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新課改視域下小學語文教學實施策略

2018-01-19 16:11何丹丹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年12期
關鍵詞:分層教學法古詩詞

何丹丹

【摘 要】部編版新課程改革戰略的逐步推進,對我國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诖?,本文從閱讀教學、寫作教學、古詩詞教學三個角度入手,闡述了新課改視域下小學語文教學的創新實施策略。意在通過本文,對當前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內容等方面的優化發展提供理論幫助。

【關鍵詞】《語文新課程標準》;分層教學法;古詩詞

一、引言

從2012年提出至今,部編版教材經歷了五個年頭,通過了專家委員會、咨詢委員會、馬列主義工程委員會、劉云山常委審查、習近平總書記審批等前前后后數十輪審查之后終于問世,為我國教育發展帶來了新的生機。在這樣的教育改革背景下,創新成為了小學語文教學發展的必要舉措,所以我們有必要對基于新課改視域下的小學語文教學策略進行分析研究。

二、基于新課改視域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施策略

我國的部編版新課程改革戰略提出:“要采取‘語文素養和‘人文精神兩條線索相結合的方式編排教材內容,突出實務性學習理念”。這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充分重視到學生的主體地位,采用互動化、生活化的方式帶領學生學習教材中的文學作品。

首先,小學語文教師應深入挖掘提問的藝術,在閱讀教學課堂上積極與學生進行對話互動。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提問中應盡量避免“是不是”、“對不對”等封閉性問題內容的出現,轉而使用“為什么”、“怎么辦”等開放性的提問方式。例如,教師X在教授部編版課文《小公雞和小鴨子》后,向學生們提問:“通過這篇課文,你們學到了什么呢?”。經過短暫的討論之后,學生們給出了“我們要用自己的優點幫助別人”、“我們在生活中也要向小公雞和小鴨子學習,團結友愛互相幫助”等答案。通過這樣的方式,教師X在啟發班級學生進行閱讀思考的同時,有效提升了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課文記憶力,實現了閱讀課堂的高效進行。

其次,教師還應對與學生實際存在距離的文學作品進行生活化講述,以提高學生對文章內涵的認知水平。以《大禹治水》這篇文章為例,由于小學生對洪水、災難等字眼并沒有太多的感觸或理解,使得文章的思想主題很難融入到學生的閱讀過程當中,繼而造成一定的閱讀偏差。對此,教師應將教學眼光放到生活當中,通過引導學生回顧暴雨為生活帶來的不便,帶領學生從了解到“水”這一自然元素的危害性。此時再帶領學生學習《大禹治水》一文,必然會使學生產生更加深層次、主觀化的閱讀感悟。

三、基于新課改視域下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實施策略

在傳統的語文寫作教學當中,教師都是按照“布置寫作主題—學生上交—教師批閱—統一評判講解”的流程進行的,使得寫作教學工作具有較大的滯后性和籠統性,不利于小學生寫作水平和語文素質的發展。對此,在部編版新課改“以人為本”理念的支持下,教師可應用以下兩種方式實現寫作教學的創新:

第一,信息化寫作教學。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并廣泛應用于學校教育的今天,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加快轉變教學觀念,使用科技手段提升自身教學工作的質量。據此,教師在進行寫作教學時,可以帶領班級學生進入到多媒體教室當中。首先,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根據自己的寫作需要在網絡中尋找素材,從而避免“幫媽媽做家務”、“扶奶奶過馬路”等“老一套”,加強自身寫作內容的豐富性;其次,當學生在寫作過程中遇到瓶頸問題時,可以通過設備上的呼叫按鈕向教師端發起請求,并通過耳麥與教師實時交流,進而實現在邊寫作邊修改、邊學習邊提升的新型課堂方式,杜絕了傳統寫作教學中存在的滯后性問題;最后,由于信息化的寫作課程是完全通過計算機設備實現的,學生在完成寫作后,只需要動動鼠標便可向教師提交文檔,大大提升了寫作教學的課堂效率,減輕了語文教師的工作壓力。

第二,分層化寫作教學。由于小學生的詞匯儲備、寫作思維、理解能力等素質不盡相同,教師如果按照一概而論的教學和評價標準,將很可能使得一些學習水平較差的學生因成績過低、題目過難而失去自信心和學習興趣,導致班級學生寫作水平的兩極分化程度越來越嚴重。此時,教師應采用“分層教學法”,將班級學生按照寫作能力、語文素質、既往成績分為由高到低的A、B、C三個層次,并針對不同層次學生實施差異化的作文評價標準。

例如,語文教師L將全班24名學生按上述方法分成三組后,制定了以下作文及格標準:A層次學生要求中心思想明確、選材新穎、作文結構層次分明、語言優美;B層次學生要求字跡相對工整、思想內涵相對明確、內容較具體、語言通順;C層次學生要求為字跡清楚、標點使用大體正確、錯字錯詞在5個/百字以內、字數達標。據此,教師L可以對學生按照不同標準進行評分并指導,在滿足學生自尊心、自信心的前提下,實現了全班學生的共同發展。

四、基于新課改視域下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實施策略

古詩詞是我國五千年文化的精神瑰寶,在小學語文當中加入古詩詞學習,是培養小學生民族文化素養、實現我國傳統文化繼承和發展的必由之路。同時,部編版課程改革提出了“追本溯源,重視傳統”的小學教育目標,要求“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北師大講話中提到的‘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話精神”,進一步對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重要性提供了理論依據。對此,隨著我國新課改戰略的深入開展,小學語文教師的古詩詞教學方法也應積極進行優化革新:

首先,教師要做好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激發小學生對古詩詞的學習興趣。由于古詩詞當中的語用方式與現代漢語相差較遠,勢必會引發一些學生的抵觸情緒。此時,教師應循循善誘,從詩詞情感、節律韻腳、詞句內涵、對仗起興等多種環節入手,帶領學生了解到古詩詞短短幾句中蘊藏的巨大力量。同時,教師還應鼓勵學生多朗讀背誦,使學生在實踐中與朗朗上口的詩句達成“精神聯系”,激發出流淌在中華民族血液中的文化基因。例如,教師X在為學生講解古詩詞知識時,為學生描繪了唐代詩人李白在作《靜夜思》一詩時,詩人于揚州旅社中抬頭望月,思鄉之情油然而生的創作背景,使學生們了解到了短短四句詩、二十字中凝結著的深厚情感,進而對古詩這種精煉化的文學形式產生巨大的學習興趣。

其次,教師可通過科技手段,為學生構建出具象化的詩詞情境。我國的古詩詞具有高度的美學價值,寥寥數字即可將自然風光描繪得淋漓盡致。以部編版一年級的《詠鵝》為例,通過“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一句,我們便可從詩中感受到生動真實的“白鵝戲水圖”。但由于小學生年紀尚淺,無法對詩句產生如成年人一般的具象認知,所以教師需要應用視頻、虛擬現實等科技方式,通過在設備中預設與《詠鵝》一詩有關的網絡資源,使學生在真實的自然情境中觀察鵝這種動物,輔助小學生對詩詞內容進行理解。

五、總結

綜上所述,要實現小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提升,就必須從學習源頭入手,對小學語文教學的策略方法進行優化改革。分析可知,通過提問式教學、分層化教學、引導式教學等新型教學方法,教師能在提升自身教學質量的同時,有效地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使學生了解到語文教材中的傳統文化之美,為小學生未來的語文學習夯實基礎。最后,洗完本文對日后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發展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陸鳳仙.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探討[J].教師,2017,(20):20.

[2]牟廷艷.新課改視域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之思考[J].語文天地,2016,(30):72.

[3]宋霞.新課改視域下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策略探究[J].語文天地,2016,(01):25.

[4]毛明月;王玲玲.新課改視域下小學語文朗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電力教育,2010,(10):20.endprint

猜你喜歡
分層教學法古詩詞
藏在地圖里的古詩詞
我愛古詩詞
本期主題:蓮
《藏在地圖里的古詩詞》
猜詩詞
Java程序設計基礎課實踐教學中的分層教學模式研究
分層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實踐
初中英語教學中分層教學法的應用探討
學古詩詞的那些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