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針刺聯合中藥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的臨床觀察

2017-11-02 03:20海軍機關門診部北京100841
中國民間療法 2017年9期
關鍵詞:椎動脈體征頸椎病

劉 虹(海軍機關門診部,北京 100841)

針刺聯合中藥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的臨床觀察

劉 虹
(海軍機關門診部,北京 100841)

針刺;頸椎??;針藥結合;臨床療效

椎動脈型頸椎病(CSA)是臨床上常見的頸椎病類型,主要臨床表現是眩暈、頭痛、惡心和猝倒等。在椎動脈影像學檢查前常難以確診[1]。該病的高發人群是中老年人,但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本病呈現年輕化的趨勢,給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諸多不便[2]。筆者通過比較針刺配合中藥治療CSA與單獨使用中藥治療的療效,評價針刺治療CSA的臨床療效,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一般資料

選取海軍機關門診部2016年3月—2016年11月收治的86例CSA患者,按照就診的時間進行排號,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3例。觀察組男25例,女18例;年齡31~66歲,平均(43.23±5.02)歲;病程最短3個月,最長7年,平均(4.12±1.32)年。對照組男23例,女20例;年齡30~68歲,平均(41.35±4.78)歲;病程最短4個月,最長6年,平均(4.12±1.32)年。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①年齡17~68歲。②符合1993第二屆全國頸椎病專題座談會紀要CSA的診斷標準[3]。③觀察前1周內停止其他治療方法。④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妊娠期、哺乳期女性。②頸椎部位存在感染、骨折、腫瘤及脫位者。③因心血管、眼、耳、喉、鼻等引起眩暈、頭疼等癥狀者,心、肝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礙者。④針刺穴位及其相鄰皮膚有外傷或皮損者。⑤無法完成全部療程者。⑥合并精神疾病、占位性病變、顱內感染者。⑦血小板減少癥、有出血傾向、凝血機制障礙者。⑧癲癇顱腦外傷、腦血管意外及精神疾病病史者。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中藥治療。中藥外敷:乳香、沒藥各15 g,桑枝30 g,2 d敷1次。桂枝加葛根湯口服,組成:桂枝6 g,芍藥6 g,生姜9 g,炙甘草6 g,大棗3枚,葛根12 g。每日1劑,4周為1個療程。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配合針刺治療?;颊呷∽?,將針全部消毒?;颊哳i部完全放松后,取風池、曲池、天柱、百會、落枕穴、第2至第7頸椎夾脊穴等穴位行針。行針過程中,醫生根據患者的身體條件、臨床表現等,對其留針時間進行適當增減。每日1次,每次30 min,5 min行針1次,保證患者的依從性,1周為1個療程。每個療程結束后,評估患者的實際情況,確定下1個療程選擇最佳的行針穴位、留針時間。

治療結果

1.觀察指標:①體征積分:根據患者眩暈、頭痛、耳鳴等臨床癥狀以及頸部壓痛、僵硬等狀況進行評分。無癥狀計0分,輕度計1分,中度計2分,重度計3分。②顱部血流學變化:顱多普勒(TCD)觀察改變情況。③療效標準: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4]。治愈:癥狀完全消失,能夠恢復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隨訪半年以內沒有復發。好轉:癥狀減輕,但沒有完全消失。無效:治療前后的癥狀沒有改變。治療總有效率:(治愈例數+好轉例數)/總例數×100%。

3.結果

(1)體征積分比較:兩組在治療后體征積分優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治療前、后積分差值也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體征積分比較分)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2)顱部血流學變化比較:兩組治療后的左椎動脈Vs、Vd和右椎動脈Vs、Vd都顯著高于治療前(P<0.05);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顱部血流學變化比較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3)療效比較:觀察組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療效比較[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討論

近年來,由于生活節奏的加快和工作壓力的增加,CSA的發病率逐年增加,占所有頸椎病患者的20%[5]。西醫認為椎動脈型頸椎病是由于局部組織水腫、充血滲出或無菌性炎癥等對椎動脈相鄰交感神經產生刺激作用,引起椎動脈出現痙攣,進而導致腦部供血量減少及髓海不充,最終導致椎動脈型頸椎病。椎動脈型頸椎病屬于中醫學“眩暈”“頭痛”范疇,主要由長期坐姿不正確、外傷、風寒侵襲等外因和經脈阻滯、肝腎功能低下、氣血瘀滯、身體虛弱等內因引起。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和康復治療等[6],治療原理是通過改變腦部供血量改善頭暈、惡心、頭痛、眩暈等癥狀。針刺作為中醫的一種傳統治療方法,主要通過針刺不同穴位,改善和治愈疾病。

本觀察結果顯示,中藥配合針刺治療CAS可以顯著提高CSA的治療有效率、患者體征積分。根據中醫理論,選擇合適的穴位針刺,可以驅散風寒,平衡陰陽,舒通筋絡,疏通血液,促進血液循環[7-8]。夾脊穴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周圍組織的營養供應;曲池屬于十三鬼穴之一,是肺與大腸的合穴,可以有效減輕患者的疼痛[9-10];風池、百會可以提升陽氣,緩解動脈痙攣,提高血流速度,增加動脈單位面積的血流量,改善患者腦部的血液供應,進而有效減輕患者的眩暈程度、減少眩暈發作次數和眩暈持續時間[11]。

綜上所述,中藥配合針刺治療能夠顯著提高CAS的治療效果,同時能改善患者體征評分和椎動脈的血流狀態,值得在臨床推廣。

[1]何勇,徐涵斌,宋南昌.針灸療法對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癥狀體征總積分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2015,53(2):138-140.

[2]徐蔚華,馬燕紅,趙華昆,等.頸椎牽引聯合電刺激小腦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的觀察[J].頸腰痛雜志,2013,34(2):144-147.

[3]孫宇,陳琪.第二屆全國頸椎病專題座談會紀要[J].中華外科雜志, 1993,31(2):472.

[4]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2.

[5]何明月,裘紹源.針灸、推拿療法對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癥狀體征總積分的影響分析[J].遼寧中醫雜志,2014,41(7):1501-1502.

[6]呂東,關春林,焦瑛.針刺結合推拿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1,6(32):109-111.

[7]陸永軍.針灸聯合推拿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的臨床療效[J]. 中國當代醫藥,2012,19(23):158-159.

[8]周利,李漩,鄒燃.頸夾脊穴位注射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及對血液流變學的影響[J].中國康復,2010,25(1):35-36.

[9]劉俊宏.針灸療法對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癥狀體征總積分的影響分析[J].CJCM中醫臨床研究,2015,7(31):34-35.

[10]陳虹,韓全水,林小蘭,等.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經顱多普勒超聲檢測結果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09,4(10):41-42.

[11]張紅巖.針灸聯合局部理療對椎動脈型頸椎病的臨床治療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2,7(12):253-254.

2016-12-09)

猜你喜歡
椎動脈體征頸椎病
對上頸椎后路手術并發椎動脈損傷防治策略的探討
中醫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的臨床探究
腦循環與低頻電刺激聯合治療頸椎病導致腦供血不足的效果觀察
游泳 趕走頸椎病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彩色多普勒評價椎動脈走行異常的臨床價值
超聲診斷右側椎動脈罕見變異1例
以高熱為主訴無明顯甲狀腺腫大的亞急性甲狀腺炎的臨床分析
骨關節炎的臨床特征及其治療進展
鈦項圈治頸椎病有科學依據嗎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