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我國農產品貿易面臨的新特點及完善路徑初探

2018-01-23 08:46◎張
農業經濟 2018年10期
關鍵詞:國際貿易競爭力農產品

◎張 穎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但嚴格意義上來說并不能算是農業強國。我國的農產品國際貿易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著很大的差距。進入新時代,我國的農產品國際貿易呈現出一些新的特點,同時也面臨著許多新的挑戰。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積極推動形成全面對外開放的新格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并推動形成全面對外開放的新格局為我國農產品國際貿易指明了新的方向,同時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不可能孤立完成,離不開全面對外開放格局的構建。在開放中加強農業基礎性地位,提升農業整體內涵與質量,在促進農業大發展中振興農業不失為一條科學合理的農業發展路徑。在科學合理的農業發展過程中,進一步充分認識我國農產品國際貿易中呈現的新特點,進一步多措并舉完善我國農產品國際貿易體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與時代價值。

當前,我國農產品國際貿易呈現出三個新的特點。一是隨著我國農業的發展,隨著改革開放步伐的推進,我國的農產品國際貿易已經達到了一定的規模。與以往相比,我國農業融入國際市場的程度明顯提高。二是隨著對外開放步伐的推進,對外開放格局的擴大,我國大宗農產品在參與國際競爭的過程中基礎競爭力存在明顯的不足、不強的狀況。進入新時代,這種競爭力不強、不足的缺陷日益突出。三是國際環境對我國農業政策選擇的制約性不斷加強。這種制約性進一步證明在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貿易格局沒有改變,也不可能改變。我們唯有切實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相關精神,將鄉村振興戰略切實地部署落實到我國農業發展與農產品國際貿易體系完善的具體實踐中才能進一步提升我國農業的整體發展質量,才能進一步完善我國農產品國際貿易體系,也才能進一步增強我國農產品在國際交流與合作中的競爭力。

我國農產品國際貿易在新時代所呈現出的新特點是客觀存在的。切實弄清這些新特點并加以充分認識才能夠做到積極應對,也才能在工作中積極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并將黨的十九大精神作為我們實際工作的指引。唯有充分認識我國農產品國際貿易所呈現出的新特點,才能進行合理分析,也才能進一步地找出問題,奮力縮小我國農產品國際貿易與歐美發達國家之間存在的差距并進一步完善我國農產品國際貿易體系,進一步提升我國農產品在國際競爭與合作中的基礎競爭力。

一、努力構建開放型農業政策體系

在全球化的今天,我國農業的發展不可能孤立進行。因此,充分利用開放的國際環境,在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的過程中,切實利用國際資源,充分利用國際市場來提升我國農業的整體發展質量與內涵,提高我國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勢在必行。不能正確認識全球化所帶來的國際環境與國際資源,不能切實利用國際市場而走封閉的老路是絕對行不通的。封閉的思想會導致我國農業發展與國際脫軌,封閉的意識更會使我國農業與農產品發展走向困境。

構建開放型農業政策體系就是要充分利用國際市場與國際資源,在開放的政策體系之下,努力推動我國農業的綠色發展與可持續發展。歐美等西方國家在農產品國際貿易方面比我們積累的經驗要多,走過的道路比我們要長。因此,我們要在國際競爭與合作的過程中,充分汲取西方國家在農產品國際貿易方面的優秀做法和先進經驗。通過充分利用國際市場與國際資源進一步提升我國農業發展的整體質量與內涵,進一步提升我國農產品的基礎競爭力就顯得意義十分重大。

唯有在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的過程中,我們才能發現我國農產品國際貿易存在的不足與差距。我們也才能明確體會我國農產品在國際貿易中基礎競爭力不足、不強的現實狀況。如果不能切實認識這些不足與差距,不能改變我國農產品基礎競爭力不足、不強的現實狀況,我國農業發展的空間將會越來越小,我國農民的生存空間也將會越來越小。因此,在參與農產品的國際競爭與合作的過程中,必須要充分利用國際市場發展的各種有利條件,必須要切實利用國際上的各種資源,切實推動我國農業的綠色與可持續發展,切實提升我國農產品在國際市場的基礎競爭力。

二、修煉內功提升農業農產品競爭力

農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農業的基礎性地位不容改變。過去的十幾年應該說是我國農業發展最為迅猛的時期之一。我國農業發展的整體規模達到了一定的程度。但是,在參與全球經濟合作與競爭中,我國農產品的基礎競爭力不足、不強的現實情況非常明顯。這種狀況根源于我國農業的主要矛盾已經從數量不足轉向了結構性矛盾。這種結構性矛盾背后更深層次的原因便是我國農業綜合效益不高,國際競爭力不強。要解決目前我國農業的結構性矛盾,全面提升我國農業的綜合效益,提高我國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修習內功,切實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其中的一條可供選擇的路徑之一。

要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必須要做到讓市場機制在配置農業資源的過程中切實發揮作用。唯有讓市場機制切實發揮作用,我國農業供給體系的質量與效益才能得到切實提高,農產品的供給數量與品種、質量才能真正符合消費者的需要,也才能真正形成結構合理、保障有力的農產品有效供給機制。同時,唯有讓市場機制切實發揮作用,才能優化農業資源配置,切實提升農產品供給的質量與效益,也才能進一步提升我國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要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必須要切實多措并舉來保護和支持我國農業的發展。我國農業整體效率不高,競爭力不強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國農業經營的土地過小,不能形成規模經營而嚴重制約了農業效率的整體提升。因此,多措并舉實現土地的規模經營,除了鼓勵農村土地經營權的流轉之外,還要創新各種農業經營體系,真正實現有效益的規模經營,切實提高我國農業的整體效率,提升我國農產品在國際市場的份額與基礎競爭力。

唯有研習好內功,切實推進我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從供給端入手,才能提升農產品供給的質量和數量,提高我國農業發展的整體內涵,更能夠在國際市場上充分占取更多的市場份額,更深層次地提升我國農產品在國際競爭與合作中的基礎競爭力。要做到這些,擁有過硬的內功修習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充分利用國際資源,切實利用國際市場的第一步。

三、充分利用農業科技創新驅動力

縱觀歐美等西方國家的農業發展與農產品國際貿易,我們不難發現農業科技的作用不容忽視。農業科技的應用與普及使得歐美等西方國家在農業整體質量提升與農產品國際競爭中占盡先機。毫不夸張的說,農業科技已經成為各國在農業發展過程中的第一驅動力。農業科技的應用不僅能夠切實提高農業生產率,更能夠顯著降低農產品生產的成本。由此,農產品國際貿易中的價格優勢便顯而易見,農產品的基礎競爭力就會非常明顯。

伴隨著科學技術的進一步發展,農業科技在農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必將日益明顯。因此,充分利用農業科技的創新驅動力,并將其與農業生產的各個環節進行有機結合至關重要。這一點也成為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標志之一。我國在農業發展的過程中,必須要切實利用最新的農業科技來促進我國農業整體質量的提升,同時要加大對科技研發的投入,多措并舉提升我國農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基礎競爭力。未來的農產品國際交流與合作中,哪一個國家能夠擁有更多的農業科技并將其與本國農業充分融合并進,哪一個國家便會毫無疑問占取更多的市場份額,其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也將會大大提升。因此,充分認識農業科技在我國農業發展中的驅動作用,切實利用前沿農業科技必將使我國農業發展跨入綠色可持續發展的高速路,也必將進一步提升我國農產品的基礎競爭力。

四、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構建現代化農業體系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路徑選擇,也是完善我國農產品國際貿易體系,提升我國農產品國際貿易基礎競爭力的重要途徑。唯有多措并舉大力推進我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構建現代化農業體系,農村資源綜合利用效率才能獲得顯著提升,農業的多樣功能與收益邊界才能獲得有效拓展,農民的就業與收入渠道才能得到明顯拓寬,鄉村振興的新動能才能得到切實培育與發揮,我國農業農村現代化也才有可能加快獲得實現。

一二三產業的縱向融合,產業鏈可以得到有效的延伸拓展。農業內部的種植業、養殖業、畜牧業等子產業之間以及農業與加工制造業之間能夠形成上下游之間的有機關聯。這種有機關聯的建立便可以有效地將產業鏈進行延伸與拓展,從而形成相互銜接與循環往復的良性發展狀態,在這種良性發展狀態中,生產、加工、流通、銷售、服務等眾多領域得到了全面覆蓋,實現了貿工農一體化、產加銷的一條龍;一二三產業的橫向融合,傳統農業價值功能得到有序拓展。這種價值功能的拓展便賦予傳統農業新的動能。這種新的動能能夠使農業發展獲得多樣化功能并突破傳統的收益邊界,使農業能夠與文化、教育、科技以及旅游等產業實現連通互動,從而形成有序發展與良性共贏局面。

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不僅能夠能夠使農業價值鏈獲得延伸,傳統農業的價值功能也可以得到有效拓展。促進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不僅能夠全面提升我國農業發展的整體質量和內涵,更能夠挖掘傳統農業的新動能,進一步降低農業生產的成本,提升我國農產品在國際貿易中的基礎競爭力,我國農業發展的新產業、新業態才能獲得實現。

猜你喜歡
國際貿易競爭力農產品
農產品網店遭“打假”敲詐 價值19.9元農產品竟被敲詐千元
萊克勒(天津)國際貿易有限公司
打通農產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你應該知道的國際貿易
各地農產品滯銷賣難信息(二)
警惕國際貿易欺詐
藍青松:讓競爭力武裝到牙
論外賣品牌的競爭力
對中國國際貿易中“貧困化增長”的思考
對中國國際貿易中“貧困化增長”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