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微信公眾號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探究

2017-11-15 12:10韓慕佳
電腦知識與技術 2017年28期
關鍵詞:微信公眾號新媒體翻轉課堂

韓慕佳

摘要:隨著社會不斷發展,信息技術成為時代標志。各種新技術、新理念影響紛紛著教育領域,利用新媒體進行移動學習即為其中之一。同時翻轉課堂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越來越多得被實踐到課堂教學中。該文著眼于探索基于新媒體微信公眾號環境下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通過微信公眾號的開發與研究,結合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具體案例分析,總結出適合中職計算機教學的新教學模式。

關鍵詞:新媒體;微信公眾號;翻轉課堂;影視后期;premiere

中圖分類號:TP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7)28-0187-02

1 傳統的《premiere視頻編輯》課程中存在的問題

《premiere視頻編輯》課程是計算機應用專業的一門專業課程。課程內容主要是讓學生了解影視后期編輯制作的大致流程,熟悉非線性編輯系統的硬件與premiere軟件平臺。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能夠熟練利用premiere進行視頻的后期剪輯處理的能力。該門課程是集操作性、藝術性、創新性于一體的綜合性課程。該課程現有的教學模式多為由教師在多媒體機房講授理論知識并進行操作演示,學生進行練習。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發現,premiere課程教學存在以下不足:

1) 教學模式過于刻板,學生實踐時間少,內容簡單。課程基本采用案例式教學模式,教師從案例分析到知識點演示操作占據課堂將近一半的時間,學生上機實踐僅僅是重復教師演示的操作步驟,或者按照書本參數進行練習,學習效果大打折扣。由于基礎知識點演示操作練習基本占整節課的百分之八十,進而導致擴展訓練及進階綜合訓練無法得到充分的時間保障。

2) 學生學習自主性差。課堂教學中著重教師演示及學生模仿制作,且采用案例主要為書本教材中呈現的案例,導致學生在學習時機械化,學生缺乏自主探究的自覺性,同時也缺乏遇到問題的思考和與教師的深度交流。

3) 課堂教學過程中“師生“,“生生”互動性差。教師講授知識點或者簡單提問,學生被動接受或簡單回答;教師忙于灌輸知識點,學生忙于完成實訓作業,教師與學生互動僅限于提問與回答,或在學生操作遇到實際問題時求助于老師進而直接得到答案,嚴重缺乏師生間的正面深度交流。學生與學生之間缺乏團隊協作任務的訓練,協作能力得不到提高。教與學都流于內容本質而非全面提高學生能力。

2 基于新媒體微信公眾號的翻轉課堂的優勢

2.1 翻轉課堂

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是指重新調整課堂內外的時間,將學習的決定權從教師轉移給學生的一種教學模式。相較傳統的教學模式,翻轉課堂需要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在教師制作的教學材料的輔助下,自主完成基本知識點的學習并完成自測。在基本知識點掌握的基礎上,在課堂有限的時間內,教師與學生即能更專注得解決更深層次的問題,

教師所擔任的角色由講授者變為引導者、輔助者;學生則有原來的被動接受者變為主動解決問題的核心角色,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課堂外,作為課堂內容的延續,學生還能利用各種信息手段完成多元評價,參與各種問題討論,進而再次提升所學內容高度。

2.2 微信公眾平臺

微信公眾平臺是騰訊公司近年來推出的新功能。在智能手機廣泛普及的前提下,微信幾乎成為了中職生的必備社交軟件。他能夠支持文字、音頻、視頻等多種文件格式的上傳和推送。教師可將教學內容上傳至平臺,學生通過手機等終端,使用學生wifi,便可利用課余等碎片時間隨時進行教學內容的自主學習。教師還可對微信公眾號平臺進行二次開發,制作包括問題討論區,教學任務發放,作業收集,作品展示評價等功能區域。整個平臺功能將貫穿學生的課前,課堂中,課后,隨時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幫助。因此,微信公眾平臺也為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實施提供了后備保障。

3 基于微信公眾號的《premiere視頻編輯》翻轉課堂教學設計探究

3.1 微信公眾號的搭建架構及功能概述

利用微信公眾平臺的自定義菜單接口,二次開發了微信教學平臺的功能模塊,主要包括下部分:

1) 首頁:影視課堂首頁包含通知公告、課程、作業、優秀作品展、我的信息等導航區,如1所示。

2) 課程:課程中主要是本課程的教學資源,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和學習基礎自定步調進行自主學習。課程的教學資源是按照章節進行分類,每章節的學習資源包括為學生自主學習制定目標的自主學習任務書、微課視頻資源、ppt教案、課外擴展知識等。如圖2所示。

3) 作業:作業中包括三部分,分別是翻轉課堂課前自主學習的自測題,課堂作業以及課外拓展作業部分。如圖3所示。

4) 討論區:該部分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可以隨時交流的互動平臺,包括課前自學時和課堂制作案例時,師生間,生生件都可以就某一問題或者感興趣話題展開交流和討論。

3.2 《premiere視頻編輯》翻轉課堂模式

在明確了翻轉課堂的普適教學模式以及微信公眾號在教學領域的優勢的情況下,結合《premiere視頻編輯》課程實行翻轉課堂的可行性與必要性,筆者通過教學實踐總結了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翻轉課堂的一般模式,如下圖所示:

基于以上教學模式,以《premiere視頻制作》第六章字幕為例,教學活動設計如下:

教學策略:

本課是基于微信公眾號和校園數字化學習平臺展開教學,課前,由教師錄制3段字幕制作的微課視頻,并上傳至公眾號平臺。借助公眾號平臺,進行翻轉課堂的教學實踐。并選取了微課導學、項目教學、任務驅動、及講授討論等教學策略,學生則通過課前自學,課堂自主探究和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學習。

課前,學生登錄校微信平臺,領取學習任務書,明確本課的學習主題和學習目標。并登陸微課教學板塊,完成自主學習。最后,根據微課視頻教學,借助書本,完成小練習。完畢后,提交至平臺,教師給出完成度評價。

課堂教學過程包括:,創設學習氛圍;分組制作,體驗工作流程;展示教學,解答重點難點;經驗拓展,制作感恩父母視頻短片,提升個人能力,四大環節。

情境導入環節,要求團隊以競標形式制作一份畢業晚會的新聞報道,從而模擬工作狀態。

分組制作環節,教師展示樣例,提出問題供學生探討。學生回答完畢后,進行小組分工。全組討論整體構思,每個組員完成一塊字幕的制作。制作完畢后上傳至平臺作品展示板塊。全部完成后,小組成員下載微信平臺上的電子競標書,完成投標了過程。在制作過程中,可查看微信平臺的學習資料和微課視頻來作為參考。遇到問題時,小組討論,再或發布問題到微信平臺討論板塊。投標過程完成后,學生展示講解。展示過作品后,講解員對某一塊字幕及制作步驟做詳細的講解演示。演示完畢后,學生上平臺填寫評分書,通過對投標書填寫、講演清晰度、作品完成度三方面進行分別打分,得分最高者為中標的團隊,并在微信平臺推送。

課堂拓展部分,學生去平臺領取任務:為自己的父母家人制作一個感恩的視頻短片并配以字幕。要求獨立完成。制作完成后,學生將作品上傳至微信平臺,教師將優秀作品進行推送,師生家長都可觀看。

本課借助微信公眾號平臺輔助教學,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采用翻轉課堂模式,學生主體地位得到充分體現;公眾號課程上的微課導學,學生能夠自主掌握學習進度;師生角色的互換,能夠引發學生更全面更廣泛的學習思考;采用了多種評價方式,激勵學生更好地完成作品。

參考文獻:

[1] 賀玉婷. 思維地圖在開放式課堂中的應用[J].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 2013(32).

[2] 金陵. “翻轉課堂”翻轉了什么?[J]. 中國信息技術教育, 2012(9).

[3] 金陵. 翻轉課堂中國話的實踐與理論創新[J].中國教育信息化, 2014(14).endprint

猜你喜歡
微信公眾號新媒體翻轉課堂
微信公眾號在高?!癙hotoshop圖像處理”課程中的應用
新媒體背景下黨報的轉型探析
對農廣播節目的媒體融合之路
翻轉課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