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巧用信息技術輔助數學課堂教學

2018-01-24 20:55李玲
讀寫算·教研版 2017年5期
關鍵詞:巧用信息技術小學數學

李玲

摘 要:以多媒體為核心的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整合是我們推進數學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式,也是我們提高數學教學有效性,讓學生人人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的有效手段。但這樣效果的實現,需要我們巧用信息技術輔助才能達成。

關鍵詞:小學數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巧用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5-265-01

信息技術在21世紀的今天,已經滲透到學校教育的各個領域,它從根本上改變著教師的教育思想和觀念。巧用信息技術輔助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把教學時靠掛圖或黑板作圖也難講解清楚的數學知識,通過信息技術形象生動的畫面、聲像同步的情境,將數學知識一目了然地展現在學生面前,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主體性發揮,還能培養其思維,發展創新實踐能力。下面,我結合多年實踐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談談信息技術在其中的運用。

一、巧用信息技術激發參與興趣

常言說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動力的源泉所在。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告訴我們:“教學藝術就在于設法引起學生的興趣,有了興趣就肯用全部的精力去做事情?!币虼?,在日常教學中,我們要加大學生興趣培養力度,讓學生在興趣內驅下自學參與課堂學習,成為“我要學”之人。落實到信息技術輔助的數學課堂中,我們就可用之強大的激趣功能,激發學生參與興趣,使之主動樂于數學學習。我們知道,信息技術的集成功能,可以把那些繽紛的色彩、可愛的造型、動感畫面和悅耳聲效,組合成一種能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濃厚學習興趣的新的教學媒體來。例如,在教學《長方形的周長》這一課時,我們可把內容設計成一開始屏幕上出現大頭兒子玩小火車的畫面,小火車行駛的軌道是近似長方形的。大頭兒子是學生們熟悉的卡通形象,再加上運動著的小火車,學生們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畫面上了,觀察得特別仔細。此時,我們教師在此基礎上提問:“小火車沿著什么運動?”、怎樣運動是一周?”、“大頭兒子看著小火車,腦子里也有了一個問題就是小火車跑一周跑了多遠呢?你想幫他解決這個問題嗎?”學生反應熱烈,很多學生都指著長方形的邊線,我們就此引出長方形的周長,從而開始了對長方形的周長的研究,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

二、巧用信息技術化解教學難點

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一直是我們課堂教學的重要追求,也是我們教師更新教學手段,優化教學方法的目的所在。而運用信息技術教學的優勢在于既能提供直觀形象和生動逼真的動態圖像,又能伴隨著圖像的變化、動聽的音樂,誘發學生愉快的學習情緒,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在愉快情緒的內驅下,學生主體性作用得到發揮,再在信息技術體技術手段的直觀呈現下,讓難點逐層得到化解,從而讓學生突破,得以掌握。例如,在教學“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分數乘法應用題時,我們就可運用信息技術的優勢,將應用題中用文字表述的抽象的數量關系,轉化為可視圖形---線段,同時,我們還可創設按題配置的活動場景。通過“變色”、“閃爍”、“移動”等手段來刺激學生注意力,從而達到突出教學重點、引導學生觀察難點的目的。并引導學生尋找條件和問題、單位“1”與幾分之幾的量的對應關系,化抽象為具體,幫助學生審題、理解題意,啟迪思維。

三、巧用信息技術變靜態為動態

化靜為動是信息技術的基本功能,但對于把靜態的書本知識運作化,那就可形象直觀地幫助學生理解,有利于降低教學難度。我們知道,數學知識抽象、枯燥,特別是應用題的知識點在理解上存在很大難度,而運用信息技術教學,可以將靜態的知識動態化,能滿足學生好動的需求。我們知道,在教學相遇問題的應用題時,學生一直對“速度和”的理解較為困難,如果用實物或圖片進行直觀演示,由于時空限制,很難指導得清楚,學生也無法觀察,思考。而巧用信息技術模擬運動過程,學生就可以從中總結求出兩地距離就是用“速度和乘以相遇時間”這一規律。通過這樣動態顯示,將那些看似靜止的事物運動起來,化靜為動,使學生獲得正確、清晰的概念。

四、巧用信息技術模擬生活情境

信息技術具有強大的再現功能,可以打開數學源于生活的通道,模擬出現實仿真世界,向學生提出來自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和任務,激發學生學習和解決問題的欲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利于實施生活化教學。例如,在教學“乘法應用題和常見的數量關系”時,我們就可創設生活情境,把超市再現出來:三支鉛筆,每支鉛筆下面標注5角;出示一些魚,標注“ 9千克,每千克5元”;出示3個籃球,標注上每個75元。以上畫面均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再分析解答,通過比較分析,歸納出“單價x數量=總價”的結論。通過這樣的再現情境,還原了生活真實,讓學生感受到了數學在生活中的實用性。而我們通過這樣教學,既培養了學生分析歸納能力,又把已學的具體事例的關系概括為一般的數量關系,更培養了學生從生活中的事例發現問題的意識,還原了數學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的本色。所以,我認為信息技術是將數學回歸生活的重要方式,是我們數學實施生活化的重要工具。

總之,以多媒體為核心的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整合是我們推進數學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式,也是我們提高數學教學有效性,讓學生人人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的有效手段。加強信息技術技術與數學教學的有機整合,是數學教學中的一種新的教學手段,它的最大成功之處在于化被動學習為主動,化抽象為具體。由于其視聽結合、手眼并用的需求及模擬、反饋和集成游戲的內在感染力,通過帶娛樂性的操作演示,具有極大的吸引力,能使學生輕松學習知識,從而切實激發與發自內心的學習興趣,真正做到“減負提質”之目的。我堅信,只要我們大家共同為之去努力、去開發、去研究信息技術技術,那就會更好輔助課堂教學,更有利于培養學生數學素養。

參考文獻:

[1] 龔建華,巧用信息技術輔助小學數學課堂教學[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2年。

[2] 李書英,巧用信息技術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J].學周刊,2014年。

[3] 王永琪,巧用信息技術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J].教育科學,2015年。endprint

猜你喜歡
巧用信息技術小學數學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巧用學具教數學,提高教學效率
“望聞問切”在數學解題中的巧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