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高中語文文言虛詞學習方法和解題對策

2017-10-21 00:51劉雨寒
西江文藝 2017年19期
關鍵詞:特點方法對策

劉雨寒

【摘要】:我們在高中階段學習的文言虛詞比實詞數量相對要少,但是,虛詞在文言文中具有很大的作用。因此,我們必須掌握合理的文言虛詞學習方法,才有助于提高對虛詞理解、運用的水平。

【關鍵詞】:語文;文言虛詞;特點;方法;對策

前言:學習文言文虛詞知識是我們高中階段必須經歷的過程,面對高考近幾年對虛詞考察頻率的增加,身為學生的我們有必要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與解題對策。

一、高中語文文言虛詞的特點

在學習高中語文文言文知識的過程中,作為學生的我們只有掌握了文言虛詞的特點,才有助于我們更好的理解、運用文言虛詞。通過和文言實詞比較發現,文言虛詞存在四個明顯特點:首先,使用方法更加靈活,單一的虛詞存在多種使用方法與解釋,甚至是詞類;其次,虛詞運用頻率較高,很多虛詞在一篇文言文中往往會出現數次;然后,語法功能更完善,虛詞具有連接、輔助實詞完成句子結構的功能;最后,具有較大的發展變化,所以虛詞的使用方法與含義具有不確定性。

二、辨別文言虛詞的正確方法

在高中文言文知識學習中,我們應該牢記18個常用文言虛詞的詞意和用法;然后,應該熟練記憶、背誦名篇,強化練習,提高自身對文言虛詞作用、含義等的理解分析能力。

2.1以語境為基礎,分別實詞與虛詞

我們學習的文言虛詞與實詞存在同形特點,其原因是部分虛詞借助了原有的實詞,或者就是經過實詞轉化后產生的。

比如“為”在“霓為衣兮風為馬”中就代表實詞,含義為“當作,作為”;

在“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中就代表虛詞,代表被動。

所以,在判斷文言虛詞時,應聯系語境,合理區分。

2.2同一個文言虛詞,多種詞義,需要明確用法

文言虛詞存在“一詞多義”特征,在學習中,我們必須重視一詞多義中虛詞的含義及用法。

比如“之”在“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就是指示代詞“這”的意思;

在“項王則受璧,置之坐上”則是代詞,代“璧”;

在“君將哀而生之乎?”則表示第一人稱代詞“我”的含義。[1]

2.3比較差異,做好積累

我們應該將虛詞和現代漢語的用法、含義的相同點與不同點拿出來比較,從而明確二者直接的聯系。

比如,“與”在“與贏而不助五國也”屬于動詞,含義是“結交”的意識;

但是,在現代漢語里則屬于連詞,是“和”的意思。

因此,在文言虛詞學習中要明確古漢語與現代漢語的區別,避免混淆視聽。

2.4重視辨別“特殊虛詞”

單雙音節詞、兼詞、虛詞連用都屬于特殊虛詞。所謂兼詞,是指某單音節詞兼并兩個詞的含義與作用,比如常見的有何、爾、諸等。

虛詞連用的含義是“想要強化語氣的需要而連續應用的大于2個以上的虛詞”,常見的有焉耳已、寡人之于國也等,對語氣進行了強調與肯定。

另外,現代漢語習慣使用雙音節詞,而古漢語反之,所以古漢語中的可以、雖然等均需要從兩個單音節詞的視角去分析。

三、高中語文文言虛詞的解題對策分析

3.1以語法功能研究用法,通過用法分析詞義

如“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

在“其”的含義判斷中,我們應基于語法知識對該詞的用法進行辨別,繼而確定問題切入點。此句里的主語為“余”、謂語為“悔”,由此推斷“其”可能為賓語;我們常見的賓語主要為“代詞與名詞”。因此,本句中的“其”肯定是代詞,意思是代指“余”,也就是“我”。

3.2通過更換位置的方式觀察語句含義變化,從而對比分別虛詞詞義

比如,在分析“后秦擊趙者再,二敗而三勝”時。

在分析“而”字詞義的時候,我們可以將“二敗”與“三敗”的位置調換一下,通過再次翻譯,發現原句含義沒有太大變化;由此可以推斷“而”在句中屬于并列連詞。因此,我們就確定了虛詞的含義與用處。

3.3根據語境推斷詞義

虛詞的用法與含義頗多,在辨別虛詞含義時,我們必須聯系上下文營造的語境,才能做出準確的判斷。

比如,“而長子邁將赴饒之德興尉,送之至湖口”一句里兩個“之”:前“之”用在“饒”(州)與“德興”(縣)之間,州與縣是從屬關系,故應是“的”意思;后“之”用在動詞“送”后作賓語,屬代詞無疑。[2]

3.4利用句位分析,辨別虛詞作用

文言句中虛詞所處的位置影響著虛詞發揮的作用。因此,我們可以根據虛詞位置,辨別其作用與含義。

比如,“也”字,若是在句子尾端,其含義為“陳述、感嘆等語氣用詞”;

若在句子中間,則具有舒緩語氣的作用;

若在句首,則代表語氣副詞,比如“其李廣將軍之謂乎”,因為“其”不能作主語;在句中,動詞后一般是代詞,如“秦王恐其(代荊柯)破璧”,在名(代)詞后一般是語氣副詞,如“爾其(語氣副詞,一定)無忘乃父之志。[3]

3.5記住固定格式,活學知識辨別詞義

通過大于等于兩個以上詞匯組成的詞組叫固定結構,屬于文言文里的固定句式,其含義已經確定,無法隨意更改組合順序或虛詞。

比如“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里面的“所以”,若拆開分析,含義為“……的原因”,與語句矛盾;所以,要當做固定格式翻譯,含義為“用來……的”,則與語句相符。

我們在虛詞中必須掌握的固定格式很多,比如“何……為”、“無以”等。因此,在日常學習中應該積累相關固定格式的詞組、牢記其含義,才有助于我們更好的解析文言文習題、提高翻譯及解題準確性。

結語:在文言虛詞學習中,我們應該做好虛詞知識的積累,然后在配合正確的學習方法、學會運用正確的解題對策,必然能夠提高我們對虛詞的理解運用水平與文言文習題解答能力。

參考文獻:

[1]小議文言虛詞連文[J].蔡進祥.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33):221

[2]近五年高考語文文言虛詞考查分析[J].劉傳菠.語文知識.2015(03):87-91

[3]文言虛詞的階梯式教學法——以初中《語文》(人教版)“以”為例[J].王雅莉,黃立靜.教育教學論壇.2014(39):72-73

猜你喜歡
特點方法對策
提高中小學音樂欣賞教學質量對策探討
“深度偽造”中個人隱私的保護:風險與對策
走,找對策去!
我國貨幣錯配的現狀及對策
微信輔助對外漢語口語教學研究
從語用學角度看英語口語交際活動的特點
用對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賺錢方法
捕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