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施人才強企戰略?加快改進鐵路大學生職工培養模式

2017-10-28 10:18韓迪
企業文化·中旬刊 2017年10期
關鍵詞:職工教育模式

韓迪

摘要:實施人才強企戰略,就要統籌大學生職工人才資源,努力創造有利于人才生存發展、充分發揮聰明才智的機制和環境,暢通管理、專業技術和操作技能人員崗位交流、培養通道,構建有利于大學生職工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培養模式。

關鍵詞:職工教育;大學生職工培養;模式

為加快“人才強路”戰略的實施,力爭在較短時間內培養造就一支能夠滿足鐵路建設和發展需要的高素質的經營管理、專業技術和技能人才隊伍,就需要進一步改進大學生職工的培養模式。

一、加快改進鐵路大學生職工培養模式動機

多年來,各單位都非常重視對大學生職工的培養,路局人事管理部門也經常組織大學生管理經驗交流。隨著人才隊伍建設及“人才興路”戰略的加快與推進,如何加快對大學生的培養,使他們盡快成為鐵路各崗位適應的人才,已被越來越多的單位所重視。目前,很多單位對大學生的培養模式一般是見習(觀摩學習)一年,期滿定職后即從事管理工作崗位的傳統模式。這種模式培養形式單一,培養內容局限于單位見習生產崗位、一般管理崗位等,培養缺乏目的性,使用多為論資排輩。就大學生培養管理層面而言,傳統的培養模式也存在著“蜻蜓點水”等諸多弊端,沒有真正發揮培養的導向和激勵作用。比如,因傳統的見習制度,缺乏靈活性的管理制度,論資排輩的使用制度等,嚴重地阻礙著大學生成長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用人單位大都是按固定的模式培養,大學生職工也只能“循規蹈矩”的成長。

二、加快改進鐵路大學生職工培養具體實施

(一)適應性原則

人才培養是以主動性、合作性、開放性、創造性為基本特征。大學生職工有辯證思維能力強,接受新事物快,而不喜歡墨守成規、一成不變的特點。在培養上必須與大學生職工的特點及人才隊伍建設的目標相適應,這是創新大學生培養模式的首要原則。培養內容既要有業務知識,更要有能力培養;培養的目標既要有經營管理人才、技術人才,更要有技能人才。業務知識一般可以通過崗位見習、觀摩等方式來獲得,為能力培養打基礎;能力培養通過在生產崗位、技術崗位等頂崗作業、掛職鍛煉等方式來提高。熱衷于動手實做的要往技能型人才方向培養;技術性人才要多在技術性強的生產崗位和技術管理崗位上培養。

(二)多樣性原則

所謂多樣性指的是培養形式多樣化。培養可以采用見習、以師帶徒、掛職鍛煉、“壓擔子”等多種形式培養。在具體培養過程中要根據培養目標和個人特點采用一種適應的形式,或幾種培養形式相結合。如剛參加工作的大學生可采用“見習期”的形式,要求大學生盡快全面了解單位的生產工作情況,熟悉人員、環境等;需要重點掌握某項生產作業情況、提高業務能力的人員可采用掛職生產崗位的方式來鍛煉培養,這樣有利于促進大學生融入到工作中去,盡快掌握生產作業技術等。

(三)反饋性原則

有目的的培養是在單位的指導下,大學生通過自身能動的學習工作活動,主動獲取知識,形成能力,發展能力,不斷循環完善自我的一個過程。培養反饋作為培養過程中的一個環節,它既是一個培養階段的結束,也貫穿于終身培養的各個環節。反饋不僅僅是為了評定培養的成績、效果,更應注意培養過程中的信息反饋,這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過程。用人單位要認真地對有關信息進行分析,發現培養過程中的問題,及時修正有關目標、方式、方法,反饋給大學生,以便他們及時糾正自己的偏差,實現單位的培養目標;大學生也應及時反饋自己在學習、工作中的是否使用、感受等信息,以便單位修訂培養目標。這是雙向的反饋、溝通過程。

三、加快改進鐵路大學生職工培養具體模式

(一)側重“操作技能”培訓

業務知識培養著重于對大學生理論與實際結合后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本技能的培養。培養的形式可根據培養目標、崗位的特點,有選擇的使用見習、以師帶徒、業務考試等形式。見習就是大學生對單位主要生產崗位進行學習、觀摩,通過實踐增強理性認識。一般大學生的見習期為一年,見習期滿后,通過以師帶徒等方式進行頂崗學習,在這個環節中,同樣是學習,由于參與了動手實踐,負有一定責任,也是大學生參加工作興趣較濃的時期,學習效果明顯較好;經考核,頂崗作業后,他們的待遇也和其他職工一樣,工作積極性較高,這是大學生豐富、強化生產業務知識的最佳階段。

(二)側重“工作能力”培訓

能力培養著重培養大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應用能力等。動手能力的培養重點是培養大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如進行生產指揮,辦理貨物承運、到達作業,調車作業計劃編制工作等,要將“紙上談兵”式的知識培養為“真刀真槍”式的實干能力。應用能力的培養主要是培養大學生應用所掌握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主要采用單獨頂崗作業、掛職鍛煉、從事管理工作等形式來鍛煉、培養。

四、規范完善改進鐵路大學生職工培養機制,激發用人活力

(一)拓展“引才”渠道

堅持抓好主專業畢業生接收工作,健全大學生早期培養、繼續鍛煉制度。積極探索非運輸業急需人才的社會引進,拓寬人才引進渠道。

(二)優化“用才”機制

積極推行崗位管理,破除制度壁壘,暢通管理、專業技術、操作技能三支隊伍互通渠道,切實做到“庸者下、能者上”,形成良好的用人導向。

(三)營造“留才”環境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大向臟累苦險領域和艱苦地區傾斜力度,緩解艱苦地區留人難的問題。在用人上注重艱苦地區工作經歷,營造重能力、重長遠的用人導向。提高骨干人才崗位待遇,激發全員學技練功熱情。

大學生職工培養模式的優劣直接關系到單位人才隊伍建設目標的成敗,培養模式是否與人才隊伍建設要求相適應直接影響人才隊伍建設的實施。因此,我們將重點在大學生職工隊伍信息化建設、平臺搭建、管理考核、配套制度、作用發揮等方面再下功夫,積極探索加強大學生職工隊伍建設的新途徑,全力把這項事關創建“內實外美、平安和諧西鐵建設發展”的基礎性工作抓實抓好。

(作者單位:西安鐵路局西安西鐵物流有限責任公司)endprint

猜你喜歡
職工教育模式
以培訓效果評估促動員工績效管理的創新性探究
高端飯店業產學研模式研究
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研究述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