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水平

2018-01-24 19:42陳征
讀寫算·教研版 2017年5期
關鍵詞:提高策略閱讀教學小學語文

陳征

摘 要:閱讀能夠發展人的語言,發展人的感受、理解、欣賞、評價等閱讀能力,表達與交流的能力,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思維能力和審美能力。其實閱讀也是生命活動,是一種生活,是一種自由的生活、精神的生活、智慧的生活。本文筆者就如何提高小學語文閱讀能力進行了認真的闡述。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提高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5-049-01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遍喿x能夠溝通人與外部世界的聯系,獲取外部的信息和知識,認識豐富多彩的世界,拓展人的視野,幫助人融入廣闊的社會空間。閱讀能夠發展人的語言,發展人的感受、理解、欣賞、評價等閱讀能力,表達與交流的能力,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思維能力和審美能力。其實閱讀也是生命活動,是一種生活,是一種自由的生活、精神的生活、智慧的生活。下面就根據自己多年所教的小學語文談談閱讀教學嘗試。

一、激發閱讀興趣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睗夂竦呐d趣可以讓學生持之以恒地閱讀,在閱讀中精神也更集中。學生一旦對閱讀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就會把讀書看成是一大樂事,就會釋放巨大的潛能,覺得越讀越有興趣,越讀越想讀。有了這樣的日積月累,何愁語文知識不豐富,語文閱讀能力不提高。在閱讀教學中,如何引起學生強烈的閱讀興趣呢?我認為要在閱讀前、教學中和教學后三個階段下功夫。閱讀教學前,教師要調動學生的已知對課文內容進行預測、產生猜想。最常見的方法是讓學生看著課題,想想會產生什么問題,或想知道些什么?或讀讀課題,猜一猜課文會怎么寫?當學生帶著一種強烈的疑問進入閱讀,其效果必然是最佳的。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圍繞文本中心意圖,不斷提出疑問或話題,使學生不斷產生閱讀愿望。當學生懷著某種愿望或為達到某種愿望而進入閱讀活動時,他的整個閱讀過程會始終充滿著閱讀的期待、思索和探索,始終保持著閱讀興趣,閱讀成為學生輕松愉快自主建構的過程。閱讀教學結束后,教師要根據所學內容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相關內容的興趣,將學生閱讀的視野拓展到更廣闊的領域。這樣,學生就會始終保持自主探索的濃厚的閱讀興趣。這對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無疑是非常重要的。

二、教給學生閱讀教學方法

1、朗讀。朗讀是閱讀教學中最重要,最經常的練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既是一種重要的能力,也是理解內容,體會思想感情最常用的方法。教材中許多課文提出了朗讀的具體要求,進行閱讀教學,一定要多讀少講,把比較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讀書,讓學生主要通過自主的入境入情地朗讀,讀懂課文,有所感悟;并通過朗讀的實踐,逐步提高朗讀的水平。

2、默讀。默讀的練習在不同的學段有不同的要求:一二年級要求學習默讀,做到不出聲,不指讀;三四年級初步學會默讀。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五六年級要求默讀有一定的速度。對于四年級的學生來說默讀也是閱讀教學的重點。要通過反復實踐,使學生逐步學會默讀。教材中有多篇略讀課文明確要求通過默讀了解課文內容。精讀課文的思考練習,雖然沒有明確提出默讀的要求,但是許多練習必須在認真默讀的基礎上完成。默讀能力的提高有個訓練的過程,要求學生默讀應留有比較充裕的時間,使學生能切實地默讀課文,并按要求認真思考,默讀以后要注意檢查效果,決不能匆匆忙忙,使默讀的環節流于形式。

3、略讀。一是內容上,理解內容的要求要低于精讀課文,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點、難點幫助學生理解即可,詞句的理解不作為重點。二是方法上,教師要更加放手,要讓學生運用在精讀課文中獲得的知識與方法,自己把課文讀懂。并在以后的大量閱讀中進一步掌握讀書方法,提高閱讀能力。略讀課文教學的大體步驟是:先由學生參照提示語中的提示,獨立閱讀、思考、交流,初步體會內容;然后抓住一兩個重點問題,可以是內容的,也可以是寫法的,引導學生討論、交流。

三、提高學生的感悟能力

閱讀作品的過程就是跟作者交流情感的過程。閱讀一篇課文,首先要感悟課文的大概內容,也就是能夠基本知道課文的結構,寫作思路。重點段落是一篇作品的核心,也是作者要寫的主旨所在。抓住重點段落,揣摩重點詞句是讀通文章的鑰匙。很多優秀的作品都能引起讀者的共鳴。激發學生的情感,啟迪學生的思路,讓學生把自身的生活體驗同閱讀結合起來,可以增進學生對作品的理解。如《草原》一課教學中,教師課前可播放贊美草原的歌曲,播放描繪草原景色的課件,創設情景,讓學生入情入境,從而激起學習課文的興趣。教師在引導學生細讀第一段時,抓住景物品詞句,先讀出感受再讀出情感,從而體會作者老舍先生是如何觸景生情的,然后把作者的感悟轉化為學生自己的感悟。后面描寫蒙漢兩族人民的深厚情誼時,可讓學生在讀中感悟。這樣,教師通過引導學生感悟作品,加深了學生對作品的理解,從而提高了學生的理解能力和閱讀水平。

四、培養學生閱讀的習慣

圣賢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遍喿x要勤動腦,善思考。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遍喿x習慣的好壞對于學生的閱讀效果非常重要。如果不培養學生養成自覺、專心地思考習慣,閱讀就會毫無效果。所以,在閱讀教學中,應該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首先,要提醒學生在閱讀時不要一心多用,要靜下心來閱讀文章;然后,鼓勵學生在閱讀中不斷提出問題,以達到理解文章的目的;最后,還要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與作者進行情感交流,與作者產生共鳴。當然,閱讀還要培養學生勤動筆的習慣。動筆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摘抄優美的詞句、段落,也可以在文章中作出記號和批語,有必要的話還可以寫讀后感。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會讓閱讀教學更加省力、高效,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閱讀能力是綜合性很強的能力,是一種特殊的能力,是由多種心理因素組成的復雜智力活動。而閱讀能力教育自然也就是一項非同一般的教學工作,是一項比較艱巨的教育教學工作,它需要我們師生的共同努力。endprint

猜你喜歡
提高策略閱讀教學小學語文
全面推進小學生素質教育的措施
初中語文教育中提高學生表達能力的策略探究
談閱讀教學中的快樂
提高初中美術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略
閱讀教學中的“追問”略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