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小學語文的發展趨勢

2018-01-19 16:09代春榮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年12期
關鍵詞:發展趨勢互聯網小學語文

代春榮

【摘 要】伴隨著語文課程的深度改革,小學語文在教育專家的理論探索和一線教師的實踐探索下不斷向各個領域縱深發展。語文課堂教學轉型的步伐不斷加快,研究視角不斷拓展,呈現方式更加靈活多樣,使新課程改革更加穩健、更加踏實地向前推進,呈現出“思路清晰、操作平穩”的態勢,在“互聯網+”等的影響下更多的語文教育優良傳統得到弘揚和拓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發展趨勢;互聯網+

小學語文教學只要是指針對7~12歲左右的學齡兒童所進行的教育指導,因此,小學語文的發展趨勢必須尊重兒童,并體現兒童化特征。發展趨勢的改革主要體現在教材的改革、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兩大方面。綜觀現行人教版小學語文教科書,呈現出了一些“成人化”傾向,這其實與兒童的年齡特點和發展規律并不相符。另外小學語文教學的課堂模式不能停留在傳統的方式上。本文針對這兩方面進行思考。

1小學語文教科書體現“成人化”

小學語文教科書應該尊重兒童規律,體現兒童化傾向。但“應該這樣”并不一定等于“事實如此”?,F行小學語文教科書從整體上呈現出“兒童化”主導趨向,且守持著兒童化原則,體現著兒童化思想,但在具體設計和課文內容的選擇上卻呈現出一些與兒童化不相符合的“成人化”傾向,小學語文教科書的“成人化”傾向無益于語文教育的健康發展和兒童的健康成長?!俺扇嘶笔桥c兒童化直接相對立的概念,它的提出者是成年人,但是它的關注焦點是少年兒童。專供兒童閱讀和學習的小學語文教科書“成人化”是指:教科書編寫人沒有很好地尊重兒童在思維、心理、語言及行為等方面的特點和規律而將成人世界里的諸多因素移植進教科書,從而導致教科書呈現出某一些近似成年人的傾向和特征。很多內容不符合兒童發展規律、身心要求、年齡特征。小學語文的教材應該把焦點定位在兒童的“四大特質”,即主要從童趣、童情、童性、童心四個方面呈現教科書的非兒童化。其體現在:第一,重知識—童趣缺失;第二,重理性—童情淡??;第三,重規矩—童性脆弱;第四,重說教—童心早熟。

1.1人教版小學語文教科書的去“成人化”建議

教科書去“成人化”,主要包含兩個意義層面:第一,去除教科書里存在的、已經發現的不符合兒童利益、不適合兒童模仿和學習的“成人化”內容成分;第二,在去除“成人化內容成分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加兒童化內容,是教科書盡量達到兒童化的理想狀態。小學語文教科書是兒童童年生活不可或缺的親密小伙伴,提出去“成人化”建議的目的是為了進一步完善修訂小學語文教科書,使其在原有基礎之上更加趨于兒童化,更加富有童趣童真,更好地輔助兒童進行語文學習和語文自我教育。

首先,堅持正確的“兒童觀”。堅持正確的兒童觀則應具體做到:第一,“寓教于樂”,尊重兒童的樂學精神;第二,“循序漸進”,遵循兒童的認知規律;第三,“返璞歸真”,解放兒童的自然天性。

其次,樹立正確的“成人觀”?!俺扇嘶?,即以成年人為基本立場,以成人利益為基本出發點,以成人的思想情感、精神意志、思維方式生活經歷為基本內容,以成人世界的運行規則為基本準繩?!俺扇嘶辈皇且粋€孤立存在的概念,它是在與兒童發生關系意義的時候產生出來的。因此,“成人化”概念的意義所指不在成人身上,而在兒童身上。所以,我們常聽到兒童“成人化”的說法,卻很少聽到成人“成人化”的提法。從兒童化和“成人化”之間的關系意義來看,兒童“成人化”是指兒童在童年時段表現出不符合當下年齡特征和生長規律的成人特征,小學語文教科書“成人化”是指教科書里含有某些不符合兒童特點與兒童規律的成人內容。

再次,符合兒童的人性規律。兒童的人性規律具有一般性和特殊性。特殊性具體表現為:①兒童向往自由、追求快樂、易生好奇、喜好模仿;②兒童的本性沒有好壞之分,時而寬善親柔如“天使”,時而調皮莽撞如“壞蛋”,成年人應客觀對待;③童年時期是兒童人性的極速生長、發展和成熟的最佳時段;④兒童的人性具有極強的可塑性和不穩定性,而教育在指導兒童人性向善的過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小學語文教科書對兒童人性規律的遵循,一方面要遵循人性的一般規律,另一方面也要遵循兒童人性發展的特殊規律。

1.2堅持教科書編寫的兒童化原則

小學語文教科書的編寫,必須尊重小學生,因為小學語文教科書的適用對象和主要使用人是小學生。質言之,小學生,亦即廣12歲左右的學齡兒童。因此,教科書對小學生的尊重就是對兒童的尊重。尊重兒童,體現了教科書去“成人化”的端正態度,即教科書自身需要自我體現出兒童化特征,守持兒童化原則—兒童的游戲心理原則、兒童的認知規律原則和兒童的自然天性原則。

2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適應時代的需要

“互聯網+”這一劃時代概念,社會各大領域對“互聯網+”的內涵進行外延?!盎ヂ摼W+”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就是將互聯網帶進課堂,在教學中鼓勵學生利用互聯網教學資源,在學習中有效利用互聯網,可以說互聯網不僅是教學信息知識的載體,更是教學信息知識的來源,同時也是教學活動的場所和陣地。我們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互聯網+”將成為教學未來發展的主流趨勢,但是就目前教學而言,教師尚未對“互聯網+”做好應對工作。筆者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立足“互聯網+”教學發展趨勢,闡述其帶來的影響并對其未來發展進行展望。

2.1新技術讓小學語文教學更具趣味性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和資源,為小學生創設語文學習情境,讓小學生直觀感受語文魅力,增強小學生語文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2.2新技術讓小學語文教學更具開放性

小學語文學習中,小學生課文預習突破教材局限,以多元化的學習方式在互聯網平臺開展自主學習,及時對課堂所學進行自測和反饋,利用互聯網新技術開放語文學習活動。同時,在小學語文教材學習中,小學生可以圖示等方式有機結合語文課文閱讀和學習活動,將互聯網新技術和小學生語文學習高效整合。

2.3新技術讓小學語文教學更具實踐性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利用“互聯網+”新技術讓小學生直觀感受教材課文中反映出的人民智慧,教師為實現教學重難點,整合互聯網學習資源,引導小學生自主學習,直觀形象地體驗語文學習的神奇,感受語文教材中折射的非凡智慧。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實現資源共享,打破語文學習局限,整合互聯網資源,讓小學語文教學更具實踐性。

2.4新技術讓小學語文教學更具發展性

小學生不僅在語文課堂學習知識,在課文也要選擇感興趣的知識進行學習延伸,利用互聯網新技術了解和探究知識,真正實現語文發展性學習??傊?,在互聯網新技術支持下,延伸小學語文學習內涵,以發展的眼光學習新知識。

3小結

《禮記·中庸》:“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言前定,則不跲;事前定,則不困;行前定,則不疚;道前定,則不窮?!边@里的“豫”是“預”的意思。就是說:無論做什么事,事先都要有所預測和準備,方能成功,不然就會失誤。小學語文教學也是如此,理應準確把握其發展趨勢: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必然。

參考文獻:

[1]李忠.如何利用網絡資源上好小學語文課堂教學[J].課外語文,2015(06).

[2]蒲小艾.人教版小學語文教科書的去“成人化”思考[D].四川師范大學,2014.

[3]顧穎.讓習作范文不再淪為“雞肋”——淺談如何用好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的習作范文[J].江蘇教育研究,2013.2B:39-41.endprint

猜你喜歡
發展趨勢互聯網小學語文
從“數據新聞”看當前互聯網新聞信息傳播生態
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的實施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撥動情感之弦,讓語文課堂綻放精彩
以高品質對農節目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