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三大邏輯

2018-01-14 00:25劉麗偉
中國黨政干部論壇 2018年5期
關鍵詞:結構性公平供給

劉麗偉

2018年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開局之年,深入探討并把握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和現實邏輯,對于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抓手促進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

一、歷史邏輯

回顧我國40年來農業改革取得的重要成就,是理解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歷史邏輯起點。1978—2015年,我國第一產業GDP從1018.5億元增至60862.1億元,糧食產量從30476.5萬噸增至62143.9萬噸。即使引入人口增長因素,人均糧食產量也實現了大幅提升,從316.6公斤增至452.1公斤。2016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2萬元。2012—2016年,農村恩格爾系數從37.5%降到32.2%,貧困地區農民收入年均增長超過10%,持續高于全國農村平均水平,年均減少貧困人口超過1300萬。2017年,糧食生產能力達到1.2萬億斤,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超過65%,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超過56%,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穩定在96%以上,農業生產力水平顯著提高。

我國40年來農業改革取得的成就主要歸功于改革的持續性推進以及制度創新。一是20世紀70年代末期農業供給不足條件下的改革,通過大力推進農業經營機制和農產品價格制度的改革取得明顯成效。特別是十一屆四中全會正式通過《關于加快農業發展若干問題的決定》,全面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這一關鍵性制度安排,推進農村人均收入出現前所未有的高增長、貧困人口大幅減少,同時農村鄉鎮企業創造了大量新增就業,從而為改革開放以來的農業經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二是20世紀80年代中期農業供給結構單一條件下的調整。1984年十二屆三中全會標志著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全面開局,重點解決溫飽問題。此次全會作出了《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首次提出了在公有制基礎上有計劃的商品經濟,旨在建解決原有體制的“激勵不足”或“激勵缺位”問題。其措施包括政府對農產品價格的放開、統派購制度的取消及農業勞動力流動的放寬等,這些均體現出農業供給側體制從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具有積極的制度推進作用。三是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針對農產品供給過剩和競爭力不足問題而實施的農業戰略性結構調整。此次調整未能取得預期效果,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制度改革的持續推進?,F階段,我國農業供給側仍面臨供給過剩和國際競爭力不足的問題,而且嚴重性在加劇,根本原因依舊是存在較大的“制度供給缺口”,亟待以制度創新推進改革取得成效。

40年來我國農業領域的改革具有明顯的供給側結構性特征。特別是20世紀70年代末期和80年代中期的改革均從供給側入手,通過不斷完善制度建設來解放生產力,從而大大增加了勞動、資本、技術、知識、信息等供給要素,成功應對了經濟快速增長所帶來的經濟社會發展的急劇變化;與此同時,這些改革帶動產業機構、人口結構、就業結構、消費結構、投資結構、所有制結構及城鄉結構等諸多結構性因素發生顯著變化,進而促進要素資源配置發生變化、提高了全要素生產率,具有明顯的結構性特征。

40年來我國農業領域取得的進步與發展為現階段的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奠定了良好基礎。一方面,城鄉居民農產品消費結構升級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了強大動力。伴隨居民收入的提高,品質消費、安全消費、綠色消費、品牌消費、體驗消費等日益成為農產品消費需求的重要增長點。居民對農耕文化、農業科教和生態價值的需求也日益提高。這些優質化、個性化、多樣化的需求亟待通過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得以滿足;另一方面,農業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先進裝備制造、“互聯網+”等農業科技的快速進步,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的同步發展以及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等,均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了強大的驅動力。

二、理論邏輯

新常態下,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深厚的經濟學原理及政治經濟學原理為根基。

我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核心目標是提高農業全要素生產率(TFP)及其對農業發展的貢獻度。根據新增長理論,特定國家或部門的經濟增長取決于要素供給和要素組合效率兩類因素。作為要素組合效率的測度方式,TFP主要衡量剔除勞動、資本等要素投入之后,由產品、技術、組織和制度創新等因素推動的經濟增長程度?,F階段,我國農業資源稟賦條件發生巨大變化。在勞動和土地等要素供給約束趨緊和要素邊際報酬遞減的條件下,通過提高TFP實現對勞動、土地等要素的部分替代,是我國推動農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農業TFP的高低取決于農業產出和投入之間的對比關系。其中,農業產出是指農業經營者完成市場銷售之后形成的產品價值。由于TFP的提高需要契合市場需求,農業經營者只有準確預判和細分需求,并圍繞需求結構有針對性地供給產品才可能提高TFP,TFP的提高實質反映了產品供給與需求結構之間匹配程度的提高以及要素資源利用的最大化。因此,提高TFP及其對農業發展的貢獻度成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要指向。

我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任務是補“三農”的短板,尤其是補公平的短板。公平與效率是人類經濟生活中的一對基本矛盾,是政治經濟學研究的永恒主題。在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公平與效率的關系組合不同??v觀我國經濟發展史,公平與效率關系組合的變化,大致分為三個階段。一是平均主義的公平觀、低效率與低公平并存階段(新中國成立初期至1985年)?!耙淮蠖钡钠骄髁x分配方式導致共同貧困及效率損害。尤其是大力發展工業,三十余年的工農業“剪刀差”使得我國城鄉差距極大,億萬農民為哺育中國工業化作出巨大貢獻。二是“效率優先、兼顧公平”→“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次分配注重公平”階段(1985年至2004年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前)。在強調效率的過程中,城鄉差距依然巨大,工業、服務業的技術構成明顯高于農業,從事工業、服務業的勞動者的教育水平或者說人力資本構成明顯高于農業;優質資源繼續從農業流向工業和服務業,農業生產率明顯滯后。三是注重公平→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階段(2004年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首提注重公平至今)。逐步強調更加注重公平,財政分配開始以農民作為教育、醫療、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對象,城鄉差距以及農業勞動生產率與二、三產業勞動生產率的差距逐年縮小,但農業尚未取得與大國相當的產業地位。切實維護和實現社會公平正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的重要內容。新常態下,我國將重構公平與效率的關系組合,更加依靠增進公平來彌補“三農”領域的短板。這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改革創新成為補“三農”短板的強大動力。改革創新的主體是廣大農民。這就需要增進發展機會的公平和收入分配的公平,在一次分配中提高農村居民收入占比,彌補過去的欠賬,激發廣大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從而形成萬眾創業創新的良好格局;二是政府對“三農”領域的投入和支持成為補“三農”短板的“加油站”。農業與農村的發展根本要依靠億萬農民。這就需要在城鄉發展一體化進程中,秉持增進公平的理念,努力促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以及公共資源在城鄉間的均衡配置;增加財政轉移支付的力度,提供覆蓋全民的社保、醫保和教育;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建設美麗鄉村;扎實推進脫貧攻堅,使廣大農民共享改革成果,構建和諧社會。

三、現實邏輯

現階段,我國農業發展的主要矛盾已由總量不足轉變為農業結構性矛盾,農業可持續發展面臨嚴峻挑戰。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要任務是保供給、調結構、提品質、促融合,以應對我國農業生產發展形勢和主要矛盾出現的新變化。一是加強科技創新,夯實農業生產能力,確保國家糧食安全。2004—2015年我國糧食實現了“十二連增”,然而農產品階段性供過于求和供給不足并存,農業供給質量亟待提高。要實現“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中”,務必加強農業科技自主創新,加快建設國家農業科技創新體系,特別要完善種業科技創新體系。加強農業機械科技創新的頂層設計,推動高端農機裝備及關鍵核心零部件的創新。深化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和推廣應用改革,建立產學研融合的農業科技創新聯盟,為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搭建廣闊的平臺,著力提升農業科技創新效率。優化農業從業者結構,加快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農業經營者隊伍。二是調結構,提品質,夯實農業產業競爭力。當前,我國農業產業結構升級跟不上城鄉消費結構升級的步伐。調結構,一方面要尊重自然規律,因地制宜地調整農業產品結構、生產結構、經營結構及地區結構,開創農業生產力與資源環境承載力相匹配的生產新格局;另一方面,要尊重經濟規律,提升對需求變化的動態適應與反應能力,推進農業綠色化、優質化、特色化、品牌化,推動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滿足消費者需求。調方式,關鍵在于推進標準化生產和適度規模經營,同時完善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標準體系,加強農業投入品和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健全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監管體制,從而保障食品安全,從根本上提升農業產業競爭力。三是完善體制機制,促進融合,加快產業轉型升級?,F階段,我國農業供給側仍存在較大的“制度供給缺口”,亟須開展多層面的改革及制度創新。主要包括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和農業補貼政策的轉型、涉農產權和要素市場改革、科技創新激勵與保障機制改革、農村人力資源開發利用機制以及農村金融制度改革等。針對農業產業鏈條短、生產效益低、農村各產業間的關聯度低等現狀,需要在制度創新的基礎上形成要素跨界流動和資源跨界配置,從而完善產業鏈、打造供應鏈、提升價值鏈,實現農村各產業融合發展,促進農業產業轉型升級。

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也為未來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創造戰略機遇。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積極構建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體系,這將給“三農”發展帶來新機遇、開辟新前景。一是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發揮其乘數效應?,F代農業產業體系強調要素組合方式的創新。一方面,在農業產業內部構建從田間到餐桌的完整產業鏈,通過提高產業化、組織化、規?;洜I水平,延長供應鏈和價值鏈,讓農民實現利益共享; 借助“互聯網 + ”、數據化、智能化、個性化、社群化等新技術和新的經濟發展形態,發展訂單農業、社區農業、數字農業、智慧農業等新型農業業態;優化農業資源配置,加快發展現代高效林業和養殖業,科學布局近遠海養殖和遠洋漁業,節本增效,提高農業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培育支持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糧商和農業企業集團,實施特色優勢農產品出口提升行動,帶領我國農業“走出去”。二是構建現代農業生產體系,發揮其支撐作用?,F代農業生產體系聚焦于生產能力及其產品質量。首先,要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重點包括大規模推進農村土地整治、高標準農田建設及水利建設;加快灌區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建設重大高效節水灌溉工程等。其次,要提高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努力提高現代農作物、畜禽、水產、林木種業的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高大宗農作物機械國產化水平,加快研發經濟作物、養殖業、丘陵山區農林機械,發展高端農機裝備制造。最后,要積極改善農業生產環境和生產條件,推行標準化生產,加強食品安全標準體系和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生產綠色、優質、安全的農產品,滿足消費者多元化、細分化、高端化的產品需求。三是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發揮其引領作用?,F代農業經營體系注重農業經營主體及其經營方式。近年來,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迅速,有條件實現不同程度的規模經營并融入現代農業產業鏈中,但全國仍有2/3的土地由小農戶經營。為此,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統籌兼顧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扶持小農戶,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培育各類專業化市場化服務組織,推進農業生產全程社會化服務,幫助小農戶節本增效。發揮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動作用,發展多樣化的聯合與合作,開展農超對接、農社對接,幫助小農戶對接市場。扶持小農戶發展生態農業、設施農業、體驗農業、定制農業等,提升小農戶抗風險能力,拓展增收空間。四是構建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體系,發揮其保障作用。實施農產品加工業提升行動,建設現代化農產品冷鏈倉儲物流體系;支持供銷、郵政及各類企業把服務網點延伸到鄉村,實施電子商務進村綜合示范工程并加強相關基礎設施建設,促進農村流通現代化。著力開發現代農業的多種功能,特別要開發蘊藏在農業產業中的非傳統功能,積極發展創意農業、休閑農業和農村觀光旅游業,促進農業增效、農村增綠、農民增收。發展鄉村共享經濟,讓農民在產業深度融合過程中切實受益。

猜你喜歡
結構性公平供給
公平對抗
結構性土非線性壓縮特征本構模型
怎樣才公平
笨柴兄弟
強化思想引領 推進煤炭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新時代關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思考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財政政策轉型
一圖帶你讀懂供給側改革
一圖讀懂供給側改革
長征途中的供給保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