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藏青蓮院古鈔本《論語集解》的補空問題
——兼論古文獻雙行小注的書寫問題

2017-12-01 03:01錢汝平
關鍵詞:鈔本雙行語氣

錢汝平

(紹興文理學院 越文化研究院,浙江 紹興312000)

日藏青蓮院古鈔本《論語集解》的補空問題
——兼論古文獻雙行小注的書寫問題

錢汝平

(紹興文理學院 越文化研究院,浙江 紹興312000)

日藏青蓮院古鈔本《論語集解》的雙行注語末尾出現了大量的于文義無關的虛字“也”“之”等。有些情況是疑似虛字補空現象,而有些情況又不能用虛字補空來解釋。經過細致精密地梳理,發現該古鈔本不存在虛字補空情況,它其實只是忠實地反映其所依據的底本的文字原貌而已。文章還根據古文獻虛字經常被增刪的客觀事實,分析了古代一些誤讀產生的原因。

虛字;補空;雙行小注;論語集解

我國古籍中特別是寫本文獻中常有用虛字補空的情況*當然刻本文獻中也有補空者,但刻本相對比寫本規范,因此刻本中此種情況罕見。另外,補空也不止限于補虛字者,也有補實字者,但也少見。詳曾良《古籍傳抄的書寫特點補說》一文,見《俗字及古籍文字通例研究》附錄一,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6年,頁336。。所謂補空,是指抄寫者為了照顧抄寫的整齊、對稱、美觀而在有空白的地方填補文字的一種抄寫現象。由于虛字不影響文義,因此補空大多用虛字。所用虛字以“也”字為多。另外,“之”“者”“耳”“矣”也常見?,F舉一例,以作說明。敦煌文獻斯78《失名類書》“兄弟”類:

友于爾雅云善兄弟為友論語曰友于兄弟也

以上一條另一寫本伯2524“友于”條則作:“《爾雅》曰:善兄弟為友?!墩撜Z》云:友于兄弟?!笨梢娝?8“友于”條注末的“也”字是以虛字補空的。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呢?這是古人為了追求卷面的整齊對稱美觀所引起的,背后有古人的審美心理在起作用。這種補空現象可謂歷史悠久,淵源有自。隋代顏之推已注意到了這個現象,并作了評述?!额伿霞矣枴C》云:

“也”是語已及助句之辭,文籍備有之矣。河北經傳,悉略此字,其間字有不可得無者,至如“伯也執殳”,“于旅也語”,“回也屢空”,“風,風也,教也”,及《詩傳》云:“不戢,戢也;不儺,儺也?!薄安欢?,多也?!比缢怪?,儻削此文,頗成廢闕?!对姟费裕骸扒嗲嘧玉??!薄秱鳌吩唬骸扒囫?,青領也,學子之服?!卑矗汗耪?,斜領下連于衿,故謂領為衿。孫炎、郭璞注《爾雅》,曹大家注《列女傳》,并云:“衿,交領也?!编捪隆对姟繁?,既無“也”字,群儒因謬說云:“青衿、青領,是衣兩處之名,皆以青為飾?!庇冕尅扒嗲唷倍?,其失大矣!又有俗學,聞經傳中時須“也”字,輒以意加之,每不得所,益成可笑[1]。

顏氏指出了當時抄寫文籍者任意增刪虛字,導致必不可省的虛字被刪,進而出現郢書燕說的情況。雖然他注意到了“俗學”常有在經傳中臆加“也”字的情況,但似乎尚未認識到這是一種與補空有關的抄寫現象。較早對這個現象作出合理解釋的是清末學者楊守敬。楊氏出使日本多年,對日本的古抄古刻比較熟悉,因此能在豐富的感性經驗基礎上對此有所揭示:

日本古鈔本經書注中每多“之”“也”等字,阮校謂是彼國人所加,森立之謂是隋唐之遺。余通觀其古鈔本,唐本最多虛字,至北宋始多刪削而未盡,至南宋乃剪截八九,遂各本為一律,頗與立之之說相應?!嗪笠娾n本至多,乃知古鈔者因注文雙行難于均齊字數,故往往于對行字懸空數字者,增添虛字以足之。故所增之字總在注末,而各鈔不同。其在注中者,則原本皆如是,故各鈔皆同。至于經文,則毫無增損。其有異同,故是隋唐之遺。阮說、森說各據一邊,為其發凡于此[2]。

楊氏的論斷無疑是十分精辟的,可謂發千年之覆。雖然他的概括尚不夠全面,如說補空均用虛字者,實則也有用實字者。又如說補空總在注末,實則也有在注中者。但總體上他解答了一個千年以來懸而未決的問題,其學術功績是應充分肯定的。這個論斷已為敦煌出土的大量寫本文獻所證實。

最近,筆者在研讀日藏青蓮院本《論語集解》[3]的過程中,發現該古鈔本存在著大量的疑似虛字補空現象,為我們提供了考察我國古代寫本文獻補空現象的豐富材料,作為個案來考察,也是頗富意義的。對該古鈔本豐富的疑似補空現象,林嵩先生曾作過考察,但尚不夠詳細,總覺余蘊未宣[4]。今試作詳細考察,以求教于林嵩先生及并世之博雅君子。

(一)似可確定為補空者

1.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馬融曰武伯懿子之子仲孫彘也武謚也言孝子不妄為非唯疾病然后使父母憂耳也[3]24

按:據阮元《重刊宋本論語注疏附??庇洝?嘉慶二十二年江西南昌府學刊本,下簡稱阮校)無“耳也”二字。但正如楊守敬所指出,唐鈔本最多虛字,至北宋始多刪削而未盡,至南宋乃剪截八九,因此宋本也未能真實反映古鈔的虛字運用情況。確定是否補空,還需通過上下語義文氣來考察。從上下文氣來看,此條注語雖不能肯定“耳”字是否為補空,但“也”字可確定為補空者。

2. 子曰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何有者言不難之也[3]60

按:阮校無“之也”二字,可確定“之”字為補空。

3. 子曰赤也束帶立于朝可使與賓客言也馬融曰赤弟子公西華也有容儀可使為行人之也[3]71

按:阮校無“之也”二字,可確定“之”字為補空。

4. 子曰棖也欲焉得剛孔安國曰欲多情欲之也[3]74

按:阮校無“之也”二字,可確定“之”字為補空。

5. 子曰賜也非爾所及也孔安國曰言不能止人使不加非義于己之也[3]74

按:阮校無“之也”二字,可確定“之”字為補空。

6.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聞之曰再思斯可矣鄭玄曰季文子魯大夫季孫行父也文謚也文子忠而有賢行其舉事寡過不必及三思之也[3]80

按:阮校無“之也”二字,可確定“之”字為補空。

7. 子曰志于道志慕也道不可體故志之而已矣也[3]107

按:阮校無“矣也”二字。從上下語氣來看,“矣”字不一定是補空,但“也”字可確定為補空。

8. 子曰有諸周生烈曰言有此禱請于鬼神之事乎也[3]123

按:阮校無“乎也”二字,可確定“乎”字為補空。

9. 且予與其死于臣之手也無寧死于二三子之手乎馬融曰無寧寧也二三子門人也就使我有臣而死其手我寧死于弟子之手乎也[3]151

按:阮校無“也”字,可確定“也”字為補空。

10. 子貢曰有美玉于斯韞櫝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馬融曰韞藏也櫝匱也藏諸匱中沽賣也得善賈寧賣之耶也[3]151

按:阮?!耙病弊鳌靶啊?,“耶”“邪”通??纱_定“也”字為補空。

11. 足躩如也苞氏曰槃辟貌之也[3]163

按:阮校無“之也”二字,可確定“之也”二字為補空。

按:阮校無“乎也”二字,可確定“也”字為補空。

13. 闕黨童子將命矣馬融曰闕黨之童子將命者傳賓主之語出入之也[3]270

按:阮校無“之也”二字,可確定“之”字為補空。

14.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孔安國曰困謂有所不通之也[3]303

按:阮校無“之也”二字,可確定“之”字為補空。

15. 所謂立之斯立導之斯行綏之斯來動之斯和其生也榮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孔安國曰綏安之言孔子為政其立教則莫不立導之則莫不興行也安之則遠者來至動之則莫不和穆也故能生則見榮顯死則見哀痛矣也[3]359

按:阮校無“矣也”二字,可確定“也”字為補空。

(二)似為補空而實際并未起補空作用者

1. 曾是以為孝乎馬融曰孔子喻子夏曰服勞先食汝謂此為孝乎未足為孝也承順父母顏色乃為孝耳也□[3]25

按:阮校無“耳”字,有“也”字。但從上下語氣看來,“耳”字應有,“也”字是補空。但此條注語上行18字,下行17字,并不對稱,抄手若想補空,完全可以在注末再補一虛字,因此此處的“也”字實際并未起到補空作用。

2. 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馬融曰為力為力役之事也亦有上中下設三科焉故曰不同科之也□[3]46

按:阮校無“之也”二字。從上下語氣來看,“之”字是補空。但此條注語上行14字,下行13字,并不對稱,因此“之”字實際并未起到補空作用。

3. 不能以禮讓為國乎如禮何苞氏曰如禮何者言不能用禮也者矣焉□□[3]60

按:阮校無“也者矣焉”四字。從上下語氣來看,“者矣焉”三字是補空。但此注上9字,下7字,并不對稱,因此“者矣焉”三字實際并未起到補空作用。

4. 閔子騫曰善為我辭焉孔安國曰不欲為季氏宰語使者曰善為我作辭說令不復召我之也□[3]91

按:阮校無“之也”二字。從上下語氣來看,“之”字是補空。但此注上14字,下13字,并不對稱,因此“之”字實際并未起到補空作用。

5.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孔安國曰更為子貢說仁者之行也方道也但能近取譬于己皆恕己所不欲而勿施于人之也□[3]104

按:阮校無“之也”二字。從上下語氣來看,“之”字是補空。但此注上19字,下18字,并不對稱,因此“之”字實際并未起到補空作用。

6. 子食于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子于是日也哭則不歌喪者哀戚飽食于其側是無惻隱之心之也□[4]108

按:阮校無“之也”二字。從上下語氣來看,“之”字是補空。但此注上9字,下8字,并不對稱,因此“之”字實際并未起到補空作用。

7. 子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學自外入至熟乃可長久如不及猶恐失之耳也□[3]135

按:阮校無“耳也”二字。從上下語氣來看,“也”字是補空。但此注上10字,下9字,并不對稱,因此“也”字實際并未起到補空作用。

8. 見之雖少者必作過之必趨苞氏曰作起也趨疾行也此夫子哀有喪尊在位恤不成人之也□[3]148

按:阮校無“之也”二字。從上下語氣來看,“之”字是補空。但此注上13字,下12字,并不對稱,因此“之”字實際并未起到補空作用。

9. 狐狢之厚以居鄭玄曰在家以接賓客之也□[3]167

按:阮本無“之也”二字。從上下語氣來看,“之”字是補空。但此注上6字,下5字,并不對稱,因此“之”字實際并未起到補空作用。

10. 車中不內顧苞氏曰車中不內顧者前視不過衡扼傍視不過輢轂之也□[3]176

按:阮本無“之也”二字。從上下語氣來看,“之”字是補空。但此注上6字,下5字,并不對稱,因此“之”字實際并未起到補空作用。

11. 群而不黨孔安國曰黨助也君子雖眾不相私助義之與比之也□[3]282

按:阮本無“之也”二字。從上下語氣來看,“之”字是補空。但此注上11字,下10字,并不對稱,因此“之”字實際并未起到補空作用。

12. 譬諸小人其猶穿窬之盜也與孔安國曰為人如此猶小人之有盜心穿穿壁窬窬墻之也□[3]320

按:阮本無“之也”二字。從上下語氣來看,“之”字是補空。但此注上12字,下11字,并不對稱,因此“之”字實際并未起到補空作用。

另外,尚有疑似注中補空者,如:

13. 宰我問曰仁者雖告之曰井有仁者焉其從之也孔安國曰宰我以為仁者必濟人于患難故問有仁人墮井將自投下而出之乎否乎欲極觀仁人愛樂之所至也[3]100

按:阮?!昂醴窈酢弊鳌安缓酢?。從上下語氣來看,此注至少多了一“否”字,疑此“否”字為補空,而且起到了實際補空作用。

以上所列只限于明顯的例子,至于阮本注末無而此本有的虛字,而從上下語氣中無法確定為補空者則沒有列入,然而這些例子已經足供我們分析了。從上揭例子及其與阮校的對勘中,我們不難發現這個日藏青蓮院古鈔本《論語集解》的抄手根本沒有刻意對抄本的注語進行過補空,其注中及注尾出現的種種疑似虛字補空情況,實在是我們的一種錯覺。應該說,這個古鈔本《論語集解》的注中及注尾出現的疑似補空虛字,應是該古鈔本所依據的底本原來就有,并不是該古鈔本的抄手臨時所加。也就是說,該古鈔本只是忠實地保存了其所依據的底本的文字原貌,并沒有大的改動。上述第一類情況很容易會使我們得出該古鈔本存在虛字補空的結論,因為注末確實多出了無關文義的虛字,而且注語左右雙行字數對稱,完全符合古文獻學對補空的定義。實則不然,上揭第二類情況無情地擊碎了我們的想象,因為第二類情況既然是補空,而且注末也的確多出了無關文義的虛字,但它又為什么不多補一兩個虛字,使雙行注語做到對稱呢?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該古鈔本的抄手根本就沒有對該抄本進行過補空,他所做的只是忠實記錄自己所依據的底本的文字原貌而已。至于第一類雙行注語恰好對稱的情況,是由于這些注語的字數剛好是偶數,而抄手抄寫時又恰好準確地計算了每行該抄的字數而已。至于第二類雙行注語不對稱的情況,是由于這些注語字數多為奇數,無法做到對稱,除非抄手在注末再補一虛字,而事實上抄手卻沒補,這正好說明了抄手沒有刻意對抄本進行過補空。當然,第二類中的第3例是個例外,此條注語共16字,本是偶數,完全可以做到雙行對稱,但抄手卻抄成右行9字、左行7字的不對稱情況,這實際上是由于抄手抄寫時沒有準確計算好每行字數所導致的。

事實上這個本子的注語由于抄手未能準確計算字數而導致左右雙行不對稱的情況是屢見不鮮的。如:

1. 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孔安國言可行則行可止則止唯我與顏淵同耳□□[3]109

2.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心和然其所見各異故曰不同小人所嗜好者同然各爭其利故曰不和□□[3]238

3. 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苞氏曰言輔相人者當持危扶顛若不能何用相為□□[3]29

4. 子路行以告夫子憮然為其不達己意而便非己□□[3]336

上揭4例注語字數均為偶數,本可做到雙行對稱,但由于抄手未能準確統計字數,因而導致注末出現兩空格。甚至出現右行末尾空格的情況,如“君子哉若人魯無君子者斯焉取斯”條注語[3]67:

魯無君子賤安□得此行而學行之

據與阮本對勘,此注其實脫了一“子”字,應作“魯無君子子賤安得此行而學行之”。蓋“君子”的“子”字下本有一重文符號,抄手因不察而漏抄,仍按底本的分行字數抄寫,從而導致這種特殊情況發生。上述例子都為我們論定該本子不存在補空情況提供了旁證。

青蓮院古鈔本《論語集解》抄成于日本室町時代中期,約相當于我國明代早期,歷史悠久,只下宋本一等,是彌足珍貴的古代文獻。它為我們考察古代文獻的書寫方式,特別是虛字補空情況提供了大量信息。上文已指出,該古鈔本不存在補空情況,它注末出現的虛字只是忠實地記錄了其所依據的底本的文字原貌,因此可以說其所依據的底本也不存在刻意補空情況。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這些注末虛字出現的年代就應該很早,至少在我國元代之前。其出現之時,應該是被當作補空來使用的?!墩撜Z》流傳到日本的年代很早,高田宗平先生認為,在傳入日本的多種漢籍中,《論語》書名最早見于正倉院文書,天平二年(730)七月四日的《寫書雜用帳》、天平年中(729—749)的《讀誦考試歷名》分別可見《論語》之名。而以《論語》習字的情況則出現得更早,觀音寺遺跡出土的七世紀第II四半期(625—650)的木簡上就已出現。而且一般認為傳入日本的《論語》并不是單獨成書的經文,而是伴隨注釋一起傳入的[5]。因此這個古鈔本注末存在的虛字何時作為補空出現,是我國學者所加還是日本學者所加,已難確切考證。但正如森立之、楊守敬所指出,這些注末虛字的來源很古,應該是個事實,它或許是我國“隋唐之遺”亦未可知。

再回頭看上引顏之推《顏氏家訓·書證》中提到的“青青子衿”的毛傳“青衿,青領也,學子之服”被誤讀成“青衿、青領,是衣兩處之名,皆以青為飾”的案例。其實這是由于抄手在抄寫時追求雙行小注的對稱所致。此條毛傳共9字,若要抄成雙行對稱,只有兩種可能:一是將注中無關文義之“也”字刪去,造成左右行各4字的對稱局面;二是在注末補空一“也”字,形成左右行各5字的格局,而抄手選擇了前一種。而俗儒不達此例,遂作一句讀,因而鬧出了郢書燕說的笑話。這種不達古人書寫體例而鬧出笑話的學者,不止限于“俗儒”,甚至還不乏著名者。宋洪邁《容齋隨筆》卷五《圣人污》云:

《孟子》曰:“宰我、子貢、有若智足以知圣人。污,不至阿其所好。趙岐注云:“三人之智足以識圣人。污,下也。言三人雖小污不平,亦不至于其所好。阿私,所愛而空譽之?!痹斊湮囊?,“足以識圣人”是一句?!拔?,下也”,自是一節。蓋以“下”字訓“污”也,其義明甚。而老蘇先生乃作一句讀,故作《三子知圣人污論》,謂:“三子之智,不足以及圣人高深幽絕之境,徒得其下焉耳?!贝苏f竊謂不然,夫謂“夫子賢于堯、舜,自生民以來未有”,可謂大矣,猶以為污下,何哉?程伊川云:“有若等自能知夫子之道,假使污下,必不為阿好而言?!逼湔f正與趙氏合。大抵漢人釋經子,或省去語助,如鄭氏箋《毛詩》“奄觀铚艾”云:“奄,久。觀,多也?!鄙w以久訓奄,以多訓觀。近者黃啟宗有《補禮部韻略》,于“淹”字下添“奄”字,注云:“久觀也?!币嗍钦`以《箋》中五字為一句[6]。

蘇洵為什么會作出如此郢書燕說的《三子知圣人污論》呢?就是因為其所讀的《孟子》此條趙岐注中的一個虛字“也”字被刪掉了,從而導致了蘇洵誤將“三人之智足以識圣人污下”作一句讀。這條趙岐注共35字,無法形成左右雙行對稱的局面,只能刪去注中一“也”字,或在注末補空一“也”字才能解決這個問題,而抄手選擇了前者,從而給蘇洵理解注義造成了干擾。這個情況與顏之推所舉的案例致誤原因如出一轍。而黃啟宗致誤的原因剛好與蘇洵相反,《毛詩》“奄觀铚艾”鄭箋云:“奄,久。觀,多也?!?清代陳澧總結毛傳的體例云:“毛傳連以一字訓一字者,唯于最后一訓用‘也’字。其上雖累至數十字,皆不用‘也’字,此傳例也……段懋堂為《毛詩故訓傳定本》,于‘淑善逑匹也’‘寤覺寐寢也’‘善’字‘覺’字下皆增‘也’字,則段氏亦未知傳例矣?!币奫清]《東塾讀書記》卷六,清光緒十四年南菁書院刻本。其實鄭箋體例亦如此。當然陳、段之說,孰是孰非,尚難論定。此箋共5字,無法形成左右雙行對稱的格局。為使對稱,只能在“久”字下補一“也”字,以便形成左右雙行各3字的對稱局面,可惜抄手誤補“也”字在“觀”字下,從而造成了黃啟宗的誤讀。當然洪邁認為黃啟宗之所以致誤是將“奄久觀多也”五字作一句讀的緣故,這是與筆者說法不一致的地方,孰是孰非,敬請專家教正。

[1]顏之推.書證第十七[M]//顏氏家訓:卷下.四部叢刊影明本.

[2]楊守敬.唐元宗開元注孝經一卷[M]//日本訪書志:卷二.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3:20.

[3]青蓮院本《論語集解》[M]//高橋智.影印日本《論語》古鈔本三種.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

[4]林嵩.日本《論語集解》古鈔本若干問題——以“青蓮院本”為例[M]//劉玉才.從鈔本到刻本:中日《論語》文獻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

[5]高田宗平.日本古代《論語義疏》受容史初探[M]//劉玉才.從鈔本到刻本:中日《論語》文獻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175.

[6]洪邁.圣人污[M]//容齋隨筆:卷五.沈陽:遼寧古籍出版社,1996:56.

(責任編輯林東明)

NotesonAncientManuscriptsTheInterpretationoftheAnalectsHousedinJapaneseAcademyofQinglian——Comment on the Writing of Double Row of Small Notes in Ancient Literature

Qian Ruping

(Institute of Yue culture,Shaoxing University, Shaoxing, Zhejiang 312000)

There appeared a great number of irrelevant function words like “ye” and “zhi” at the end of the double row of small-character notes in the ancient manuscripts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Analects housed in the Japanese Academy of Qinglian. Some of them are thought of as filling the emptiness of the space while the others cannot be explained as such. By virtue of careful reading and combing, the function words in the ancient manuscripts were found not to be used to fill the empty space, for it is only a faithful reflection of the original copy of text. According to the fact that the function words in ancient manuscripts were often added or deleted,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s of misreadings in ancient times.

function word; blank-filling; double row note;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10.16169/j.issn.1008-293x.s.2017.06.006

B222.2;G256

A

1008-293X(2017)06-0045-08

2017-05-07

錢汝平(1975- ),男,浙江嵊州人,紹興文理學院越文化研究院副研究員。

猜你喜歡
鈔本雙行語氣
壟畦類型對設施番茄生長及產量的影響
明寧獻王朱權《神隱書》版本與內容述評——兼述華南農業大學藏明初鈔本價值
明知故問,加強語氣
新編《小老鼠上燈臺》
“花部”與“雅部”的融合——富連成藏《群英會》鈔本淺議
語氣不對
論明義所見《紅樓夢》鈔本的文本史意義——以題紅絕句的兩處“缺失”為入口
注意說話的語氣
二十世紀美術鉤沉·周鐵衡
種蒜達人:畝產輕松超過2000千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