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生物教學活動的幾點建議

2018-01-19 07:43田明禮
中學生物學 2018年1期
關鍵詞:桔子層次性番茄

田明禮

教學活動是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媒介,是實現將蘊含在教材中的知識和能力內化為學生的知識和能力的途徑,是達成教學目標的載體,所以教學活動的選擇、設計和使用有重要的作用。觀察一些課堂教學,不難發現教學活動在選擇、設計和使用上存在比較隨意、形式大于內容、能力和形式重復、缺乏思維訓練、缺乏合理組織等問題,從而導致教學目標的達成率低?;诮虒W活動的重要作用,筆者建議在選擇、設計和使用教學活動時,要突出選擇目的性、使用必要性和內容思維性。當要通過多個教學活動幫助學生理解和建構知識、提升能力時,教師還要注意教學活動組合的層次性和多樣性。下面就以上幾個方面展開論述,期望能夠給教師的教學提供借鑒。

1目的性

教學是借助于教材開展有目的、有計劃的活動,教學活動是實現教材內容向教學目標轉化的載體,這就決定了教學活動的目的性,即教學活動助力學生達成教學目標。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從種到界”一節中部分教學活動和教學目標對應的關系見表1。

2必要性

有些教師認為,課堂教學中教學活動越多越有利于學生學習,特別是圍繞教學重難點時,往往設計多個教學活動來幫助學生理解和內化,但效果往往是事倍功半。

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植物體的結構層次”一節關于“器官是由不同組織構成”的建構中,教師設計了兩個教學活動來幫助學生理解該知識點,具體如下。

活動一:解剖觀察橘子。

(1)解剖和品嘗桔子,說出構成桔子的組織。

剝開一個桔子,觀察它的果皮,如果果皮破損,它會很快腐壞,說明果皮有____作用。

觀察桔子皮的內表面和桔子瓣的外表面都有一條條白色的桔絡,桔絡的作用是____,是____組織。品嘗桔子瓣,可以判斷它的作用是____,是____組織。

(2)由桔子的組成可以證明器官是由____構成。

活動二:解剖觀察番茄。

(1)器官是由不同的組織構成的,切開一個番茄,觀察它的結構和相關描述,判斷番茄的下列結構分別是什么組織。如果番茄的果皮破損,它會很快腐壞,說明果皮有____作用,是____組織。觀察番茄的切面,有一條條黃白色的筋絡,它的作用是____,是____組織。番茄中有沙沙的部分,就是常說的果肉,它的作用是____,是____組織。

(2)由番茄的組成可以證明器官是由____構成。

不難看出,所設計的兩個教學活動無論在形式上,還是能力上都如出一轍,這樣的組合就沒法達到應有的效果。建議刪掉活動乙或者設計不同難度的探究活動。

多多益善的教學活動往往是一種誤解,教學中使用教學活動的量取決于教學目標、學情、內容的難易度等,是有一定的數量度和難易梯度的。否則,不僅達不到教學活動的累加效果,而且重復的教學活動還會影響教學進度。

3思維性

教學教師除了要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還要發展學生的應用、分析、評價、創造等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設計和選擇教學活動時,教學活動的內容和形式要滲透思維的元素,要有一定的難度。當然這一難度要落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內,否則,就會出現兩種情況。

(1)教學活動過于容易,教學活動設計的思維量不夠,過于平平,沒有體現對發展學生思維。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中,教師結合書本,設計的教學活動是:小組利用表格比較三類植物在根莖葉上的特點。雖然三種植物的區別是本節課的重點,但是書本中有明確的表述,如果只是通過小組合作來完成表2的比較,思維層次就顯得淺顯了一些。建議改變表格呈現的形式(表3)和任務的說明,讓教學活動具有一定的思維量,給學生思考和發揮的空間,提升學生的能力,具體如下。

案例:①觀察臺面上的三類植物,結合書本比較三者在根莖葉方面的異同。②你們小組還能找出它們在其他方面的不同點和相同點嗎?請在表3中補充。

(2)教學活動過難,超出學生的當前認知水平,學生沒有辦法理解或操作,同樣也是不合適的。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基因的顯性和隱性”一節中學習“控制相對性狀的基因傳遞過程”這一知識點時,教師設計的教學活動是:學生先自主學習P34-35的內容,然后小組合作,利用遺傳圖解的方式表示“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過程的基因傳遞”(圖1)。

教學實踐反饋,大部分學生不能理解教學活動的意圖,教學效果不好。該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學生第一次面對這種形式的任務,對活動形式越陌生,難度就越大,也就難以理解。但是,如果在這一活動中加一個“支架”,即教師先示范純種高莖和純種矮莖豌豆基因傳遞過程(圖2),再讓學生完成圖1的活動,學生就有范本參考,整個教學活動的難度就會落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內。正如布魯納所指出的,許多復雜的概念可以在充分簡化之后使之適合某一認知發展水平。這樣,每個正常兒童就能在與其年齡相對應的認知發展水平上掌握這些概念。

教育心理學認為,激發與維持學習動機的前提條件之一就是:布置給學生的學習任務必須是學生既能勝任但又有一定難度的,太易和太難的任務都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要特別關注這一點。

4層次性

教學中,教師為了幫助學生理解和突破教學重難點,往往設計多個教學活動,并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按照由易到難對教學活動進行排序,這就是教學活動組合的層次性。然而在一些課堂教學中,教師在對教學活動進行組合時,往往忽略了教學活動的層次性,導致教學活動的累加效應不明顯或者適得其反。

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種子植物”一節關于“種子的結構”的教學,教師設計的教學活動順序是:

①學生解剖種子并根據書本知識認識結構(2人小組合作);②根據實驗畫圖;③用課件展示種子結構;④用表格總結玉米和菜豆種子結構的異同點。

分析4個教學活動的難易程度,活動①、②屬于理解和實踐層次;活動③屬于感性認知層次;活動④要利用到對比、分析、歸納,是高階思維層次。根據教學活動組合的層次性,本案例中教學活動安排的順序不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合理的排序是③、①、②、④。這樣就符合由易到難的學習規律。學生就能順利地沿著教學活動——“支架”拾階而上,逐漸達到對教學重難點的理解和建構。

5多樣性

教學活動的多樣性體現了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圍繞著同一知識點的教學活動的多樣性。例如,前面“種子的結構”的知識點中,教師就是利用多樣的教學活動,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建構。另一個方面是指整個教學中活動的多樣性,即站在整個課堂教學的角度,優化組合教學活動的形式,避免單一的教學活動形式。

教學活動的多樣性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可以保持學生的新鮮感,激發其求知欲,提高其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其次,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促進對知識的理解。最后,多樣化的教學活動也體現了教學情景的多樣化,當教學情景多樣化時,對學生來說同一知識點出現的情景之間的差異越大,相對來說就越難,需要學生具備更高層次的能力和思維,更能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應用和遷移。

總之,教學活動是為教和學服務的,教師在選擇、設計和使用教學活動時可依據以上建議,幫助學生理解和建構知識,發展能力,最終提升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猜你喜歡
桔子層次性番茄
番茄炒蛋
秋茬番茄“疑難雜癥”如何挽救
番茄果實“起棱”怎么辦
快樂吃桔子
桔子味
桔子熟了
剝桔子
探析辨證論治的層次性
價值觀層次性淺析
耕地多功能的層次性及其多功能保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