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樂課程改革中教師要善待學困生

2018-01-19 11:22錢宏翠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7年12期
關鍵詞:學困生班級音樂

錢宏翠

所謂高中音樂學困生,是指在高中音樂學習中出現了困難,跟不上正常教學節奏,隨堂完不成學習的學生。這些學生往往智力正常,由于基礎知識薄弱,學習興趣不濃,學習方法欠缺,學習成績低下。我們總結了形成學困生主要因素有:學習方法不當,思維狹窄、知識殘缺;學習失去興趣,學習被動;老師不能一視同仁,師生之間缺乏交流互動,缺少溝通和信任。下面結合近年的經驗總結,來談一談。

一、調查摸底、了解差異

俗話說十個手指有長短。怎樣才能在最短時間內對各個班級學生的音樂素養有所了解、及時掌握學困生的音樂學習動態及形成原因?筆者的第一個步驟是摸底調查,了解各班學生差異。了解調查的形式多樣,但筆者覺得最佳的形式是采用問卷調查,問卷調查不用出聲就可以把自己的喜好和不足默默寫下來,不用在大眾面前自爆其丑甚至還可以跟老師默默溝通,多數同學都是愿意的。

二、學生困生類型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句話說的好:“培養教育人和種花木一樣,首先要認識花木的特點,區別不同情況給以施肥、澆水和培養教育,這叫‘因材施教”。音樂本身就是一門充分發揮人們想象空間的情感藝術。因此這就不能斷定文化成績好的同學對音樂就有著天賦并喜歡這門學科,而文化成績差的同學對音樂就缺乏興趣,這就需要老師對這些學困生的形成正確歸因,因材施教。

1.有音樂潛質但無心向學的學困生

這類學生有文化成績好也有文化成績差而不把音樂當回事的,但兩者相同點都是他們對音樂的感悟理解能力不錯,有一定的音樂潛質,只是缺乏正確引導和興趣的培養。甚至有些同學認為音樂不是升學考試科目,不值得一學,學了也是浪費時間……。

2.先天五音不全的學困生

音樂學困生的形成不光跟興趣和學習動機有關,還有來自先天的靈感:如沒有音高、音準差、節奏感差,俗稱“五音不全”。這類學困生限于各種先天的因素無法在音樂這個領域找到自信,得不到老師及時的關注就會導致上課貪玩溜號,對音樂學習失去興趣,更或造成心理自卑、不敢正視自己等不良行為表現。針對這類學生我們在教學中要循循善誘、多鼓勵、多點撥。

三、學困生轉化策略

實施音樂課標的目的是“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解決學困生的學習問題是學校教育質量提高亟待解決的大問題。善待學困生,從感情上、生活上、學習上去接近體貼,培養上進心、自信心和良好的學習態度,促進他們良好學習方法的形成。作為施教者——我們要用善待的方法來解決學困生的學習問題。

1.建立音樂的學生觀,關注每位學生

傳統的學生觀認為成績好的學生各方面都優秀,是學習中的先鋒猛將,受到師生的共同贊譽。那些學習較差的學生,往往得不到老師的關照,被人遺忘、自卑、孤獨、寂寞,成為學習中的困難生。由于學習壓力產生逆反心理,自己瞧不起自己,有時還會有意抵制拒絕老師的幫教,主動與差生互相接近,互相安慰同情、以求得心理上的支持和補償。有位學生曾給我建議:“老師你過上一段時間要狠狠地訓我一頓?!蔽耶敃r百思不得其解,后來了解到,這位學生學習有困難,經常被老師冷落,提出這種建議,是想讓老師督促他,更主要的是想讓老師在意他?!袄蠋煹膶ψ约旱牟辉谝?,擊碎了我所有的夢想,一點上進心的都沒有”,學生的話語反映出老師不能一視同仁,無形之中挫傷了學生的積極性。實質上真正自暴自棄的學生是沒有的,只要我們不拋棄學生,學生是不會自我拋棄的。由于他們學習方法的缺少,學習能力得不到發揮,學習上出現了失誤,這是很常見的現象,我們要善待關注他們,要用“等一等、看一看、幫一幫”的態度,要有“馬拉松式”的耐心,給他們改進的機會,消除他們的心理障礙,變失望為希望。我們要從師愛出發,目中有人,欣賞和關注每一位學生,尤其是學困生。

2.發現閃光點,及時表揚鼓勵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我們要承認差異,平等看待。一個班級不可能沒有學困生,有差異的學生也不是朽木,不應他們成績不好就安排在班級最后的角落里,任其自由發展,這是對他們的歧視,會對他們的發展,健全人格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即使是學習成績低下,他們也有興趣、愛好、長處。我們應及時鼓勵他們,使他們的長處得到發揮,善于從各方面對他們創造各種可能成功的機會,讓他們發現自己的潛能,從而逐步發展自己,最終走向成功。要善于抓住他們的點滴進步或閃光點,大力表揚及時鼓勵,如批改作業時多出現鼓勵性的批語:“你學習有進步,我替你高興”、“你解題思路新穎,繼續探討”等等,不斷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激發他們學習的上進心。有位心理學家曾說過:“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學生對自己的能力判斷往往依賴于老師,他們十分渴望老師能夠發現他們身上的上閃光點,并為其吶喊加油。其次,我們要懂得去愛他們,尊重他們、對他們熱情開懷。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架起師生之間情感的橋梁。

3.著眼長遠,促進學生共同發展

音樂課程改革下,學困生的進步要從長遠發展,終身發展來考慮的。每一個人在每一個階段都有不同的接受能力,青少年正處于長知識長身體的關鍵時期,他們還沒有形成正確而又穩定的人生觀、價值觀,容易沖動,缺乏理性思考,情緒波動較大,尤其是處于這一時期的學困生意志不堅定,學習的壓力、老師的冷淡、自卑自傲的心理,容易養成不良習慣。況且學生的潛能只是反映當前的成績,并不能說明學生將來的發展,他們的可塑性很強,我們要眼見開闊,正確看待學生的不足之處和形成原因,多一點寬容和耐心。而幫助學生正確掌握學習的方法,特別是掌握終生學習的方法才是老師的明智選擇。我們可以真誠地邀請他們一起去打球、談心、講故事、交流情感,消除他們的心理壓力和隔閡,有勇氣講出自己的心里話,對癥下藥,解決他們心中的困惑,使他們對學習產生興趣和動力,引導他們真正掌握開啟學習和創造之門的鑰匙,進入學習和創造的殿堂。

4.樹立音樂理念,善待學困生

音樂課程的課堂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強調突出師生之間的相互溝通,學生之間的相互鼓勵、激發和分享。學困生基礎薄弱、成績不好,學習上遇到的困難多,常常受到冷遇和批評,他們在內心深處十分渴望得到老師和同學的理解、諒解和信任,我們要傾聽他們心中苦惱、幫助他們擺脫困境、做他們的知心朋友。我們要樹立“只有差異,沒有差生”音樂的教育理念,學生之間只有合作的伙伴,沒有絕對的差生。上課給他們發言、討論、板演的優先權,給他們提問、答疑、輔導的優先權。讓他們動手、動腦、動筆,讓課堂融洽、熱烈的氣氛,激發他們的好學欲望。抓好訓練和反饋,培養他們嚴格認真、刻苦鉆研的學習態度,獨立思考、克服困難的求學精神;養成運算認真、書寫工整、自覺訂正、講前預習、課后復習等良好習慣。音樂教材強調各科之間的溝通與綜合,我們應淡化自己學科角色,在課堂上拓展知識面,多一點情趣,“上課幽默點、多舉一些生活事例、多加一點課外知識”。我們要聽取他們的意見,不斷總結、不斷創音樂,使教學貼近生活。經常充電,學會反思,擴充知識面,提升學生的同時提升自己。

解決學困生的困惑是整個學校工作的難點,班上學困生進步了就相當于教好了這個班級,所有的班級好了,整個學校就好了。只要我們“面向社會、面向現在、面向未來”,轉變觀念,善待學困生,最終使他們學業有成,人格和能力的得到充分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孫莉.中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目標的預設與生成[D].北京: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

[2]劉毅飛.我國中小學音樂教育存在的問題及改革構想[J].文教資料,2009,(25).

[3]邵祖亮.中學音樂教學法[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1993.

注:本文系蘭州市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個人課題《高中音樂學困生的幫扶策略研究》階段性成果。endprint

猜你喜歡
學困生班級音樂
班級“四小怪”
不稱心的新班級
班級被扣分后
音樂
秋夜的音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