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高中歷史課堂教學與現實結合的實施策略

2018-01-19 00:14金榮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7年12期
關鍵詞:現實歷史課堂

金榮

【摘 要】在高中教學的過程中,歷史是非常重要的科目,并且和初中歷史相比,高中歷史已經有一定深度,需要學生深入的來理解思考歷史內容,這便需要將現實生活和歷史更好的結合在一起,幫助學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做好高中歷史課堂教學與現實的結合,就要明確高中歷史課堂教學與現實的結合的意義,在實施方法上,做到教學語言生活化,教學方式生活化。

【關鍵詞】歷史;課堂;現實

傳統的高中歷史教學因為教育觀念、教材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評價的偏差與局限而嚴重脫離了學生生活,填鴨式教學、滿堂灌、照本宣科等現象屢見不鮮,使本來鮮活的歷史變得呆板,學生也只能望“史”興嘆。構建生活化的課堂教學模式,使高中歷史教學與現實生活相融合,是新課程改革下高中歷史教學發展的基本方向之一,也是時代的要求。對此,筆者在高中歷史教學中進行了一些有益探索。

一、高中歷史課堂教學與現實生活結合的意義

1.有利于體現歷史學科的價值

高中歷史教學應體現和反映人文教育思想,也就是說高中歷史教學應該給學生更多人文精神的熏陶和價值理性的啟示,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體現歷史學科的價值,引起學生的共鳴。

然而由于長時期與人文教育、素質教育相背離,高中歷史教學一直處于尷尬的境地。學生喜歡歷史卻不喜歡歷史課,歷史課堂枯燥乏味,歷史學科地位低下。這固然有很多主、客觀的因素,但問題的根源主要是我們的歷史課堂教學僅局限于對“歷史性”知識的傳授,遠離學生的現實生活世界,脫離人文教育的精神。筆者認為只有把高中歷史教學與現實生活相融合才能給歷史注入新鮮的血液,讓歷史“鮮活”起來,才能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才能引導學生把認識和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轉化為認識、分析和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才能讓學生站在現實的角度去反思歷史,總結經驗教訓,“以史為鑒”。歷史課堂教學也只有扎根于學生的生活境地,聯系實際生活,才能引起學生的共鳴,理解自身與世界的關系,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使學生獲得生命價值的整體提升??梢?,歷史課堂教學與現實生活的融合符合新課改所倡導的“教育回歸生活世界”理念,能夠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創新性,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與人文素養,是推動當前高中歷史課程改革的有效方法之一。

2.有利于樹立新的教育觀念

21世紀的教育核心是“以人為本”,進行“生命化”和“未來化”的教育,是全身心地以學生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做到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歷史學科更是如此,實現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生活化有利于樹立符合學生發展的教育觀。

教育的一切活動歸根結底是為了學生的發展。著眼于學生發展的教學觀,應該是關注學生的知識與能力、學習的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而不只是記住歷史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背出現成的結論。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我們應該積極倡導學生主動參與,培養學生的探究、分析、綜合等能力;教會學生步入社會生活的實際本領,為學生的未來生活打下堅實基礎?!镀胀ǜ咧袣v史課程標準》在規定“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目標時,明確指出:要使學生“加深對歷史以人為本、善待生命、關注人類命運的人文主義精神的理解”,也是在強調要建立起注重學生生命發展的教學價值觀,因為教學應是一種以人的生命發展為依據的教學,它尊重生命、關懷生命、拓展生命、提升生命,蘊含著高度的生命價值與意義,是對生命的一種終極關懷。高中歷史教師有了這樣的教學理念,教學中就會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積累,把歷史教學與學生的生活和生命發展聯系起來,更好地促進學生成長。

二、高中歷史課堂教學與現實生活結合的實施策略

1.教學語言生活化

語言是思維的外殼、思維的形式和思維的載體,是課堂教學內容的表達方式,語言是教學思想的直接體現,是高中歷史教師使用最廣泛、最基本的信息載體。課堂語言不僅有口頭表達語言、文字語言,還有肢體語言,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不管是知識的傳遞還是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都必須依靠語言為媒介。歷史教師的語言表達直接影響學生對知識的接受和情感的抒發,可以這么說教師的語言藝術是課堂教學藝術的核心。讓教學語言為高中歷史課堂生活化教學服務,關鍵看我們能否恰當地把生活中通俗易懂的語言提煉出來。

如在講述“辛亥革命”內容中,關于辛亥革命爆發前一系列武裝起義,辛亥志士投身革命的教學片段時,我這樣說:這些起義已經過去很久了,我們享受幸福的時光也已經很久了。下面這段短片是老師自己配音制作的:一次次的起義,一次次的失敗,血腥只是讓革命者們更加抱定了必死的決心,卻絲毫不能動搖他們心中的信念。徐錫麟刺殺兩江總督未果,被剖心而死,34年的生命歷程,果真不值得留戀嗎?號稱“鑒湖女俠”的秋瑾,臨刑前只寫下“秋風秋雨愁煞人”七個字,那時她的心中難道只惦記著滿目瘡痍的國家,就從沒閃現過一對嬌小兒女明亮的雙眸嗎?林覺民,這位長眠在黃花崗的烈士給妻子的信中寫到:“為天下人謀永?!?,《與妻書》現在讀來依然蕩氣回腸。

在這一教學環節中,學生靜靜地聽著、看著、思考著,筆者利用自身的語言優勢,靠激情和感染力迎來了一陣陣掌聲,教師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讓學生的心靈也受到了陶冶??梢?,語言來源于生活,豐富多彩的情感要靠豐富多彩的語言來表達。

2.教學方式生活化

教學方式是教師和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的所采取的基本行為和教學活動整體結構上表現出來的特征,它既包括外顯的行為,也包括相關的思維方式和態度。高中歷史傳統的教學方式是“滿堂灌”和機械訓練式,這種課堂教學方式所帶來的后果是學生喪失了獨立思考,成了溫順的、被動的知識容器,而課堂依然是教師“獨霸天下”。高中歷史教學中,我們要改變課程實施中教師“滿堂灌”,實現教學方式的多元化、生活化,吸引學生,讓學生動起來、活起來。

(1)以社會熱點為媒介進行歷史教學。只有注重與國際國內的社會熱點相結合,才能使歷史教學貼近生活、貼近現實,充滿活力。處于青春期的學生求知欲特別強,他們所關注的范圍比較廣,大到國際國內的時事,小到校園的小事,但是,校園中的學生接觸面較小,能夠了解的東西往往一知半解,這一點,正好為我們歷史教學與現實的結合提供了發揮用武之地的空間,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我們要結合一些時政熱點講述,做好歷史課堂教學與現實的結合。

(2)合理運用鄉土歷史資源進行歷史教學。與其他學科相比,高中歷史課程資源具有豐富性、生動性和現實性的特點。與歷史相關的課程資源無所不在、無時不有,它們往往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并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合理運用鄉土歷史資源進行歷史教學,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歷史的無窮魅力。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開發鄉土歷史資源中的有效信息,在尋找、發現的過程中觸摸到歷史發展最生動、最真實的脈搏,使歷史課堂教學與現實生活有機地結合起來,可以有效地提升分析、判斷等歷史思維能力,加深了對歷史事件的理解。比如我們湛江“一寸河土一寸金——寸金橋”的由來,為什么湛江舊時又叫廣州灣?湛江在解放海南島中的作用,通過對這些問題的講解,很好與現實結合起來,激發了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高中歷史教學中,只有走出單一、走出封閉、走出機械,強化歷史課堂教學與現實的結合,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回顧知識、記憶信息、提高智能。也只有當歷史與學生的生活經驗有機融合的時候,高中歷史才能充滿生機和活力,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林玉璞.高中歷史課堂教學與現實的結合的方法[J].《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2014年10期.

[2]魯亞琴.高中歷史課堂教學與現實生活的結合[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5年z2期.endprint

猜你喜歡
現實歷史課堂
甜蜜的烘焙課堂
美在課堂花開
新歷史
一種基于Unity3D+Vuforia的增強現實交互App的開發
現實的困惑
從虛擬走到現實,有多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