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承前啟后的唐代隸書

2018-01-11 09:55張珊
今傳媒 2018年11期
關鍵詞:歷史價值

張珊

摘要:時期和清代隸書復興時期。每一個階段的完善都有它必然的發展過程及表現形態。后人對漢隸的歷史價值頗涉筆墨,大嘉褒獎。對于清代篆隸復興也極力贊許,僅對于唐代隸書似乎貶斥多于肯定。故此文從客觀角度上辯證分析唐代隸書的歷史價值和意義,以此客觀評價唐隸形成的必然性和歷史價值。

關鍵詞:唐隸中興;承前啟后;歷史價值

中圖分類號:J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 - 8122(2018)11 - 0153 - 03

中國書法歷史中,唐代書法是一個輝煌的存在,正如它的王朝一樣閃耀奪目。唐代隸書也是這顆璀璨明珠的組成部分,然而卻被大多數后人忽視甚至遺忘。究其原因有諸多方面,例如漢代隸書的極高成就讓后世望塵莫及;再如唐代尚法的觀念深入人心,以歐陽詢楷書為代表的唐楷傲視群芳,在這樣尷尬的境地中生存實屬不易。唐隸中興打開了唐代隸書衰落的局面,使其迎來了繼漢隸以來的第二次隸書高峰。

一、唐代以前隸書發展概況

隸書的出現,可追溯至戰國末期,當時的所謂隸書,即是一些由圓轉變方折的較潦草字體,是篆書的簡便寫法,并沒有形成固定法則。后經過秦代演變發展,西漢時期日趨成熟,形成了有波磔的燕尾式,到東漢時期,隸書發展鼎盛,名碑諸多,各有特色。東漢末年以至三國時期,碑刻上的文字還是以篆書和隸書為主。

三國時期,隸書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從發展階段來講,可劃分為三類:

1.秦隸,亦稱古隸,“戰國時期‘秦國的兵器、漆器、陶器上筆畫省減、直多彎少的簡體字都處于工匠之手,已是隸書的雛形”[1]。在早期出土的秦簡上可以看出,秦隸的字形較方,仍存有篆書筆意,通過折筆、直線消解弱化了篆書結構。

2.漢隸,典型的漢隸形成于西漢后期,是漢朝的正體字,字形結構多成扁方形橫勢發展,有明顯的波磔用筆。

3.八分,漢末時期出現“八分”一詞,是區別于舊隸體的名詞,也是真書的雛形。

二、唐隸中興的局面

唐代是封建社會鼎盛繁榮的時期,書法方面由于楷書作為正體的特殊地位,使得楷書的發展與成就遠遠高于隸書。至盛唐玄宗統治時期,對隸書進行提倡,上行下效,出現了唐隸中興的局面。

(一)帝王倡導,上行下效

李隆基的倡導和以身作則對第二次隸書高峰的出現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從李隆基的傳世作品來看,其隸書盡顯大唐雍容華貴之氣象?!扒捌谧髌飞写媪瘹庀?,后期作品則多取漢魏筆意,但豐肥淳厚、妍潤雍容、整肅平正的特征貫穿始終,對整個唐代書壇的影響也是深遠的?!盵2]西安碑林所藏李隆基《石臺孝經》刻于天寶四年(公元745年),字體雍容爽利,端莊大方,“蠶頭雁尾”之勢明顯,字形方整,筆畫分布均勻。辯證來看,雖有大唐廣博氣象,卻不免筆法單一,線條流滑的弊端,這也是唐隸的典型特征表現。

(二)明皇字體,流行朝野

后世人稱唐代隸書千人一面,實則也表現出了當時統治階級對隸書的推廣以及社會群體對統治者的效仿與迎合。李隆基在位期間,朝野出現一批善隸書的官員,如徐浩、韓擇木、史惟則、梁升卿等。

史惟則,唐隸四家之一,西安碑林藏其書《大智禪師碑》,史惟則深受李隆基隸書影響,其用筆雄厚,起筆和收筆處較重,波磔分明,空間平勻,字形方整。字形整體氣息與李隆基一脈相承,筆畫密度甚至過之,同樣也存在筆法雷同、單一的面貌。

唐隸中興時期的書法家們有著共同的書寫特點:下筆堅實,豐腴妍美、氣象開張。同時也幾乎全都存在著一樣的弊端,筆法單一,均勻流滑,缺少個性等。這些現象一方面說明唐隸與漢隸相比無法企及,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在玄宗的影響下,隸書發展的局面得到了良好的宣傳,因此面對唐隸中興應該辯證的看待。

三、唐隸的歷史繼承

東漢靈帝熹平年間刻立的《熹平石經》,傳為蔡邕所書,結字方正平整。其目的是為“后儒晚學,咸取正焉”??梢姰敃r所立碑刻,是為學子觀視摹寫所用,要按照官方認可的蔡邕的隸法為楷模?!拔簢鴷r期的隸書,是漢末‘八分的延續……尤其是《三字石經》中的隸書,幾乎是《熹平石經》上八分書的翻版?!?漢代末期隸書趨于程式化,逐漸衰落。因其古雅莊重,沿襲至唐代,因此唐代隸書的審美典范得以確立。如傳世碑刻《上尊號奏》《受禪表》等都對后世唐隸的形成產生影響。尤其是《三字石經》的刻立,對唐隸的規范性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唐隸的面貌很大程度上承襲了魏隸風貌,而魏隸又是漢八分的延續,因此可以說唐隸初期面貌的形成與漢魏時期的隸書有千絲萬縷的聯系。一方面繼承漢魏隸書的特點,另一方面不可避免的受唐楷影響,出現以楷法作隸的現象。唐代隸書多有楷隸參半的特征,也出現過崇尚漢魏筆意的書家碑刻。

韓擇木,唐隸四家之一,約生于武則天長壽年間(692 - 694),官至工部尚書。杜甫詩《送顧八分文學適洪吉州》云:“中郎《石經》后,八分蓋憔悴……昔在開元中,韓蔡同赑屃。玄宗妙其書,是以數子至。御札早流傳,揄揚非造次。三人并入直,恩澤各不二?!笨梢婍n擇木也是一位資深的隸書大家。他所書《葉慧明碑》整體氣息與唐隸豐腴肥厚的面貌略有不同,空間舒朗,橫向筆畫波折處重,筆畫有層次變化。從此碑能夠看出,韓擇木隸書深受漢隸影響,與蔡邕隸法一脈相承。他的代表作還有《祭西岳神廟告文碑》和《蔫福寺臨壇大德戒律詩碑》,兩碑面貌略有不同,但整體上沿襲漢隸一路。后又評日:“韓常侍則八分中興,伯喈如在,光和之美,古今迭代,類神都之冠蓋?!焙笕藢㈨n擇木與蔡邕相提并論,可見其隸書淵源。

徐浩(703~ 782),官至彭王傅,贈太子少師??逃谔鞂毼迥甑摹稄埻カ曋尽放c《嵩陽觀記圣德感應碑》面貌迥然?!夺躁栍^記》筆畫雄實,肉多骨少,整體氣息依然是典型的唐隸面貌。而《張庭珪志》勝于《嵩陽觀記》,瘦勁挺拔卻不失華潤,線條勁挺,曲中有直,直中有曲。無過分頓挫,結字扁方,橫勢明顯加強,有六朝隸意的影子。

唐代隸書程式化明顯,規范性較強是貫穿整個朝代的特征,以上兩例反映出在規范的唐隸“模板”中,亦能發現追求古意的的風尚,這也反映出漢魏隸書的典范性給唐人書家起到了示范作用,使其追摹仰望;唐人對前朝隸書的歷史繼承,并結合時尚加以發展,對后世書家也有深遠影響。

四、唐隸對后世隸書的影響

唐隸中興局面后,隸書又逐漸趨于衰落,直至明末清初,迎來了隸書發展的第三次高峰,以下主要論述唐隸對明末清初隸書的影響。明末清初,隸書復興,明末清初的書法家傅山述其“吾幼習唐碑,稍變其肥扁,又似非蔡、李之類”,他幼習唐碑的痕跡在其隸書代表作《隸書千字文》中有所體現,變扁為方,有篆書筆意變法的運用,撇捺波磔厚重,細節處有明顯的唐隸影子。清代初期隸書家如王時敏、朱彝尊、鄭簋是當時的代表人物,《中國書法史清代卷》有評:“王時敏的隸書,其圓潤豐滿與整齊方正的面目,的確十分接近唐玄宗、史惟則等唐代書。這大概是清初以前漢碑發現不多,學隸者眼界受到局限所造成的結果?!盵4]從鄭簋的作品來看,用筆多以圓為主,線條屈曲波磔,結字造型感強,依然可見唐隸風貌。

清代碑學復興之際,又相繼涌現出一批金石學家和書家,雖然清人崇尚漢碑,貶斥唐碑,但依稀能從當時書家作品中看到唐隸的影子和影響。清代篆隸集大成者鄧石如,雖說他隸從篆出,但從作品中依稀能夠感受到唐隸或多或少的影響。鄧石如隸書作品《隸書冊》,結字方整,體態端莊,厚重而不失優雅。清代書家桂馥、伊秉綬等也都有從唐隸或唐楷中取法的現象。清代碑學復興使隸書的發展更進一步,迎來了隸書的創新,在創新的基礎之上依稀看到的歷史繼承也再次說明了唐隸與清初隸書的形成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五、綜述

啟功先生說過:“到了唐代,隸體出現了一次大革新,它的點畫盡力遵用漢碑的筆法,要求圓潤,而有頓挫。結字比漢隸稍微加高,多數成為正方形。在用筆和結體上,都成為唐隸的特有風格。后世喜好‘古樸風格的,常常輕視唐隸”[5],但縱觀整個隸書長河,唐隸的出現是必然的,也是統治階級的需要,更是當時社會文化形態的具象表現,固然唐隸有各種局限性,但從另一面講,它也是一次全新的變革與呈現。因此啟功先生又說:“唐人用隸書體,是使用舊字體,但能在漢隸的基礎上開辟途徑,追求新效果,不能不說是一種創新”[5]。這種創新或變革的表現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潛移默化發展形成,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唐隸有它獨特的審美價值和歷史地位,在整個隸書的發展中有著承前啟后的絕對力量。

參考文獻:

[1]劉濤.中國書法史魏晉南北朝卷[M].南京:江蘇鳳凰教育出版社,2009:24.

[2]姚鐵力.唐代隸書略論[M].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26.

[3]劉濤.中國書法史魏晉南北朝卷[M].南京:江蘇鳳凰教育出版社,2009:25.

[4] 劉恒.中國書法史清代卷[M].南京:江蘇鳳凰教育出版社,2009:66.

[5]啟功.啟功叢稿——從河南磚刻談古代石刻書法藝術[M].北京:中華書局,1981:117.

猜你喜歡
歷史價值
教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
運用文學經典透視歷史風貌
廣東非物質文化遺產特色分析
武岡絲弦的價值與傳承保護研究
舊建筑改造中歷史記憶延續策略探討
優質學校建設的歷史價值、責任擔當與發展趨勢
淺談隋唐大運河的歷史價值和現實意義
文革期間北大荒知青版畫創作歷史價值
經濟學視角下印章石文化的商業價值
論云南普洱茶馬古道的歷史價值及意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