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改進策略研究

2018-01-23 21:47馬偉華
未來英才 2017年24期
關鍵詞:教學生活化問題小學數學

馬偉華

摘要: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在我國開始推廣實施以來,數學教學生活化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然而,在如今的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仍有一部分教師不能合理處理數學與現實生活的關系,使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存在一些問題。在新一輪的數學課程改革形勢下,分析并認清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存在問題,積極探索相應的改進策略,具有不可忽視的意義。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問題;策略

《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于現實中去,以體會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毖芯堪l現,小學生在對數學知識進行掌握時,更多的是依賴直觀感受,并非抽象理解。當學習內容和學生熟悉的生活越貼切,學生自覺接納知識的程度就越高。對于小學數學教學而言,在課堂中創造良好的生活情境,將數學學習與學生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具有重要意義。

一、何為“教學生活化”

教學生活化,是指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對教學目標的設置、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選取以及對教學結果的反饋應貼近學習者的生活情境,給學生提供體驗生活過程的機會

[1]。在課堂教學中,關注教學內容與學習者生活世界的聯系,一方面能有效改善教學中“師講生學”,課堂氣氛沉悶,學生學習缺乏積極性的局面;另一方面,學生能夠更加直觀形象地理解所學的數學知識,并且將所學的數學知識靈活準確地運用于生活實踐中[2]。而且,生活化是當代教師所必須具備的教育觀念,也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和能力的有效方法。

二、目前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存在問題

數學課程改革在我國實施以來,教育工作者開始越來越重視生活化教學。然而在新課程改革進一步實施的過程之中,大部分教師一方面理解生活化教學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又面臨課業與升學的雙重壓力,無法合理掌握數學教學與生活的尺度。因此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在實施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

1、教學目標偏離生活。教學目標是教師進行教學設計的起點,也是教學活動的最終歸宿。許多教師在確定教學目標時強調數學知識的掌握和解題能力的提高,以促使學生考取較高的分數。在這樣的教學中,學生能快速提高成績,卻難以將所學到的知識靈活地運用到生活中去,解決實際問題。遠離生活的教學目標忽略了學生能動性和情感世界的培養,難以激發學生主動運用數學的意識,也體會不到數學學習的快樂。

2、教學內容遠離生活。在實際教學中,許多教師在上公開課和平時上課時的狀態完全不一樣。公開課教學時,教師往往精神飽滿,積極與學生互動,并將數學學習與生活實際緊密結合。而平常教學中,教師關注的重心還是定義以及公式的掌握。課后作業也忽略生活中的種種變量,基本是采用固定的練習例題。小學數學的教學內容重視科學性和邏輯性,忽視了生活性。

3、教學方法脫離生活。數學教學并不是簡單的點與點的聯結,而是師生共同交流探討,并且運用數學理論解決生活問題的過程

[3]。然而,在實際課堂教學中,仍舊

存在不合理的教學方式。例如教師在教學時經常采用你問我答的模式,很少留給學生提問的機會和自主思考空間,學生在整個過程中只是被動地接受這些問題。因此,教師應當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采取與之相應的教學方式。

4、課堂教學忽視過程。在現階段的教學中,不少教師過度強調學習結果,而忽視了教學過程所蘊含的巨大價值。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首先,各市各區存在著教育評比,教育局的教育任務分派到各個學校,最終落實到教師的身上;其次,學生的成績關系著教師的績效和職稱評定;最后,許多家長根據成績來評價學生學習成果,在無形中給教師施加了極大的壓力。

三、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改進策略

小學生大腦處于發育階段,最明顯的特點是自我意識突然萌發并逐漸增強,而數學的本質是枯燥乏味的,對小學階段的孩子學習數學進行生活化教學與其生長發育特點相吻合,具有重大的理論及現實意義。為此,我們將從以下幾點對小學數學教學生活進行改進。

1、更新教師教學觀念。要想進行教育改革,首先要更新人們的理念。小學階段,學生對數學的整個體系理解起來較難,而對與自己生活相近的數學知識掌握起來則相對容易。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從學生熟悉的生活世界出發,讓學生經歷生活數學到邏輯數學的轉化過程。離開生活談數學,離開數學談生活都是不可取的。教師要學會將這些觀念內化到自己的思想體系之中,而不是形于表面,忽視了其實質意義。

2、創設現實問題情境?!罢n本不是學生的世界,世界才是學生的課本?!爆F實世界中的所有事物都是寶貴的教學資源。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各種條件,給學生創設有利于學習的現實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去觀察生活,讓他們好學樂學。有趣的問題情境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來源于學生生活的問題情境,有利于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更好地解決數學問題,培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體現數學的實用性。

3、采取多樣教學方式。教學方式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用的各種手段,教學也是一個復雜多變的過程。所以,數學教學要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體驗自主探索的過程。例如活動游戲式教學,教師借助游戲來展開教學活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角色扮演式教學,首先教師要創設一個學習者熟悉的情境,學生自主選擇喜歡的角色進行扮演,根據親身感受到的信息,進行討論學習。

4、轉變教學評價方式。教學評價是對教學活動現實的或潛在的價值作出判斷的過程。教學評價的恰當與否關系著整個教學是否能夠順利進行,關系著學生能否得到合適的學習反饋,關系著學生是否能夠積極主動地學習數學。因此,教師在重視量化評價的同時適時采用質性評價;重視過程評價的同時也要重視對學習過程的評價;保持評價標準的開放性,讓更多的主體參與到評價中來,綜合各種評價方式,對學生作出有效的評價,培養他們的學習信心,促進身心的和諧發展。

四、結語

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生活化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視。對小學教師尤其是小學數學教師而言,生活不應是教師的已有經驗,而應該與學生的生活緊密聯系。生活化其實就是兒童化,小學數學教學內容應來自于兒童的生活,并應用于生活。

參考文獻

[1] 趙權萍.構建生活化的數學課堂[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12,(16):121.

[2] 齊紅梅.淺談小學數學教學的生活化[J].學周刊,2014,(2):152.

[3] 馬斌.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之探討[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3,(2):143-144.endprint

猜你喜歡
教學生活化問題小學數學
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生活化的研究
演員出“問題”,電影怎么辦(聊天室)
韓媒稱中俄冷對朝鮮“問題”貨船
“問題”干部“回爐”再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