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動互聯網環境下的HTML5新聞編輯特點分析

2018-01-22 00:02黃恒
新媒體研究 2017年23期
關鍵詞:輕量化移動互聯網可視化

黃恒

摘 要 針對近年來快速發展的HTML5新聞進行分析,從文本內容、表達結構、傳授關系三個方面分析HTML5新聞事件結構與可視化、線性呈現、社交傳播等編輯特點,并根據其特點,探索HTML5新聞對于編輯人才的職業素養要求。

關鍵詞 H5新聞;移動互聯網;可視化;內容聚合;輕量化

中圖分類號 G2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7)23-0079-02

HTML5(以下簡稱H5)作為一種依托新興互聯網技術的傳播文本,在當前的移動互聯網環境下,在自身實現Web標準巨大飛躍的同時,也給新聞的報道與傳播帶來了深刻的變化。

當下,基于H5技術的移動端新聞交互頁面,逐漸成為各大新聞門戶爭奪移動端用戶注意力的重要發力點,在近期的各個重大事件的傳播生態圖譜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由于基于H5技術的新聞頁面(以下簡稱H5新聞)所具有的移動端、交互性、產品化等特征,使其在新聞生產與傳播的各個環節中都表現出獨立于傳統新聞專題的特性,同時也對網絡編輯的職業素養提出了新的要求。

1 H5新聞概述

HTML是“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的縮寫,即超文本標記語言。HTML5則是于2014年10月制定完成并公開發布的最新一代超文本標記語言,被業界認為是近十年來Web標準最大的飛躍。與上一代HTML4相比,HTML5新增了繪圖、動畫、音視頻、多線程、地理信息、本地存儲、離線緩存、雙向通信、語義化的標簽元素等新功能,同時支持自適應、觸屏、定位、體感等移動設備端功能,實現了更強的兼容性與開發便利性,為移動端新聞頁面的多樣化呈現提供了技術可能[1]。

在得益于技術紅利的同時,H5新聞的發展也順勢于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發展浪潮,當下人們在智能手機上所消耗的時間已經遠遠超過PC端,這使各個媒體在新聞的編輯與分發中普遍采取移動端優先的平臺策略。而相比于新聞客戶端App與移動端網頁的呈現形式,H5頁面具有依附于社交平臺,用戶的使用成本與分享成本低的優勢,能夠在朋友圈等社交媒介中引發鏈式傳播。例如:由人民日報客戶端為慶祝建軍90周年而開發的H5新聞《快看吶!這是我的軍裝照》一經推出,瀏覽量呈井噴式增長,發布72小時瀏覽次數累積8.2億,實現微信朋友圈的病毒式傳播。

通過觸碰、拖拽、滑動等屏幕手勢,用戶與H5新聞頁面的接觸自然產生了強交互性的效應。廣泛運用圖片、音頻、視頻、動畫的融媒體多元呈現,H5新聞適應于移動互聯網環境下用戶“輕量閱讀化”的需求。H5新聞頁面所具有的移動端、交互性、融媒體的特征,同時也推動了網絡新聞編輯的轉向。

2 淺析H5新聞編輯特點

2.1 新聞事件解構與數據可視化

移動互聯網時代,受眾與新聞本體的變遷是一個相互作用的過程:一方面,由海量信息所帶來的信息過載使受眾的注意力高度分散,從而導致受眾輕閱讀、淺閱讀的閱讀習慣,而受眾閱讀習慣的變遷又迫使傳媒在市場競爭的巨大壓力下不斷探索信息加工與呈現的新方式,以爭奪受眾有限的注意力和時間。H5新聞依托于智能手機進行傳播的載體基礎,決定了H5新聞要把握的是受眾“無時無刻”的閱讀環境,以及在該環境下對于輕量化新聞的訴求。

因此,H5新聞具有“短、平、快”的特點,融合圖文聲像多種信息表現形式,在短時間內傳遞大量聚合信息。大量描述性文字在編輯過程中通過文本再造轉化為信息圖,以數據可視化的方式解構新聞事件,將新聞事件中龐大的信息量拆解為時間軸、比例圖、分布圖等直觀的數據呈現形式,由受眾主體通過對數據進行理解和加工,對新聞事件進行還原的同時賦予其自身的解讀。

2.2 線性呈現多元結構

H5新聞具有傳統新聞專題的聚合性特征,但是由于閱讀終端以及頁面呈現方式的限制,鏈接的相互訪問與跳轉會導致閱讀流暢度大大下降。因此,H5新聞區別于傳統新聞專題的多鏈接樹狀層級結構,力求在單一頁面中聚合多元內容。受眾通過拖拽方式閱讀的過程,即是H5新聞的線性結構層級展開的過程。由于受眾在閱讀過程中只需要通過簡單的屏幕手勢完成翻頁動作,頁面中沒有多余的外鏈分散其注意力,因此相比于新媒體環境下大量的碎片化新聞形式,H5新聞在受眾點擊進入后,擁有更加穩定的受眾注意力。

H5新聞頁面封閉性報道單元和線性層級的特征,使其在與受眾的互動中擁有較強的引導性:受眾往往跟隨頁面中的提示翻頁而不斷深入到下一層級的新聞內容中,這一優勢使其能夠在對新聞事件開展深度挖掘中把握受眾持續的注意力與求知欲。

因此,在線性呈現的形式下,H5新聞得以在保持輕量化的同時開展多元結構的內容聚合。如:多角度、全方位地呈現新聞事件多維度的橫向展開;以某一新聞事件為切入點層層遞進解釋某一社會問題的縱向展開;通過敘事語言進行的故事性展開等等。網易多媒體實驗室在改良新聞報道工作方法以適應H5新聞形式中,提出了“報道矩陣”的策劃概念,即對新聞事件的邏輯結構和多維度內容的呈現,同一事件包含但不限制于簡單資訊、針對專業讀者的深度剖析、針對大眾讀者的科普回顧等內容[2]。

2.3 社交屬性與自我標簽化

H5新聞主要是由新聞客戶端的微信平臺發布,受眾在閱讀后轉發分享來完成其傳播,傳播路徑較為單一,對平臺和受眾的依賴性較強,從而對于其目標受眾的到達具有較強的偶然性。在這種情況下,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用戶自主性得到了解放和重視,被激活的社會個體正逐漸成為傳播中的主體,而在H5的傳播中,受眾更是成為了其鏈式傳播中的關鍵環節。

微信作社交性社會化媒體,其網絡關系在一定程度上是現實關系的投射。自我分享的特質貫穿于人們的生活中,這些共享我們思想、觀點和經驗的意愿成為社交媒體和社會網絡能夠流行的基礎,而人們的分享行為是潛意識里完成自我“標簽化”的要求[3]。因此,H5新聞的腳本撰寫及成品制作中,必須重點提升受眾的參與度與互動性,使受眾能夠在H5新聞內容中發覺到與自身個性化展現、個人思想表達相契合的信息,從而提升受眾的傳播意愿。 例如:網易新聞推出的《帶你體驗真實版“星際穿越”》,使受眾扮演“旅行者一號”參與“宇宙旅行”,通過游戲化的操作呈現科技軟新聞;《習近平和奧巴馬是這樣夜游中南海的,你感受一下》通過可視化3D地圖場景的沉浸式呈現,打造交互性H5新聞頁面。借助于場景應用、VR/AR技術、人臉識別、個性化生成等技術與方法,利用關系設計頁面,打造用戶的參與式體驗,增強用戶的代入感,以相關元素引發用戶利益和情感共鳴,從而將新聞內容與受眾的人際傳播網絡相連接,使新聞內容成為用戶關系鏈上共同關注與討論的話題[4]。endprint

3 H5新聞對網絡編輯的職業素養要求

3.1 由內容編輯到產品經理的轉向

H5新聞產品產生于移動互聯網的大環境中,所天然具有的互聯網產品屬性使其對于編輯人才的需求不再局限于傳統的內容編輯,而是由內容編輯向產品經理的轉向,即“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網易新媒體實驗室主管徐秋里將其解釋為:“精通內容,略懂產品;懂點設計,還知道前端是怎么回事;有出色的新聞觸覺,還懂如何包裝營銷?!?/p>

一個H5新聞頁面所包含的不僅僅是腳本與內容,還需要設計、技術、運營等多方面的配合,因此H5新聞往往需要一個集合內容、美術、程序語言、市場方面人才的小型團隊進行協同創作。而由于H5新聞頁面的制作周期往往大于一般的移動端新聞,制作周期與時效性之間存在矛盾,因此要求其團隊精簡高效,以思維風暴的模式,以做“新聞產品”的思路來共同策劃、包裝和制作,做好急速精準的協同戰役[5]。

3.2 新聞內容的深度挖掘與再創造能力

H5新聞的融媒體呈現形式與內容聚合使以往商業新聞門戶沒有采訪權、新聞內容原創性難以推進的困境被打破。但是這也對新聞門戶的網絡編輯提出了新的職業素養要求。

在H5的設計制作中,編輯所扮演的角色不再是新聞的搬運者,而是提煉者與深化者。H5新聞頁面雖然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新聞閱讀的門檻,但是由于受眾需要在H5新聞上花費比關注其他新聞產品更多的注意力以及數據流量,從而也加倍放大了原創內容的價值。因此,網絡編輯需要充分利用新聞資源,運用獨特的切入點對新聞內容進行二次創造,對新聞素材進行深入挖掘,以提升其內核價值。

例如,在十九大報道的新聞戰中,各大媒體紛紛推出相關的H5新聞產品,由中國江西網制作的《十九大報告學習詞典》,一改傳統報告解讀的手法,將全文3萬多字的十九大報告精簡為圖文并茂的詞典,并將每個核心要點用最準確的詞匯來概述,將嚴肅的“硬新聞”轉化為通俗易懂、貼近生活的H5新聞,創造了江西新媒體作品宣傳史的新記錄。

3.3 用戶意識的強化

誠然,H5新聞是當前移動端新聞的發展熱點,但是H5也具有層級結構深、信息量大的特點,并非所有的新聞內容都適用于H5的呈現形式。對于重形式、重技術的傳播文本而言,平衡形式與內容的關系尤為重要,技術必須服務于內容。

當下部分的H5策劃并非通過H5特有的表現手段去解構事件,而只是機械地“為了H5而H5”,在一定程度上將事件復雜化。因此H5新聞的網絡編輯在策劃時,必須以改善用戶的閱讀體驗為目標,對用戶的閱讀動機進行研究,及時收集用戶反饋的信息。浙江新聞客戶端的統計顯示,一般的H5翻頁產品,用戶在翻頁進入第八頁之后閱讀數據會出現一個閾值,第八頁之后的閱讀量會急劇下降。為此編輯必須高度提煉文本信息,并對信息的呈現順序進行科學的組織。內容層面以外,編輯也必須考慮到頁面的流暢度、操作的繁瑣程度、動效效果、數據流量大小等技術性問題。

4 結束語

H5新聞作為移動互聯網環境下的新生事物,近年來得到了迅猛的發展。毋庸置疑,H5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作為各個新聞門戶在移動端發展的重點,當下H5新聞過多過濫的問題已經逐漸顯露。傳播形式始終是新聞的外殼,基于移動互聯網技術下的信息傳播,最終還是要落腳于不變的核心內容。技術的進步為新聞的呈現帶來更多的想象,而對于新媒體技術的運用,歸根結底要落腳到對于新聞價值的挖掘以及用戶體驗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杜翼.移動互聯網時代下的網絡編輯創新——以基于Html5新聞游戲為例[J].新聞研究導刊,2016(4):37-65.

[2]柴梓.HTML5新聞產品在媒介融合下的傳播特點分析——以網易新媒體實驗室新聞產品為例[J].新聞研究導刊,2015(15):269.

[3]王一.HTML5場景應用研發對微信社交影響探究[J].新聞研究導刊,2016(2):220.

[4]王雅君.基于H5技術的可視新聞研究——以2016年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兩會報道為例[J].傳媒廣角,2016(10):73-75.

[5]龍志,許秋里.網易新媒體實驗室:可視化新聞策劃,不能徒增用戶閱讀成本[J].中國傳媒科技,2015(1):72-73.endprint

猜你喜歡
輕量化移動互聯網可視化
數據可視化設計在美妝類APP中的應用
思維可視化
瑞典Floby公司推出輕量化鋁制制動盤
復變函數級數展開的可視化實驗教學
復變函數級數展開的可視化實驗教學
復變函數共形映射的可視化實驗教學
復變函數共形映射的可視化實驗教學
一種輕量化自卸半掛車結構設計
一種輕量化自卸半掛車結構設計
智能手機在大學生移動學習中的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