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議體育教學創新性

2018-01-19 12:33劉健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7年12期
關鍵詞:實施職能體育教學

劉健

【摘 要】本文就體育教學創新問題,首先指出了體育教學的基本職能;然后闡明了體育教學的本質特征;最后論述了體育創新教學的實施的方法。

【關鍵詞】體育教學;職能;特征;實施

教育改革要重視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知識創新源于創新教育,包括教學思想、教學內容的創新。創新教育是學校教育內在的本質需要和實踐要求,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學校教育的義之所在。而作為學校的重要組成部分的體育教學與創新教育的有機結合,是當前迫切需要研究的重要課題。

1體育教學的基本職能

它是指對身體的鍛煉和訓練,以增強體質和增進健康為目的的體育。傳統的健康教育側重于從生物的角度研究人的生理健康或生物體能的提高問題;現在已經發展到從生物學和心理學兩方面對增進人的身心健康的研究。健康體育。它從重視結果(達標)轉向重視過程。重視體育教學具體方式方法,它包括學法、練法和健康養護法。教師不但要傳授運動技術,更重要的是傳授健身原理學法、運動技術的練法和健康養護法等終身體育知識技能,以致將現代體育教學與未來健康聯系起來。擬定了培養學生終身體育能力計劃及促進學生身體健康的具體措施,將學校體育與社會體育有機地結合起來。品德教育寓思想品德教育于身體活動之中。人的本性和道德品質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培養的。體育運動環境是一個通過克服雙重因素(勝負、目的和手段),體現主體性和運動道德的作用而進行比賽和合作的場所。體育運動不僅強健身體,而且還包括人際關系的創建。體育教學的又一特征是通過教師的言傳身教和學生體育活動的本身影響著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人們通過體育活動,人體感覺(視覺、聽覺、平衡能力等)器官的各種感覺信息不斷反饋到中樞神經,活化、刺激了大腦細胞的發育,同時改善了人體的血液循環功能。從而增強了構成智力重要要素的觀察力、分析力、記憶力、想象力、思維力、創造力等。體育給人帶來健美的體魄,靈敏的審美器官,豐富的情感,通過體育鍛煉,人體的自然美得到充分發展。增強人的體質,使大腦保持良好的智力活動的機能狀態,為智力的開發創造了良好的生理條件。通過體育教學這一活動培養人的公平、道德、協作等創新個性,開發人的創新智能。體育教師的根本任務就是通過體育活動培養學生的個性,開拓學生的創新意識。體育通過教師的言傳身教培養學生個性特長和豐富的想象力。創新教育的核心是個性教育或人格教育,培養創造性人格,從而開拓人的潛在創新意識、創新激情和創新精神。

2 體育教學的本質特征

健身性是學校體育的本質特征,是區別于德育、智育、美育以及其他學科的根本特征。由此可見,體育已不再被認為是單純的身體教育,而是通過身體對人進行全面的教育。不少學校體育教學普遍存在天晴“一二一”,下雨改“自習”,“一個哨子兩個球,教師學生都自由”的體育教學狀況和那種“一時有用,一輩子沒用”的墨守成規的教學模式,這容易導致學生對體育課產生逆反心理。為此,要改變過去“教者發令,學生強應,身順而心違,精神受無量的痛苦,精神苦而身苦矣”的兵式教學舊機制。毛澤東同志認為:“欲圖體育之有效,非動其主觀,促其對體育之自覺不可”。體育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就要提高學生對體育的興趣,才能提高學生對體育的參與意識?,F代教育重視學生個性的發展,是一種弘揚學生主體性的教育。人在體育活動中伴隨著復雜的心理活動,表現出鮮明的個性特征。主體性是指學生自主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的綜合,是人的全面發展的核心問題。學生的自主性主要是指學生的自我意識與自我能力。主動性是協合品質(主要包括自我信念和自我效能)。創造性是自主性和主動性發展到高級階段的表現。為此要求學生具有自我控制能力、面對困難的自信心、協作和配合的品質和作風。尊重學生的人格,承認學生的個體差異,必須服務于學生身心發展的需要,學校應盡可能為學生選擇各種體育項目創造條件。不可否認,體育已經發展成為一種特殊的社會現象,它是以發展身體、增強體質為基本特征的教育過程和社會文化活動。

3 體育教學創新的實施

3.1 充分發揮體育教學的主渠道作用

一是要給學生鍛煉身體的基本知識、技術和技能,使整個教學過程成為學生身心健康及協調發展的過程;二是根據學生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實際,通過體育教學的知識性、趣味性、娛樂性和思想性,不斷強化學生的體育意識。

3.2 發揮體育競賽的激勵作用

體育競賽是促成學生體育情感產生和發展的重要途徑,競賽本身就是一種參與,就是實踐。由于競賽參與不同于一般參與,競賽往往是全身心投入的一種參與,所以培養學生體育情感的效果要比一般參與好得多。

3.3 發揮體育宣傳的導向作用

要想有效的培養學生的體育意識,需要學校、家庭與社會的相互配合。首先,要端正人們對學校體育的認識,正確區分健身運動、競技運動與培養體育尖子生的關系,深刻的理解學校體育對培養現代化的人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作用,從而提高學生參與體育的自覺性與主動性。

參考文獻:

[1]唐靜萍.論體育教學與創新教育的關聯性[J].體育與科學,2015(5).

[2]丁物.新世紀學校體育改革的特征[J].福建農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5(3).endprint

猜你喜歡
實施職能體育教學
職能與功能
新形勢下高校二級學院教務管理優化路徑探析
房地產項目策劃課程案例教學探索與實施
對建國以來我軍履行對內職能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