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攝中西美學思想中超越本土傳統
——論樊粹庭劇作的美學成就

2018-01-23 20:56
南都學壇 2018年4期
關鍵詞:女貞員外豫劇

楚 愜

(河南師范大學 文學院,河南 新鄉 453007)

20世紀初期,是中西文化交融、碰撞最為激烈的時期。著名豫劇作家樊粹庭學習和成長階段正處在這個變動激蕩的時代。傳統文化的熏陶與西方文化的影響交互發生作用,造就了樊粹庭多元的文化積淀和先進的文藝理念,他融攝中西美學思想,逐漸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戲劇美學思想。綜觀樊粹庭的戲劇創作,其美學成就大致可以概括為對西方文藝美學思想的兼收并蓄之美、形象與情節構思的鏤冰雕瓊之美和西方藝術理論應用所表現出的陌生新奇之美,而這些特點在他的代表作《女貞花》(又名《麻風女》)中的體現尤顯得突出。

一、對西方文藝美學思想的兼收并蓄之美

劇作《女貞花》大意講了這樣一個故事:粵西邱員外之女原本生得國色天香,卻不幸染上當地?;嫉囊环N“疑難病癥”——“麻風病”。當地庸醫傳說若誘得外鄉男子成婚“沖喜”,將病“傳”給男方,女子即可痊愈。于是,邱員外便暗合邱家鄰人司空渾誘騙了河南落難書生陳綠琴,假意許他與邱家小姐成婚。沒想到邱麗玉心地善良不忍染病給陳綠琴,新婚夜以誠相待,將事情原委和盤托出并為陳綠琴制造染病假象,助陳綠琴逃脫邱府。事后,得知真相的邱員外夫婦一怒之下將病重的邱麗玉逐出家門,送進了麻風院。淳樸厚道的陳綠琴回得家中拜見老父陳懋,遵從父命“垂帷苦讀盼功名”,怎料得“時見麗玉在書中”。邱麗玉逃出麻風院,千里尋夫,沿途受盡苦楚。陳綠琴在科考中拔得頭籌仍不忘麗玉的恩情,曲折之中有情人遂終成眷屬。

“從歷史發展來看,一種文化對他種文化的吸收總是通過自己的文化眼光和文化框架來進行,也就是要通過自身文化屏幕的過濾,很少會全盤照搬而多半是取其所需?!盵1]7樊粹庭先生在進行戲劇創作時,正是充分地建立在對傳統豫劇的熟悉把握基礎之上,批判地吸收和融合西方戲劇美學思想。這與他的個人成長經歷和所經受過的戲劇教育有著深厚密切的關系。樊粹庭幼年即喜愛戲劇。14歲考入開封留學歐美預備學校(即現在的河南大學),他愛戲之心濃烈,常組織同學從事戲劇活動。畢業后曾擔任河南省教育廳社會教育推廣部主任,足跡遍及全省三分之二以上的城鎮和鄉村,并深入各縣的豫劇班社,結識了不少名揚一方的藝人。在欣賞和欽佩他們演唱才能的同時,也看到了他們凄慘的生活境遇和演出方面存在的諸多問題。至1934年,他不顧家庭的反對毅然棄官從藝。組織陳素真、趙義庭、張子林等豫劇精英,在相國寺創建了“豫聲劇院”。從劇場設施到劇團管理、文化教育、編劇導演等踐行自己“破除陳規,改良豫劇”的初衷,進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和創新。自從1935年3月他的處女作《凌云志》一炮打響之后,他接連又編導上演了《義烈風》《柳綠云》《三拂袖》《滌恥血》《女貞花》《霄壤恨》等。

樊粹庭的戲劇創作思想主要源于其對多元戲劇文化的熏染。首先是本土傳統戲劇文化。樊粹庭在河南這片戲劇的沃土里浸潤,河南的話語及其所構成的語境使得他的創作深深地打上了本土文化的印記。義烈的情懷、愛國的精神,乃至題材、故事情節上的承續,他所編創的劇作中有不少劇目是對中國戲劇優秀傳統的延續。其次是對于西方美學思想的接受與認同。在“五四” 時期的新文化運動影響下,他接受了來自西方平等、自由、民主等思想的影響,西方戲劇的美學觀念也深深融入他的創作理念之中。他對傳統豫劇創作在主題表達、情節設計等方面進行了大膽的創新,超越傳統主題,手法也更加多樣。

樊粹庭對東西方戲劇和傳統、現代戲曲兼收并蓄的經歷就是一部河南豫劇改良與發展的縮影和簡史。多元文化的接受和教育,使他的眼界較以往的劇作者更加開闊,他在實踐過程中接觸到了更為豐富的戲劇藝術思想;得天獨厚的藝術成長經歷令他可以輕松自如地在傳統戲劇文化規訓中打開缺口,探索創新,從而使他的豫劇劇目創作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呈現出兼收并蓄之美,既有傳統豫劇固有的本土本色之美,又兼具西方戲劇的異域風味。

二、形象與情節構思的鏤冰雕瓊之美

“由不同傳播媒介構成的不同的藝術門類之間就必然存在一種共同性或交融性?!盵2]9《女貞花》取材于晚清小說家宣鼎寫的短篇小說《麻風女邱麗玉》,1936年由樊粹庭改編成豫劇并成功上演。這絕不僅僅是一部劇作的成功,更是“五四”新文化思潮涌動之下人民的呼喚與劇作者選材構思的“相通共契”。著筆于那個時代最無話語權的兩類人物形象,一是邱麗玉這一封建社會中的女性角色,縱是富貴員外家的千金小姐,面對“父母之命”的安排,也只得應承,但卻在壓迫下向往著自由、平等,主動地追求自己的愛情;二是陳綠琴這樣的落魄書生角色,遵從其父的規訓讀書謀取功名,在縣考中奪了“案首”后,周、劉兩家前來提媒,陳綠琴不忘恩情,守住了最后的道德底線和愛情追求,守護著邱麗玉。

劇作中打破以往簡單的“金榜題名,洞房花燭”草草收尾的套路,著重刻畫了邱麗玉和陳綠琴兩人對愛情的忠貞不渝。豫劇《女貞花》的上演,由樊粹庭先生運用戲曲綜合性展現的方式去描摹、再現和再創造小說家宣鼎筆下的那個麻風女邱麗玉,所呈現的正是一場同故事原型跨藝術門類的對話。

田漢于1919年給郭沫若的信中曾明確提出“生活藝術化”:“我如是以為我們做藝術家的,一面應把人生的黑暗面暴露出來,排斥世間一切虛偽,立定人生的基本。一方面更當引人入于一種藝術的境界,使生活藝術化。即把人生美化,使人家忘現實生活的苦痛而入于一種陶醉發悅渾然一致之境,才算能盡其能事?!盵3]這段信摘自宗白華先生的文集,盡管沒有細致地展開論述,但其大致的精神旨趣都跨越時空地契合了樊粹庭對豫劇《女貞花》創作的理念。

《女貞花》將邱員外夫婦等主角和配角人物形象刻畫得豐滿、真實而意蘊生動。為人父母者,皆盼望女兒能夠嫁得一“門當戶對”的人家,尚無可厚非。邱員外夫婦二人為救女兒聽從司空渾的言說誘騙外地青年“沖喜”“傳病”,顯盡了封建社會愚昧、迷信的可笑風氣;得知女兒并沒有痊愈,便將其逐出家門送進麻風院去,其狠心可見一斑,可嘆、可笑、可氣、可悲。邱麗玉來到陳家莊見得了公爹陳懋,老先生因陳綠琴投考未歸而令家中保童送邱麗玉到女庵暫住。其后從陳懋言辭“真乃怪事”和保童“俺爺嫌她骯臟,把她送到尼姑庵里啦”等細節可推斷出陳綠琴之父陳懋心情的復雜,究其癥結莫不源自憐惜家中這棵獨苗。邱麗玉既不似杜麗娘一般的剛烈不屈,又不像傳統戲曲中常見的閨閣小姐枯守繡樓而不敢追求,既溫婉、識大體,同時又有著向往自由、向往愛情的一些早期新文化思潮的萌芽于其中。

這些豐滿而真實的人物形象必然得益于劇作者樊粹庭深厚的藝術積累,將生活藝術化,并將之再現于戲劇舞臺之上?!坝邢?、偶然的具體形象里灌注充滿了那生活本質的無限、必然的內容?!盵2]143藝術化的人物形象塑造,使之從千千萬萬人中脫胎而成;藝術化的故事情節設定,使之將千千萬萬的不幸歸攏化合成了同感共鳴?!耙运囆g的理想境界為標準去把現實的人生美化?!盵2]43這種藝術創作觀念造就了樊粹庭戲劇的優美、豐富、有條理、有意義。

“巧借中國本土戲曲的美學樣式去推演西方式社會革命精神,以便喚醒沉睡的中國普通民眾,已然成為一種跨文化交融的藝術選擇?!盵2]19《女貞花》不同于以往豫劇的“才子佳人”戲,構思巧妙獨特,情節裁云剪水。在樊粹庭創作的諸多劇作中,才子與佳人均經受了挫折,而不再是一方經受挫折,另一方癡情守候這樣的故事架構?!杜懟ā返膭撆烹m未完全跳脫明清以來“才子佳人”戲的大框架和大團圓結局,但誠然是豫劇選題構思創作的一次大的進步。樊粹庭先生縱覽漫長的戲劇發展歷程中那些留存下來的“才子佳人”戲,又與自己對于戲劇美學觀念交融、分析所作,無疑鑄就了這部具有鮮明的“樊式”美學特色,不同尋常的“才子佳人”戲。

陳綠琴險些染病而幸得良緣,郎有情妾有意。陳綠琴遵從父命考取功名仍不忘邱麗玉恩情;邱麗玉染病在先,其后又經歷了被父母逐出家門、他鄉尋夫卻遭盡世人冷眼。一反以往才子多磨難,而佳人空守候的劇情,將劇情矛盾與挫折更多地向女方傾斜,側面也顯露出“五四”以來女性“平等”觀念的覺醒。嘗試橫跨以“五四”為時代界限的傳統戲曲文化與西方戲曲文化這兩種文化,探討“新舊”文化接觸、碰撞時豫劇創排的變異情況。顯然,借陳綠琴、邱麗玉二人之口的大段唱詞與念白表述了一個佇立在時代變革之際的戲劇人的質樸心愿,對美好情感的向往和追求,對封建社會的蔑視與批判。就此一點,樊粹庭對于戲劇的精妙構思和選題無疑是發時代之先聲的。

世界上不存在“一種絕對屬于本土的、未經任何‘污染’的話語”[1]56,樊粹庭戲劇將故事發展脈絡梳理并經過精巧的構思,使情節更為曲折和動人,如同蘇州園林一般,構思奇巧、曲徑通幽。樊粹庭先生是以一種開明的心態和開放的思維進行戲劇創作,悅納并嘗試著融攝不同的價值觀和新思想于自己的戲劇創作之中,通過交融或消解的方式讓劇作故事發展脈絡簡潔明了、情節曲折動人。在這樣的脈絡樹下延展開的脈絡無疑是扣人心弦、引人入勝的。

三、西方藝術理論應用所表現出的陌生新奇之美

樊粹庭在20世紀上半葉率先運用了陌生化理論來編創劇本、排演戲劇,令原本重復冗長的豫劇在承襲豫劇優良傳統的基礎上,更加積極地煥發出新的藝術魅力。這與由什克洛夫斯基提出、布萊希特進一步發展的陌生化理論有著必然的聯系?!癉efamiliarization”(陌生化) 是俄國形式主義文論家什克洛夫斯基在20世紀20年代提出的,這個理論強調的是在內容與形式上違反人們習見的常情、常理、常事,同時在藝術上超越常境。陌生化的基本構成原則是表面互不相關而內里存在聯系的諸種因素的對立和沖突,正是這種對立和沖突造成了“陌生化”的表象,給人以感官的刺激或情感的震動。毫無疑問,樊粹庭在其豫劇創作實踐中受到了這一理論的影響,在他的劇作中滲透著這樣的理論思維,表現出由此而來的陌生新奇之美。

“心里印著美的意象,常受美的意象浸潤,自然也可以少存些濁念?!盵4]切合著朱光潛無功利審美“意象”論觀點來看,更多的人喜歡以道德層面的評判標準來談論文藝作品,強拉硬拽地想要把藝術作品的審美歸置到現實世界里去。觀劇者是將現實的道德規范化用到了戲劇觀演的生態場域之中,而忽視或迷失了藝術與現實存在的“間離效果”?!八囆g活動的本質在于使接受者在欣賞過程中獲得新穎驚奇的審美感受,而不是讓接受者獲得一種審美認識?!盵5]而審美體驗的直接目的也絕不僅是令身處其中者受到教育或陶冶,但陶冶情操卻是通過其過程中的戲劇教育性而得以體現。這一點,與同時期的戲劇家布萊希特所提出的“陌生化理論”要以“陌生化”技巧來釋放人們被“囚禁”的理性,以此來實現戲劇藝術的認知與教育功能的觀點在某種程度上不謀而合。觀眾在審美體驗過程中,雖沉浸其中,卻也經由劇作者的巧思安排而間離出化境,使觀者既保持一種身臨其境、身經其事的感官體驗,同時也兼具一份理智的、認知性的、清醒的狀態。正如首都師范大學黃應全對布萊希特陌生化效果的基本含義做出的表述:“……就是讓觀眾保持超然而不是入迷的精神狀態,使觀眾成為戲劇事件的旁觀者而不是介入者?!盵6]22觀劇者既悲憫邱麗玉、陳綠琴二人的悲慘曲折遭遇,也為邱員外夫婦、陳父的可笑行徑感到不恥,同時以旁觀者的身份審視和體悟整部劇作所蘊含的精神喻指。其中,邱員外夫婦與陳父的初衷與本質又有著些許微妙的區別,更有層次蘊含其中?!爸鹋币粓觥扒覃愑裨谛汩w淚流滿面”一出中,邱員外夫婦逐女兒出家門,其父唱道:

喝住丫頭好大膽,

講出此言真瘋癲。

我今送你麻風院,

父女從此斷了緣。[7]230

毅然決然地要將女兒逐出家門送去麻風院。而樊粹庭在《女貞花》“探病”一場則寫下了其母催舟前去麻風院探望女兒的唱詞:

叫家院你與我將舟催動,

背員外探女兒走上一程。

實可嘆小女兒真太薄命,

身染了麻風病趕出門庭。[7]232

縱然是高門大戶,父親與母親的對待與處理總還是有著層次的變化和差別,邱員外惱自己的女兒邱麗玉不懂得爹娘一份好心,為救她性命不惜重金誘騙陳綠琴進府。一怒之下將自己的女兒逐出家門,斷絕關系,自然是發乎情理的。邱安人不好違逆邱員外的意思,順從了他將女兒逐出家門的決定;而后背著邱員外喚家丁陪著去麻風院探望女兒,女兒的逃脫使得她“趕快回去派人尋找,回去我與這個老東西吵,與這老東西鬧,家院回去!女兒啦!(哭)”[7]233。邱安人先是作為封建家庭的女性,所表現的順從無可厚非,后在女兒逃走時那份母愛卻著實是世間無二的。就此一出“一波三折”亦足以見得樊粹庭深刻的生活體悟和高超的藝術拿捏。樊粹庭“弄清每代對話者各自的發言背景、動機和意圖”[2]133,深刻而細致地把握了每一組人物關系間的關聯與矛盾,對話的背景、動機和意圖,通過戲劇的形式作用于審美受眾的理性感知力,喚起審美受眾的思考,而不再是作用于審美受眾的感性體驗,這是極考驗劇作者對生活人物細致觀察和戲劇形象生動刻畫的功力的。

“如果一種藝術要保持它的審美性質,它就必須永遠活動在‘信以為真’與‘知其為假’二者之間,否則它就會超越藝術的界限,成為宗教或科學的附庸,而不再是本來意義上的藝術?!盵6]22樊粹庭對于豫劇創作可以說是拿捏得當的。首先,樊粹庭的劇作在文字情感流露與演唱者情感表現上都可以說是充滿著“真情實感”的,通過劇作者、導演和演唱者等的藝術加工創造,讓觀眾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戲劇作為一門綜合的藝術表演形式所具有的藝術渲染力。其次,樊粹庭所倡導的新式的劇演形式,導演、舞美、化裝、樂隊等各司其職,輔之以“新式”的劇場帶來的現代性的觀劇體驗感都讓審美受眾在一進入劇場的那一刻起就保持了一種清醒的觀劇認知狀態。這種在“知其為假”與“信以為真”之間的拿捏,既是劇作者又是導演的樊粹庭可謂是拿捏得恰如其分。樊粹庭對豫劇創作的自出機杼是豫劇跨時代發展的先聲,是對豫劇藝術熱愛的初心。其創排的《女貞花》產生了一種綜合性藝術審美新范式,營造了一個頗具時代性的審美“意境”。正如李澤厚在《“意境”雜談》一文中所談及的:“讀一首詩,看一幅畫,總之,欣賞藝術,常常是通過眼前的有限形象不自覺地捕捉和領會到某種更深遠的東西,而獲得美感享受。齊白石的畫,在還不懂事的小孩眼中,不過是幾只不像樣的蟲、蝦……然而,也就在這蟲、蝦、音響之中,卻似乎深藏著某種更多的東西,藏著某種超越這些外部形象本身固有意義的‘象外之旨’‘弦外之音’?!盵8]

樊粹庭在對封建文化的批判上是旗幟鮮明的,批判封建禮教、批判愚昧與迷信,這些均是“五四”以來新思想的萌芽。然而,樊粹庭先生對才子佳人的相戀又不同于舊時候戲曲創作的那樣簡單,讓相戀的過程頗受阻撓,來自自身病痛的滯阻,來自父母家庭那種延續香火、門當戶對思想的阻撓,這些都讓最后邱麗玉和陳綠琴的愛情修成正果給觀者以不同以往的觀劇震撼感。這種情節的設計與主題的確立,正是“陌生化”理論所產生的新奇效果?!拔逅摹币詠?,女性主體的突出使得樊粹庭在進行戲劇創作之時,無不透露出那種對愛情的向往與追求,對男女平等和對自由向往的精神主旨在其中。將精神主旨化作故事和情節,經由矛盾的產生、激化和化解,讓精神主旨成為戲劇人物的意象指代,讓觀眾在欣賞劇作的同時得到“五四”新文化思潮的熏陶和滋潤,那就是民主與平等。

以傳統豫劇創作為視角,有很多學者從不同理論視域對樊粹庭編創的豫劇《女貞花》進行解讀與闡釋。但在全球化語境中,我們從中西方文化的角度重新審視,對其戲劇藝術美質的總結,就顯得更為必要,這為當下戲劇如何傳承與創新具有啟發意義?!叭魏挝幕伎梢猿阶约?,為其他文化提供新的思考和可能?!盵1]33樊粹庭的豫劇藝術美學成就會對戲劇特別是當代豫劇的發展產生普適性的借鑒經驗。我們探討他的戲劇美學在異質文化環境中產生對話與交流,明確指證其劇作自身的美學旨趣和審美追求的當下價值,這對于進一步復興繁榮中國戲劇,特別是豫劇藝術的創作提供了更為廣闊的思路。

TranscendingNativeTraditionsinMeltingtheChineseandWesternAestheticThoughts——Aesthetic Achievements of Fan Cuiting’s Drama

CHU Qie

(School of Literature,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Xinxiang Henan 453007, China)

Abstract: Fan Cuiting is hailed as “the father of modern Henan opera”. Melting the aesthetic thoughts of China and the West, his play creation matured in the thought of “May Fourth” new cultural trend, gradually formed a unique thought of drama art and put it into his own creative practice. His Henan operaNvZhenHuais the representative work of the art practice. The play adopts good points from others, with ingenious conception and profound significance, so it is a successful attempt to transcend the traditional Henan opera art. Its beauty of art mainly manifests in the eclectic beauty of the Western literary aesthetic thought, the exquisite beauty of the image and plot conception, and the strange and novel beauty by the application of western art theory. It provides a new aesthetic paradigm for contemporary drama creation. Fan Cuiting’s idea and practice of drama has opened up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modern Henan opera, enriched the connotation of artistic beauty of Henan opera and has strong theoretical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words: Fan Cuiting’s opera; chinese and western aesthetic thoughts;NvZhenHua; melting and transcending

猜你喜歡
女貞員外豫劇
女貞
民間傳說
女貞和烏鶇
民國豫劇唱片探論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其一)
小區的女貞樹
品豫劇,聽秦腔:誰有滋味誰響亮
不老的豫劇
秋夜寄邱員外
段員外選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