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歷史課堂有效問題設計的探索與實踐

2018-01-18 05:16張滿
北方文學·上旬 2017年36期
關鍵詞:有效問題實踐設計

張滿

摘要:新課程改革以來,高中課堂教學的高質量和高效率是所有高中教師不斷追求和努力的方向。在提升課堂教學效率上,學生是否積極參與到教學中有著重要的影響。教師要改良問題設置方式,調動起學生的求知欲;優化教學語言,增強課堂的趣味性;還要積極培養學生自主思考能力等等。為此,本文就有效提升學生課堂參與度的問題,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探索了課堂問題設計,希望為有關專業人士帶來一定的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高中歷史課堂;有效問題;設計;實踐

高中歷史課堂的教學成效同學生對學習歷史知識的興趣和積極程度有著緊密聯系,而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又取決于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積極程度。一樣的高中歷史課堂和一樣的教學內容、目標,但通過不一樣的教學設計、用特別的形式教學之后,學生對課堂的反饋和參與度有著巨大的差別。不僅如此,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習的興趣和學習成效,一方面同學生的自身水平有著緊密聯系,同時還和教師的課堂設計有著重要關系。在課堂設計中,能夠最有效調起學生興趣的則是課堂問題的設置,課堂問題的設置優秀與否,由教師設計的藝術性和對教學知識的掌握程度決定。在下文中,筆者結合自身在《從師夷長技到維新變法》教學的課堂問題設置經驗,探討高中歷史課堂的有效問題設計。

一、設問方式標新立異

在高中歷史教學當中,雖然不同課程的教學內容都存在差異,但其身為已知的歷史事件,可以說所有的教學流程都遵循著固定的模式:介紹歷史事件的背景、起因、經過、結果、評價事件的影響。因此如果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的課堂問題設置都千篇一律,這將會極大程度上降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熱情。但倘若教師將問題設置的方式豐富起來,用標新立異的方式設置問題,歷史課堂將會有著完全不同的教學成效。在進行問題設置時,教師應對教材內容做出深刻的理解分析,抓住聯通課文思維和學生思維的紐帶,讓課堂教學問題有的放矢。

就筆者在進行《從師夷長技到維新變法》課程教學的問題設計時,筆者借助不同形式的材料進行設問,通過幾個循序漸進、環環相扣的問題,筆者將學生引入本課程的課堂教學當中。在原有的標題下,筆者加上了《中國近代化思想解放之路》的副標題,用中國近代化貫通整個教學課程。在課堂的最初,筆者引用孫中山先生的:“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眮砬腥?,一面引導學生理解和評價這句話,同時一面引出第一個課堂問題:“19世紀中后期的世界思想潮流是什么?”,緊接著引出第二個課堂問題:“為什么要“開眼看世界”?。通過對這兩個問題的分析,學生很容易知道,因為鴉片戰爭以來的近代戰爭為中國敲響了警鐘。隨后筆者對學生的回答進行了總結,并指出答案,即在鴉片戰爭之后發生的諸多戰爭,導致中國人開始醒悟。促使中國人開始深刻思考民族戰爭后更深層的東西,并開始學習并借鑒西方的優秀思想以拯救中國。

二、設問深度循序漸進

歷史學科的水平可大致分為以下三個層次:首先,是對基本史實的了解;其次,是能夠對史實靈活運用;最高層次,是擴大歷史上的思維能力。所以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也應迎合歷史學科水平的三個層次而開展,在課堂問題的設計上,一定要做到注重提問的層次,由淺到深進行設計。

在學生閱讀文章過程中由于歷史關系較為復雜,學生難以將此梳理清晰,正一籌莫展之時,教師引入了梁啟超先生在《五十年中國進化概論》中:“器物上感覺不足……制度上感覺不足……文化根本上感覺不足”片段,此時學生發現,梁啟超這段話正是他們想要表達卻難以表達的內容。隨后筆者在這個問題之上為學生提供了徐中約《中國近代史》中的一段話:“只有少數一些特別警覺的人認識到需要了解西方。這樣,對西方的研究可說是踏出了一小步?!惫P者引導學生對這段話展開研究和探討,并提出了一個更細致的問題:“一些特別警覺的人是指什么人?這些人在對西方的研究上的貢獻具體又是什么?”這個問題對學生來說十分新奇,且學生結合課程內容很容易得到答案。在此問題之后引出了林則徐、魏源向西方學習的內容,整個教學過程順暢、自然,學生的思考流程也十分統一。筆者借助表格整理并總結內容,幫助學生理解“師夷長技以制夷”和洋務運動的“中體西用”。

三、設問邏輯緊密相聯

在上述課堂問題的設計中,結果問題均簡單明了、且緊扣課程中心,用《中國的近代化之路》為核心貫穿課文,引導學生深刻了解中國學者在“近代中國思想解放”上作出的努力。上述問題在提問形式、提問時機、課堂設計框架、針對不同問題的回答形式上,均是緊密相聯、循序漸進、前后呼應的。

首先針對提問形式的創新,筆者對每個問題都進行了緊密的設計,并分別標好序號,令學生覺得簡潔明了。不僅如此,筆者在提供每個參考資料的時候也分別對其標有序號,且材料呈現的時機也進行了精密的設計,筆者往往在學生對提出的問題一籌莫展之時提供相應資料袋,讓學生有豁然開朗的欣喜。相比起傳統課堂教學中“材料一”、“材料二”的資料呈現形式,學生更有新鮮感和興趣。

其次,在課堂的整個問題設置上,始終圍繞突出“近代中國思想解放”的核心。首先是對“思想解放”的含義發問,并將思想解放的“發展歷程”做成流程圖,給學生以更為直觀的印象。隨后,對“師夷長技以制夷到維新變法”的發展過程進行提問,即中國為何、以及如何尋求思想的變革及解放。緊接著,筆者將求思想解放潮流分為不同階段,循序漸進、不斷深入對學生提問。在上述問題提出并分析之后,學生對課文有了完整、深入的了解,此時提出最后一個問題:“中國實現思想解放具有何種意義?”通過理解最后一個問題,學生對中國近代化思想解放的思考升華到對其價值觀的影響。

四、結語

優化高中歷史課堂教學問題設計的目的在于,促進教師不斷優化課堂教學設計結構、規劃教學方案、為教師和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氛圍,真正做到實現歷史高效課堂。設問方式標新立異,可以極大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和思維活躍性;設問深度循序漸進可以讓整個課堂結構更有層次和深度;而設問邏輯緊密相聯則可以大大提升學生對課堂內容的深刻理解,身為高中教師,通過各種方式提升高中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是始終追求的目標。

參考文獻:

[1]羅志才.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改革的困境和對策[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0,02:96-97.

[2]張華冕.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環節要素設計探析——例談歷史核心素養的培養[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17,1802:44-49.

[3]解玉榮.對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問題的思考[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9,2206:103-104.

[4]陸樹霞.情景再現教學法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06:91-92.

[5]鄔云琰.翻轉課堂:促進學生“學習力”的提升——以高中歷史“世紀之交的世界格局”教學為例[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6,3201:49-52.

[6]張華冕.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環節要素設計探析——例談歷史核心素養的培養[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17,1802:44-49.

[7]郝緒兵.高中歷史高效課堂的思考與教學實踐——以人教版《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為例[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4,3004:158-160.

[8]劉后玉.關于高中歷史課堂如何有效創設探究教學情境的幾點思考[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2,01:122-123.

[9]解玉榮.對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問題的思考[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9,2206:103-104.

(作者單位:華南師范大學中山附屬中學)

猜你喜歡
有效問題實踐設計
BUBA臺燈設計
有種設計叫而專
設計有效問題,引領數學教學
開展小學數學課堂有效問題情境創設校本教研的探討
初中歷史教學中設計有效問題的探討
初中政治教學中強化新八德教育探討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生物專業師范生教學實習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校企協同實施高職專業課程改革的實踐研究
匠心獨運的場地設計畫上完美句點

北方文學·上旬2017年36期

北方文學·上旬的其它文章
做客浩罕村
海邊
我期待
吶喊者的心
溫柔
一夜思親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