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第二語言教學中的文化因素

2017-10-21 00:11王侃
西江文藝 2017年19期
關鍵詞:文化因素第二語言教學

王侃

【摘要】:語言與文化互相依存, 學習語言必須了解該語言所反映的文化,而理解該文化也需要掌握負載該文化的語言。因此第二語言教學所要培養的交際能力, 實際上也就是一種跨文化的交際能力, 而學習者學習目的語的過程, 實質上也就是跨越自已的母文化, 學習另一種文化的過程,所以第二語言教學的課程里需要置入文化因素。第二語言中的文化因素是為語言教學服務的, 文化因素也是需要從共通知識文化逐步推進到對比知識文化,再前進到交際文化。

【關鍵詞】:第二語言;教學;文化因素

1、“ 文化”與第二語言教學中“文化因素”的定位

就文化的概念而言,“文化”以不同學科﹑不同視角所下的定義有數百個,而文化是“人類生活的總體像”, 幾乎為多數人所認定, 其表現在哲學﹑藝術﹑思想﹑ 法律﹑乃至于政治等層面,即是精神文化;相對的由物質產出表現于食衣住行方面者,則為物質文化。所以文化包含的層面相當廣泛, 當然“語言”也包括在內, 所以語言與文化并非相對的并列關系,而是“部分”與“整體”的關系, 語言可說是文化范疇中的一種特殊文化,也由于語言具備交流與傳遞信息的功能, 所以也可說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更是文化的一部分。由此也就證明了文化不等同第二語言教育中的文化,兩者的層次大不同,第二語言教學中的文化是屬于語言的范疇, 是較小范圍內的部分對整體的關系;而語言則是屬文化范疇,是語言的“部分”對文化的“整體”關系,亦即第二語言教學中的“文化”是文化體系中的一個孫因素, 更是第二語言教學體系中的一個子因素。第二語言教學, 在其本質上即是一種強調技能的語言教學, 絕大多數的學習者也均將目的語作為技能來學習。所以第二語言教學中的文化因素主要是學習者理解目的語并在使用目的語與人交流時所必須掌握的知識; 是第二語言教學中與語音﹑語法﹑詞匯同等重要的一種要素。

2、 跨文化交際與第二語言教學的關系

跨文化交際,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之間的交際。由于背景的不同,在實際中難免會出現問題,以至影響到交際的順利進行。這是一門有著文化人類學,傳播學,社會學,心理學,語言學等背景的一門交叉學科。它關注的是因文化差異給交際帶來的影響,其目的是幫助交際參與者不斷增強跨文化意識,自覺的排出文化差異的干擾,做到相互理解和彼此適應,從而保證跨文化交際順利進行。

首先要明確的是跨文化交際要求第二語言教學有兩種規則。這兩種規則指的是語言規則和交際規則。所謂語言規則指的是語音規則,詞匯規則和語法規則。交際規則指得是后天習得的行為方式,也稱為組織人們之間相互交往的規則,人們以為應以這些規則指導人際交往。由此可以看出,交際規則就是指導人們相互交往的行為規則。

在跨文化交際中,人們在使用第二語言時必須注意語言規則,從語音,詞匯,語法等諸方面都要盡量符合第二語言,否則只能是“洋涇浜”式的第二語言。這是最直觀的表現形式,運用正確與否,他人一聽就可做出判斷;另一方面,交際規則的轉化也應當引起足夠的重視。交際規則的正確而又得體的轉化在某種意義上比語言規則的轉化更為重要。這是因為在跨文化交際中,第二語言說得不好,操母語的人還容易原諒,因為他知道,對你來說做到語音詞匯語法完全正確又地道是很不容易的,但是,如果你說的第二語言既正確又流利,卻違背了該語言文化的交際規則,操母語的人就會本能的極為反感,這就產生了文化誤解或文化沖突。語言學習者也會碰到另一嚴重的問題,即他們自己的言語行為有可能為母語文化的人所誤解?!焙D拱堰@一問題稱為“交際干擾”。所謂交際干擾,就是人們在跨文化交際中照搬母語文化的交際規則,結果造成各種各樣的誤解。所以,如果要成功地進行跨文化交際,就必須成功的進行兩種規則的轉化。

3、第二語文教學與文化之連結

現代語言學泰斗索緒爾也曾將語言視為“符號”,以符號的途徑來研究語言。語言符號運用于事物的指稱時, 與“一般符號”可共構成一個可互通信息的有效交流結構。這些交流結構在不同的地域、族群會有不同內涵與表現,即不同語言中文化因素的差異。所以除了母語(或當地的通用語)能力在所屬族群與社會文化的潛移默化中習得以及母語教育中養成之外,學習非母語或非當地域通用語的第二語言, 一般均需透過有計劃且有系統的第二語言教育來完成,方能培養出類同母語并且可表現不同文化內涵的有效溝通與交流能力。

第二語言教育主要經由“第二語言教學”來進行, 而第二語言教學正確的說法應為“第二語文教學”, 為使第二語文教學有效地進行, 提高學習效率, 則需強調教學所使用的“方法”,亦即組合成“第二語文教學方法”。歸納而言, “語文”是“第二語文教學方法”復合概念的核心與本體, 而如上述符號學所闡釋“語文符號必須與一般符號相結合方能共構成為一個可互通信息的有效交流結構”,所以第二語文教學更須擁有架構橫跨雙方社會文化信息的教學方法, 方能為學習者導引出可互通信息的有效交流結構。因此屬于第二語文教學范疇的以漢語為母語的維吾爾語教學, 不僅是跨文化的語文教學, 也必須具備架構橫跨雙方社會文化信息的教學方法。

4地域文化差異對第二語言教學的影響

地域文化指的是由所處地域、自然條件和地理環境不同而形成的差異,表現在不同民族對一種現象或事物采用不同的語言形式來表達。地域文化方面的差異,使不同民族對同一事物的認識也存在差異,在一種語言文化里具有豐富內涵和外延并能引起美好聯想的一些事物,在另一種語言文化里卻平淡無奇,毫無文化意義?;蛘咴诩渍Z言文化中具有褒揚意義的事物,在乙語言文化中卻含有貶斥色彩。比如,在漢文化里牛被視為勤勞、忠誠的象征。人們把那些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的人比喻為老黃牛。古往今來不少仁人義士皆喜以牛自喻。魯迅先生曾有“俯首甘為孺子?!钡拿?。而在維語中往往用牛做喻體來形容某些蠢笨的行為或狀態。

在第二語言教學中,文化因素制約著語言的學習和使用,教師應充分認識到不同文化的差異,適當地融入目的語文化知識,有利于學習者語言交際能力的發展。各民族文化構成了我國多元文化的格局,有很多文化內容是與語法詞匯語用教學結合在一起的。第二語言教師應該成為連接不同文化的橋梁,缺少語言文化因素的教學是達不到語言教學目的的。語言體系蘊含著民族文化特征。語言本身就包含著豐富的文化內容,是體現文化和認識文化的一個信息系統,在教學中融入文化內容,突破就語言教語言的傳統格局,對培養學習者的語言能力、交際能力有很大幫助??傊?,文化因素無處不在地體現于第二語言教學的方方面面。作為第二語言教師應該正確地指導學生認識第二語言的文化特點和結構規律,從而更有效地實施教學。

5結語

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但語言又象一面鏡子反映著一個民族的文化,象一個窗口揭示著一個民族的文化。一種語言基本上植根于說該語言的民族文化、社會生活和習慣,在交際中,不參照這些廣泛的文化因素是難以達到準確無誤的交際目的的。語義是語言和語言外部的某些東西的交叉,這里的“某些東西”就是有關文化的非語言部分。也就是說,每種語言都有獨特的文化因素。當我們了解了文化因素后,其實就會發現交際并不那么困難。通過對第二語言教學中的文化因素的研究,使我深刻感受到了在第二語言教學實踐中,要注意不同民族之間的文化差異。語言本身就是文化,是一種文化現象。我們在對維吾爾、漢族學生的教學中,應該注意不同民族的價值觀念、風俗習慣、宗教信仰、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審美情趣等這些特殊的文化因素,而這些文化因素又往往會體現在語言的詞匯系統、語法系統和語用系統中。如果在第二語言教學中只注重語言本身的學習而忽略了其語言所代表的文化因素以及兩種不同文化對語言的影響,便無法達到第二語言教學的最終目的。在第二語言教學中加之文化因素的研究與教育能夠更好的使學習者掌握第二語言,同時也能夠在交際中更好地表達出學習者所想表達的內容。

參考文獻:

[1]關世杰, 《國際傳播學》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4

[2]賈玉新, 《跨文化交際學》.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23.

[3]孫旭培, 《華夏文化傳播》.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猜你喜歡
文化因素第二語言教學
腦與第二語言學習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Critically assess the use of Contrastive Analysis as an aid to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Improving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Ability of Speaking English by the PPP Model
青春喜?。簹W美電影市場的文化調味劑
當代大學生微博名的調查歸類及社會語言學分析
在遺憾的教學中前行
計算教學要做到“五個重視”
教育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