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師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主導作用

2018-01-24 10:38龐姹
讀寫算·教研版 2017年5期
關鍵詞:草原想象課文

龐姹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5-229-01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小學閱讀應當是學生自主獲得知識感悟,接受實踐閱讀的過程,教師給予的是指導,在閱讀中接受情感的教育,思想的升華,獲得真實性的閱讀感悟,才是閱讀教學的重點?!蹦敲?,如何去充分發揮教師在閱讀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呢?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抓起:

一、興趣導入,創設輕松愉快的學習情境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師在開展教學內容前,加強課前導入,有助于學生提前熟悉課堂,加深對課堂學習主題的了解。尤其是利用多媒體手段導入新課時,可以啟發學生與作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促進學生主動地,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同時能夠讓學生產生學習興趣,迅速進入課堂角色,積極投身學習情境。巧妙地加以引導(圖片、問題、影音片斷),抓住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在教學《草原》一文時,教師可以巧妙借助多媒體,播放《美麗的草原我的家》,在學生聆聽音樂的過程中,利用課件展示遼闊無邊的草原景象,讓學生在歌聲與圖片的熏陶中,感受草原之美。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有感情地朗誦課文,讓學生在觀看完課件之后,有感而發。在感受了草原之美以后,教師巧妙導入,抓住學生的興趣,進行提問,誰看過草原,你腦海中的草原是什么樣子的?作家老舍先生又是怎么描繪我們美麗的大草原呢?通過開篇設疑的教學方式,能夠巧妙地激發學生的閱讀好奇心,在學生帶著好奇心去閱讀的過程中,學生就會進行思考,教師在學生閱讀之后,進行提問,你們讀到了什么,這樣激起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在閱讀中獲得知識。

二、指導質疑,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則誘發探索。提問式教學活動是依托師生之間的互動教學來實現的,有助于培養學生獨立提問以及思考問題的能力,進一步培養學生創新能力。以“學生”為主體為教學設計主線,讓學生在實際課堂中,主動參與到課堂活動之中,讓學生將思維中抽象概念轉換為具體的問題,進行提問。因為具有疑惑的部分,學生才會產生想要探索的沖動,這樣才能不斷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讓學生在疑問探究中獲取知識,這就要求教師引導要講究藝術性。在語文學習中教師還可以設置任務,讓學生自主組織教學互動,參與學習,從而提升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教師可以在課程開始前讓學生先進行預習,熟悉課文內容,制定計劃,讓學生親身體會課文中的角色的特點,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讓五名同學分別扮演課文中的重要任務,其余的同學充當旁觀者,五名同學根據課文的內容進行表演,整整一堂課下來,效果非常好,關鍵人物的性格特點顯而易見,并且五個人物扮演者對課文的內容熟練掌握,并且拓展了不少的課外知識,給其余同學帶來了知識的累積,這樣不僅調動了全班同學的積極性,而且讓學生在一個輕松愉快地環境下就將課文熟練掌握,并且了解了情節脈絡,故事背景。像這種有故事內容的課文,教師創造一定的情境,讓學生主動參與進來,可以激發學生的自主開發,想象,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所以,教師依據教材課文內容的不同,可以設定多種情景,讓學生在一個良好的氛圍中學會自主探究,因此,自主學習從創設和諧的學習氛圍開始。

三、開展討論活動,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在討論過程中,學生能夠獲取他人的意見和建議,從而將自我思想和想法進行不斷的完善和修正,在語文課堂上,教師培育學生疑問能力的同時,更重要的是要引導學生進行熱烈的討論,不斷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可以巧妙地借助問題,例如“人類如果失去了聯想,將會變得怎樣?”讓學生能夠主動的開始討論,展開充分的聯想,思維得到進一步發散。教學實踐證明:當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他們邊讀邊想,邊讀邊悟,這時他們就產生一種獨特的感受,并急于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表達出來。這時,讓學生以各種形式參與討論,或分小組,或同學互議,或自由組合,他們會各抒己見,將自己的真實想法進行充分的表達。但是教師在組織學生自主討論的過程中時,要及時地參與學生的討論,充分認識學生所想,悟學生所悟,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的討論在展開聯想的同時不偏離主題,在自由討論的過程中獲得真實性的體驗,從而得到語文知識教育,獲取知識能力,進一步提升語文素養。

四、啟發想象,增強思維的創新能力

想象是思維的翅膀,在語文閱讀學習過程中,教師發揮主導作用,就要給予學生空間和時間,能夠展開豐富的想象,讓學生的思維能夠得到進一步的創新,獲取相關的語文知識和能力,提升語文綜合能力。

1、應用優美語言,誘發小學生的想象

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加強引導,在閱讀到某些優美以及作者思想感情豐富的地方,教師可以讓學生由課文內容展開充分的想象,作者是在什么情景下,描繪出的這樣一幅景色,以及作者通過這段景色的描寫,想要表達什么內容。在學生閱讀時,教導學生對課文加強了解有助于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同時通過優美、生動的語言描寫,學生能夠獲取語言知識積累,在語文寫作中可以加以運用。例如《草原》中寫道:“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弊寣W生學會這種寫作手法,對于這種優美的語句,可以讓學生進行積累,摘抄,甚至記憶,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展開聯想,激發小學生的想象力

2、生動朗讀課文,喚起學生的想象

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想象的過程中,一定要善于應用一些生動、形象的語言,讓學生能夠將想象力展現出來,同時教師創設一定的情景,讓學生能夠快速地融入其中,在教師描繪畫面時,能夠身臨其境。教師的語言如果不夠生動、形象,就難以創設相關的教學情境,學生就不能感同身受。如教學《再見了,親人》一課時,可以通過聽錄音,范讀,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而去體會文中所抒發的中朝兩國人民同生死共患難,親如一家人的主題思想。靈活多樣的學習方法,不但激起了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還調動了他們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更重要的是在這一過程中使學生創新思維的火花不斷涌現。

總而言之,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離不開教師的積極引導。教師只有充分發揮自己在課堂中的主導作用,學生才能更好地挖掘課文深厚的內涵,使學生樂于學,學生的自主作用才能得到充分發揮。endprint

猜你喜歡
草原想象課文
講解《草原圖》
細讀課文,讓思路清晰起來
快樂的想象
背課文的小偷
細觀察 多想象 善表達
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為擁抱付費
那時我們如何想象未來
可可托海的草原
關于初中課文知識拓展教學的若干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