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談初高中政治課程教學的銜接

2018-01-19 11:16蘭宏光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7年12期
關鍵詞:初高中銜接

【摘 要】在新課改的教學實施下,初高中學科教學之間如何銜接,是眾多學科所要面對、思考和解決的問題,也是初高中政治課程所要面對的問題。在不同的教學階段,政治學科對于初高中來說雖是同一課程但卻是不同的教學體系,兩者之間既有區別又互有聯系。因此,教師要銜接好初高中政治課的相關內容,以便將現階段的教學內容與整體達成統一。文章就淺要論述了初高中政治課程教學如何銜接的相關問題,以供參考。

【關鍵詞】初高中;政治課程教學;銜接

1銜接的主要原因就是差異性

1.1教材在每年根據課綱要求而變化

隨著課改的逐步深入,初高中教材的難易程度逐漸得到了降低,但是相關的教學內容也得到了大幅度地調整,出現了一個“淺、少、易”特點。特別是對于一些初中的教材改革,新增加的知識點和相關的內容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關,不是一上來就直面那些枯燥的理論知識,而是遵循普遍的認知規律——從感性到理性的引導和建立。對于學生來說,這種擺脫了高深的理論更容易讓學生去掌握和理解,學生接受起來也比較簡單。但是高中政治則不同,雖然高中的政治課綱每年都有增加和減少,但最重要的因素就是高考的影響,教師都會根據高考的考點保有難度。這就導致一個怪異的現象,初中學得過于簡單,高中又開始增加難度,初高中的教材銜接出現了嚴重的不對等現象。對于學生來說,其接受知識的難易程度的差距也就變得更大了。

1.2教學方式也有一定的區別

在初中階段,傳統的教學方式就是學生跟著老師走,教師細致地將各個知識點系統地進行歸納,學生按照教師的教學方式往往會在最后的考試中取得不錯的成績。所以,這就養成了學生跟隨教師的慣性,而學生的獨立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漸弱化或沒有充分的挖掘出來。但是高中階段與初中階段則不同,面對更多的課業和學科壓力,以及高考這個最重要的考試,政治的眾多內容的講授就不可能像初中一樣分門別類地進行歸納和總結,教師只能舉例說明,更側重的則是能力的培養。這就使得已經在初中具有慣性的學生難以適應高中的政治學習,繼而出現了相關的問題。

1.3教學課時也與從前不同

在初中階段,由于《道德與法治》學科多數學校每班每周安排3節課,高中《思想政治》多數學校在高一、二年級每班每周安排2節課.這樣初中的課時九相對充裕,再加上課改后的《道德與法治》學科的知識體系、知識點相對簡單,教師也不會去趕進度的教學,因此,可以反復地對一些重難點的知識點進行操練,學生用于消化和鞏固的時間比較充足。但是高中階段則不同,政治學科的課時相對少,但知識點又比較多,這樣會迫使教師加快了講課的速度,學生也就沒有更多的時間來對一些知識重點進行反復的學習和消化。至于鞏固和強化,則更是不會有更多的時間來進行了。

1.4考試體系也進行了改革

這是一個最明顯的變化,中考命題一般是市或省級統一命題,有的省、市是畢業考和中考“一考兩用”,以基礎考試檢測為主,是水平與能力相結合的考試。而高考是全國統一考試,高考是國家選拔人才的考試,所以,不管是全國統一命題,還是自主命題,其指導思想都是主要以考核能力為主。由于統考范圍不同、命題思想不同、考試功能不同,所以,考試“指揮棒”發揮的作用也就不同,這就直接導向教師教學的側重點不同,《道德與法治》的教學側重以基礎知識的夯實及部分能力的培養,高中《思想政治》的教學側重則是在夯實基礎知識的基礎上,注重對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因此,考試改革的變化也是如何將初高中政治課堂教學進行銜接的重點。

2教學的銜接一定要吃透《課標》方能成事

課程標準就是教學的指導綱領,如今初高中課程標準漸趨一統,這正是給了教師研究的好機會。教師一定要對課程標準的整體要求進行把握,將課程的性質和目標進行明確。各個年級和學習階段的具體課程標準也要研究透徹,每個階段都有什么具體的銜接要求也要做好分析。各個學年段銜接課程標準的相關方向也要掌握??梢?,想要弄好教學的銜接問題,就應該將課程標準吃透。初中的思想品德課和高中的思想政治課一脈相承,除了教學的層次不同,其他都有其相似性,這就為教師吃透課程標準提供了最好的條件和依據。

3教學的銜接也要研究教材

3.1對于教材的特點和編寫策略進行研究

對于初中的《道德與法治》課程來說,其主要的編寫策略就是提出問題和情景,最后強調相關的體驗。其主要的教學策略就是在具體的教學案例中將教學觀點進行展示。進而通過辯證法來將觀點進行鑒別。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將觀點發現,并且將其具象化的提煉出來。

3.2通過教材內容找到銜接的切入點

新的知識需要用已學過的或者是舊的知識牽引出來,以便將新舊知識聯系起來。初中的《道德與法治》和高中的《思想政治》的教材有很多可以銜接的地方。教師應該以學生積累的知識體系為主,由已知引出未知,最終提高新舊知識層次。另外,這個新舊知識的銜接切入口也要循序漸進的來進行。將學生在每個階段的具體要求和內容進行明確,過于高或者過于低的情況都不要在教學的銜接過程中出現。

4課程教學的銜接要自主地對教學方法進行科學地實施和研究

4.1理論聯系實際,將生活作為立足點

對于初中的《道德與法治》課程來說,學習的過程一定要與生活實踐相關聯。教師的教學過程也要圍繞學生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問題來展開。讓學生通過學習和理解到的相關知識來提高自己的社會適應能力。至于高中階段,則要將政治課本中學到的一些原理和觀點指導實踐,通過這種教學方式來達到科學銜接的效果。

4.2加強生活體驗,強調實踐的重要作用

要將正確的價值觀向學生進行灌輸,學生在體驗生活和實踐的過程中對其進行探究。對于初高中來說,政治課可以進行一些社會調查活動,從教科書進行引申,將學生關注的、有意義的題材或者是國家的重大事項和班級活動等與教科書的理論進行互補,讓兩者變成互補促進的關系,最終強化的政治課堂的實踐教育能力。

4.3培養學生的能力,將載體盡量擴充

政治課堂中的原理和概念都是通過選取生活中的典型案例來進行體現的,因此教師可以通過開放性的情境將學生的學習熱情進行激發。如利用一些常見的教學方法,如體驗式教學、情境教學等。另外,通過結合教師的”目標、策略、評價“過程與學生的”活動、體驗、經歷”過程通過教學方法這一載體在政治課堂上展示,也同樣可以達到效果。

4.4教學的最終目標是通過滲透來培養學科素養

對于初高中階段的政治課堂銜接來說,培養學科素養是最終的目的,也是需要銜接才能完成的過程。因此,在初高中階段將學科素養的培養方式不斷地在課堂教學中進行滲透,是教師對于銜接要做的主要工作。

5教學的銜接還要與一定的教學方法相適應

學生的主動參與是教學活動能夠成功的關鍵。而教學活動的目的就是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教師應該對于各個階段學生的特點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進行研究,促進初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的有效銜接。如今在新課綱和教育部課改的背景下,學生要對學習秉持著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學習態度。在初中階段,教師就應該用自主學習的教學方法來要求學生對于社會現實進行主動的探索,同時關注自身的成長。將《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理論知識融入到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中,通過合作和分享,提高自己的學習主動能力。到了高中階段,就應該繼續秉持著合作和獨立的精神,個性化地利用學習的政治觀點來發表自己的看法,有效地銜接起出初高中的教學課程。

6結語

銜接好初高中的政治課程教學,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以及綜合素質的養成都有著重要的作用。在教育制度不斷改革和發展的今天,這種銜接有著重要的時代意義。

參考文獻:

[1]陶仕安.淺談初高中政治教學的銜接[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6,10(14).

[2]張翠萍.淺談初高中政治教學銜接的幾點思考[J].山東青年,2014(6).

作者簡介:

蘭宏光(1966.01~ ),男,廣西桂林人,大學本科畢業,中小學高級教師,中學政治基礎教育。endprint

猜你喜歡
初高中銜接
初高中一體化背景下的中學物理教學實踐
初高中一體化背景下的中學物理教學實踐
初高中數學銜接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關于初高中英語學習銜接的一些建議
論刑事技術與刑事偵查的銜接與配合
高職數學與高中數學銜接問題的對策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