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實踐

2018-01-19 15:52張文娟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年12期
關鍵詞:數學知識生活化教材

張文娟

一、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研究現狀

傳統的數學教學主要是在課堂上完成的?,F實生活中,學生遇到的許多問題都需要應用數學知識解決,但是學生卻不能學以致用,缺乏實踐應用的能力。我國現有的數學教材與實際生活相脫離,應結合實際生活所需的數學知識,來改造數學教材。

1.學生計算能力不強

新課程實施以來,我總覺得現在的學生計算能力不強,很簡單的計算也要出錯。也許,我還在以以往的標準來衡量現在的學生,《課程標準》早已不在要求學生“迅速而準確地計算”,而是要求學生掌握必要的運算能力,這樣顯然對學生運算能力的要求降低了。由于要求降低了,數學教材上計算題目也明顯少了,很多數學老師在實際教學中就對計算教學不怎么重視了;另外《課程標準》提倡算法多樣,開放式思維,我們的老師在課堂上就一味強調、分析、引導多種方法計算,這對于一些接受能力強的學生是“喝足了”,但對于一些接受能力弱的學生一下子“這種方法”,一下子“另一種方法”,最后 “一點兒也喝不到”。雖然《課程標準》對計算的要求是降低了,對計算的方法是開放了,但并不是對計算沒有要求了,還是要求學生掌握必要的運算能力,況且數學是永遠也離不開計算的。因此我覺得,我們的小學數學還是要重視對計算的教學,必要的計算訓練還是需要的。在重視計算教學、訓練鞏固的時候,我們也要注意不能回到以前的“題海戰術”時代,要有針對性的、要實事求是地進行計算訓練。①老師在思想上要重視計算教學。②教學計算技能方法時在保證基本方法的前提下再去提倡多種方法。③隔一段時間,對學生進行一次計算訓練。④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

2.學生數學練習量減少

新課程實施以來,我們一直在強調提高課堂效率、減輕學生負擔,我們所使用的教材上面的練習題比起老教材也相對減少了,供學生練習用的也只有《課堂作業》一本練習本。因此不管是主觀上、還是客觀上都影響著現在學生數學的練習量。我們都知道,數學知識沒有經過一定量的練習學生是很難鞏固的。我們要在努力提高課堂效率、高效完成書上練習題的同時,補充不同坡度的練習題,使學生在練習中鞏固和拓展數學知識。我們老師在設計布置數學練習題時也要把枯燥、機械的訓練變成豐富多彩的“數學之旅”。①課堂上要增加數學的練習量。②設計補充一些層次性作業。③安排一些數學實踐性作業。

二、數學教學生活化的重要意義

1.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生主動學習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師在教學中如果不想方設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而只是不動情感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如認識“<”“>”,我引導學生順口溜:“大于號、小于號,兩個兄弟一起到,尖角在前是小于,開口在前是大于,兩個數字中間站,誰大對誰開口笑”,區別這兩個符號對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這個富有情趣的順口溜可以幫助學生有效地區分。又如把教學比大小說成“排排隊”;把教學元、角、分改成“小小售貨員”等,學生對這些生活味十足的課題知識感到非常好奇,感到學習數學很有趣。

2.創新開發教材,讓教學內容貼近生活

例如:如我在教學“平均分”時,先談話導入:八月十五中秋節,淘氣一家4口人在賞月,爸爸分月餅,分得很均勻,每人一樣多,接著讓學生去分物品,要求每份分的一樣多,最后引出:人分物品,分的一樣多。這就叫“平均分”。由于學生對分月餅比較熟悉,很快就理解了“平均分”的含義。

三、在課本上學習數學理論知識,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師在教學中如果不想方設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而只是不動情感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如認識“<”“>”,我引導學生順口溜:“大于號、小于號,兩個兄弟一起到,尖角在前是小于,開口在前是大于,兩個數字中間站,誰大對誰開口笑”,區別這兩個符號對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這個富有情趣的順口溜可以幫助學生有效地區分。又如把教學比大小說成“排排隊”;把教學元、角、分改成“小小售貨員”等,學生對這些生活味十足的課題知識感到非常好奇,感到學習數學很有趣。

四、利用生活經驗,感知學習數學知識

在教學活動中,學生是學習知識的主體,在他們身上蘊藏著豐富的、寶貴的教育資源——生活經驗。同時,他們幼小的心靈又對周圍的這些事物和現象充滿了無比的好奇,若教師能真正意識到這一點,緊緊抓住這份難得的好奇心,突破傳統的教育模式。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實例,著力加以誘導、挖掘,這樣將會使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數學思想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它們的原型,我們要善于捕捉,盡量提供,使學生能從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主動探究數學規律。

五、學以致用,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體會學習數學的成就感

把數學知識實踐化。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是數學學習的歸宿。我們應該指導學生把學到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生活中,讓數學知識因貼近生活而變得有趣,使學生領悟數學“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這樣不僅使學生獲得數學知識,學會用數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而且更為重要的是:使學生認識到數學就來自我身邊的生活世界,是認識和解決我們生活和工作中問題的有力武器;同時也獲得進行數學探究的切身體驗和能力。作為一名數學教師我們應該有意識地把日常生活問題數學化,使學生逐步具備在日常生活和社會生活中運用數學的“本領”,使他們認識到“數學是生活的組成部分,生活上處處離不開數學”,要養成事事、時時、處處吸收運用數學知識的習慣,調動他們主動學習數學、創新性運用數學的積極性。例如,在一、二年級的教學中,我就提出這樣的問題,你今年幾歲啦?多高呀?身體有多重?比一比你和你的同桌誰重……這些都是小學生經常遇到的問題,而要準確地說出結果,就需要我們量一量、稱一稱、算一算,這些都離不開數學。再如,生活中常用的各種知識像按比例分配水電費、計算儲蓄利息、日常購物問題均發生在身邊,我們買東西、做衣服、外出旅游,都離不開數學。在教學四年級“求平均數的問題”內容時,我在課前布置了這樣一個預習題:請同學們回家后到超市去進行一項社會調查,調查同一類商品的5種不同價格,看一看哪種牌子的最貴?哪種牌子的最便宜?算一算他們的平均價是多少?讓學生用學過的知識來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不僅激發了學習興趣,而且能提高學生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數學走向生活。我們要盡可能地讓學生帶著數學問題接觸生活實際,指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看問題,用數學頭腦想問題,加深學生對生活中數學問題的理解。

六、結論

數學教學的生活化,不僅能使數學教學具有趣味性,有效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同時對于數學教學工作的更有效開展具有重要作用。如何協調好生活與教學之間的關系,如何在教學實踐中實現教學與生活的緊密結合,這些都是目前我們生活化數學教學要迫切解決的問題。在新課程背景下,要確保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更好實施與發展。endprint

猜你喜歡
數學知識生活化教材
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研究
教材精讀
作文生活化教學指導策略
“則”與“擇”:指向生活化學習的幼兒園數學活動實施的原則與選擇
生活化美術教學的課程設置及實踐應用
數學知識在于應用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從生活中體會數學知識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