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程淋的“農機夢”

2017-12-14 00:50崔建玲
農產品市場周刊 2017年42期
關鍵詞:眉山市農機手收割機

崔建玲

出生于1986年,只有初中學歷的王程淋并不像普通的農村娃兒那樣埋頭種地或外出打工,而是選擇留在家鄉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區,成立農機專業合作社。經過多年的發展,合作社不僅幫助當地沒有工作的農民就業,而且為當地,乃至全國無暇種植管理田地的農民解決了種地問題。

一份“農機情懷”在心田

從一個農村娃兒到眉山市彭山區成林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對王程淋來說,他的今天不只是自己一步一個腳印摸索出來的,更重要的是他骨子里那份深深的“農機情”。

王程淋出生于眉山市彭山區鳳鳴鎮金燭村,是個土生土長的農村娃兒。金燭村主要以種植水稻為主。每到水稻成熟季節,這里世世代代的農民主要通過傳統人工方式收割水稻,不僅耗費人力,而且效率極低。王程淋回憶道,小時候,放學之后,隨父母去稻田里割稻子,忙來忙去,一上午的時間,也只能割兩三分地??匆姶謇锏霓r民包括自己的父母和親戚為繁重的農活累得直不起腰,手上都是被稻子桿割破的痕跡,王程淋從小就萌生了改變農民種植農業方式的想法,他想改變過去農民那種“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窮苦生活。他想著,如果村里的農民不用靠雙手去割水稻,便沒那么累了,他聽說用收割機幾個小時便可以將農民需要花費兩三天時間才能做完的工作完成,便想著買臺收割機。但那會,整個彭山區都沒有一臺農用收割機,有幾臺也是從江蘇等地開過來的。

購買收割機的想法終于在2003年實現了,那是王程淋初中剛畢業的那一年,當時,王程淋才17歲。然而,這臺機器買的并不順利。一是缺乏資金,二是父母反對。為了籌備購買機器的錢,王程淋跟親戚朋友到處借錢,籌備好資金之后,王程淋還有一個重要任務便是說服他的父母?!拔业母改府敃r反對我購買農機,一方面是因為家里條件比較困難,另一方面是他們認為做農機作業太苦了,怕我受不了!”最終,看見兒子執著的態度,王程淋的父母還是選擇支持兒子想做的事情。因此,王程淋買的第一臺收割機,雖然是二手的,但他還是相當欣喜。

收割機買回家后,由于沒有技術,不懂修理,到了地里,王程淋的機器經常故障百出。那個時候,他經常晚上通宵找師傅修機器。不過,就在他不斷修理收割機的時候,王程淋的農機技術也在實踐經驗中得到提升。

在王程淋看來,農機不僅為村里人解決了繁重的體力勞動,并且提高了生產效率?!皺C器的效率是人工無法比的,如果用收割機割稻子或者麥子,一天可以收割40畝左右?!蓖醭塘苷f。

然而,那臺收割機只工作了一年,為當地農戶分別收割了一季麥子和一季水稻,但卻給王程淋帶來了12000元的收入,這個收入在2003年的農村算是高收入了。

2004年,國家出臺的一項政策,讓王程淋高興得合不攏嘴。當年,國家下達農業機械購置補貼項目資金。在這種政策環境下,他將二手的收割機賣了,購買了一臺嶄新的收割機,由于國家的補貼,原先需要花費5萬多元的收割機,王程淋只花費了3萬多元。

“農忙時節,農民們大多選用農用收割機,不過由于收割機少,好多農民從早上開始排隊用機器,一直到晚上,排隊的景觀不亞于現在醫院掛專家號!”回想當時的農機繁忙情景,王程淋激動地說。

那一年,王程淋用了一年的時間,便將他購買機器的成本,全都掙回來,而且還多掙了幾萬塊錢。

農機合作標準化作業

經過兩三年的發展,王程淋的手頭有了一部分閑置資金,但他看到村里一些同齡人整天游手好閑,無所事事,于是決心再增加兩臺機器,組織他們學習農機技術,雇傭他們,讓他們有事可做,不再游手好閑。

漸漸地,王程淋發現,單個農機手面臨活難找、信息不通暢、收入不穩定的情況。2011年,王程淋帶領村里8個農戶按照帶機或帶資入股,自愿加入、進退自由、信息共享、利益共沾、互惠互利的原則成立了成林農機專業合作社,自己任理事長。

合作社建立了合作社章程、機務管理制度、財務管理制度、安全操作制度,明確了員工守則。落實了安全生產責任制,設立了機械臺賬和維修記錄,建立了作業合同、作業檔案。所有的事情都規范起來了。

合作社采用“七統一,一單獨、一協調”的管理辦法:統一調配機具、統一安排作業、統一簽訂合同、統一作業標準、統一收費標準、對作業機具實行統一檢修、統一采購和供應農機零配件;分車單獨核算,實行理事長負責;協調好社員與社員之間、社員與農戶之間的關系。合作社的規范統一管理,改變了原先農機作業的隨機性,農機作業范圍擴大、收入穩定,農業生產效率提升。

合作社每月核算作業情況,并通報給社員和機手,全面核算后按合作社章程議定的運行機制分配收益。機手工資按照作業總收入的12%提取,但每月保證最低收入1800元。

目前,合作社已擁有固定資產500余萬元,各類農機具40臺套,包括大中型拖拉機10臺,其中73.5千瓦(含)以上2臺;配套農機具15套,其中油菜小麥播種機1臺;聯合收獲機械5臺,其中稻麥聯合收割機3臺、油菜收割機2臺;水稻插秧機4臺;糧食烘干機2臺;其他農業機械4套。合作社占地2000余平方米,辦公、機具停放、機具維修和糧食烘干等服務配套設施齊全,初步形成了機耕、機播、機插、機收、農田改造、糧油烘干和農機維修保養培訓為一體的綜合服務組織。

實現經濟社會效益“雙贏”

經過多年的發展,王程淋的農機合作社,成了當地數一數二的農機合作社?!稗r民用農機或外出打工需要農業生產托管,最先想到的就是成林農機合作社,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農機合作社的品牌效應擴大了?!蓖醭塘芨嬖V記者。與農產品打品牌一樣,王程淋的農機合作社也在追求品牌化發展。為擴大宣傳,合作社在作業機具上,噴涂合作社名稱和聯系電話,沿途宣傳擴大影響,還主動參加新技術新機具推廣培訓會,積極參加中國農機手大賽,不斷提升合作社形象。

近年來,合作社組織開展跨區機收、機播、機插秧等作業。目前,全國除新疆、西藏、內蒙古三地之外,均開展過跨區作業。2016年作業服務面積達30000余畝,包括跨區作業面積15000余畝,訂單作業面積近15000畝,其中完成機耕面積17000余畝、機插秧面積3000余畝、機收面積7000余畝、機械植保面積3000余畝。

除此之外,為充分發揮機具效能,結合規?;N植,合作社目前承包經營流轉土地近2000畝,農戶托管給合作社土地面積1000余畝,積極推進糧油作物生產耕、種、植保、收、儲存作業全程機械化。

2016年,合作社共完成農機化作業面積3萬余畝,作業收入368.95 萬元,實現利潤 130萬元;完成糧油烘干1780噸,服務收入36萬元,實現利潤20萬元;經營流轉土地近2000畝,實現純收入45萬元。全年帶動農機從業人員25人,合作社會員人均分紅16萬元,合作社操作機手年收入6萬余元。

王程淋的努力得到了認可。2014年,王程淋參加中國農機手大賽獲得“全國前100名優秀農機手”稱號。他還被眉山市委宣傳部、眉山市共青團委授予了“鄉村創富好青年”稱號。

王程淋小時候的“農機夢”實現了,然而,他并沒有止步,而是選擇繼續深耕在“農機”這條路上。endprint

猜你喜歡
眉山市農機手收割機
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區第一中學
眉山市大學生在線知識付費行為分析
用履帶收割機送柴油
農機手職業病患病原因及防治措施
眉山市財政支出與公共服務供給實證研究
繼往開來新一中 昂首奮進新時代
——四川眉山市彭山區第一中學
自走式油葵收割機研發成功
江南春·農機手
淺談阿勒泰地區加強農機手技能培訓的幾點做法
高青農機手網上選“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