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隆推進全域旅游發展的理性思考

2017-12-10 05:50張小平
重慶行政 2017年5期
關鍵詞:武隆全域旅游

□ 張小平

武隆推進全域旅游發展的理性思考

□ 張小平

重慶武隆旅游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名不見經傳的小景點到世界自然遺產大品牌,從局部開發到全域發展,并于2017年被國家旅游局確定為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地區之一,武隆旅游的發展又遇到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遇。。

一、武隆發展全域旅游的理論支撐

2016年,李金早在《全域旅游大有可為》中,詮釋了全域旅游的概念認為,“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區域內,以旅游業為優勢產業,通過對區域內經濟社會資源尤其是旅游資源、相關產業、生態環境、公共服務、體制機制、政策法規、文明素質等進行全方位、系統化的優化提升,實現區域資源有機整合、產業融合發展、社會共建共享,以旅游業帶動和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一種新的區域協調發展理念和模式?!痹谶@一概念基礎上,筆者結合武隆實際,對全域旅游發展的理論支撐作了梳理。

(一)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催生全域旅游的發展

中央提出,經濟社會發展應堅持瞄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堅持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穩定經濟增長,要更加注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武隆發展全域旅游,一是旅游發展20多年需要為廣大游客提供更加符合游客需求的旅游產品,讓游客從觀光旅游轉向休閑旅游,旅游產品的結構性調整優化更加符合游客需求;二是武隆正處在脫貧攻堅關鍵時期,扶貧攻堅的主戰場在廣大鄉村,全域旅游有利于老百姓生活水平和質量普遍提高、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提高、生態環境質量改善;三是武隆通過發展全域旅游,能夠更加有效促進農旅、文旅、商旅、工旅等產業的深度融合發展,盡快實現三產的結構性調整和提質增效。

(二)旅游目的地系統理論促使全域旅游的發展

武隆正在創建國際旅游知名勝地,需要為游客提供具有國際標準的基礎設施、旅游產品、食宿、購物、體驗等旅游需求的綜合體。這就要求武隆在旅游提檔升級過程中,不僅要注重點上開發,還要注重面上打造,更要注重質的提升,讓游客進入武隆后賞心悅目,在武隆體驗不一樣的感受。這就不僅僅是景區景點按國際化標準打造,更要求在全域內的建設更加美麗。

(三)旅游可持續發展理論倒逼全域旅游的發展

一個地方旅游的可持續性與旅游競爭力是相互依存統一體,也是旅游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參數。武隆旅游發展20多年,旅游開發初具規模,游客量在全市也居首位,成為了武隆的支柱性產業。雖然在重慶范圍內小有名氣,但是放眼全國,與周邊的張家界、九寨溝等同類旅游產品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不僅如此,渝東南地區的黔江、酉陽、秀山、彭水等地區的旅游也奮起直追。從競爭意義上看,為了讓武隆的旅游可持續發展,必須改變發展方式,倒逼武隆加快全域旅游的發展。

二、武隆發展全域旅游要規避的認識誤區

(一)要正確認識全域旅游中的“全”

全域旅游中“全”不是簡單意義上的“全”,而是一種旅游發展方式的轉變。一些官員和旅游從業人員認為全域旅游就是“全要素”“全市場”“全產業”“全時間”“全人員”“全過程”“全地域”,這種理解有他的合理性,但是不太符合我國全域旅游提出的背景,也不太符合全域旅游實踐的要求。國家旅游局局長李金早指出,根據我國旅游業發展的現實,必須從現在的景點旅游模式轉變為全域旅游模式。也就是說,旅游業發展再也不能僅僅盯在一些具體的景區景點上,而要把旅游的視野擴大到一個地區的全域。因此,“全”不是指全部,“域”不只是空間,“全域”不是“全能”,全域旅游并不是有些人理解的全面開花,更不是“村村點火、戶戶冒煙”的模式,而是一種在旅游發展過程中,在新時代面臨諸多旅游問題的時候,是一種全新的發展理念。在武隆全境內,雖然有260多處景點,但是要從改變旅游發展理念,讓游客有滿足感,讓老百姓能脫貧致富的角度考慮,從武隆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去謀劃。

(二)要正確認識全域旅游中的“域”

也就是正確理解空間域、產業域、要素域和管理域的完備。一是從空間域來說,全域旅游是要改變以景區為主要架構的旅游空間經濟系統,構建起以景區、度假區、休閑區、旅游購物區、旅游露營地、旅游功能小鎮、旅游風景道等不同旅游功能區為架構的旅游目的地空間系統,推動武隆旅游從景區為重心向旅游目的地為核心轉型。二是從產業域來說,全域旅游是要改變以單一旅游形態為主導的產業結構,構建起以旅游為平臺的復合型產業結構,推動武隆旅游產業域由“小旅游”向“大旅游”轉型。從要素域來說,全域旅游是要改變以旅游資源單一要素為核心的旅游開發模式,構建起旅游與資本、旅游與技術、旅游與居民生活、旅游與城鎮化發展、旅游與城市功能完善的旅游開發模式,推動武隆旅游要素域由旅游資源開發向旅游環境建設轉型。從管理域來說,全域旅游是要改變以部門為核心的行業管理體系,構建起以旅游領域為核心的社會治理體系,推動武隆旅游的行業管理向社會管理轉變。

(三)要充分認識全域旅游開發中的“度”

武隆在全域旅游開發過程中,一定要規避盲目開發、過度開發的問題。仙女山度假區在前期開發中,就存在房地產開發過多的現象,導致度假區的資源承載能力受影響。部分游客感覺仙女山度假區的環境受到了破壞,舒適度受到一定的影響。

三、武隆發展全域旅游的路徑選擇

(一)全域旅游規劃要重“質”

全域旅游開發規劃是重中之重,要注重規劃的品質。要全區一盤棋,把旅游與各項產業合理融合,注意高標準,高規格、高品質,規劃防止簡單模仿,拒絕搞千城一面、千村一面、千景一面。過去在鄉村旅游發展過程中,存在粗暴克隆,房子像豆腐干,有土味但無品位,有鄉村但找不到鄉愁。

要全域、全業、全景規劃。要對全區26個鄉鎮,2901平方公里,按照“一心一帶四區一網”的全域旅游空間布局和“山水結合、文旅融合、全域旅游、全民興旅、國際品牌”旅游發展戰略。以旅游總體規劃為綱領,推進各類規劃之間的協作,將旅游規劃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推進整體布局,實現旅游規劃與城市發展、產業發展、土地利用、生態保護等規劃無縫銜接,將旅游規劃與城市規劃、土地規劃、交通規劃、農業規劃、文化規劃等實現多規合一。

(二)要素產業建設中要重“精”

構建“產業圍繞旅游轉、產品圍繞旅游造、結構圍繞旅游調、功能圍繞旅游配、民生圍繞旅游興”的全域旅游發展格局,實現旅游業與其他行業產業的深度融合,推動武隆旅游產業向深度和廣度空間拓展。

一是實施“美景武隆”。實施旅游景區精品倍增戰略,整體推動旅游景區從傳統觀光型向復合功能、集聚發展轉變。整合提升天生三橋-龍水峽地縫-芙蓉江/芙蓉洞世界遺產景區、仙女山國家旅游度假區等一批集聚型旅游區并強化其輻射帶動能力。建設發展一批上規模、高品位的旅游休閑度假區,培育一批旅游產業綜合體,創建一批旅游度假區、生態旅游示范區、扶貧旅游示范區、鄉村旅游示范區,創新開發一批低碳型、智慧型景區,形成區域布局合理、產品結構優化的旅游景區景點體系。二是打造“暢游武隆”。打造“暢安舒美”的旅游交通網絡,加強外部交通的銜接、內部交通建設和交通配套設施,打破旅游公路單一性的交通功能,加強旅游交通集散中心與公共交通服務體系建設;大力發展與“互聯網+”結合的車船租賃業;逐步建設布局合理的自駕車營地體系;積極發展低空飛行、游船等體驗式交通服務業;完善風景旅游廊道建設,帶動沿線旅游經濟。三是重塑“味道武隆”。包裝打造一批武隆美食系列品牌,羊角豆腐干,芙蓉江野魚,土坎苕粉等;大力發展一批旅游美食名街、名店,如仙境天街,夜宴仙女山等;大力支持地方傳統美食、特色小吃,如碗碗羊肉、豆花飯等;積極鼓勵研發養生美食、有機美食等;積極引進國際化餐飲,滿足國際游客需求。四是建設“樂居武隆”。新引進一批國際知名酒店連鎖集團和休閑度假型酒店品牌;積極發展主題酒店、精品酒店、鄉村酒店、分時度假公寓、民宿等個性化旅游接待設施;規范經濟型酒店、農家樂、家庭旅館等中低端住宿業的布局和發展;推動武隆住宿業旅游電商化。五是構建“好耍武隆”優先發展游樂體驗、民俗體驗、夜間休閑和節慶活動等休閑娛樂業態;合理規劃休閑娛樂設施布局,注重與旅游餐飲、住宿、購物、景區等的融合;重點完善仙女山度假區的休閑娛樂配套。

(三)旅游與產業融合要“深”

一是農旅融合。依托規?;默F代特色農業產業園區基礎,通過舉辦節慶活動、植入具有本地特色的民間宗教信仰文化與旅游有機融合,成為特色的山鄉文化生活旅游園區;依托雙河鎮田園養生度假區等豐富的高山生態農業資源,整合區域內旅游資源,大力發展田園養生養老旅游,豐富鄉村旅游業態,促進當地旅游更好地發展;依托自然原生態的田園風光和特色農業產業,植入酒莊、農莊、茶莊、精品酒店、主題餐廳等休閑度假設施和產品,推動芙蓉湖運動休閑度假區、紅山湖、夢沖塘等項目農業休閑基地的建設;通過對豬腰棗、高山生態蔬菜、“萬銀黃臘李”、高山湖泊生態魚等武隆特色農產品的文化品牌塑造和銷售,積極申請農產品地理標志商標注冊,大力開發土特產品、旅游紀念品、特色食品,創建鄉村旅游特色產品品牌,增加農業產業附加值。二是文旅融合。深入挖掘、整理和弘揚富有武隆特色的歷史文化、山文化、水文化、民俗民族文化、烏江文化和森林旅游文化資源,重點突出“生態綠色文化、烏江文化、仙女文化、白馬文化、龍文化”五大特色,打造一批重大原創文化產業項目,加快建設集文化創意、休閑娛樂、創業孵化于一體的文化創意園和集聚效應明顯、孵化功能突出的文化產業基地,打造一批文化旅游精品力作,著力提高武隆旅游的文化內涵和文化品位。具體要挖掘武陵山區少數民族文化(如田家寨仡佬族、冉家溝苗族村寨、天池壩苗族村寨等)、烏江流域文化(如烏江號子、鴨平吹打、后坪山歌)、豐富古遺址(如大石箐、寺院坪、鳳凰寨等民間宗教文化遺址及和平中學、雙河紅二軍司令部等紅色文化遺址)以及民俗等文化資源,把文化資源轉變為特色旅游活動,包括民俗歌舞、美食手藝、手工藝制作、歷史遺址觀光等;整合文化資源,舉辦“世界喀斯特文化節”、“烏江藝術文化節”等特色文旅活動豐富游客體驗;依托景區加強與影視制作單位合作,推進國際化影視拍攝基地建設;依托文化產業平臺搭建及文化設施完善,推動特色文化產業有序集聚,打造集聚效應明顯,孵化功能突出的文化產業基地、文化創意園區;布局文化旅游商品生產項目,提高旅游商品的創意設計水平,生產具有市場活力、形式新穎、時尚潮流、獨具武隆特色的文化創意商品。三是商旅融合。搶抓與保稅港區合作的機會,建設國際免稅商店;對羊角古鎮、中嘴特色老街等古鎮古街以及羊角老醋、羊角豆干等老字號進行保護培育,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商業氛圍,同時融入文化元素;對仙女鎮特色商街、武隆城區老街、武隆新城文化街區等進行文化包裝,升級景區和商業的聯動,打破傳統聯動思路,嚴禁強制消費,通過多種類型的消費指引來形成良好互動,為游客帶來良好購物體驗;加強豬腰棗等特色旅游產品和武隆生態魚、喀斯特風情小吃等特色餐飲的培育,深度挖掘當地仡佬族、苗族等民族民俗民風,吸引外來消費者。四是工旅融合。重點培育鴨江老咸菜、羊角豆干、羊角醋、土坎苕粉、武隆牛肉、茶葉加工、中藥材加工等行業做大做強,著力打造農副產業深加工基地。以武隆工業園區的特色工業為基礎,發展工業旅游,讓游客親臨工業制造現場,感受“武隆制造”的魅力;與游客生活密切的工業場所,如以醋廠、酒廠為基礎發展的芙蓉湖運動休閑度假區等,可讓游客在參觀特色工業作坊的同時參與到制作體驗中;對于工業遺產(如鹽井峽鹽井遺址、鏵廠遺址等),在保護的基礎上進行改造,發展工業旅游產業。五是體旅融合。重點建設一批山地戶外體育旅游休閑基地、水上運動基地、汽車露營基地和國家級體育訓練示范基地,重點舉辦仙女山國際山地戶外運動挑戰賽等若干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體育特色賽事。大力推進山地越野、山地高爾夫、山地自行車、山地滑翔、戶外露營、攀巖、漂流等山地戶外體育運動旅游產品,帶動設備租售、后勤保障、金融保險等相關產業發展。爭取試辦國際通行的旅游體育娛樂項目,開展競猜型體育彩票和即開彩票。六是服旅融合。推進旅游業與現代服務業融合。圍繞旅游轉型升級,推動旅游產業與房地產業、互聯網電子商務、養老養生產業、教育培訓產業、康體服務業、商務會展業、金融服務業等領域融合。七是信旅融合。促進旅游業與信息產業融合,結合“互聯網+旅游”模式,按照“智慧管理、智慧營銷、智慧服務、智慧體驗”的總體架構,進一步規范設置旅游標識信息,加快推進智慧旅游建設,建設線上線下結合的智慧旅游服務體系,創新旅游O2O模式,完善提升旅游信息網絡體系、旅游電子政務及電子商務平臺,建設數字景區和數字城市。旅游度假區和主要旅游景區實現WIFI全覆蓋。搭建武隆旅游短信推送平臺,開發武隆旅游官方APP。

(四)旅游管理體制轉變要“活”

一是健全部門間、區域間的合作機制。組建“武隆旅游產業發展委員會”,提升武隆旅游部門在政府機構中的地位,統籌管理武隆涉旅部門、景區、企業單位和個人。理順各鄉鎮屬景區管理局與所在鄉鎮政府的責、權、利關系,強化重慶市、武隆區政府對武隆旅游產業發展的宏觀調控引導。加強與武隆周邊景區的合作發展。二是積極推動旅游標準化管理機制。旅游主管部門加強對《旅游法》宣傳、貫徹,樹立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堅持精細管理、科學管理、規范管理,強力打造武隆旅游行政服務品牌。三是完善基于游客滿意度的旅游服務質量管理機制。對武隆智慧旅游平臺的反饋數據及每季度一次的旅游問卷調查數據進行分析,了解游客對武隆旅游服務質量的滿意度,實行“曝光制度”和限期整改制度。加強旅游市場綜合監管體系建設,全面推進以旅游綜合管理和旅游綜合執法為重點的“1+3+N”的旅游綜合執法體系。成立重慶市武隆區旅游局旅游綜合執法支隊、區公安局旅游警察支隊、區工商分局旅游市場管理局、區旅游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區人民法院旅游巡回法庭等一批旅游執法機構,進一步規范旅游市場秩序,提高綜合旅游執法效率,維護旅游者和經營者的合法權益,保障和促進全域旅游持續健康發展。

作 者:中共重慶市武隆區委黨校副校長、高級講師

責任編輯:張 波

猜你喜歡
武隆全域旅游
抗美援朝運動中的武隆人
用一粒米撬動全域旅游
重慶武?。贺毨丝谝劳新糜螛I脫貧
“全域人人游”火爆周寧
謀全域 圖四時 大連金普新區的全域“旅游+”
全域旅游向更廣更深發展
自然的遺產 世界的武隆
出國旅游的42個表達
戶外旅游十件貼身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