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外貿易分析及未來發展研究

2017-10-21 12:31邱美云
報刊薈萃(下) 2017年10期
關鍵詞:對外貿易對策研究

摘 要: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速度越來越快,在國際經濟貿易和區際經濟貿易迅速發展的背景下,如何促進國家間和地區間貿易已引起普遍共識。云南省作為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與其他省份相比還比較落后,云南的貿易發展水平更是低于我國總體水平,周邊國家貿易水平也普遍比日本、韓國、新加坡要低。要改變這種現狀,改變云南的貿易結構,就必須結合云南特有的地理優勢以及經濟發展水平,從政策入手徹底改變云南對外貿易的結構,提高云南的對外貿易水平。其次云南的對外貿易有久遠的歷史。早在公元前四世紀,四川、云南就和緬甸、印度發生了貿易關系,漢、晉以來,由川、滇通往緬、印的這條古老的商道,成為我國南方的一條“絲綢之路”。

關鍵詞:對外貿易;貿易現狀;對策研究

一、云南對外貿易的現狀分析

近幾年來,我國與東盟國家的經貿關系發展迅速。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立,不僅鞏固和加強了中國與東盟的友好合作關系,也將進一步帶動各自的經濟發展,擴大雙方貿易以及合作規模,提高整體競爭力。其貿易呈現如下特點:

(1)增長快。與新加坡貿易突飛猛進,全年貿易額創下4.8億美元的新高,與上年相比增加2.5倍,成為2012年云南省與東盟貿易的最大閃光點,主要因素是云南加工貿易的迅猛飆升;與緬甸的貿易仍居首位,實現貿易額6.9億美元,占云南與東盟貿易總額近30%,較上年增長9.5%;與越南貿易居次之,貿易額達5.1億美元,同比增長57.6%,增幅顯著;與印尼貿易增勢穩定,實現貿易額2.2億美元,同比增幅9.6%;2012年,云南與泰國貿易額雖達1.3億美元,但與同期相比,出現了11.5%的下降幅度。

(2)品種多。云南出口的產品品種繁多,包括農業產品、金屬制品、礦物產品和其它的制造業商品。出口的產品中,機械、電子裝置、蔬菜制品、有色金屬、紡織品、服裝和鞋類占到了貿易的很大部分。2012年,云南對東盟主要出口商品中,有色金屬依然占據較高比重,出口額達3.3億美元,較上年增長1.3倍。受國際市場的影響,各有色金屬品種價格均有大幅提升,出口效益不斷增強。

(3)多元化。民企對東盟貿易居首,國企次之,外資發展迅速。2012年,與東盟貿易各經濟類型中,民營企業以11億美元的對東盟貿易額高居榜首,與上年相比,增幅達35.8%。居其次的國有企業增勢突出,實現貿易額10.2億美元,增速高達44%。外商投資企業也實現了30.8%的較快增長,貿易額達4808萬美元。個體經營貿易實現貿易額541萬美元,同比增長62.5%。

(4)貿易結構發生變化。近幾年,與東盟的貿易結構呈現了一種周期性的變化,制造業產品變得日趨重要,初級產品的比例逐漸減弱。同時,與東盟國家比,在生產技術上有一定的優勢:農業生產上的稻谷優良品種研發和農田水利建設方面的技術、機械制造等傳統重工業的生產水平。以上都是拓展東盟國家商品市場與開展產業合作的基礎,貿易的自由化進程有利于發揮這些優勢。

二、改變云南當前對外貿易的發展對策

(一)構建質量效益導向型的貿易促進體系

進一步完善云南對外貿易促進政策,加強政府政策在對外貿易發展中的導向性功能。政府要完善對出口的政策性金融支持制度,完善出口退稅制度,加大對中小企業的資金支持力度,還要加大對云南地區的支持力度,可以考慮對弱勢產業的中央財政補償機制。加快外匯體制的改革,為企業創造寬松的外匯運作制度;建設電子通商口岸,完善進出口檢驗檢疫制度,為云南對外貿易創造便捷的運行環境。還要加強對外貿易相關信息服務,建立關于市場信息、政策法規信息、經濟環境信息的外貿公共信息網絡,為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提供信息支持。

(二)完善外貿運行監測體系和約束機制

完善云南進出口監控預警體系,加強對外貿運行的監測。強化進出口損害預警制度,有效地運用反傾銷、反補貼等手段積極應對云南產業安全遇到的進口風險。健全有關進出貿易、貿易促進、貿易救濟等相關法律法規;完善關稅配額和進出口許可商品的管理。完善環境、安全、質量的技術標準,加快在農業、高科技業、服務業等領域建立技術性貿易措施。要建立云南邊境貿易健康發展的約束機制,對低價競銷、無序出口等不正當違規行為進行約束,以維護公平有序的外貿環境。還要加大對商標權、著作權等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嚴懲侵權行為,保護品牌和技術創新。

三、健全和發展進出口中介組織

大力促進云南進出口行業協會建設,逐漸在各行業建立行業協會,增強其在行業中的公信力。發揮行業協會的行業協調功能,協調企業的進出口行為,強化行業協會在反傾銷、反壟斷、貿易壁壘等貿易糾紛中的對外協調和交涉的功能。鼓勵建立市場化運作的、獨立的、專業化的進出口中介服務組織,像外貿法律、會計等中介咨詢機構,代理報關、國際認證、爭端解決等中介服務機構??傊?,要促進進出口中介機構的發展,使之能更好地為云南對外貿易發展服務。

四、健全外貿人才保障機制

云南省外貿人才的培養和管理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也是一項勢在必行的重要任務。對外貿易的競爭關鍵是外貿人才的競爭,要在對外貿易中取得更大突破,占據更大的市場,就應加強對外貿人才的吸引。政策杠桿和人才個體選擇偏好的共同作用將影響著一個地區人才的流入與流出。目前,針對外貿人才的留用機制不完善,對優秀人才的激勵僅僅只是微觀層面的企業內部激勵,外貿人才在宏觀層面得不到更高層次的激勵和滿足,導致大批優秀的外貿人才流向政策更好的沿海地區,政策杠桿效應尤為明顯。因此,根據對外貿易發展戰略,制定相應的人才吸引和留用措施,使其上升到政策的層面,從制度上加強對人才的吸引,從另外一個層面發起人才搶奪戰是云南省外貿人才開發的另一重點。

參考文獻:

[1]林文勛,馬琦.近代云南省際貿易研究.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11(4):104-110.

[2]唐婭嬌.新時期國際貿易專業人才的供需矛盾與對策分析.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4):81-82.

[3]張妍.淺析我國目前國際貿易專業人才之現狀與培養.經濟管理者,2012(6):90.

[4]杜青,郭映澤,陳瑞生.近年來云南省對外貿易時空格局及變化.經濟管理者,2012(5):134.

作者簡介:

邱美云(1996—),女,漢族,湖南衡陽人,邵陽學院本科在讀,專業方向:國際經濟與貿易。

猜你喜歡
對外貿易對策研究
山東對外貿易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分析
人口紅利漸失對我國外貿的影響及對策
當前經濟背景下人民幣加入SDR對我國對外貿易的影響
我國對外貿易促進經濟發展的研究
切入學生生活構筑地理生活化課堂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