有限,硬件設施有局限等問題的制約,高校英語課程的開展往往采用大班化教育,一堂課的參與學生人數達到了一百人及以上。集體性的教育往往受到時間的限制,學生個體的聽力與口語沒有得到較好全面的鍛煉,學生容易出現優秀的個體得不到充分的鍛煉學習,基礎較差的同學又難以緊跟教學進度。

2、課程定位存在一定不足

由于高校英語課程是一項通識性教育課程,也是所有大學學生的必修科目。由于部分高校對這門課程的定位不清晰,教學目標不明確,所以多數學生將英語課程作為一門應試課程,以較為敷衍的態度對待英語學習,難以將學習英語的實際意義準確找出。同時,相關教育工作者的工作也存在一定的疏忽,將通過考試作為唯一的教學目標,忽略了學生對英語實踐的培養。傳統的英語考核方式也主要由筆試完成,學生的口語與聽力能力沒有得到考察,故學生的實踐能力得不到充分的鍛煉,相對學生也會為了應試而忽略對其口語聽力上的積極學習。眾所周知,大學英語四六級考核,是我國高校英語教學中的重要考核指標。因此,部分教育工作者在課程教學的過程中,只注重向學生傳授應試的技巧,忽略了對實踐技能的培訓,導致學生不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學習后也不能形成長期記憶,學習效率與成效都較低。

二、高校英語課程應用型人才培養改革策略

1、教學手段向應用型進行改革優化

為更好進行向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教學方法改革,首先相關的教育工作者應當摒棄過往的教育理念,將課堂主體交換于學生。充分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積極性,而教師充當輔助教學的角色。具體而論,在課堂中可以根據學生的自身基礎與學習水平進行分組,并讓一名基礎較好的學生作為小組長,帶領組員更好學習。在課程中,運用具體案例讓學生進行討論分析,并自行研究出合理準確的答案。當學生在研究的過程中遇到了自身無法解決的問題后,教師再介入進行答疑解惑,幫助學生克服學習上的困難。通過這樣的分組方法,有利于學生之間互相交流、互相幫助,既有效加強了學生之間的凝聚力,又有效提高了英語學習的實踐,能更好完成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教學目標。同時,教師也可以適度引入一定的比賽機制,讓各學習小組針對某項案例與問題展開英語交流的競賽,通過良性的競爭氛圍建立,讓學生能更好擁有學習動力,同時為了取得更好的成績,學生也會利用好課余時間更多地進行英語學習與鍛煉。

此外,教育工作者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要運用好目前高度發達的網絡力量,用以更好的輔助教學工作的開展。具體而論,部分學生尤其是理工科的大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較低,其學習往往也是為了應試,學習成效較低。因此,為更好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從目前高度共享的網絡資源中,選取一些擁有一定教育價值,并且學生較為喜愛的影視作品或音樂作品。通過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設備進行播放,有效調度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以喜聞樂見的方式接納英語學習。此外,要利用好目前已有的網絡信息交流平臺,如微信公眾號、qq群等方式,搭建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交流平臺,讓學生能夠隨時進行英語學習,也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能夠及時向教師提出。

2、改善高校英語技能的考核方式

首先,高校的教育工作者與全體的大學學生要對英語考試與英語四六級考核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其不再是高校英語課程的教學重點,而是反應與檢驗學習成果的一項指標。因此,教育工作者也應當將原本的傳授應試技巧的教學目標,轉型成為培養應用型人才而加強口語與聽力訓練。高校在進行對學生英語考核的方式上,應逐步降低對筆試部分的比例,并添設與上調口語、聽力考試的比例。此外,為更好向社會輸出應用型人才,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學校的考核方式應該向主觀化發展,鼓勵學生擁有自己的思想,同時題目的編排上,也需要各教育工作者設計更為貼近社會與現實的內容。

3、做好課堂范疇以外的教育改革

學習是一項長期性活動,因此各院校也要更做好課堂以外的教學工作。舉例而言,為更好加強學生的英語實踐運用能力,應當更好添加校園的英語學習氣氛。如規劃校園區域作為英語交流角、定期開展英語學習文化活動,讓學生更好感受英語氛圍,將英語運用于實踐生活之中。

參考文獻:

[1]王利紅,王玉芝.現階段中國高校英語教學改革的現狀及發展策略研究[J].社科縱橫:新理論版,2012(3):301-302.

[2]岑艷琳.淺談整體語言法理論在我國高校英語教學改革中的應用[J].時代教育,2014(21):193-193.

[3]玄千秋.高校外語教學改革中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提高高校外語教學質量[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2):176-176.

猜你喜歡
高校英語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
高校英語語境教學的現狀及對策探究
基于就業導向的高校英語創新教學研究
藝術設計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教學探索研究
服務地鐵工學結合
青年農民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淺析應用型人才培養下的物理教學改革
應用型人才培養背景下模塊化教學研究與實踐
基于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的模塊式實踐教學體系構建
基于人才培養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職院校創客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