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視語文實踐 提高語文素養

2018-01-15 19:11周莉莉
語文周報·教研版 2017年52期
關鍵詞:課外新課標課外閱讀

周莉莉

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其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語文實踐的機會和形式很多。在學習語文過程中,應抓住閱讀實踐、寫作實踐和口語交際實踐來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一、在閱讀實踐中學習閱讀

語文新課標體現了語文教育堅定不移地貫徹“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對審美觀、道德觀、人生觀都處于形成時期的小學生來說,閱讀的作用尤其重要。

1.讓學生在閱讀教學實踐中學習閱讀。傳統的閱讀教學是老師教,學生學;老師講,學生聽;教師是教學的主體,學生處于被動的、被灌輸的狀態。新課標明確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币虼?,我們應該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參加閱讀教學實踐。具體而言,教師要千方百計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成為閱讀的主體,鼓勵學生在閱讀中質疑,讓學生在問題的驅動下,主動介入,獲得由被動閱讀轉入主動閱讀的最佳心境。

2.讓學生在課外閱讀實踐中學習閱讀。如果說上一步是解決學生由被動閱讀轉化為主動閱讀,是讓學生自己成為閱讀的主體,是閱讀的主人的話,那么這一步就是讓學生明確只有將閱讀向課外延伸,開展廣泛的閱讀實踐,才能真正學會閱讀。新課標要求學生九年課外閱讀總量達到四百萬字以上,閱讀材料包括了適合學生閱讀的各類圖書和報刊,并提出了建議,給老師和學生留有自主選擇的空間。

閱讀是個寬泛的概念,閱讀需要積累,但絕不是簡單的閱讀材料的堆砌,學生的閱讀能力形成要感悟、省悟。眾所周知,閱讀最基本的方法是整體感知,整體欣賞,獲得感悟,于不可言傳處通過品讀、推敲、咀嚼、反省、涵詠,達到意會于心中。同時,閱讀又是終身的事情,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學習的基礎。俗話說“實踐出真知”,只有在豐富的閱讀實踐中,才能領悟閱讀,學會閱讀,體會閱讀的真知。

二、在寫作實踐中學會寫作

閱讀能力的培養固然重要,但閱讀和寫作又是很難分開的。在某種程度上講,閱讀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寫作水平。杜甫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睆娬{的就是這個道理。那么我們又如何在寫作實踐中落實語文素養的培養呢?我們認為應著眼于兩個方面:

1.讓學生在課內作文中學習寫作。寫作的教學要力求精,要有用,應在激發學生寫作興趣的同時,適當貫穿簡要的寫作知識,重視引導學生自我修改和互相修改,在實踐過程中提高寫作能力。葉老先生說得好:“教是為了達到不教”。如何教,就是要在培養學生自我思維的基礎上適當地教給自我的規律和方法。大多數學生總感覺生活單調、枯燥,沒有素材可提供。出現這種感覺,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一般都是主觀原因,絕不能歸咎于我們的生活。生活中并不是沒有素材可供寫作,而是學生的寫作欲望未能激發,寫作熱情未能調動。體悟是自我思維的好方法,體悟是學生體察、感悟自己的內心,捕捉感受,梳理思想。

2.在課外練筆中學習寫作。新課標明確指出:“學生作文每學年一般不少于14次,其它練筆不少于1萬字?!蔽覀儾浑y看出:新課標對學生的其它練筆形式做了明確的規定,目的就是要讓學生在多種形式的練筆中學習寫作,提高語文素養。

其次,學生的生活是廣闊的,如:在校學習、街上見聞、假期生活、讀書看報、觀看影視節目等,真可謂豐富多彩。這源于教師對學生的愛,源于教師對學生指導和培養,也源于學生對生活的熱愛。要讓學生養成這樣一個好習慣:看到一個影視節目,參加一項活動等都要談談體會,說說看法,甚至打電話、寫賀卡等生活瑣事也不放過,讓孩子們用心去學、去做、去想、去寫。只有讓學生時時處處做有心人,多觀察、多思考、勤動筆,水到渠邊也就自然成了。課外練筆形式不僅能積累豐富多彩的寫作素材,而且能在練筆的實踐中培養和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促進學生持續發展,更能在練筆的實踐中培養學生的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endprint

猜你喜歡
課外新課標課外閱讀
中學英語課外閱讀的課內支撐
小滿課外班
我的“課外老師”
體現新課標 用好新教材
故事媽媽提升課外閱讀
基于提升“文化傳承與理解”素養的低年級課外閱讀教學指導
融入情境 落實新課標 凸顯地理實踐力——以騎行青藏為例
“三位一體”課外閱讀課程體系的實施策略
對一道新課標高考題的探究
取經之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