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浮力”教學的難點分析與突破

2017-12-05 04:33王錦志
學子·上半月 2017年20期
關鍵詞:彈簧秤鐵塊燒杯

王錦志

“浮力”是蘇科版八年級物理教材第十章的內容,也是初中物理的重要知識。學生對浮力人趣而又覺得難學,原因是具有抽象性,無論是“浮力的形成原因”、“下沉的物體是否受到浮力的作用”等問題的認識都需要學生具有抽象思維能力。知識的綜合性強,涉及力的合成、密度、液體壓強等知識。教師有必要針對“浮力”內容的特點,采取有效的策略突破重難點,提高學生解決浮力問題的能力。

一、阿基米德教學難點的突破策略

阿其米德原理告訴我們,浸入靜止流體中的物體受到一個浮力,其大小等于該物體所排開的流體重量。在初中蘇教版物理教學中,用彈簧秤測出物體重力,再在水中測出重力,兩者相減即得到浮力。用溢水杯、水桶測出排出水的重力,發現二者相等,驗證了阿基米德定律。在教學中,學生對ρ物、ρ液、V排液、V排、G排液等物理量的含義理解不清,教師宜采用直觀的教學手段,引領學生觀察、分析數值,自己“發現”阿基米德定律。在探究浮力、液體密度、排出液體體積之間的關系時,先完成實驗一:拿出兩杯水,一杯是清水,一杯是濃鹽水,把同一雞蛋放入清水中沉底,放入鹽水中漂浮在液面上。此時學生會產生思考,為什么雞蛋在清水中下沉,在鹽水中漂???從而獲得結論: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與所浸入液體的密度有關,與自身的質量無關。再完成實驗二:將圓柱體逐步放入水中,測力計示數逐漸變小,由此說明浮力變大了,那么浮力與哪個因素有關?學生會認為與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或與液體的接觸面積有關,為幫學生解開疑惑,教者用空牙膏皮做實驗,鼓起來能浮在水面上,捏扁了在水中下沉,說明浮力的大小與物體的接觸面積無關,與排開水的體積有關。

教者按照教材的思路,讓學生稱量石塊的重量G1,完全浸入水中的重量G2,并計算出浮力的大小G1-G2,同時觀察溢水杯中溢出一定量的水,啟發學生思考,這兩種現象之間有一定的聯系嗎?稱量出溢水杯溢出水的重量G3,驗證了猜想,即物體受到的浮力跟它排出的液重的數值相等。

二、突破浮沉條件的教學策略

學生不科學的前經驗,諸如“物體能浮在水面上是因為它小、輕”,“將物體做成空心狀才能浮在水面上”這些負遷移影響了學生的認知,對浮沉教學產生了嚴重的干擾。教師以趣味的活動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自制的浮沉子,用力擠瓶,發現小瓶子下沉,松開手發現小瓶子又重新上浮,再用多媒體呈現潛水艇就是浮沉子的應用,它是如何實現浮與沉呢?很多學生認為“小的,輕的物體會上浮”“重會下沉”,學生有了自己的“前經驗”,會對浮沉有自己的判斷。教師利用實驗讓學生體驗偽證,用彈簧測力計測出一根小鐵釘和一個大木塊的重量(木塊重),放入水中觀察浮沉情況,有效地糾正了學生的“前經驗”。教師為學生準備空的小藥瓶、小的果凍袋、抽氣機、裝了水的透明水瓶,將兩瓶子浸沒在水中,松手后兩個瓶子會漂上來,提出問題:“如何讓兩個瓶子沉下去?”學生在小藥瓶中裝入石子,結果瓶子沉下去了,學生在觀察、分析中能輕松回答問題:“增加物體的重力?!苯又?,用抽氣機抽出果凍袋中的空氣,果凍袋會下沉,學生會得出“當物體重力不變時,減小浮力,物體下沉”的結論。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實驗,找到了物體浮沉的判定條件,從而對浮沉產生了全面的認知。

三、重視典型題型,培養思維方法

傳統教學中,教師用題海戰術提高學生浮力問題的解決能力,但往往收效甚微。教師要引導學生從“多變”的形式中探求“不變”的本質,利用“不變”的本質去解決“多變”的問題,提高學生知識遷移的能力,掌握應用物理的規律,也讓學生從題海中解脫出來。

1.以變式教學解剖難點。浮力題與重力、力和運動、力的合成、力的平衡等諸多知識點有聯系,教師要在基礎題上拓展,設計出一組變式習題:如將鐵塊放入盛有水的燒杯中,排開水的重力是2N,該鐵塊所受的浮力是多少?變式一:排開水的質量為200g,求鐵塊所受的浮力?變式二:排開水的體積是150cm3,求鐵塊所受的浮力?變式三:將體積為200cm3的鐵塊完全浸沒在盛有水的燒杯中,求鐵塊所受的浮力?變式四:有一鐵塊,在空氣中稱重15.8N,將它浸沒在盛水燒杯中,求鐵塊所受的浮力?變式五:有一鐵塊,在空氣中稱重15.8N,用彈簧秤拉著它,將它浸沒在盛水燒杯中,求彈簧秤此時的示數?變式六:有一鐵塊,在空氣中稱重15.8N,用彈簧秤拉著它,使它一半浸在盛水燒杯中,求彈簧秤此時的示數?此變式以F浮=G排液為基本考查點,涉及多個公式,后一題是前一題的提升,使學生的解題能力得以穩步提升。

2.總結解題方式,拓展學生思維。教師除傳授知識外,還要教會學生適當的解題方法,拓展學生思維,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計算浮力的方法很多,學生可運用阿基米德原理計算,也可以用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物體浮沉條件進行判斷,教師用恰當的知識進行解答。

總之,在初中物理浮力教學中,教師要分析學情,確定浮力教學重難點,分析學生學習困難的原因,引領學生觀察、實驗、分析,選擇恰當的教法突破教學難點,幫助學生建立知識體系,提高應用浮力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endprint

猜你喜歡
彈簧秤鐵塊燒杯
特別的“冰袋”
鐵 匠
鐵 匠
用彈簧秤探究一對相互作用力大小實驗的思考與改進
“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實驗的方法、技巧、探究與提高
快速溶解物體
有趣的化學小實驗
緊扣“不變量”靈活解決問題
這樣“改進”好不好
促進物理思維訓練的好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