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形勢下高中生物學與教的轉變

2018-01-24 13:51黃華
讀寫算·教研版 2017年5期
關鍵詞:轉變高中生物教學

黃華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與時俱進的同時,教育也跟著不斷進行著改革。福建省高考自2016年6月開始啟用了全國卷,意味著,全新的高考模式開啟了。經歷了兩屆的全國卷高考后,福建省也慢慢地熟悉了高考的考向。對于生物,也進行了相關的改革。借此來談談,生物學科關于全國卷在學生學習以及教師教學上的幾點轉變。

關鍵詞:高中生物;教學;轉變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5-102-01

首先,學生關于高中生物學科觀念的轉變。

福建多地生物學科自初一開始至初二學習兩年,初三沒有涉及,很多地區生物分數沒有列入中考的總分計算中,因此,普遍家長和學生認為生物是一門次科,直至高中還是這種觀念,因此忽略了對生物學科的重視。而高考生物所占的分值比重越來越大,直到現在的90分,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越來越認識到生物科學與生活的關聯普及。

1、注重初高中生物的銜接。高中的生物知識很多都是初中的基礎上進行著延伸和拓展。比如,高考每年必考的一個重要的考點——能量代謝。初中已經初步涉及到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因此,學生對此應該有一定的認識,在此基礎上,高中更注重對原理的應用。再如,初中學過消化,了解人體的消化分為物理性消化和化學性消化,這樣,在必修一第五章第一節的問題探討鷹的胃中肉塊消失的原因也就會有一定的認識,問題的導入也將更加的順利??傊?,不管老師還是學生和家長,應該轉變對生物這門學科的認識,應體會高考改革以來,教育中對于生物學科的重視,

2、生物是一門系統的理科學科。很多學生以為,生物的記憶內容很多,因此,會造成生物不需要花太多時間,只要背下來就可以的錯誤觀念,然而最終的結果是,很多學生在做練習的時候普遍反映一個現象,就是,為什么明明已經背了,在做題的時候卻不懂得應用,或者選擇題錯誤率很高。生物是一門理科,盡管記憶內容偏多,也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和應用,生物課本各章節存在著錯綜復雜的相互滲透關系,簡單的死記硬背很難得高分。

第二,學生關于高中生物學習能力要求的轉變。

1、由單純的讀題解題的能力轉變為能獲取信息,閱讀理解應用的能力。全國卷的一大特點是題目字數變少的同時,答案字數反而增多。這意味著學生要在有限的字數里有效獲取重要信息,并能夠將所學的知識應用其中。一方面,考查了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另一方面,也考查了學生知識應用的能力,還避免了因為審題失誤而導致失分。再者,獲取信息,并不僅指對于文字信息的獲取,還包括試題中各種曲線、圖表以及圖解等內容的獲取,而這些在試卷中也是普遍的存在。

2、由知識的在理論上的應用上升到與最新時事社會生活以及自然界有關生物學知識的綜合應用。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是學生能力的最高層次要求。隨著我們國家各個領域的全面發展,高考中也越來越傾向考查學生能夠理論聯系實際,這就更強調知識的綜合性,以及靈活應用解決問題的復雜性,從而達到用所學的知識來解答實際生活中的有關生物學現象和問題。如2016年全國卷Ι第5題考查了生物學知識與人類生產和生活實踐的應用。

3、由普通的實驗技能到實驗與探究的能力的轉變。傳統的實驗題,往往給學生呈現出的是既定要的答案。而現在越來越傾向于知識的開放性。這就要求學生能夠對生物學知識有著初步的探究能力,做到正確分析變量,設計可行性方案以及給出預期,同時對數據能夠做出合理的判斷,答案并非一成不變,合理即達成目標。而與傳統最大不同的是,現在考查更多的是學生對于實驗方案的評價和做出合理的修改,這無疑是對學生的實驗技能的考查的升華。

三、教師關于課堂呈現的轉變。

傳統的課堂是以教師的講授為主,將知識直接灌輸給學生,而學生則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很明顯,這樣的方式不能適應當代的需求,不僅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還不能給學生的能力得到一個較好的鍛煉和提升,打擊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的同時,也阻礙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在新課程的背景下,新的課堂呈現模式也成了必要。

1、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問題解決課。與傳統比較,教師應注重學生參與度。教師可以通過“問題串”的形式將本節的重點和難點羅列出來,通過學生的思考與討論逐一攻破。問題可以以文字、表格、圖解等形式多元化呈現。這種課型,不僅檢驗了學生課前對課本的預習情況,對教師的能力也有了更大的要求。教師要有針對性的對于本節的重點和難點通過問題呈現給學生,做到全面而不累贅,難點有層次和攻破的可能性;既考查教師的教學技能,又考驗教師對學生認知水平的把握。如必修一第二章第四節《遺傳信息的攜帶者——核酸》中,教師可以設計如下幾個問題:列表比較DNA和RNA在化學組成及結構的異同(這個問題考查了學生對課本基礎知識的綜合的把握);請結合課本內容嘗試總結真核細胞、原核細胞、病毒體內含有的核酸種類、遺傳物質、核苷酸數、堿基數(這個問題考查了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DNA是否是所有生物的遺傳物質呢?核苷酸的排列順序與遺傳信息有何關系,引起遺傳信息多樣性的原因有哪些?(這兩個問題旨在突破本節的難點)通過這些問題串的形式,學生的合作探究,教師的適時引導,使得本堂課在學生的高度參與下完成了教學任務。

2、理論與實驗相結合。高中生物在課時上經常處于緊張的狀態,因此,如何在有限的課時中獲取最大的知識成為教師的一個難題。因此,如何設計實驗課也成了教師教學的一個重要問題。為了提高教學的有效性,理論和實驗相結合成為了生物教學中一個高效的教學模式。一方面,既避免了只做實驗而忽略理論知識的落實,另一方面,又能提高教學的效率。如第五章第一節《降低反映活化能的酶》,關于講授酶的作用這個知識點時,可以通過理論實驗相結合:通過問題導入酶與細胞代謝的關系,從而探究“過氧化氫在不同條件下的分解”。在探究過程中,學生先探究設計實驗,再通過實驗操作,從實際現象上得出結論,既直觀又讓學生對探究性實驗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最后再觀看動畫(在加熱、鐵離子以及酶的條件下如何加快反應速率),學生總結,完美了呈現了一堂理論實驗課。

3、高端的多媒體呈現豐富的生物知識。上述課型若要高效的進行離不開多媒體手段的輔助。多媒體的使用,既豐富了教學內容,又能形象直觀的呈現教學知識。當然,與此同時,也考驗了教師能夠在眾多的教學素材中篩選出精華,或創造出更具有針對性的課件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鄭永廷,曹群.論學習觀念的轉變與學習能力建構【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5,(01)endprint

猜你喜歡
轉變高中生物教學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對外漢語教學中“想”和“要”的比較
淺析我國對外貿易的轉變及對策
適應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的增長方式和消費模式研究
試論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研究
關于會計職能轉變若干問題探究
高中生物解題教學中應用化學知識的可行性研究
跨越式跳高的教學絕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